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少弱精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少弱精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少弱精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
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
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体微缺失(AZF)进
行检测。

结果对照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ZF缺失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的
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予以不孕患者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关键词】染色体相对长度;小Y染色体;少精;弱精
男性不孕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而导致男性不孕的因素较多,其中小Y染
色体缺失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1]。

Yq11.23上存在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存在,
被称作AZF。

若AZF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男性不孕。

本研究应用PCR法检测男性不
孕患者Y染色体AZF缺失情况。

主要探讨分析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
少弱精的关系,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且对照组45例均为正常已生育男性。

研究组
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27±8.54)岁;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1.89±8.37)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EHO精液常规诊断标准。

将两组患者
年龄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
较分析。

1.2方法
精液浓度、总活力检测:精液浓度及总活力均由精子质量检测分析仪进行,
选择江苏锐祺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FT-9202精子质量检测分析仪。

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校级项目(XM201422),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NXCX2017146)。

通讯作者:于佳(1982-),女,宁夏医科大学讲师,826150861@
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抽取患者2ml外周血,并使用素锂作抗凝处理,及
时从抗凝全血中提取患者DNA。

再进行PCR扩增处理,选择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在混合了PCR反应液的试管中加入所提取的DNA样本,大
约0.15μg,并在其中注入25μl无菌水。

检测时应同时设立正常男性DNA组[2]。

随后取PCR产物10μl与2μl上样混合液充分混合后,通过浓度为2%的琼脂糖作
电泳检测,并在紫外灯下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体微缺失(AZF)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
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
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情况比较( ±s)
研究组(n=45),精液浓度(9.57±1.33)×106/mL、总活力
(30.67±5.78)%;对照组(n=45),精液浓度(60.74±10.42)×106/mL、总活
力(59.21±9.86)%;(t=32.677,P=0.000;t=16.751,P=0.000)经两组比较显示比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小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比较[n(%)]
研究组(n=45),AZF缺失6例,缺失率13.33%;对照组(n=45),无缺失情况,(x2=6.429,P=0.011)。

经两组比较,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高达15%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现象,其中男性因素
占比40%-50%,同时30%的男性不育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

除去Klinefelter’s综
合征,导致男性不育的因素是Y染色体缺失[3]。

据TiepoloZAI 1976年报道称人类Yq11存在着基因家族或精子生成基因AZF,现如今通过临床实践已经发现Y染色
体长臂内存在4个或以上不重叠区域,且出现此种现象与精子发生具有重要关联。

此外,各个区域又存在多个AZF候选基因,若其存在点突变或缺失可使得精子出
现异常,导致男性不育。

相关研究表明基因重组可可造成Y染色体缺失,其与Y
染色体回文序列与大量重复具有密切关联。

Y染色体缺失可由正常具有缺失特征
的精子所传递,同时也可通过精子受精在母体胚胎发育时出现Y染色体缺失[4]。

此外,伴随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同样可遗传Y染色体
微缺失特征,造成后代不育。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开展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
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可育男性均无小Y染色体微缺失现象,且精液浓度、总活力均显著优于不育患者,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男性不育患者出现少精、弱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Y染色体微缺失。

因此,对不育男性患者进行AZF检测,有可能发现导致其不育的真正原因,
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吴成亮, 巢时斌, 辜敏,等. Y染色体长度与男性异常精子关系的探讨[J]. 当代
医学, 2016, 22(7):16-17.
[2].黄红倩, 欧阳鲁平, 费冬梅,等. 染色体多态性对生殖异常的影响及临床效应[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9):3996-3998.
[3].肖宗辉, 汪惠琴, 张文金,等. 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与否与单精子卵
细胞胞浆内注射的相关性[J]. 中国性科学, 2017, 26(8):105-107.
[4].王珊珊, 张建林, 杨益梅,等. 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关系的探讨[J].
交通医学, 2016, 30(1):5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