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
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AlO2-、Na+、NH4+、NO3-
B.25℃,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SO42
- HCO

3
C.常温下,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a+、CO32-、Cl-、NO3-
D.在酸性KMnO4溶液中:Na+、I-、SO42-、NO3-
参考答案:
C

2. 某固体W不导电,但熔化和溶于水中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W的说法正确的是()
A、W是非电解质
B、W是强电解质
C、W是弱电解质
D、W是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
B

3.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O2与Cu反应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反应加热生成CuS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参考答案:
B
考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Fe 最常见的化合价是+2 和+3 价,所以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
B、依据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是书写依据,所以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4A1(OH)3+3CH4↑;
C、硫单质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反应只能生成低价的化合物;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
解答:解:A、Fe最常见的化合价是+2和+3 价,所以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3,碘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碘单质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Fe3I8可表示为3FeI2?I2,故A错误;
B、依据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是书写依据,所以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4A1(OH)3+3CH4↑,故B正确;
C、O2与Cu反应加热生成CuO,硫单质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Cu反应只能生成低价的化合物硫化亚铜,故C错误;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的特征分析判断,分析存在的规律是解题关键,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碘单质氧化性弱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盐,题目难度中等.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 Na+ +2OH—+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2—3+2H+=H2SiO3↓
C.0.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
参考答案:
C

5. 维生素P(结构如右下图,其中R为烷基)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它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是维生素C的消化吸收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 该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1mol维生素P与过量的溴水反应,最多消耗6molBr2
D. 1mol维生素P最多可与反应
参考答案:
C

6.
参考答案:
B
7. 25℃、101kPa 下:①2Na(s) +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 +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实验或反应中,最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伸入乙醇蒸气中
B.铁粉与硫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混合加热
C.锌粉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
D.去除氧化膜的铝条插入到浓硝酸中
参考答案:
D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A、铜灼烧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和乙醇反应生成了乙醛和铜;
B、铁粉与硫粉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C、锌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固体质量减小;
D、铝在浓硝酸中常温下发生钝化,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浓硝酸.
解答:解:A、由于氧化铜能够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铜,铜变成氧化铜,氧化铜又被还原成铜,最终铜质量没有变化,故A错误;
B、铁粉与硫粉反应生成硫化亚铁,铁粉与硫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恰好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反应物质量不变,故B错误;
C、锌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Zn+Cu2+=Cu+Zn2+,固体质量减小,故C错误;
D、铝在浓硝酸中常温下发生钝化,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浓硝酸,去除氧化膜的铝条可以插入到浓硝酸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注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掌握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和化学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9. 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 mol X和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和2 mol Y,起始V A=V B=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 2N(g)+W(g)ΔH>0,达到平衡时,v′A= 1.2a 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中X的转化率大
C.打开K一段时间,达到新平衡时,A的体积为1.6a L(边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D.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会增大
参考答案:
C

10. 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4Al(s)+3O2(g)=2Al2O3(s)△H1 4Al(s)+2O3(g)=2Al2O3(s)△H2
3O2(g) =2O3(g)△H3则()
A. △H1-△H2 = △H3
B. △H1+△H2 = △H3
C. △H2-△H1 = △H3
D. △H2+△H1+△H3 = 0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通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选择性的吸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参考答案:
A

12. 在25℃时,将pH=12的NaOH溶液与pH=2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所得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呈酸性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溶液的pH变化不大
C.溶液中可能存在:c (H+) =c (CH3COO-)+c (OH-)
D.设K a、K h、K w分别表示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K a·K h=K w
C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投入过量Na: Al3+ + 4Na+2H2O ==AlO2 -+4Na+ + 2H2↑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6H5O-+CO2+H2O→C6H5OH+HCO3-
C.硫化钠的水解反应: S2-+H2O HS—+OH—
D.NaClO 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ClO -+SO2 + H2O == HClO + HS03 -
参考答案:
D
1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碳酸氢铵溶于过量的烧碱溶液中:HCO3-+OH-=CO32-+H2O
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ClO-+SO2+H2O= 2HClO+SO32-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参考答案:
D

15. 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A.2Na2O2 +2CO2 == 2Na2CO3+O2
B.Na2O2 + MnO2 = Na2MnO4
C.2Na2O2 + H2SO4 = 2Na2SO4 + 2H2O + O2
D.5 Na2O2+ 2MnO4-- +16H+ = 10Na++ 2Mn2+ + 5O2+8H2O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气体是物质聚集状态的重要形式之一,经常需在实验室或工业上制备气体。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一些装置。

图K5-32-8
(1)上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不能得到氨气的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2)利用以上B装置和下列提供的试剂,能制备的下列气体有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NO2,所需仪器如图K5-32-9,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f。

装置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
时,烧瓶中装少量铜片,从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硝酸,烧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图K5-32-9
参考答案:
(1)AC(2)SO2、O2
(3)d→e→c→b防止E中的溶液倒吸到B中NaOH溶液铜片和浓硝酸剧烈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得到绿色溶液,铜片逐渐溶解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3分)有机物H是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G为合成涤纶。

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以下信息:
①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
②G为C和F一定条件下1:1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化学名称为;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H的结构简式为;A→D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C和F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苯环结构③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参考答案:
(1) 乙烯羧基(2)加成反应
(3)
(4) 4
18. (16分)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__mol O2。

(2)化合物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参考答案:
19.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MgO、Al2O3、Fe2O3等杂质,以下是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中主要含有(填写化学式);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 ______________ (填写仪器或试剂名称)。

(2)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 <5,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操作Ⅲ有多步组成,获得K2Cr2O7晶体的操作依次是:加入KCl固体、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4)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r2O7 + 2KCl == K2Cr2O7 ↓+ 2NaCl
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Y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精确分析Y 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方法是称取n g样品,加入过量 ____ (填写试剂)、溶解、过滤、再(填写试剂)、……灼烧、冷却、称量,得干燥固体m g。

计算祥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Fe2O3、MgO(2分)PH计或PH试纸(1分)
(2)使CrO42-转化为Cr2O72-(1分)
(3)冷却结晶、洗涤(各1分)
(4)K2Cr2O7的溶解度比Na2Cr2O7小(或四种物质中K2Cr2O7的溶解度最小)(2分)
(5)NaOH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各1分,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