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项目技术教学方法-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8步助跑起跳上海绵坑练习。大致确定一 条助跑曲线,让学生沿着画出的助跑路线做68步助跑起跳,跳起后以摆动腿或起跳腿踩上 海绵台,海绵台高约40-60厘米。 ④6-8步助跑起跳,用头、手或摆动腿的膝做 “触高”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助跑与起跳相 结合的技术以后,逐步要求增加跳起的高度, 用吊球或其他物体做标志物,要求学生用头、 手或摆动腿的膝触及标志物,从而提高练习的 难度(强度).
2.起跳后过早倒体
(1)产生原因: ①有急于过杆的心理,在起跳时增加了向横
杆方向的用力。 ②在沿弧线跑进时,没有很好地控制身体逐
步地加大内倾或者由于最后两步跑成直线,在 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加快了上体倒向横杆。
③在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过渡阶段,由于 没有获得“牢固”的支撑和保持身体内倾姿势 踏向起跳点,造成过早倒向横杆。
4.学习过杆技术
(1)教学方法: ①原地倒肩挺髋练习。背对30-40厘米高 的海绵垫站立,练习时向后倒体,以上 背部支撑于海绵垫,同时屈膝挺髋 ,模 仿过杆时的身体姿势。
②原地做起跳倒肩挺髋模仿练习。侧对 海绵垫站立,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 (摆动腿一侧靠近海绵垫)。练习时,摆动 腿积极蹬地,以髋带腿,大小腿折叠屈 腿上摆,与两臂上摆相配合使身体转向 背对海绵垫。然后向后倒体和下放摆动 腿,同时屈膝挺髋成过杆时的身体姿势。
一.跳跃项目技术教学的共性
1.跳跃技术和技术教学的关键是起跳,难 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2.起跳中起跳腿都经过支撑.缓冲(退让). 蹬伸三个阶段, 其用力顺序都是从髋部 发力, 充分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同时还 须用上蹠趾关节的未节用力。
3.都须注意蹬摆配合,包括摆腿 和摆臂。 4.空中动作的教学应运用相向和 旋转补偿原理。 5. 在教学中采用哪种技术和选 用哪几种教法,应视学生的基础 水平与场地器材条件。
5.学习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
(1)教学方法: . ①丈量全程助跑步点和全程助跑练习。 ②全程助跑过杆练习。 ③逐步加大过杆高度的完整技术练习。 ④对完整技术进行技术评定和进行教学的深入,应指导学生确定适合于各 自特点的助跑曲线和步点。在教学中可采用较 为简单的步测法,先标出弧线段的标志,再向 后延仲确定助跑的起跑点。为了保证弧线段是 一条抛物线.纵向坐标的距离应大于横向坐标 的距离,其比例一般为5:3或6:4。初步确定 后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修正,直至合适为止,
(一)背越式跳高教学步骤与方法
1.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概念
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配合运用技术 录像或图片,讲述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 点和要求,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 高技术概念。
2.学习起跳技术
(1)教学方法: ①原地起跳模仿练习。起跳腿在前,
摆动腿在后,摆动腿积极蹬地,以髋带 腿,大小腿折叠,屈腿向上摆动,同时 两臂由后向前、向上摆起,最后成起跳 的结束姿势。这一练习的目的在于使学 生了解起跳动作过程
③原地双脚起跳后,做倒肩、挺髋和甩 腿练习。背对海绵垫站立,原地双脚起 跳。练习时,跳起后按顺序做倒肩、挺 髋和向后甩腿等一系列过杆模仿动作。 练习时,也可在海绵垫前设置齐腰高的 横杆,要求学生按上述的动作过程越过 横杆。
④2-4步助跑过杆练习。
(2)注意事项:
①原地倒肩挺髋练习及原地起跳后倒肩、挺髋 和甩腿练习,是帮助学生体会杆上的身体姿势 和过杆动作。但这些练习都是双脚支撑起跳的, 与正常的起跳动作结构有所区别。因此,需要 教学方法作诱导和过渡。 ②学生在掌据正确的过杆技术前,可以采用加 高起跳点位置的办法(如在助跳板或低跳箱上起 跳),使学生在较大腾空高度的条件下,完成一 系列过杆动作。
3,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1)教学方法: ①在弧线上做2-4步助跑起跳练习,由沿直线
的练习改为沿弧线进行练习,体会身体由内倾 状态下转入起跳的动作过程和本体感觉。助跑 步数增加至2—4步,加快起跳的速度,
②在半径为5—8米的圆圈上做连续的2—4 步助跑起跳练习。逐步缩小弧线助跑的半径, 加大练习的难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内倾起跳 技术。
(2)注意事项:
①在教学时,可分别讲解摆臂和摆腿,以及腿 臂摆动配合起跳的动作要领。但练习时起跳动 作却是完整的,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完整的 起跳技术。 (2)上述练习均可在半径5—8米的圆弧上进行, 使学生一开始就建立起身体内倾状态下起跳的 技术概念,以帮助形成正确的起跳动作结构。 (3)对初学者,不宜过分强调起跳前降低身体重 心,仅要求在自然用力的情况下完成起跳动作。 但对完成起跳的动作速度,则应提出较高的要 求,以便形成快速起跳的动作节奏。
(2)纠正方法:
①消除怕过不了杆的心理障碍。要让学生明白, 由于助跑最后一步与横秆约成30角,水平方向 的运动已经提供了人体总重心超越横杆的可能 性,因此起跳时应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向上 的起跳。 ②反复进行全程助跑、全程助跑起跳和过杆练 习。开始时用实线或虚线画出助跑路线,熟练 后只设少数标志,强调依靠自身的本体感觉控 制身体逐步加大内倾,保证助跑曲线合理和准 确。
6 跳跃项目的教法顺序:
(1) 建立概念 (2) 学习起跳技术 (3) 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4) 学习空中技术, (5) 学习完整技术
二、跳高教学
在跳高教学中宜采用技术动作较为完整 的练习手段,以保证跳高技术的完整性。 教学步骤则可以从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开始,然后按照技术动作的过程向前、 向后延伸,直至完成完整技术的教学任 务。
①在过杆教学时,可先用橡皮筋或橡皮带代替 横杆.并注意设置的位置靠海绵坑近一些,以 确保练习时的安全.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②重复做原地倒肩挺 练习和原地跳起过杆练习, 进一步体会过杆的动作顺序和用力部位。 ③借助于助跳板或低跳箱做助跑起跳上高海绵 台或万能架练习,使学生能在较大的腾空高度 和较充裕的腾空时间下,体会倒肩展体与收腿 挺髋的协调配合,直至做出良好的背弓姿势。
②初步掌握背越式完整技术以后,要逐 步地加大练习的难度。例如加快助跑和 起跳的速度、提高练习的横杆高度等, 使学生的技术进一步得到熟练和巩固。 ③最后通过教学比赛和技术评定,对学 生掌握技术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 使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缺点和改进的方 向. ④在教学全部结束后,学生应完成一篇 学习本项目体会的书面报告。
(2)纠正方法:
①重复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进一步建 立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的正确概念, ②反复连续进行单足(摆动腿)跳和上步起跳练 习,发展摆动腿的支撑力量和增强摆动腿的蹬 摆意识. ③通过全程节奏跑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使学 生逐渐习惯于在不断地加速中过渡到起跳,从 而使助跑和起跳紧密地衔接起来。
②原地起跳练习。动作过程同前。但要 求学生借助于腿臂摆动的力量,配合起 跳腿的蹬伸,向上跳起,体会起跳过程 的正确用力。
③上一步起跳练习。摆动腿在前,当起 跳脚向前踏向起跳点时,摆动腿积极地 蹬离地面,借助于身体前移的速度,完 成起跳动作。
(4)连续上步起跳练习。在行进中做连续 的上步起跳练习,连续的次数要从学生 的实际情况出发,可多可少,但以不破 坏技术动作为原则。
(二)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及其 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起跳前减速和制动 (1)产生原因: ①过早地为起跳做准备的心理,造成最后几 步助跑减速,上体后仰。 ②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过渡过于消极,身 体重心前移的幅度和速度不够。 ③起跳腿前伸过远,着地时摆动腿尚未靠近 起跳脚的支撑点,它所产生的冲击力减缓了身 体重心前移的速度,造成制动。
(2)注意事项:
①在学生初步掌握起跳技术以后,向后延伸,增加助 跑的步数和距离,加快助跑的速度。通过反复练习, 使学生掌握在快速助跑条件下的起跳技术。 ②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支撑过渡和加速完成摆动腿的 蹬摆动作,是这一教学阶段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 应注意学生在完成这一技术动作时的质量,发现问题 要及时纠正。 ③在进行6-8步助跑起跳练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大致确定一条助跑路线(抛物线或直线接抛物 线曲线),并按实线、虚线和只设标志点,逐步地加大 难度的方法进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全程助跑起 跳技术。
3挺髋不充分,“坐着”过杆
2)产生原因: ①有恐惧心理,过杆时不敢做倒肩挺
髋动作。 ②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在完
成过杆动作之前,就收腹做落坑准备。 ③起跳不充分,腾起高度不够,无充
裕的时间完成一系列过杆动作o ④动作顺序和用力部位概念不清,造
成倒肩展体与收腿挺髋配合不协调。
(2)纠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