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tesII全减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一名二进制全减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一般的数字电路设计;
2.学习数码管的输出方式;
3.进一步熟悉Quartes II集成开发软件的利用和PH-1V型实验装置的利用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采用原理图输入法和文本输入法别离实现,分层设计,底层由半减器和逻辑组成。

三、设计思路
半减器真值表如下
X Y DIFF SUB_OUT
0 0 0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0
XIN YIN SUB_IN DIFF SUB_OUT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1 1
原理图如下
四、实验程序
半减器:
LIBRARY IEEE;
USE h_suber Is
PORT(X,Y:IN STD_LOGIC;
Diff1,s_out1:OUT STD_LOGIC);
END ENTITY h_suber;
ARCHITECTURE fh1 OF h_suber Is
BEGIN
Diff1<=X XOR Y;
s_out1<=(NOT X)AND Y;
END ARCHITECTURE fh1;
或门:
LIBRARY IEEE;
USE or2a IS
PORT(a,b:IN STD_LOGIC;
c:OUT STD_LOGIC);
END ENTITY or2a;
ARCHITECTURE one OF or2a IS
BEGIN
c<=a OR b;
END ARCHITECTURE one;
五、实验步骤
成立工作库文件夹和编辑设计文件;
1)打开quartusII,成立新的工程文件,命名为f_suber保留在E:\object\。

2)新成立一个VHDL文件,输入半减器文本和或门文本,别离保留为h_suber和or2a。

3)编译无误后,在File菜单下选择Create下拉菜单里的Creat Symbol选项将两个
文件制作成元件。

成立顶层原理图文件;
1)新建一个Block Diagram文件,
2)添加元件,输入输出引脚,并依照原理图连线
3)保留文件,命名为f_suber。

全程编译,成立波形文件,进行仿真
1)在Processing菜单当选择Start Compilation选项进行编译,
2)确认无误后,成立一个波形文件,在View菜单下的Utility Window选单下打开
Node Finder 窗口,点击list,把对应引脚拉入波形文件中
3)在Eide菜单中设定EndTime后,在波形文件中设置输入信号的值,进行仿真
仿真图形与真值表对照,以后锁定引脚,并下载到硬件
1)将仿真所取得的输出波形与真值表对照,观察是不是正确
2)在Assignment菜单下打开Pin窗口,进行引脚锁定,其中XIN→PIN_53,YIN→
PIN_54, SUB_IN→PIN_55, DIFF→PIN_206, SUB_OUT→PIN_207。

以后再进行编译
3)在tool菜单下打开programmer窗口,选择芯片,开始下载。

依据真值表,在硬件上测试程序,观察结果。

在实验箱上按下对应电平按键,观察LED灯亮灭情形。

六、仿真波形分析
下图为仿真波形:
与真值表对照,无错误
七、硬件测试结果
按下对应的电平按键,按照LED灯的亮灭情形,取得的结果与真值表相符,实验成功。

八、实验心得体会
第一次实验,对于仪器仍是很不熟悉,通过老师同窗悉心的指导,慢慢掌握了实验的详细操作进程,并成功完成实验任务。

开始在仿真波形时,取得的波形有毛刺,原因是两个输入量同时改变,存在冒险现象,通过修改后,毛刺消除。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