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预防医学2021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Applied Prev Med,Apr.2021,Vol.27 No.2
189
•综述与讲座•中国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韦辉\李博2,蓝光华2
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图分类号:R512.911 文献标识码:A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u m a 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国内外研宄111发现,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报告病例数 在逐年增加。
同时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 均寿命延长,艾滋病呈现出“老龄化”趋势,针 对老年群体的艾滋病研宄己经成为国内外研宄的 新动向[2]。
我国对“老年人”的界定是“多60岁的人群”,但是在艾滋病研究领域,一般把彡50 岁作为人群分类界限,以便与通常的性活跃人群 (15〜49岁年龄组)相区别[3]。
我国的资料显示,50岁及以上人群组HIV/A ID S报告数呈现逐年上 升[4],但是不同地区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可能不 同。
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己大 幅下降,一旦感染HIV,健康状况易恶化,患者 将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对此,社会应 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拟对国内老年人群艾滋 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进 一步探索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1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
1.1新发现老年病例的占比呈增加趋势 2014 年,我国新报告A ID S患者10.4万例,疫情呈现 出中老年人上升明显的特点[4]。
山西太原市[5]新 报告多50岁老年HIV/A ID S病例占当年新报告 病例的比例由2007年的7.69%上升到2018年的 2
2.16%。
截至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6]报告彡50 岁HIV/AIDS病例占总病例的30.40%,当地老年
作者简介:韦辉(1974—),男,广西南宁人,副主任医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管理。
通讯作者:蓝光华,E-mail:lgh605@
文章编号:1673_758X(2021) 02-0189-05
艾滋病疫情近2年上升速度明显,占比均在35%以上,2017年甚至达到38.67%,老年艾滋病疫情 愈发严重。
2015—2019年浙江省[7] > 50岁HIV/ A ID S病例CD4细胞计数彡500个/叫的比例首 次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间接提示老年艾滋病 疫情快速增长很可能是由于该人群近期频繁发生 高危性行为。
吴奇等[8]认为近年来H IV抗体快 速检测点及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 (provider 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 PITC)工作的稳步铺开,快检试剂的广泛使用是老 年艾滋病病例占比增加的重要原因。
感染艾滋病 病毒的人群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老年人群已逐渐 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2男性、已婚有配偶、初中以下教育程度、农 村居民者居多湖北省[9]老年HIV/AIDS病例中男 性占比73.7%,显著高于女性的26.3%,婚姻状态 以己婚为主,占55.5%,提示老年夫妻中男方易出 现婚外高危性行为。
邴鹏飞等[1<)]研究发现,婚内 的老年男性通过婚外异性性接触感染H IV后,易通过配偶间性行为将病毒传染给配偶,提示应加 强对感染者的治疗管理,提高感染者及配偶的保 护意识,促进配偶告知,减少高危性行为。
四川 省[11]彡50岁老年HIV/AIDS病例中,职业分布以 农民为主,占64.21%,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占50.76%,提示应加强多50岁农村低学历人群的艾 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力度,今后的防控工作应着 重关注具有上述特征的重点人群。
1.3 病例来源以医疗机构发现为主四川省彭州市[12]2014_2018年新报告的彡50岁老年HIV/ A ID S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81.0%,其中 其他就诊者检测占66.2%,提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 降,接受医疗服务的频次增加,易通过医疗机构
190应用预防医学2021年4月第27卷第2期App丨ied Prev Med,Apr.2021,Vo丨.27 No.2
检测发现。
如果是晚发现的病例,免疫水平较低 时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没有早发现早 治疗佳[13]。
田甜等[14]研究发现,由于目前艾滋病 防治策略主要针对暗娼、注射吸毒者、男男同性 性行为者等高危人群,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及 干预工作开展非常少,造成老年人群在发生高危 性行为后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最后只能求助于 医院。
1.4 HIV-1亚型分布以CRF01_A E为主 2014— 2018年浙江省江山市[15]中老年HIV/A ID S的毒 株亚型以CRF01_A E为主,占93.8%,共有3个 分子传播簇,均由CRF01_A E亚型构成,总成 簇比例为84.0%,大簇包含64例病例(含1例阳 性暗娼)。
对广西4个城市和9个县(区)低档场 所的嫖客50岁)与暗娼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 查,发现共有3种重组的基因亚型[16],&CRF01_ A E为主,占90.6%,该毒株聚集成2个传播簇 C lusterl和2, C lusterl主要来源于同一处或相邻 的暗娼场所。
上海市50岁及以上的男男性行为人 群中,毒株亚型以CRF01_A E为主,占48.1%[n],提示应重视该人群亚型的发展和演变,有针对性 地防治艾滋病。
2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因素
2.1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彭苏霞等「18]研宄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 39.69%,男性知晓率为54.09%,女性知晓率为 31.34%,男性高于女性。
陈浩等[19]对50岁以上男 性嫖客进行分析,发现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 率为11.00%,能够完整地正确回答3条艾滋病传 播途径(血液、性、母婴)和预防措施(正确使用 安全套、固定性伴)的分别占18.50%和3
3.50%。
老年人群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免费宣传材料,提示 针对老年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应该从电视、广播等 传统的、接受面广的大众媒体着手[M]。
大部分老 年人防艾知识十分匮乏,缺少相应的风险防范意 识,己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重点人群。
2.2老年人安全套使用率低最近研宄[18]发现,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从过去到现在,和配偶性生 活时从未使安全套的比例为72.85%、每次都用者 仅为1.31%。
而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中,不需要避孕者最多(7
3.48%)。
周庆荣[21]对2004—2017年 江山市彡50岁HIV/AIDS病例进行研究发现,婚 外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者占80.12%,偶尔使 用者占19.88%,无坚持每次使用者。
广西[22]90.6% 的老年男性HIV感染者在确诊前有商业性性行为,其中81.5%从未使用安全套。
逄建文等[23]研宄发 现,老年HIV/AIDS病例中确诊前发生临时异性性 行为的病例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3.0%,而是 否坚持使用安全套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相关。
2.3促性药的使用由于部分老年嫖客性功能下降,使用促性药者的比例>20%,其中多60岁使用 促性药者的比例更高达27.39%,提示促性药促进了 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间接促进HIV的传播[24]。
在 广西[25]的调查发现,壮阳药分布广泛、容易获得 而且价格低廉、种类繁多,这可能会增加中老年 人发生不安全商业性性行为的频次,使感染HIV 的风险增大。
彡60岁、离婚/丧偶/分居和最近 30 d内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次数为多5次、商业 性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和偶尔使用安全套是 中老年嫖客使用促性药的危险因素,促性药可能 是老年嫖客经商业性途径感染H IV的重要影响因 素[26]。
壮阳药的使用可能让原本性功能障碍的老 年人重新获得性能力,并且增加老年嫖客发生商 业性性行为的频率和延长性交的时间,从而增加 感染H IV的概率[27]。
2.4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尽管人们对性的兴趣和 性交频率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老年人 仍然保持着性活跃和一定程度的性欲,男性有性 欲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28]。
随着老年男性人群 的性活跃年龄延长,19.7%的75岁及以上老年 HIV/A ID S病例过去1年有过性行为[4]。
女性50 岁以后基本进入绝经期,性兴趣下降,此时婚内 性行为难以始终满足男性的性需求,男性易通过 婚外性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29]。
大部分老年 H IV感染者选择教育程度低、防范意识差、流动 性强的低档暗娼来满足他们的需求[3<)]。
同时,老 年人群由于大脑功能减退,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 收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老年人群对艾滋病防治 知识认识和理解不足[31]。
3老年人群艾滋病的预防干预措施
3.1防艾知识的普及早期老年人群受艾滋病疫
应用预防医学2〇2 丨年 4 月第27 卷第 2 期Applied Prev Med, Apr.2〇21,Vol.27 No.2191
情影响小,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没有将防治 工作的重点放在老年人群,造成老年人群对疾病 认知模糊不清的问题[32]。
2017年初国务院公布的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首次将 老年人群列入艾滋病重点宣教人群[33],建议政府 部门在老龄社会建设中,把了解、预防、治疗和 控制艾滋病作为必需宣传内容。
加强防艾宣传对 老年人的可及性,尤其是农村地区,采用编辑通 俗易懂的防艾知识在电视及广播中循环播放,在 乡村卫生所张贴易懂的画报等方法,使防艾宣传 真正被老年人接受和学习。
在老年人喜欢聚集的 地方扩大开展老年人“面对面”艾滋病防治知识宣 讲活动,提高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加强学 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倡导学生作为家庭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把自己掌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给 家人,小手拉大手,一人知全家知,共同修筑、建牢“防艾墙”,远离艾滋病,幸福全家。
以行政 村、社区为单位,由乡镇政府、村(社区)负责组 织,乡镇卫生院负责实施,开展以老年人、留守 妇女为主的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基 层防艾宣传工作。
3.2检测与病例发现既往研宂[34]发现,医务 人员为老年人群提供H IV检测的比例远远低于年 轻人。
而H IV的早期诊断对免疫力正在下降的老 年人群是实现早期治疗目标的关键步骤[35]。
提高 老年人群艾滋病检测的覆盖率,不仅可以解决老 年人群晚发现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还能减 少晚期治疗时高额的医疗费用给国家和患者带来 的负担[36]。
在HIV/A ID S病例发现持续集中的重 点地区,或低档场所集中的乡镇(街道)实施“知情不拒绝”方式的H IV筛查策略,减少老年人群 H IV病例的二次传播[7]。
更重要的是,通过早发 现,早诊断,可以有效解决老年H IV病例死亡率 和病死率较高的问题[37]。
同时,扩大老年人群的 检测能使老年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医疗机构防艾 宣传知识,获得检测咨询人员面对面的直接干预。
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 百姓的天然优势,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和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群艾滋病检测的可及性。
结合当地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积极扩大老年艾滋 病筛查工作,提高农村地区老年艾滋病的发现率。
3.3抗病毒治疗自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问世以来,其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得至I J
广泛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
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
研宄发现[35],接受抗病毒
治疗是降低60岁及以上HIV/AIDS老年患者死亡
风险的保护因素。
黄运轩等[38]研究发现,未接受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老年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
险因素。
欧松等[39]研究发现,老年组免疫重建功
能较非老年组高,不良反应也相对多。
通过早期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进行H IV治疗即预防,可以使
单阳配偶夫妇的艾滋病发病率降低66%,有效减
少阳性配偶夫妇之间的传播:4°],提示老年人确诊
后应尽快就诊,第一时间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同时要按时监测、处理药物毒副作用,评估疗效。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抗病毒治疗机构(含外 地)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促进未入组治疗病例的
持续跟踪和治疗脱失病例的再转介,切实提高抗
病毒治疗和存活病例随访工作质量。
依据实际情 况,在老年艾滋病病例相对集中、医疗技术水平
相对较高的乡镇卫生院建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衍
生点,提高患者复诊与取药的便利性,缓解老年
人就医障碍。
4结语
纵观国内外研究,老年人群报告的HIV/AIDS
病例数及其构成比正在逐年增加,给个人、家庭、
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现阶段老年群体中HIV
传播方式主要是男性通过婚外性行为感染H IV,
进而在配偶中造成传播。
同时,老年群体艾滋病
知识知晓率低,风险防范意识差,常常延误了最
佳的治疗时期,导致H IV在老年群体中的传播风
险显著提升。
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加强对老年人
群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关注,从根源上减少艾滋病
传播风险,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薇,张艺,申幸福,等.湖北省彡50岁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D].江苏预防医学,
2018, 29(5):497-499.
[2] Wu XH,Feng X,Kelly C,et al.HIV infections among older
male clients of low-cost commercial sex venues in
Southern China[J].IntJ Sex Health ,2017,29(1):48-54.
应用预防医学 2021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 Applied Prev Med, Apr.2021,Vol.27 No.2
[3] Bernard C,Balestre E,Coffie PA,et al.Aging with HIV : what effect on mortality and loss to fol low-up in the course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The IeDEA West Africa Cohort Collaboration [J].HIV AIDS (Auckland , N .Z .),2018,10:239-252.
[4] Xing JN,Li YG,Tang WM,et al .HIV/AIDS epidemic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during 2005—2012: results from trend and spatial analysis [J ; .Clin Infect Dis ,2014,59(2):e 53-e 60.
[5] 车晓文,梅林,韩红,等.2007—2018年太原市老年
人艾滋病感染流行特征分析[】].预防医学论坛,2019, 25(10): 761-762.[6]
安银翠,丁全明,杜玉梅.2009—2018年陕西省汉中 市老年HIV 感染者/AIDS 患者流行病学特征[J ].职业与
健康,2019,35(19): 267卜2673.
[7] 蒋均,罗明宇,杨介者,等.2015-2019年浙江省新
确证50岁及以上HIV /AIDS 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预
防医学,2020, 32(8): 762-766.
[8] 吴奇,周庆荣,郑升龙,等.江山市60岁及以上HIV /
AIDS 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预防医学,2019,31(1):
83-84.
[9] 张薇,张艺,申幸福,等.湖北省>50岁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8, 29(5): 497-499.
[10] 邴鹏飞,赵秀萍,赵艳秋,等.苏州市2016—2017年
中老年男性HIV /AIDS 流行病学特征[J ].江苏预防医 学,2020, 31(4): 433-434.
[11] 袁风顺,罗映娟,胡莹,等.四川省2011-2015年报
告的50岁及以上HIV /AIDS 病例相关分析[J ].中国艾 滋病性病,2016, 22(12): 968-970.
[12] 李娜,罗国金,廖瑞平,等.四川省彭州市2014—
2018年新报告老年HIV /AIDS 特征分析[J ].中国热带 医学,2020, 20(1): 53-55.
[13] 曾亮,马烨,豆智慧,等.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
准调整前后治疗病人生存情况研宂[J ].中国艾滋病性 病,2016, 22(7): 488-492.
[14] 田甜,李炼红,王克云,等.2015—2018年眉山市50
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 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 36(8): 103卜1035.[15] 陈旭富,游佳玲,张佳峰,等.2014—2018年浙江省
江山市中老年HIV /AIDS 的HIV -1亚型和分子簇特征 研宂[J ].疾病监测,2020, 35(10): 888-892.
192
[16] 邓月琴,李剑军,方宁焊,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低档
场所中老年嫖客与暗娼H 丨V -1感染者基因亚型研宄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3): 326-330.[17] 周艳秋,郁晓磊,吴健,等.2013年上海市男男性行
为人群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分 析[J ].疾病监测,2017, 32(1): 25-28.
[18] 彭苏霞,岳潇,周启富,等.雅安市荥经县50岁及以
上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J ].预防医学 情报杂志,2019, 35(10): 116卜 1166.
[19] 陈浩,刘惠,叶茂,等.重庆市渝北区50岁以上男性
嫖客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动物防 制,2020,36(3): 237—239.
[20]
朱艳燕,曾样荣,周芸,等.丹阳市老年人群艾滋病 知识知晓率与感染状况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6,
27(4): 478-479.
[21] 周庆荣,王萍,郑升龙,等.江山市老年HIV /A 1DS 病例
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18, 30(6): 607-608.
[22] 蓝光华,唐振柱,彭振仁,等.广西农村60岁以上老
年男性HIV 感染因素调査[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
19(8): 560-561.
[23] 逄建文,宁远林,吴先辉.鹰潭市老年HIV /AIDS 病人
确诊前后相关危险行为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2020,
26(4): 347-349.
[24] Rubio -AuriolesE.Porst H,Kim ED,et al.A randomized
open-label trial with a crossover com parison of sexual self-confidence and other treatment outcomes following tadalafil once a day vs.tadalafil or sildenafil on-demand in men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J ] .J Sex Med ,2012,9(5):1418-1429.
[25] Tang ZZ,Wu XH,Li GJ,et al.Aphrodisiac use 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in elderly male clients of low-cost commercial sex venues in Guangxi ,China: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J ] .PLoS One ,2014,9(10):e 109452.
[26] 陆华湘,唐振柱,沈智勇,等.广西中部地区中老年
嫖客使用助性药西地那非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 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 35(11): 1218-1222.
[27] Wu XH,Huang HL,Tang ZZ,et al.Aphrodisiac us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older male clients of low - cost female sex workers in southwestern rural areas of China [J ] .Sex Res Social Policy ,2017,14(l ):71-80.
[28] Lindau ST,Schumm LP , Laumann EO , et al . A study of
sexuality and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N Engl J Med ,2007,357(8):762-774.
应用预防医学2021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Applied Prev Med, Apr.2021,Vol.27 No.2
[29] Dong Z,Ma L,Cai C,et al.Demographic features of
identified PLWHA infected through commercial and nonmarital noncommercial heterosexual contact in China from2015 to 2018: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Infect Dis,2021,21 (1):71.
[30] Li JJ,Zhang HM,Shen ZY,et al.Screening for acute HIV
infections and estimating HIV incidence among female sex workers from low-grade venues in Guangxi,China[J].
PLoS One,2014,9(6):e99522.
[31] 王丽艳,秦倩倩,葛琳,等.我国50岁及以上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16,37(2): 222-226.
[32] Wu JJ,Zhang Y,Shen YL,et al.Phylogenetic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role of older peop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HIV-1 in Fuyang,Anhui Province,China[J].BMC Infect Dis,2019,19(l):562.
[33] 吕繁.《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核
心策略解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11): 966-970.
[34] Pilowsky DJ,Wu LT.Sexual risk behaviors and HIV risk
among Americans aged 50 years or older:a review[J].
Subst Abuse Rehabil,2015,21 (6):51-60.[35] Liu P,Tang Z,Lan G,et al.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n reducing HIV transmission in Chinar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next focus of the program[J].Sci
Rep,2018,8(1):3431.
[36] Diaz A,del Romero J,Rodriguez C,et al.Effects of region
of birth,educational level and age on late presenta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newly diagnosed
with HIV in a network of STI/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clinics in Spain[J].Euro Surveill,2015,20(14):21088. [37] Ford Nathan,Vitoria Marco,Himschall Gottfried,et al.
Getting to zero HIV deaths:progress,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J].J Int AIDS Soc,2013(16): 18927.
[38] 黄运轩,韦秋宇,苏景庭,等.贵港市老年HIV/AIDS
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宄[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5): 426-432.
[39] 欧松,邓晓军,蒋华宝,等.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
疗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 33(8):
1133-1135.
[40] He N,Duan S,Ding Y,et al.Antiretroviral therapy reduces
HIV transmission in discordant couples in rural Yunnan,
China[J].PLoS One.2013,8(11 ):e77981.
收稿日期:2021-02-10编辑:张鸿满,杨丹
(上接第188页)
[26] Mwau M,Mbugua J,Danda J,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Aptima HIV-1Quant Dx assay for detection of HIV in infants in Kenya[J].J Clin Virol,2020,125:104289.
[27] Agutu CA,Ngetsa CJ,Price M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point of care
HIV-1RNA testing for diagnosis and care[J].PLoS
One,2019,14(6):e0218369.
[28] Moyo S,Mohammed T,Wirth KE,Prague M,et al.Point-
of-care cepheid Xpert HIV-1viral load test in rural
African communities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J].J Clin Mi
crobiol,2016,54( 12):3050-3055.
[29] 杨坤,王静,李同心,等.Xpert HIV-1病毒载量检测
系统用于HIV-1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感 染与化疗杂志,2020,20(1): 55-59.[30] Chang M,Steinmetzer K,Raugi DN,et al.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IV-2 using the point-〇f-care Alere q HIV-1/2 Detect nucleic acid test[J].J Clin Virol,2017(97):22-25.
[31] Cott L,Gous N,Carmona S,et boratory evaluation of
the Liat HIV Quant (IQuum)whole~blood and plasma HIV-1viral load assays for poin卜of-care testing in South Africa[J].J Clin Microbiol,2015,53(5): 1616-1621.
[32] Goel N,Ritchie A V,Mtapuri-Zinyowera S,et al.Performance
of the SAMBA I and II HIV-1 Semi-Q Tests for viral load m onitoring at the point-〇f-c a re[J].J Virol Methods,2017(244):39-45.
收稿日期:2020-11-11编辑:张鸿满,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