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州窑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论釉色,宋代汝窑当居魁首;论绘画,明清官窑极尽工笔;论剔刻,耀州窑可称第一。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窑址地处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窑场以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十里窑场”为代表,包括周边立地坡、上店、陈炉、玉华、塔坡等窑在内。
铜川旧称同官,因唐宋时属耀州治,故称耀州窑。
耀州窑制瓷历史源远流长,青瓷烧制工艺炉火纯青,享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不仅深受平民百姓喜爱,还曾贡奉皇室,远销海外。
耀州窑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五代快速发展至成熟时期,宋代时达到制瓷历史高峰,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北宋时期的耀州窑瓷器青瓷胎体较坚簿,釉质莹润而清透,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有着浑厚大气的色调,却也仍带着宋瓷独有的含蓄之风;胎体装饰手法上以剔花、刻花、划花、印花工艺最为著名,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题材丰富,对称均匀,极为美观。
古人一支狼毫,浓浓淡淡地晕染开去,便是一幅丹青水墨,而古老的耀州青瓷,以刀代笔,就使得瓷器开出花来,伴着苍古静深的釉色,留住了千年前的勃勃生机。
▼北宋耀州窑刻花牡丹纹盘成交价:HKD 2,478,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芙蓉纹盌尺寸:直径20.8cm成交价:372,500 美元2018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2018年3月拍卖会▼北宋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斗笠碗一对▼北宋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碗▼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花式碗▼北宋耀州青釉印瑞兽纹笠式盌成交价:562,500 港币▼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犀牛望月纹碗▼五代~北宋青釉刻莲瓣纹龟心碗静志寺地宫藏▼金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宋耀州窑外菊瓣内刻诗文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宋耀州窑青釉小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纽约苏富比2018年9月12日成交价约 240万 RMB▼北宋耀州窑刻缠枝牡丹纹盖盌▼北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盖盌▼金耀州窑刻花碗高 8.7cm;直径 15.3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瓜棱式钵▼北宋耀州窑开光堆塑贴花力士供碗成交价:414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2007年3月19日,编号392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元青釉印花水波鱼螺纹十五瓣形盘▼元耀州窑刻牡丹纹葵口盘宽 16.8 cm成交价:437,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花形盏成交价:207万人民币来源:关善明先生沐文堂收藏伦敦苏富比,2003年11月12日,编号4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宋耀州窑花口杯及盏托(一套)杯高 5cm;杯直径 8.3cm;盏托直径 13cm;盏托高 8.5cm成交价:566,4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黑釉托盏(一套)盏口径10.5cm;足径3.2cm;高4cm;托口径5.7cm;足径4.5cm;高7cm成交价:1,121,000 港元2017年10月2日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北宋耀州窑柿釉盏▼耀州窑青釉牛角杯一对成交价:RMB 517万来源:戴润斋,纽约阿瑟·M·赛克勒(1913-1987)纽约▼五代耀州窑青瓷摩羯水盂▼北宋耀州窑刻花纹执壶成交价:HKD 2,950,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深剔刻葫芦形执壶成交价:3047.5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90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莲纹水注高 20 cm成交价:937,500 港元2017年5月31日佳士得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狮口水注▼北宋耀州窑浮雕水壶▼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倒流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北宋耀州窑剔花凤纹提梁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执壶成交价:50,000 英镑2017年5月10日伦敦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唐草纹嘟噜瓶大阪东洋陶瓷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蓉塘戏鹭纹嘟噜瓶尺寸:宽14.6cm成交价:2,125,000 港元2018年5月30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罐尺寸:13cm成交价:187,5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五代耀州窑三足罐高 6.3cm;直径 4.2cm成交价:460,2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双耳瓜楞罐▼北宋耀州青釉刻花纹双系罐成交价:525,000 港币▼元耀州窑剔刻蕉叶纹花口花囊宽 13.3cm成交价:345,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花口尊▼宋耀州窑青釉瑞兽足炉尺寸:直径18cm成交价:125,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夔龙纹兽足炉日本大坂国立美术馆藏▼耀州窑贴花赤凤纹三兽足炉▼金耀州窑印花三足炉高9.6cm;直径12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金耀州窑带盖三足炉▼北宋~金耀州青釉牡丹纹盖罐成交价:4,900,000 港元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金耀州窑鼓墩盖罐高 8.5cm;直径11.8cm成交价:1,085,6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北宋~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盖盒成交价:562,500 港元2017年6月1日香港苏富比▼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宋耀州窑青釉莲纹双龙耳长颈瓶高28.3 cm成交价:162,500 英镑2017年11月8日伦敦苏富比2017年亚洲艺术品秋季拍卖会▼元耀州窑刻花玉壶春瓶高 30 cm成交价:920,000 人民币2017年6月6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瓶▼北宋耀州刻花青瓷瓶▼金耀州窑青釉胆瓶尺寸:高28.8cm成交价:789,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苏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耀州青釉刻牡丹花纹净水瓶▼耀州窑青釉刻花净瓶波士顿美术馆藏▼金耀州窑刻花梅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北宋耀州窑剔刻飞鸟花卉纹枕静嘉堂美术馆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坐狮成交价:437,500 港元2017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耀州窑简介

耀州窑
等。
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
在纹饰上,五
传统工艺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宋,高24.5cm,口径5.5cm,足径9cm。
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
颈两侧对称置龙耳,腹上部凸起弦纹4道,下部阴刻两朵莲花图案。
灰
白胎。
釉色青绿。
此造型的瓶式俗称“玉壶春瓶”。
纹饰立体感强,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刀锋犀利,线条流畅,别具风格。
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的胎体,仿佛上釉前曾施一层化妆土,此件双耳瓶即为一例。
实际上这是由于胎土和釉料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密合层所致,这种现象在河南临汝窑及钧窑产品中也可见到,这是由于它们使用的坩土所含成分相似所致。
文章来源:宋代耀州窑/jingpaicssl.php?id=364。
宋代耀州窑瓷器(组图)

宋代耀州窑瓷器(组图)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因地属古耀州得名,也叫铜川窑。
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
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
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以后日臻成熟。
北宋中期,己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次清楚,繁而不乱,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
北宋晚期盛行在盘、碗内印花,既规整又洁晰。
耀州窑纹饰以花卉为主,以婴戏纹最有特色,有攀在花枝上的,有卧于花丛中的,有荡于花枝间的,有戏水的、夺球的,活灵活现。
耀州窑主要器型有盘、碗、怀、盏、钵、梅瓶、荷叶式高足盘、喇叭口瓶、葫芦形执壶、多子盒、枕、炉、凤头壶、花口尊、玉壶春瓶等。
北宋耀州窑的碗身较高,敞口,小圈足,器物一般施满釉,工匠多拿着底足蘸釉。
耀州窑虽属民间瓷窑,但制作非常规整,釉色很漂亮。
据史书记载,北宋中晚期的耀州窑有大量上乘之作作为贡瓷供宫廷使用。
地域文化-耀州窑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分校(工作站) 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摘要:耀州窑作为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甚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典型的装饰手法青瓷刻花工艺在北宋晚期达到鼎盛,更是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本文从分别介绍了耀州窑的概况、并对其现状与历史地位以及对耀州窑的发展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与设想,期望能有更多人认识到耀州窑的文化价值,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耀州窑文化艺术。
关键词:耀州窑陶瓷文化传承铜川耀州窑的历史和保护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
宋时属于耀州,故命名为“耀州窑”。
始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终于元代。
主要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
一、耀州窑的起源与发展(一)耀州窑的地域概况作为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窑场之一的耀州窑,以其独特的装饰技法闻名于世,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耀州窑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助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地理优势。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
《同官县志》载道:“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也”。
可知当时陶瓷规模的宏大。
并且临河而建,说明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交通便利。
2.资源丰富。
陶瓷即“土的艺术品”,然而此处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储藏着陶瓷所需的大量瓷土原料以及用于配釉的瓷土原料。
同时在古代这里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为唐五代三百多年窑场烧瓷提供了燃料。
此处还蕴藏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宋代使用煤烧造瓷器提供了条件。
享誉中外的耀州窑,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烧和发展起来的。
(二)耀州窑烧制艺术的缘起与发展耀州窑至少创于唐,盛于宋,在宋代已与“汝。
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齐名,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在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元几朝。
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
世界各大博物馆耀州窑馆藏(主讲人:刘绍智)

世界各大博物馆耀州窑馆藏(主讲人:刘绍智)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
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我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
宋、金以青瓷为主。
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
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花口钵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蓝田吕氏墓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剔花盖盒剔花盖盒非常精美,可以盖起来、也可以分开、可以说古代的工匠规模非常的用心,设计的非常高妙而且烧造工艺非常完美,是特别难得的!而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即代表了北方制瓷工艺的高峰,也代表了烧造工艺、釉色的一个高峰,器物虽小,但是知识量和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耀州窑青瓷倒流壶集经典、精美于一身,深剔技法更加突出纹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2007年纽约苏富比九月秋拍月白倒流壶,成交价六十六万八千美金。
2007年纽约苏富比春拍月白剔刻倒流壶,成交价三十一万两千美金。
辽宁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的飞天形水盂具备了契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一个完美结合,两种不同文化的有机融合,升华出耀州窑这么精美的器物。
佛教高等级的实用器和贡器之一,特别少见,是耀州窑的高端瓷器。
目前能查阅到的就这三件: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耀州窑净瓶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净瓶苏富比拍卖英国某位藏家的耀州窑净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釉人形执壶执壶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看出古人的思维和艺术创作是非常广泛的,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单一的认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金钱纹执壶由金钱纹堆砌出来的,这个剔刻是非常灵动的,整个金钱纹的罗列非常优美。
宋代六大窑系名词解释

宋代六大窑系名词解释
宋代六大窑系是指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
1.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
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2.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
3.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
4.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
5.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
6.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窑炉之一。
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
1。
宋耀州窑青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

宋耀州窑青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引言宋代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方、北方名窑辈出,并创造出许多风格独特的陶瓷品种,所以说宋是个瓷的时代。
宋代陶瓷无论是在规模、工艺造型、釉色还是装饰艺术效果上,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尤其在陶瓷装饰的艺术处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刻划花装饰技法。
作为北方青瓷明珠的耀州窑无疑对这一发展趋势做出很好的阐释。
1耀州窑历史文化耀州窑位陕西铜川黄堡镇,始于唐,到宋代达到鼎盛,它受越窑影响,以烧青瓷为主,宋代耀州窑装饰技法繁多,而鼎盛时期的耀州窑则以刻划花青瓷装饰艺术闻名于世。
是宋代北方青瓷窑系及耀州窑系的代表和中心窑场。
2耀州青瓷造型特点及釉色耀州瓷器造型繁多,器形丰富,具有造型简朴厚重的特点。
由于使用广泛,器物种类齐全多样,根据用途可分餐具类、酒具类、日用盛具、陈设具类、供器类、卫生具类、文具类。
碗、盘、碟、洗、盏有敞口、直口、撇口、葵口、海棠口、莲口、翻沿、卷沿等多种口式及多种复形和底足。
瓶类有盘口、花口、葫芦、长颈、玉壶春、净瓶、梅瓶、油瓶。
可见耀瓷器物不仅种类繁多,用途广泛,而且造型精美多姿,丰富多样。
“元丰七年”德应侯碑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是规矩”。
在这里把工匠的拉坯技术描写的形象生动,而且一些难度较大的器形,如瓜棱、葵瓣、多折等也能做到规整周正,耀州工匠们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与其广大的国内外销售市场有很大的关系。
耀州窑瓷土低硅高铝,铁含量较高,所以以烧青瓷为主,耀瓷胎色一般呈灰色,由于氧化钾的含量较低,釉的高温粘度较小,釉中有明显的大气泡存在,釉色多为橄榄绿,也有茶黄、姜黄等多种色调,颜色深沉静谧。
3装饰工艺与技法北宋耀州窑生产始终占领先地位,他的领先不仅表现在工艺的先进与精细、青瓷色釉的成熟与稳定,器物造型的优美和多样化,还表现在装饰技法的娴熟与纹样图案的丰富多彩。
耀州窑装饰技法较为多样化,有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妆土等多种,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法也有所不同。
青瓷你更喜欢耀州窑还是龙泉窑?耀州窑瓷器鉴定真知堂

青瓷你更喜欢耀州窑还是龙泉窑?耀州窑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鉴定真知堂:好吧,说点真格的。
宋瓷我已经说了不少了,不过,一般都是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
有朋友就说了,你老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咱们老百姓能遇到吗?搞不好整成国宝帮了。
这话倒也实在!确实,比如汝窑,专家统计馆藏品以前是67件半,为了这个67件半,我都被批了好多回了。
当然,并不是否定民间有真汝窑,而是要搞清楚出土汝窑和传世汝窑的区别。
汝窑由于名气大,金人掠走了绝大部分,后来如何流传就不得而知。
但这个67件半,我也研究过,发表出来的图片我看过50多件,还有十几件不知道在哪里收藏。
汝窑如果民间存在,可能性就是宝丰县窖藏。
不过,据我所知,8,90年代那里确实出土了汝窑真品,当时窑址发掘之后,全国文物贩子蜂拥而至,收购价格也不低。
如果汝窑有,那只有窑址附近窖藏可能性是最大的。
而早已挖地三尺,今天那些东西哪里来的,我想去禹县可以找到答案。
好,我们说说今天的标题,北北耀,南南龙!啥意思呢?五大名窑确实赝品太多,忙不过来。
那么我们喜欢宋瓷的,都收藏些什么瓷器比较好,又比较有升值潜力呢?北北耀,说的是北方青瓷以北宋耀州窑为好。
南南龙,说的是南方青瓷以南宋龙泉窑为妙。
整个宋瓷,基本上就是以青瓷为主流的。
当然还有定窑的白,景德镇的青白。
磁州和吉州的彩绘。
建窑的黑。
但现在真正打动收藏家心的还是青瓷。
以前,明清瓷器特别是清三代瓷器主流拍卖市场上极为流行。
从2000年开始十几年间,清三代瓷器从几万涨到了几千万,甚至过亿。
而市场上能出现的宋瓷都寥寥无几,更别说拍卖。
但最近4-5年,清三代瓷器虽然还多出现,但都以欧美收藏家出货为主。
宋元瓷器不知不觉的热起来了。
从寥寥无几到一个窑口出现几十上百件拍卖品全年,虽然还是不能跟清三代瓷器的数量媲美,但质量和价格已经起来了。
比较著名的定窑碗9000多万,建盏8000多万,汝窑2亿多,还有不少名品。
并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很多出现。
比如龙泉窑,以前就是几万块钱到十几万的东西,现在好一点的都是上百万。
五代耀州窑瓷器釉面特点

五代耀州窑瓷器釉面特点宋朝开国即明显因为它的文化背景陶瓷器物艺术风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宋代瓷器风格以模仿汝瓷为主,但是在北宋晚期,以匡时李唐火窯(耀州窑)为代表的爆款瓷器打破了产品形式及釉面的约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瓷器风格。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下五代耀州窑瓷器釉面特点。
一、红釉瓷五代朱瓷是耀州窑的又一代表。
它的特点是釉面光亮光洁,宛若珠玉,红光熠熠,不同于青花瓷釉而是采用丹硃和铜绿两种发光物掺杂在一起经过特殊配方烧制而成。
在釉面的表现上,朱瓷看起来非常贵重而高端。
它还具有较强的光泽,貌似增加了整个设备的亮度。
而且朱瓷还具有优秀的抗泡性,给人一种光洁典雅的感觉。
绿釉陶瓷是耀州窑五代陶瓷的代表之一。
它以乳绿色为主色调,半透明、润泽、有光泽并具有细腻的感觉。
薄如纸,重如铁,又如蛋壳一样轻巧,但是坚韧耐用。
绿釉瓷一般分有“盘足”、“鱼肚”、“狮子”三种,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纹样丰富多彩。
五代耀州窑的红绿釉陶瓷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珍品之一。
它采用红色和绿色瓷岭石矿物质调配制作而成,顶部的瓣纹十分优美,釉面光泽明亮,细腻光滑,真皮深厚,表现出服帖、柔软的质感。
耀州窑的青花陶瓷最为重要和有名,青花因其细腻、深浅分南北两种风格,多使用在造型较为简单的器物的纹饰中。
与汝窑相比,青花釉的漂方层次更为丰富,花卉纹样的表现更为生动。
五代耀州窑的黄釉陶瓷核心是以崂山坑地矾为主原料,掺入锰矾、铁矾等颜色调制而成的羊脂色、浅黄色釉。
因为黄釉陶瓷制作时的烧制温度较低,所以釉面具有比较明显的质感,黄色釉显得非常明亮柔和。
总的来说,五代耀州窑瓷器釉面特点是釉中必须含有或掺入一种或多种颜色釉料,釉面非常光亮光洁,表现神态潇洒大方,比较具有装饰性。
此外,五代耀州窑瓷器釉面创新,材料选用天然矿物为主,其工艺精湛,制作精细,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北宋时期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工艺的区别

北宋时期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工艺的区别作者:袁寅洁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4期摘要:越窑是唐宋时期南方的著名青瓷窑,而耀州窑则是唐宋时期北方的著名青瓷窑。
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越窑和耀州窑两窑在原料、胎釉组成、窑炉、装烧、装饰等诸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两窑之间并无继承关系。
越窑与耀州窑各自有独特的发展系统,两者在持续的革新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出了独特的技术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北宋时期;越窑;耀州窑;青瓷在东汉时期,越窑成功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在唐代快速发展,晚唐时期开始进入繁荣期,出现使用刻画花的技术对器物表面进行装饰[1]。
北宋早期进入鼎盛时期,从北宋中期开始,越窑几乎没有得到发展,并且有衰退的趋势,到北宋晚期便停烧。
衰落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北宋早期越窑瓷器胎呈灰色,釉层较薄且莹润透亮,器型与前期相差不大,但主要以细线画花装饰为主要特色。
北宋中期时越窑出现了衰退的现象,但之前的装饰工艺依然在使用,只是纹饰比较简单草率,造型也不如之前的精致。
直到北宋晚期,越窑青瓷的釉面开始暗沉,胎中气泡也比较多,纹饰也更加草率,最终进入了衰退期。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是中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宋代“八大名窑”之首,以烧制青瓷最为著名,也被称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宋时属耀州,所以也被称为耀州窑。
黄堡镇位于当地水岸边的盆地上,这里主要是生产煤和坩子土,因此具备制瓷的有利条件[2]。
耀州窑在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当时耀州窑所生产的瓷器种类非常多,并且有一部分产品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另一部分产品拿去外销或者上贡。
耀州窑在北宋时期无论是在胎釉的原料制备加工方面还是装饰、烧成工艺方面都已经达到成熟。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依然是使用瓷石做胎,用草木灰与瓷石作釉,釉面呈青绿色。
从查阅文献发现,北宋越窑青瓷的胎釉成分与之前越窑青瓷的胎釉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釉中氧化镁的含量很高,说明此时仍然在用大量的草木灰作为原料配制釉料,越窑青瓷釉用原料中的草木灰钙镁含量较高,而钾的含量较低,所用的灰应该不是杉木灰,因为杉木灰的钾含量大于镁,并且锰含量也较高,所以凤尾草灰和山茶树灰的可能性更大些[3]。
北宋耀州窑泥条垫烧工艺

北宋耀州窑泥条垫烧工艺
北宋时期,耀州窑是中国陕西省耀县出产的著名窑口。
这种陶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泥条垫烧工艺。
泥条垫烧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用泥条来垫烧陶器。
具体地说,首先将耀州窑的泥土经过筛选、淘洗等多道工序,制成均匀的泥条,然后将泥条铺到已经切好形状的陶器底部,形成一个厚度大约在2-3毫米左右的泥垫。
这个泥垫的作用是避免烧制时陶器底部过于热,导致变形或裂纹。
接下来,将已经铺好泥垫的陶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在烧制的过程中,泥条会逐渐燃烧,释放出热量,提供烧制所需的温度。
同时,泥条也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改变陶器的颜色、光泽和质地。
经过烧制,泥条会完全燃烧殆尽,留下一个略微凹陷的凹形痕迹,这是耀州窑的一大特色。
这种凹形痕迹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增加陶器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总的来说,北宋耀州窑泥条垫烧工艺是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一大杰作,其技术和造型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当时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至今仍备受珍视和研究。
- 1 -。
3、宋代耀州窑ppt

耀州窑
一.发展历程 二.特征 三.类型 四.名窑遗址 五.藏品欣赏 六.鉴定
一.发展历程
1.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旧称同官, 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
2.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 系,终于民国。,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 玉华宫等窑。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 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 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 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 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 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 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 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 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3、造型特征: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
4、装饰手法: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 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
5、装烧工艺特征:均采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装烧工艺。
6、底足特征:早期底足较宽,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纹饰简单,由于初将烧 柴改为烧煤,烧成气氛不稳,产品色泽与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发暗;中期 壁薄质细,致密度超过此前产品,底足增高,以饰釉后再经二次精修的高窄圈 足为特征;晚期盛行斗笠状小碗,以足底变矮、器胎变薄、出现鸡心底为特征, 还盛行印花器。
1、胎釉特征:前期胎呈浅灰色且略显偏褐,此时很少见到宋橄榄色,多见豆 青和翠青色,还烧有月白釉瓷;后期改为专为大众烧造的大路货,胎呈土白色、 浅黄色、白中微黄、白中微棕黄等色,致密度和精细度略差,青釉呈青黄、 黄青、姜黄等色。盘碗内底有涩圈。
最贵的耀州窑瓷器504万,史上最贵的30大耀州窑排行

最贵的耀州窑瓷器504万,史上最贵的30大耀州窑排行提到宋朝,最先想到的是文艺,宋朝的文人、宋朝的文学,俱是一流。
文方面,词坛有欧阳修、晏殊、柳永、苏轼,文坛有王安石、曾巩、苏辙。
艺方面,画坛有范宽、张择端、宋徽宗,瓷坛有哥、官、汝、定、钧。
宋朝的文人和文学通过文字影响到了今天。
然而,我们要看到宋朝的艺术却非常难,因为我们毕竟没有像日本那样一个天皇家族做了几千年导致昔日唐宋艺术的影响至今依旧活在日本人的生活之中,而在中国,宋朝之后的朝代杂乱,宋文艺早就遗失了。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宋朝的瓷器来对宋文艺窥见一二。
哥官汝定钧瓷当然是宋文艺的巅峰代表,然而那个伟大的朝代绝不止这五大名窑,宋时的吉州窑、建窑也是一流,而彼时的景德镇窑也在兴起并初露霸主之气,除了这些窑口,还有一大窑,它就是耀州窑。
和五大名窑终结于宋朝不同的是,耀州窑直到民国才终结,在强大的景德镇窑的追杀下,耀州窑能活上千年,足见其生命力。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
耀州窑主要生产民用瓷器,在一段时间也向宫廷进贡过瓷器,一般被划为民窑。
耀州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是划花、刻花和印花,且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称之为“刀刀见泥”。
由于耀州窑生命周期比较长,其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特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耀州窑瓷器拍卖榜第30名五代耀州窑三足罐•估价:HKD 150,000-300,000•成交价:HKD 460,2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7年春季拍卖会•专场:“得吾所藏”—选中国古代陶瓷专场•时间:2017-4-04•尺寸:高6.3cm;直径4.2cm罐直口,丰肩,鼓腹,下承三足。
肩部饰一圈锯齿状纹,外壁青釉,釉面开片明显。
釉施至近足处,足身与器底露酱黄釉,足底无釉。
本器釉色青翠,造型古朴敦厚,纹饰精致且特别。
耀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9名五代耀州窑青釉四系罐•估价:HKD 25,000-35,000•成交价:HKD 475,000•拍卖会: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拍卖会•专场:中国艺术•时间:2014-11-24•尺寸:10cm耀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8名五代耀州窑花式盌•估价:HKD 150,000-250,000•成交价:HKD 500,000•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时间:2014-10-09敞口,呈五花瓣式,矮圈足。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作者:甘莉莉来源:《大众考古》2020年第08期陶瓷史学者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
充塞于宋王朝统治阶层和士大夫中的审美观念已不是唐代那种富贵、奢侈,而是寄情于山水花鸟的自然风景,强调平淡天然,典雅洒脱,于是青色所代表的审美受到追捧。
故宋代的瓷器中,大多数为单色青瓷。
以青瓷为代表的耀州窑系就是在当时的发展与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八大窑系之一。
耀州窑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黄堡镇,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宋代这一带为耀州所管辖,故名耀州窑。
古时的黄堡镇位于关中平原以北,属沉积岩地带,是关中通往陕北和塞外的咽喉之地,古漆水河也自北向南流经此地,所以这里水源丰富,原料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具备建造瓷场的有利条件。
闻名中外的耀州窑就在此基础上创烧和发展起来。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有千余年的烧造历史,但明代以后烧造规模缩小,产品仅为供应当地的粗瓷。
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这时的耀州窑瓷器被称赞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据史料记载,耀州窑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至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曾為宫廷烧制贡瓷。
宋代耀州窑瓷器中最享有盛誉的是青釉瓷,其釉质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色调是一种稳定的橄榄青色。
器物造型优美,装饰手法娴熟,纹样图案丰富,体现了北方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
耀州窑领先的制瓷工艺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区域西抵甘肃,东达河南,南及广东、广西等地,并由众多窑场和流通区域形成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到南的耀州窑系。
装饰手法宋代耀州窑青瓷在各方面的技术都已经相当完备和成熟,其中装饰手法的多样化——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是最大的特色。
宋代耀州窑青瓷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流行和使用的主要装饰手法不同。
宋代贡瓷——耀州窑瓷器

宋代贡瓷——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瓷窑之一,它以烧制青瓷为主,创建于唐朝,历经五代,宋代鼎盛,金元连续,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终止,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其商品质量、数量和技术成果均到达很高水平,在宋代北方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
于神宗元丰至徽宗崇宁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
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耀州窑的刻花浮雕装饰在宋代独具一格。
由此,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宋史·地理志》中就记录了“耀州贡瓷器”。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釉质细润,釉色稍显青翠,且颜色深浅不一,其釉色中都会在青色中闪现黄色。
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有的则是在青中微显出淡红的色调。
金后期至元明,所产青瓷都具有姜黄色特色,青色者少,器表里施釉,足底露胎。
金、元时釉质稀簿而不润。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瓷胎跟龙泉窑、越窑的瓷胎相似,以灰白色胎质为主,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
金、元时期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造型规整、精巧。
纹饰多是用模印、刻划、堆塑等描绘的,有犀牛望月图、鱼水纹、莲花、缠枝花卉等。
宋代耀州窑瓷器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下图《博雅聚宝斋12》藏耀州窑瓷器
1、《宋代耀州窑梅瓶》高 31 厘米
2、《金代耀州窑长颈瓶》高 40 厘米
3、《元代耀州窑棒槌瓶》高 30厘米
4、《宋代耀州窑盖碗》高10 厘米直径 10.5厘米
(手机自然光拍摄)。
宋元考古耀州窑

(一)窑址地点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附近,漆水河两岸。唐宋时 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创烧于唐代,成熟于宋代中期,一直 延续至元代。
1958年至1997年,耀州窑遗址经过多次 发掘,发现了唐代至元代各个时期的遗迹、 遗物。陆续出版四部报告:唐耀州窑、五代 耀州窑、宋耀州窑、金元耀州窑。
《宋代耀州窑址》 ,文物出版社, 1998年。
莲花
(2)瓜果纹 石榴、葡萄、莲蓬。
(3)动物纹 龙、虎、狮、鹿、象、凤、孔雀、仙鹤、昆虫、鱼等。
(4)人物纹
婴 戏 纹
佛 教 、道教人 物 造 像
飞天——又叫吉祥天,是吉祥和欢乐的象征。宋代目前 所见只有耀州瓷器有飞天。
化生——佛教认为世界众生的出生可以分为“四生”: 人和哺乳动物为胎生,鸟类为卵生,虫类为湿生,最后一类 是化生——无所依托(如孙悟空、哪吒)。
5、北宋耀州窑的分期特征 (1)北宋早期
北宋早期延续了唐、五代 瓷器胎中有气泡和小颗粒的特 点,在釉与胎之间有一层白色 化妆土。这一时期耀州窑的特 点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越窑 青瓷在器型、纹饰上接近,都 是仿自越窑。“减地”刻花纹饰 引人注目,有浅浮雕的效果。
(2)北宋中晚期
北宋中期开始不再使用化妆土,颗粒细而均匀,胎釉结 合紧密,相互渗透。印花装饰开始流行,不见“减地”刻花 纹饰,刻划花相结合的纹饰工艺逐渐发展和成熟,形成了具 有耀州窑自身特色的“深刻划”。而且此时耀州窑的瓷器开 始销往南方,并且被北宋宫廷选中成为了“土贡”瓷器。
2、器型和釉色
(1) 耀州窑器型有罐、碗、盘、瓶、壶、枕、 炉等,每类器物都有多种样式。
蟠龙瓶
梅瓶
三足瓶
玉壶春瓶
(2)胎——宋代的石灰釉与胎结合得紧密, 有一层“介面”中间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耀州窑
近期在西安民间收藏的古瓷标本中见到4件罕见的耀州窑童子蹴鞠纹青瓷,现简介如下:
1、青瓷碗残片(图1)。
高8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5.8厘米。
灰胎,口沿以下收敛,施青黄色釉,玻璃质强,开细纹片。
矮圈足,圈足无釉,足底有酱黄斑和粘沙。
外壁素面,碗内模印童子蹴鞠纹。
2、青瓷盘残片(图2)。
高4.3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5.8厘米。
灰胎,内外均施青釉,釉色为典型的宋代耀州窑橄榄绿,莹润华贵,釉面开细纹片。
矮圈足。
外壁素面,盘内模印童子蹴鞠纹。
3、青瓷盘残片(图3)。
高4.5厘米,残长8.2厘米。
灰胎,敞口,内外施青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纹片,矮圈足。
外壁素而,盘内模印童手蹴鞠纹。
4、青瓷盘残片(图4)。
残高3.8厘米,残长12厘米。
灰胎,内外施青釉,釉色纯正,釉面开片自然。
外壁素面,盘内模印童子蹴鞠纹。
从这4件标本的器形、胎质、釉色及纹饰特征看,应为北宋晚期烧造。
它们的珍贵之处在于器物所饰童子蹴鞠纹图案:碗盘的内底心均有一圆形图案,外围有6组圆形辅助图案。
底心圆圈内有一大头圆脸、颈戴项圈、腕戴手镯的童子,呈奔跑中蹴球姿态,周边饰有唐草纹。
外围为6个圆形开光钱纹,钱面饰有唐草纹(即蔓草纹)和云纹,其中3个中心饰有牡丹花叶,3个中心分别饰有正面奔跑、侧身奔跑等各不相同的童子蹴球姿态。
“蹴鞠”亦作“蹋鞠”“蹙鞠”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用以练武、娱乐、健身等。
蹴鞠运动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文献早有记载。
《战国策?齐策》中说: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最早出现“蹴鞠”称谓。
东晋葛洪编录的《西京杂记》记载,在战国末期,蹴鞠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
到了西汉初年,蹴鞠也得到贵族阶层的喜爱,进入了宫廷,当时在皇宫及长安城内还设有专门的鞠城,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足球场。
东汉一位名叫李尤的人曾为一座鞠城的完工题写了一篇《鞠城铭》,这篇铭文也为后世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足球竞技规则:“圆鞠方墙,仿效阴阳。
法月衙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
不以亲疏,不以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
蹴鞠运动在汉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到唐宋时期,皇帝大都喜爱这项运动,上行下效,从宫廷到民间蔚然成风,蹴鞠的发展又达到了历史高峰。
元代画家钱
选摹北宋画家所作《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赵匡胤、赵光义和大臣们忙里偷闲一起蹴鞠的情景。
在宋代,宫廷设立有球队,朝廷的许多盛会或重大的礼仪活动都要安排蹴鞠表演。
宋代不仅男子喜欢蹴鞠,女子蹴鞠也很盛行,并且成为儿童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
这一时期,还有一种自娱自乐的白打蹴鞠十分流行。
《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一位白打蹴鞠的高手。
因为他球技高超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官运亨通,当上了太尉。
白打蹴鞠主要以踢花样为主,蹴鞠者可以用肩、胸、背、头、腰、腹、膝以及小腿、脚面、脚尖、脚跟等部位控球,宋朝人还给一些蹴鞠动作取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叶底摘桃”“玉佛顶珠”“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等。
宋代蹴鞠的鼎盛,还孕育产生了蹴鞠行业组织“齐云社”“圆社”,以及全国性的蹴鞠比赛“山岳正赛”。
在当时流传有“不入圆社会,
到老不风流”的说法。
宋代蹴鞠的热闹场景在留传下来的文物中屡有体现,如湖南省博物馆所藏宋代铜镜上有一男一女蹴鞠图(图5);宋代磁州窑瓷枕上有少女蹴鞠图;耀州窑遗址发掘的宋代青瓷上也有母子蹴鞠图等。
这4件耀州窑青瓷童子蹴鞠图古瓷残片,为研究宋代的蹴鞠运动增添了新的实物佐证。
正是有了这些承载我国古代足球运动历史信息的珍贵文献和实物资料,国际足联已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责编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