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药浴的护理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药浴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陈群赵蓉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期
陈群赵蓉
摘要目的:通过早期对产妇进行中药泡浴的治疗护理,观察药浴对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
效果。
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4月妊娠39周以上、产后72 h的产妇422例随机分为药
浴组211例,对照组2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药浴组给予中草药泡浴,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药浴组产妇肌肉酸胀感明显减轻,恶露量、乳房充盈、乳汁分泌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后早期药浴更有利于产妇生理和心理的恢复,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药浴;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2.067
产妇在生产完毕之后,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内机能与体力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国内非专业的产后恢复项目及机构名目繁多,为探索一种操作简便、切实有效的促
进产妇产后恢复的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月开展促进产后康复的新项目,通过实践-改
进-再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药浴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4月妊娠39~41+2周,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后
72 h的产妇422例,年龄20~40岁。
产次1~3次。
其中阴道分娩187例,剖宫产235例。
将
自愿选择产后中药泡浴且无切口红、肿、热、痛症状,无心肝肾等严重内脏疾病及中度以下贫
血的产妇211例纳入药浴组,同期分娩的产妇211 例列为对照组。
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数、产次、分娩方式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产妇均常规予缩宫素治疗,在分娩后30 min内给新生儿早吸吮,予乳房按
摩护理每日2次,每次10~15 min。
药浴组予中药泡浴,主要药材有勾藤、路路通、金银花藤、刺黄连、五加皮、九牛藤、伸筋草、鸭仔风、水菖蒲、草血竭等。
1.2.1 药浴前准备
1.2.1.1 向入院待产和急产入院产后2 d内的产妇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产后泡浴的方法、优
点及注意事项,取得她们的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1.2 准备长100 cm×宽50 cm×高60 cm的木制药浴盆,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薄膜袋,洁净的衣物、卫生巾、浴巾、毛巾,温开水或牛奶,75%酒精,手术贴膜。
1.2.1.3 将用无纺布封装配制好的产后泡浴药包置于桶中,用沸水10 L浸泡约 25 min,
并反复挤压药包,使药液能充分溶入水中,再将制备好的药液倒入浴盆内,然后加入沸水50~70 L,待浴液自然冷却至40 ℃左右(以产妇自己觉得适宜的温度)即可使用。
1.2.2 药浴方法
1.2.2.1 产妇分娩72 h后开始泡浴,护理人员指导或协助
产妇先用准备好的药浴液洗头、颈,用电吹风吹干头发后,再让产妇除头、颈、肩部、前胸至腋下外全身浸浴在药液中。
剖宫产者需用手术贴膜覆盖切口以保证切口敷料干燥。
每次泡浴时间为10~15 min,每日1次,连续3 d。
1.2.2.2 注意事项:(1)须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陪护下进行。
(2)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应暂停药浴,予饮温水或牛奶,待症状缓解后继续进行。
(3)应在饭后进行,以防止在药浴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1.2.2.3 出浴后,用温水冲净全身,更换衣物,会阴部切口处予75%的酒精消毒,剖宫产产妇予切口换药。
1.2.3 药浴后护理药浴后产妇会面部微红、全身微热,体虚者会大汗,应嘱其适时更换衣物以防受凉。
产妇自觉犯困时应好好休息。
1.3 观察指标产后第4,5,6 d观察并记录恶露量,观察泌乳量及腹部或会阴切口情况。
产后28 d随访。
1.4 评价标准(1)恶露量。
1 h内卫生巾沾染范围>16 cm 为量多,无效;沾染范围10~16 cm为量中等,有效;<10 cm为量少,显效。
(2)泌乳情况。
乳房充盈、乳汁分泌通畅或有溢出为显效;乳房肿胀有硬结经按摩后柔软、分泌通畅为有效;乳房肿胀、硬结经按摩后仍有硬结、分泌不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恶露量比较(表1)
2.2 两组产妇乳房泌乳情况比较(表2)
3 讨论
我院选用的泡浴药材全部采用多种纯天然植物研制而成,具有活血通络、解毒消炎、消肿
止痛、散结通乳、祛风除湿等作用。
药浴时借助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
体发挥治疗效能[1]。
由于温热药液的刺激,使毛窍疏通,腠理开放,使新陈代谢旺盛[2],并能温通脉络,调和气血,刺激循环改善,使其相应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调理,使产妇顿感气舒神爽,浑身舒畅,气血好转[3,4],可迅速解除分娩后的疲劳,缓解肌肉酸痛,体力恢复快,能促进子宫收缩、修复产道、减少恶露、催乳通乳,还可帮助缝线的吸收,使切口尽快愈合而
避免感染。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
和其他病理情况[5]。
通常产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
因此,责任护士要做好药浴及产褥期保健相关知识的宣教;药浴液必须用沸水制备,不得添加生水;浴盆内需套一次性塑料薄膜袋;各
种用物每天常规消毒,严格预防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詹亚华,刘合刚主编.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6.
[2]彭桂芝,廖滔,蒙丽芳,等.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2(23):2126.
[3]魏惠荣.中药浴足配合早期活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体能恢复的研究[J].护理研
究,2009,23(9):2497.
[4]吴冰.中药淋浴对产妇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2010,2(18):91-92.
[5]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
(收稿日期:2012-07-19)
(本文编辑曹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