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产者剩余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体系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调岗等各项人力资源管 理的操作和记录
人力资源的报告:定期生成人力资源报告,为企业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全 面数据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人力资源权益的核算
核算目的:确定企业 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 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披露的未来发展趋势
披露内容将更 加全面和详细, 涵盖人力资源 的各个方面。
披露形式将更 加多样化和个 性化,满足不 同利益相关者
的需求。
披露的频率将 更加及时和准 确,提高信息 的相关性和可
靠性。
披露的监管将 更加严格和规 范,保障信息 的公信力和透
明度。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会计在招聘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吸引优秀人才。
披露的形式和要求
披露内容:人 力资源会计信 息的具体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员工薪酬、福 利、培训等。
披露时间:定 期披露,如年 度报告、季度
报告等。
披露方式:通 过财务报表、 报告、公告等 多种形式进行
披露。
披露要求:遵 循相关法律法 规和会计准则, 确保信息真实、 准确、完整。
披露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行计量
技能一览表法: 根据员工的技 能和知识水平 进行计量和评
估
人力资源的记录
员工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 龄、学历等
员工入职信息: 入职时间、职位、 薪资等
员工离职信息: 离职时间、离职 原因等
员工绩效信息: 绩效考核结果、 奖惩情况等
人力资源的报告
人力资源的核算内容: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各项成本和 费用的记录和核算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新世纪,这个世纪的游戏规则将是:知识雇佣资本,知本家雇佣资本家。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企业发展的一项最重要资源,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以及企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学是会计学科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它是指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有三种:成本模式、价值模式和权益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人力资源计量和确认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实践运用中互相补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1964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企业经济研究所的赫曼林教授最先提出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与核算的方法。
1974年,弗兰霍尔茨出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一书。
这是第一步系统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权威著作。
现今,存在着三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与解释。
1.弗兰霍尔茨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
2.美国会计协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辨认和衡量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并沟通这种信息给有利害关系当事人的程序。
3.日本学者洛衫明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这样一种会计,它是通过会计方法和跨学科领域的方法,测定和报告有关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以提供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利害关系者利用。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它是指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有三种:成本模式、价值模式和权益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人力资源计量和确认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以不同角度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核算。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来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
浅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浅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资本的一种计量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资本,运用会计方法对其进行计量,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决策。
下面将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进行浅析。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资本。
传统的会计模式主要关注企业的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而人力资源会计则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并将其纳入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
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企业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和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计量、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和人力资源效益计量三个方面。
首先,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是指将人力资源投入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计量。
直接成本包括员工的工资、奖金等,间接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福利待遇等。
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投入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其次,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是指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和评估。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基于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
基于成本法是以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为基础,通过折旧等方式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市场法是根据类似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收益法则是通过人力资源带来的收益来计量其价值。
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人力资源的贡献和价值。
最后,人力资源效益计量是指对人力资源带来的效益进行计量。
人力资源带来的效益主要包括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绩效的提升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等。
通过对人力资源效益的计量,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人力资源的贡献和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总体而言,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效益,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决策。
然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计量方法不统一、计量结果的主观性等。
因此,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计量方法,并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什么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什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什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方法。
如何准确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如何准确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如何准确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竞争方式的转变,有效开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向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提升外部使用者的决策水平。
一、企业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必须全面推进会计服务体系的国际化,将人力资源融入会计体系中,同国际人力资源会计接轨,以推动投资环境的逐步优化,降低投资风险,尽快实现人力资源价值。
(二)是逐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必然之选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确保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才能保障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展现最优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构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后,可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成本进行计量和确认,企业以经营发展需求为依据,对人力资源进行适当投资,选取最优化的人力资源,以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弥补了传统会计的各种弊端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所以,会计必须对其效益及价值进行正确的报告和记录,提供真实、有效的人力资源价值动态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及有关人员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但是,传统会计体系在这些方面暴露了诸多弊端。
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产、资本及劳动权益等多种理论引入会计平衡公式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中,全面而又综合地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价值、资产及权益,使得人力资源形成了正式的会计报告。
因此,在企业中构建人力资源会计很有必要。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原则(一)类推原则在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为企业共同创造未来经济效益原理指导下,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会出现人力资产与物力资产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所做贡献的划分问题,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像界定固定资产残值率5%那样,来对不同行业人力资产与物力资产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所做贡献进行划分。
简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架构

简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架构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力资源的成本和效益情况,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简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架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人力资源绩效核算和人力资源财务报告。
一、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是计算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成本的金额,以便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的成本分布情况。
1.人力资源成本的分类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直接与员工的劳动力和工作任务相关的成本,如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用等。
•间接成本:与员工的劳动力和工作任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人力资源部门的薪酬、培训费用、招聘费用等。
2.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方法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事后核算和预测核算两种。
•事后核算: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实际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核算,以对比实际支出和预算费用的差异,为下一阶段的预算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预测核算: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需求,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预测核算,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人力资源绩效核算人力资源绩效核算是衡量和评估人力资源运作效果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核算,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贡献和团队效能。
1.绩效指标的确定人力资源绩效核算的第一步是确定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业务环境相匹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员工的工作绩效。
常用的绩效指标包括个人绩效指标和团队绩效指标。
个人绩效指标主要以员工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能力和品德表现为依据;团队绩效指标主要以团队目标的实现情况、团队合作和协作等为依据。
2.绩效评估与核算绩效评估与核算是人力资源绩效核算的核心环节。
浅谈人力资本会计核算问题

【 词】 力资本; 力资本会计; 算 关键 人 人 核
美 国会计会计学会认 为, 力资源会计是辨别和衡 量人力 是指企业 为取得生产经 营所 需人 力资源所发生 的全部支 出, 人 包
资源 的信 息,并将 这种信息传 递给又利 害关系 的当事人 的程 括招募及选拔支 出、 安置支出及其他相关支出 目前人 力资源
报酬折现 、经济价值法等计量方法估计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 ,
3 提 供 企 业 履 行 社 会 责任 情 况 的信 息 。 企 业 要 履 行 社 会 并且将其价值在一 定时期 内摊销。此方法避免低估企业真实价
职责 , 而人力资本会计是社会责任会计 的重 要分支, 记录、 是 报 值, 同时将企业因人力资本存在 的潜在价值数量化、 信息化 。目 告企业对社会人 力资源的贡献 , 因此人力 资本 会计可 以向相 关 前 , 关于人力 资本计量 问题 , 计界提 出的方法很多 。笔者 认 会 利 害关 系人 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的情况。 为, 仍沿用历史成本计 量方 法, 配合相关核算 方法 , 可全面反映 人力资本核算 内容 。
在 离岗培训等支 出。 随着社 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 力资本 管理会计不仅 要能满 训、 岗培训 、 人 足 对 内管理 的需要 , 且还要满足相 关管理 部 门、 而 债权人 及投
资人 各方利 益集 团的需要 ,这 就成为人 力资本会 计的基本 目 会 (A B 规定 , FS ) 资产 必须具有 以下三要 素: 必须是 一项经济 资 标 。具体而言 , 人力资本会计 的 目标应该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2 .提 供 债 权 人 、 资 人 所 需要 的有 效 决 策 信 息 。传 统 会 计 相关支出 比较客观 , 且容易计量, 投 而 易于实务操作, 点是账 面 缺
25-5-开题报告-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1 研究背景21世纪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世纪。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发展的更快,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
培训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迅速适应新的竞争形势。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在培训内容日渐丰裕、培训方式日渐多样化的今天,诸多企业已对员工培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包括:培训内容不具有系统性;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需求相脱离;对员工培训没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对员工培训缺乏实施模式;培训方法单一乏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企业人才的开发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发现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对于企业实力壮大和长远发展有益无害。
员工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下,人才竞争显的尤为激烈,越多越多的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机制作为一种人才开发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广泛应用。
在培训内容日渐丰裕、培训方式日渐多样化的今天,诸多企业已对员工培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包括:培训内容不具有系统性;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需求相脱离;对员工培训没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对员工培训缺乏实施模式;培训方法单一乏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企业人才的开发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发现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对于企业实力壮大和长远发展有益无害。
本文主要以甲秀服务展览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企业培训效果、提升其培训理念、优化培训流程、明确培训目标、改善培训方法、改进培训评估等为企业提供一条人才开发机制。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是指将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进行定量化测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下面将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被企业普遍应用。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投入核算和人力资源产出核算两个方面。
人力资源产出核算主要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产出进行定量化测度。
产出主要是指员工的工作成果,可以是产品和服务的产量,也可以是各种贡献度的测量。
人力资源产出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判断人力资源的绩效和贡献度,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成本法和效益法。
成本法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成本的核算。
它主要统计和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实际支出,包括薪酬、培训、福利等各项费用。
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在人力资源上的具体开支情况,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控制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定量化测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和价值。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将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核算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核算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反映人的成本和价值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会计科学中一个新兴分支。
由于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决定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适应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需要。
它的作用:有利于向相关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信息,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宏观经济决策,有利于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正确核算期间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益。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人力资源未来实现价值和人本身内在能力价值。
我们认为研究人力资源价值不能只考虑人力资源未来价值,因为人力资源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计量,而根据人本身蕴涵于人体的内在能力作为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也较为困难,因为人的内在能力受思想意识观念、信仰、情绪等多种精神因素的影响,也是无法计量的。
而只有依据人力资源当期已投入价值和当期创造的已实现价值之和,即依据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的成本和人力资源对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之和作为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量,才能确切地解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问题,同时这个当期实现价1/ 12值量也就是研究人力资源未来价值量的基础。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和计量模式的提出,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核算和收入分配及绩效考评提供了科学依据。
1、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现行核算范畴,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会计核算只是将人力资源的工资作为一项成本费用进行反映,而把人力资源价值排除于会计核算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必须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范畴,才能把人力资源价值准确地核算与计量出来。
我们将对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范畴,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以填补我国传统会计核算对人力资源价值反映的空白。
2、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和收益分配体系。
基于DEA的公司人力资源会计效率分析

关键词 : 人 力 资 源会 计 相对综合效率 D E A
一
、
引 言
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联 结体 ,包 含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的特别契约 。非人力资本权益 的形成 主要来源于实物资源和财务资 源, 而人力资本权益 的形成则来源 于人力 资源。 现实世 界中 , 由于存 在信息不对 称 , 人力资本 的契 约也不 可能是完备 的 , 需要有增加
证研究 阶段 ( 2 0 0 0 年 至今 ) 。 主要研究人力 资源会 计 的实施效果 (  ̄ 3 1 G e o f r e y , 2 0 0 0 ; Y e r m a c k&G o l d e n , 2 0 0 6 ; S h a n e , K u l p&s e d a t o l e , 2 0 0 9 ) , 管理及策略 、 绩效衡量一 财务 、 绩效衡量 一 非财务 、 估价和审计和资本 市场价值 的文章大多采用实证研 究方法 。
计 的 必要 性 , 而人 力 资 源会 计 的 实施 效果 则 决 定其 运 用前 景 。 本文选取 2 0 0 8年 1 3家 电 子信 息行 业上 市公 司
为对 象, 通过 D E A绩 效模 型分析公 司实施人 力资 源会计的效率。 结果发现 , 传统会计核 算下忽视人 力资产价
值计量 而低估公 司业绩 , 而人 力资源会计对人 力资源投入与产 出价值做 出合理反 映 , 相对综合效率更加符合
化 阶段 ( 1 9 7 6 年至 1 9 8 0 年) 。 因为相对容易 的初级 研究 已完成 , 前期成果 已总结完毕 , 更深一 步的工作需要较 高专 家进行 , 研 究成本 高, 效益很难测量 , 很少 有企业继续支持这项试验 。 ( 5 ) 人 力资源会计的广泛应用发展 阶段 ( 1 9 8 0 年至2 0 0 0 年) 。 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复苏 , 日本 、 西欧 、 加拿 大及 美国许多大企业 ( 如美国银行 、 美 国金融机构 、 美 国航 天公 司 ) 开始应用人 力资源会计 的主要 成果 。 ( 6 ) 实
浅议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

浅议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和核算则是对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讨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和核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和特点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包括员工的智力、技能、经验、素质、劳动力和知识等方面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动态性。
不可替代性表现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换句话说,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和价值。
而动态性则表现为人力资源具有变化的趋势,企业需要不断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保持其竞争力。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是指将人力资源转化为财务数据的过程,以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和比较。
它可以通过量化员工的资质、能力、时间、成本等指标,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员工的贡献和价值。
人力资源核算则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计算出人力资源的成本和效益,以便企业决策。
1. 员工成本法员工成本法是指综合计算员工的薪资、福利、培训和其他成本,来衡量员工的贡献和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衡量员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贡献。
2. 能力定价法能力定价法是一种基于员工能力对其进行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员工的能力和特长,确定人力资源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员工的竞争力和价值。
3. 投资回报率法投资回报率法是一种以投资回报率来评估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投资和回报的比率,来判断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投资回报。
该方法适用于衡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率。
1. 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员工的价值和贡献,以便制定更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提升员工绩效和满意度。
2. 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人力资源投资决策,以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3. 促进企业管理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和效益,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人力资源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人力资源公司会计核算制度一、引言在当代的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会计核算制度的构建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公司的重视。
本文旨在针对人力资源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围绕人力资源公司的特点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人力资源公司的特点人力资源公司是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提供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管理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方案设计、实施和管理consulting服务等。
相对于其它行业,人力资源公司有以下几个特点:1.业务覆盖广泛,例如培训、薪酬福利、绩效管理、人员招聘等方面。
2.具有一定的行业性和区域性,不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往往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市场。
3.采用灵活的用工形式,例如派遣、劳务派遣等。
综合以上的特点,人力资源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三、人力资源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的构建1. 合同管理方面作为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合同是重要的业务环节。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考虑合同的稳定性、收益规模以及费用支出等多个方面。
为了简化合同的管理过程并优化工作效率,人力资源公司可以在合同管理方面采用以下措施:1.建立合同档案,将所有合同按照不同分类归档存储。
2.设计合同编号和统计周期,并在合同编号中包含统计周期相关的信息以便于核算收益和费用。
3.设计合同收支明细表,明确记录每个合同的收益和费用的发生时间、金额、科目等信息。
2. 长期成本,大额支出和准备金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代表,人力资源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员工薪酬、培训费用、差旅费等。
其中的一些成本项目通常会在月末或季末进行大量的结算,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公司在准备预算和准备金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长期成本,人力资源公司应建立年度预算制度,预测和安排每个成本项目的费用分配。
2.针对巨额支出,人力资源公司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资金审批和交易审批等制度。
试析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

试析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类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知识与技术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其巨大的威力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知识和智力成为了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作为掌握了特殊知识的人力资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企业的资产之一,如果我们仍将人力资源不做核算和反映,将其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那么,我们所核算的内容是不全面的,资产是不完整的!我们知道,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三要素,而劳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和控制了优势劳动力资源,谁就把握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所以人力资源的控制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显得如此关键,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过如此重要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核算的基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先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前提,首先,人力资源是能够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其次,人力资源是能够被确认或计量的,再次,它是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注入或流出的;既然人力资源符合会计核算的前提,那么,它应该被确认为资产还是资本呢?從会计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既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资本!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应该是人力资产,亦即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经济资源,并且这部分资源能够以货币计量,是未来收益中由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现值,和我们传统的无形资产有点类似,但其价值应该不会被摊销。
人力资本应该是投资者为获取人力资源所投入的资本金,它正好与人力资产相对应,可以把它理解为劳动者的权益。
亦即“人力资产=人力资本(或劳动者权益)”,我们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把传统会计中核算的工资薪酬费用理解为劳动者权益的报酬!这样就顺理成章的把人力资源的会计同传统会计结合起来,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要素综合起来,建立一个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将此等式进一步分解为:其它资产+人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是指通过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的收集、分类、加工和分析,从财务角度评价和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效益情况,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人力成本核算。
人力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培养和激励员工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人力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工资、薪酬福利、培训费用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人力成本,评估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和经济性,为企业制定薪酬政策和绩效激励方案提供依据。
2.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分析。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情况的指标。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分析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贡献和业绩表现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不同员工和团队的绩效,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绩效管理的效果,为企业制定激励机制和晋升策略提供依据。
3.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是根据员工的技能、知识、经验和业绩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员工的经济价值和潜在价值。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主要用于衡量员工对企业创造的财务价值,为企业制定人才招聘和选拔、培养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4. 人力资源负债核算。
人力资源负债是指企业对员工承担的各项法律和合同义务,如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
人力资源负债核算主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合同和政策的分析,计算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成本和负债风险,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的合理分析和利用,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的价值和贡献,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绩效和效益、增强竞争力提供战略支持和实施路径。
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

302《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上旬刊)总第574期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对于企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力与影响力,知识具有了资本的属性。
知识资本在资本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知识资本的承载体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质量成为企业资本质量中最为关键的要素。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其发展前景如何,已不仅取决于其经营规模大小、资产总值的多少、股东权益与负债的比率等,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对人力资源进行连续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企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指出: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近20年来美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则也是由人力资本所推动的。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则更深刻地指出: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成为人类财富增长、经济进步的源泉。
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的核心部分,运用会计核算的方法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计算和报告,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满足企业内部、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信息的需要,也是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和监督的需要。
然而,在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下,财务报表没有对新出现的领域如人力资本进行恰当的计量、报告和披露。
在企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可笑的现象,公司总经理在大会小会上强调:“我们的全体员工是公司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产!”但是,作为公司最重要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什么没有反映在财务报表之中?他们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许多企业认为人是组织的最重要的资产,但遗憾的是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并没有反映这种资产,从而阻碍了其对企业状况的真实反映和评价。
当前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是基于企业的财务资产和商誉,企业员工及其专长这一重要因素被忽视了,然而恰恰这一未被会计报表表达的资产创造了其他所有的资产。
现行的会计模式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反映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对象的单一、片面。
人力资源核算体系制度

人力资源核算体系制度概述人力资源核算是一种在组织中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和管理的体系。
该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评估和控制,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获得最佳业绩。
目的人力资源核算体系的目的是通过量化和分析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为组织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建立该体系,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的价值贡献和效益,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
核算内容人力资源核算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人力资源投入核算: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各项投入进行核算,包括薪酬、培训、福利、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核算。
2. 人力资源产出核算: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各项产出进行核算,包括员工绩效、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效益核算。
3. 人力资源价值核算:通过综合评估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贡献,包括直接经济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
实施步骤人力资源核算体系的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核算指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确定适用的核算指标,包括各项投入和产出指标。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人力资源数据,包括各项费用和绩效数据。
3.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各项核算指标,评估人力资源的效益和价值贡献。
4. 报告与沟通:根据核算结果,撰写相应的报告,并与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决策。
5. 监控与改进:定期监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对核算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
优势与挑战人力资源核算体系的优势包括:- 帮助组织了解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效益,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 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减少资源浪费和风险。
然而,实施人力资源核算体系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数据的获取和质量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机制。
- 核算方法和指标的选择与调整,需要与组织的特点和需求相匹配。
新会计核算制度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规章制度

新会计核算制度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规章制度一、概述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在新会计核算制度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流程,确保人力资源本钱的准确计量和会计处理。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部公司员工,包含企业法务人员。
二、管理标准2.1 人力资源本钱的计量2.1.1 员工薪资的计量依据新会计核算制度要求,员工薪资应依照实际发放的金额计入人力资源本钱。
各部门应及时供应员工的薪资信息,确保薪资数据的准确性。
2.1.2 福利费用的计量福利费用应依据实际发放的金额计入人力资源本钱。
各部门应将福利费用情况及时报告给会计部门,确保福利费用的准确计入。
2.2 人力资源会计处理2.2.1 人力资源本钱的分摊人力资源本钱应依据员工实际参加的业务项目或部门进行合理分摊,以确保本钱调配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2.2 人力资源本钱的归集会计部门应依照新会计核算制度要求,将各部门的实际人力资源本钱进行归集,并及时编制相关财务报表。
2.3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记录2.3.1 员工档案管理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身份信息、薪资情况、福利待遇等进行管理和记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2 人力资源本钱的备查凭证会计部门应及时保管和归档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相关的凭证、报表等资料,以备查阅和审计使用。
三、考核标准3.1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准确性考核会计部门应依据新会计核算制度要求,对人力资源本钱的计量、分摊和归集进行定期核对,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考核各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员工档案的建立、更新和整理工作,并确保员工档案的完备性和正确性。
3.3 人力资源本钱备查记录考核会计部门应依照规定的期限保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相关的凭证、报表等资料,确保备查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四、附则4.1 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公司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本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本制度。
4.2 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审批对于本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更改需由公司法务部门进行审批,并通知全体员工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产者剩余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体系
2006-08-07
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人价值会计核算体系,是根据企业的经济剩余扣除企业的消费者剩余等于人力资源创造的生产者剩余的理论,将生产者剩余作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的体系。
一、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和人力资源使用价值
(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得大于所支付的代价,即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总效用量与其总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
商品的总效用是指商品的总使用价值,其使用量则表示为消费者从某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有用性或满足的量。
商品的总市场价值是指商品的总交换价值,即商品所包含的物化劳动量。
消费者剩余应归消费者所有,与生产者无关。
(二)企业的经济剩余
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企业作为生产者,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创造财富和价值。
企业作为消费者在其生产过程中不断消费各种资源包括厂房和设备、各种材料以及劳动力等。
企业消费的目的是生产产品创造超过其消费价值的剩余价值。
这种价值可以看成是企业的经济剩余。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
但对于个别企业来说,企业的剩余价值并不都是由该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
企业的经济剩余实际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者剩余,另一部分为生产者剩余。
企业的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获得超过其生产成本的收益,是由企业劳动者创造的。
企业的消费者剩余是指各种生产资料、厂房设备等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超过这些商品的购买价格。
企业的消费者剩余实质是投资者所买入的,由其他企业创造的,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剩余。
企业的经济剩余是企业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它表示企业经济所得的总效用超过其生产成本。
企业的经济剩余的大小不仅与企业的各项资源有关,而且与企业各项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利用效率有关。
(三)人力资源使用价值
从上述对企业经济剩余的分析,可知企业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经济剩余的
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因此,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是由人力资源交换价值即工资性收入和人力资源创造的生产者剩余构成的。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和使用的厂房、设备、工具是以市场价格购买的。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是由企业各种耗费的购买价格而不是其使用价值构成的。
会计所反映的生产过程的物质等价转移实质上是“等价格”转移,而不是“等价值”转移。
在企业按照历史成本和销售收入计量的企业增值中实际上隐含了企业消费这部分物质的消费者剩余,即企业的增值有一部分是购入的。
因此,某企业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用企业全部收入扣除生产资料的历史成本即生产资料的价格外,还应扣除企业的消费者剩余,企业全部剩余价值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资产对企业全部剩余价值的作用完全显现出来,则需计算每类资产的等效价格或以生产要素表现的资产的等效价格。
(四)资产的等效价格
从生产的三要素分析,企业的生产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构成的。
具体到一个企业生产三要素可分为劳动力、厂房设备、各种生产材料,在会计核算中生产三要素则表现为货币形式的劳动者工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从经济理论研究可知,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改变企业的经济剩余。
各生产要素对企业的影响,都可以用边际产品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是指其他要素不变时,每单位该种要素的追加投入产生的物质产品单位。
在使用货币计量的条件下,三种要素的投入单位均可用等效价格来计价。
因此,每一个会计期间劳动力的交换价格是市场平均工资;固定资产的交换价格可以是折旧或租金(如果企业租入土地使用,则土地的使用价格是土地使用费);流动资产的交换价格可以看成是企业使用该流动资金的利息。
分析消费者剩余、企业经济剩余产生的原因,得出人力资源使用价值内涵的结论,是建立以生产者剩余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二、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等式
生产者剩余是属于生产者所有的,是生产者的权益,生产者应该享有对它的要求权。
因此,生产者权益应该是生产者作为人力资源所有者而享有的对企业占有的生产者剩余的要求权。
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每年的人力资产价值、人力资产投资成本、生产者剩余应符合以下等式关系:年人力资产实现价值-年人力资产投资成本摊销=年度实现的生产者剩
余。
年人力资产实现价值是每年末根据本年资料计算出来的人力资产实际价值,即本年企业人力资产创造的全部使用价值。
年人力资产投资成本摊销是每年末根据本年资料计算出来的已经摊销的人力资产投资成本,即企业本年度对其人力资产的投资。
每个年度末所计算出的本年人力资产实际价值减去本年所摊销的人力资产投资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本年所创造的价值即本年实现的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人力资源创造的增值部分,其中包括用于职工集体福利部分和用于扩大再生产两部分。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部分相当于企业公益金,这部分不能用于职工分红,也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
而生产者剩余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积累部分,过去被投资者、债权人无偿占用,实际上它是属于生产者未从企业拿走的剩余,相当于生产者对企业的投资,是属于生产者的权益。
这部分用于企业积累的生产者剩余是人力资源价值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企业计算年度生产者股本的理论基础。
则上述公式可以改写如下:
年人力资产实现价值-年人力资产投资成本摊销=年度实现的生产者剩余=年度实现的生产者权益=年度生产者福利+年度生产者股本等=年度企业公益金+年度生产者股本等
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等式则为:
资产+人力资产投资+人力资产价值=负债+生产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三、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账户体系
该会计账户体系应该以上述会计等式为基础,分为资产、负债、生产者权益、收入和成本费用六类。
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生产者股本,会计账户设置应以人力资源价值和生产者权益为主线设计如下:
资产类――流动资产类
――非流动资产类
――人力资产类
――人力资产投资
――累计人力资产投资摊销
――人力资产价值
――累计人力资产实现价值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
负债类――流动负债类
――长期负债类
生产者权益类――人力资本预测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付奖金
――生产者福利
(公益金)
――生产者股本
――生产者分红
――生产者奖金
所有者权益
收入类
成本费用类
四、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通用公式
在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价值可以表示为以工资为基础的修正值。
则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通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人力资源价值=S(t).K(t) (公式1)
[K(t)={K1,k2,k3,…}]
其中,K(t)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调整函数,S(t)为工资收入函数。
S(t)和K(t)都是时间的函数,而K1,K2,K3,…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不同的值。
S(t)和K(t)取值不同,得到的人力资源价值不同。
工资函数S(t)取值时,应该考虑基础数据选择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等原则。
价值函数K(t)取值原则是相关性、必要性,即K(t)取值应与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相关,是某种人力资源价值理论所必须的。
以企业生产者剩余为基础选择人力资源价值函数K(t)
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新增产值K (t)= 企业新增产值/资产使用价格
= 企业新增产值/(工资总额+固定资产折旧+流动及其他资金利息+资源使用费)
考虑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是一个多变量的随机过程,则应利用随机模型计量单个人力资源的预期附条件价值和预期可实现价值。
其公式如下:
式中:E(VC):表示某个人预期附条件价值
i:表示一系列服务职位
m:表示离开职位
S i:表示该职工从所占据的各种职位i中得到的工资
K(t):该职工第t年的价值调整函数
P(S i):表示某人担任某种职务的概率
t:表示时间
(1+r)t:表示折算成现值的贴现因素
在某职工全部服务期内绝不离开某组织的情况下,个人的预期附条件价值等于个人预期可实现价值。
由于职工有自由离开组织,因此个人的预期附条件价值一般总是大于个人预期可实现价值。
上述公式也可以用来计量群体人力资源价值,或某企业全部人力资源价值,但在使用时应该考虑影响群体和企业人力资源整体价值的特殊变量。
财务与会计·刘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