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2课件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点: (1)背景:宗教改革还和西欧各国的社会矛盾有关,并 且各种社会力量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教会,这是文艺复 兴所不具备的。 (2)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 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3)产生的历史作用: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和 社会领域都扫荡了封建势力,其产生的新教还为以后的资 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5、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宗教改革的最大胜利,不在于永久地改变了欧 洲的宗教版图,而在于使基督教世俗化,把人从封建神 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的心灵从追求虚幻的天国、来 世,转向现实生活的工作,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 义,投身到改变现世的活动中。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同: (1)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发展而兴起的。 (2)实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 主教会都是资产阶级发封建的斗争; (3)精神内涵: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影响: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 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2.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加尔文(1509—1564),法国宗 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 (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 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义》。该书 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是宗 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 瓦是新教的罗马。
核心思想:“先定论”
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他说:“我们所谓的预定 是指上帝以其永恒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所要成就 的。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 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 法改变的。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与败,富与贫都是上帝 “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谢谢观看!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善功、圣礼、 神职人员
罗马教会 因行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教徒(信仰上帝) 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路德教改革的影响
(1)他否定了教皇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在 德国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使德国和整个欧洲从 神权统治解放出来,从而形成了欧洲历史上又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 (2)路德改革后形成了基督教的新派别——新教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天主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何地位?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有势力的封建主 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 可以裁决各国的纠纷,废止各国世俗的法律,甚至决定 国王的废立 经济上:占有天主教世界1/3的地产,征收十一税 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神学是主修科目 社会生活上:人们有着双重身份,即使国家的臣民,又 是教会的子民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 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当今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 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的钱,而不 自掏腰包修缮圣彼得大教堂呢?
两派的主要观点: 《九十五条论纲》
反对
赎罪券
路 德
因信称义
反对
教
因行称义
皇
派
派
信仰得救
反对
加尔文教的仪式
加尔文在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废除弥撒、拜圣 像以及出售赎罪券;改进礼拜仪式,改进教会组织。
根据以上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学习,请回答: 宗教改革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式?
采取神学异端的方式 (在宗教内部,借助《圣经》的原始教义进行改革)
因为基督教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结成国际性组织,是 当时最大的封建主。教会在社会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 权力;而当时的西欧,各国在政治上处于分散状态,资 本主义还不够发达,资产积极力量比较弱小,要反对天 主教会,只能采取神学异端的方式。
请思考:加尔文的“先定论”有何积极作用?
否定教会权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 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先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市场扩 大,商业竞争剧烈和早期殖民扩张。资产阶级竞相追求利润, 人人都想发财致富。胜利者产生了优越感,增加了自信力, 认为自己肯定是上帝的“选民”。“预定论”鼓舞了新兴资 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认为“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 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 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 “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 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思考:在欧洲众多国家中,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爆发 宗教改革运动?
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 主要原因:受教皇压迫最严重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一、背景:14-16世纪的欧洲
• 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 • 政治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
阶层的矛盾 • 文化方面: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印刷术的推广 • 宗教方面:教会威信扫地
二、过程
1.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路德教派的创 始人(1483~1546) 生于德意志一 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受到正规 教育。1505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 后准备学法律当律师,却突然当了 隐修士。1512年获神学博士。 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1546年去世, 葬于维登堡教堂。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下,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 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束缚
此外: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欧、中欧有着更多的宗教的故乡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 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三、影响
1、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2、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 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3、改革后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 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