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试题-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秋季五校联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1.D
【详解】设马驹的加速度为a ,则前3s 内,马驹的位移大小
2331922
x at a == 前2s 内位移大小为
222122
x at a == 马驹第3s 内的位移大小
323232115222
x x at at a -=-= 则马驹在第3s 内的位移和前3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9,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C
【详解】对物块受力分析,物块受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墙的支持力为和压力,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在竖直方向上
110N 10N f mg ==⨯=
故选C 。

3.A
【详解】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m N 0.2210N 4N f F mg μμ===⨯⨯=
水平拉力F 的大小为2N ,有
m 2N F f =<
可知物体保持静止,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2N f F ==
故选A 。

4.B
【详解】由题意,设河岸宽为d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可得去时的渡河时间为
1d t v
=
来时的渡河时间为
2d t v ==合

12
t k t = 联立可求得
0v =
故选B 。

5.AD
【详解】A .马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马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 正确; BCD .马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马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这两个力大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与马车的运动状态无关。

B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6.AD
【详解】A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近点P 点的速度大于在远点Q 点的速度,选项A 正确;
B .飞船从轨道Ⅰ到轨道Ⅱ需要在P 点加速,则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在P 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 点的速度,选项B 错误;
C .根据
2
GM a r = 可知,飞船在轨道I 上运动到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 点时
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
D .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测出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根据
2
224Mm G m R R T
π= 343
M
R ρπ= 解得火星的密度
2
3GT πρ= 选项D 正确。

故选AD 。

7.AC
【详解】A .由题图可知,过山车在A 点的高度最高,根据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可知,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故A 正确;
B .根据题图可知,从B 点到
C 点,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不断减小,则动能不断减小,故B 错误;
C .根据题图可知,
D 点和
E 点的高度相同,可知D 点和E 点的重力势能相同,故C 正确;
D .由于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而过山车的质量没有变,可知其惯性大小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C 。

8.AD
【详解】A .根据平衡条件,细绳的拉力
N T m g F =+
当F 逐渐增大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一直在增大,A 正确;
B .M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
cos N M F m g θ=
与F 大小无关,因此当F 逐渐增大时,M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不变,B 错误;
D .由于M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若M 开始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随着绳子拉力增大,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反向增大;若M 开始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随着绳子拉力增大,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D 正确;
C .M 所受斜面的作用力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支持力不变,摩擦力可能先沿斜面向上减小再反向增大,也可能沿斜面向下一直增大,其合力大小不一定减小,C 错误。

故选AD 。

9. 2∶1 2∶1
【详解】[1][2]A 、B 为同皮带传动,线速度相等,即
A B v v =
A 、C 为同轮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A C ωω=

22A B C R R R ==
根据v r ω=可得
2A B ωω=
2A C v v =
所以
2A B C v v v ==
22A C B ωωω==

2:1A C
v v =
[2]根据a v ω=可得
24A B C a a a ==
所以
:2:1A c a a =
10. mg 0
【详解】[1]若将木块一起竖直向上匀速提起,以砖块2和砖块3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四块砖完全相同,根据对称性可知砖块4对砖块3的摩擦力与砖块1对砖块2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均竖直向上,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22f mg =
解得砖块4对砖块3的摩擦力大小为
f m
g =
则木块3对木块4的摩擦力大小为mg ;
[2]当将四块砖一起竖直向上加速提起时,对砖块2和砖块3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43222f mg ma -=
解得砖块4对砖块3的摩擦力大小
43f mg ma =+
方向竖直向上;
对砖块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343f f mg ma +-=
解得
230f =
可知砖块2对砖块3的摩擦力为0。

11.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或者用光电门测量 1b 2k b
【详解】(1)[1]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或者用光电门进行测量,通过计算多个时间点的速度来计算系统的加速度a 。

(2)[2][3]设绳子拉力为T ,对A 、C 而言
()()M m g T M m a +-=+
对B 而言
T Mg Ma -=
解得
1121·M a g g m
=+
则根据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可得
12M b k g g
==,
解得
12k g M b b
==,
12. 使滑块到达滑槽末端的速度相等 B 4k H
【详解】①[1]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高度释放,是为了保证滑块到达滑槽末端的速度相同。

②[2]滑块从桌边做平抛运动,则竖直方向有
212
H gt = 水平方向
x vt =
设到达滑槽末端的速度为0v ,与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在桌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mg
a g m μμ==
在桌面上有
2202gL v v μ-=-
联立解得
22
024Hv x HL g μ-= 要根据2x L -图象信息得到测定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除了L 和x 外,还需要测量或告知的物理量是桌面与地面的高度差H 。

故选B 。

③[3]若2x L -图象的斜率绝对值为k ,则有
4H k μ=
解得
4k H
μ= 13.(10分)(1)列车A 制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 2;(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求两车的位移大小S A 和S B 分别为364m 、168m ;(3)两车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详解】(1)对列车A ,根据公式
2000.5/A A
v a m s t -==-. 即列车A 制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3分)
(2)设两车速度相等时用时t ,对列车由公式 0B v v at =+ 代入数据解得:t =28s ;设A 车的位移为s A ,由公式2012
A s v at =+ 代入数据得364A s m = ;......(2分)
设B 车的位移s B 168B B s t m ν== ......(2分)
(3)因为S A -S B =196m<200 m ......(3分)
所以两车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14.(14分) (1

,;(2)0.16;(3)3.75m
【详解】(1)以水平轨道BC 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运动员从P 点滑至B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011sin sin 22B h mg mv mv θθ=-......(1分)
代入数据解得
B v =......(1分)
运动员由C 点到Q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21sin 2sin C H mv mg θθ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C v =......(1分)
(2)运动员由B 点滑至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21122
C B mgL mv mv μ-=-......(3分)
代入数据解得
0.16μ=......(1分)
(3)设运动员在BC 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 .对从P 点到静止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201sin 0sin 2
h mg mgs mv θμθ-=-......(3分)
代入数据解得
23.75m 4 3.75m s L ==+......(1分)
故运动员最后静止的位置与B 点之间的距离
3.75m x =......(2分)
15.(16分)(1)5m/s M v =;(2)0.2m h ∆=;(3)max 48N F =,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1)小球从起点开始下滑到平台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012
mgh mv =......(2分)
解得
03m/s v =......(1分)
从O 到M 的过程中,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0cos53M
v v =︒......(1分)
解得
5m/s M v =......(1分)
(2)小球从Q 点回到M 点的过程有
1sin 53Q R r R v t -+︒=......(1分)
211cos532
r R gt +︒=......(1分)
从M 点到Q 点的过程中,由于不计阻力,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211(cos53)22
Q M mg R r mv mv -︒+=-......(1分)
从O 到Q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201122
Q mgh mv mv '=-......(1分)
联立解得
0.2m h '=-
故O 、Q 两点的高度差
0.2m 0.2m h h '∆==-=......(1分)
(3)从M 到N 的过程中加速,从N 点继续运动,做减速运动,故N 点速度最大,此位置支持力最大,即压力最大,则
2N max N v F mg m R
-=......(2分)
此过程中
()2211cos5322
N M mg R R mv mv -︒=-......(2分) 解得
N max 48N F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轨道的最大压力max 48N F =,方向竖直向下..(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