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能够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
学方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
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发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便是阅读和写作的教学。
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
方式展开语文教学,可以让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升
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发展。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当中,语文教学无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成长发
展有着直接影响。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字词的阅读能力,这样才可以读
懂教材,为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
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为了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语
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
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不断丰富写作技巧,促
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此外,读写结合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经验,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
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完善发展[1]。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意识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树立读写结合教学观,牢牢把握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规律,以此为基础展开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也需要积极展开交流学习,观摩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努力提升自身的读写结合教学能力,为学生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才可以将读写结合教学彻底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上,使之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及时展开教学反思和总结,对自身的读写结核病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了解是否对学生讲解到位、师生互动是否有效等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2]。
(二)以教材为核心展开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皆为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编撰而成,不仅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还兼具文学性与通俗易懂性的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展开提供诸多便利。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旧需要教师重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语文教材为学生展开优秀的教学活动,为学生锻炼自身的读写结合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写读后感”展开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尝试自己完成一篇读后感的写作。
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读后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找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本文内容为学生引入《三国演义》中其他经典故事片段比如“空城计”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积累,还能与文章的教学主题相适配,充分展现出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
(三)找准读写结合的教学契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读写结合教学,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契机,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年级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对文章进
行仿写、续写、扩写以及总结等,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
提供优秀的范文模版,从经典文章或者文学作品中选取优秀的段落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样学生就能从范文当中提取优秀的写作技巧
和语言表达方式,促进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优
秀的写作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有效推动学生读写结合学习
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展开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3]。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
开自主阅读,理解文中的作者对于母亲的情感。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母亲”
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与母亲的日常生活相处模式,并在日常的点滴行为
中展现母亲对孩子的爱。
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
从文章中掌握作者的情感,学会如何描写人物,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
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所以,在将读写结合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
学课堂上时,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针
对学生不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指正,并在自身的榜样作用的带领下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能力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4]。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课文《荷花》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多加关注文章的细节,例如荷花的形态、颜色以及气味的描写手法等,让学生在
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充沛的情感,并从中领悟作者优秀的写作手法。
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荷花”为主题写出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
表达在文章当中。
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逐渐掌握读写结合学习的
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最终实现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活跃语文课堂,还可以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允芳.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
育,2023,(22):82-83+86.
[2]余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3,(18):76-79.
[3]贾彦武.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3,(11):60-63.
[4]许益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3,(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