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
十六、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
■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
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
孔子在蔡国的幽谷被他们追上围困长达七日,绝粮几乎致死,幸而楚国边防军赶到才得以解脱。
一、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
(一)孔子为什么要到楚国去
1、陈国地小兵微,处在吴、楚卵翼之下,外患难平,难有作为。
2、闻听楚昭王能纳臣谏,十分开明。
孔子认为楚昭王遵天道,循纲常,行仁政,必雄峙于南方。
3、楚昭王也有意接纳孔子。
(二)孔子蔡地被围
1、幽谷被围。
孔子师徒出了陈国都城宛丘,行了两日,走进一个幽谷,露天歇宿,第二天一觉醒来却发现已被众多囚徒和兵勇包围,不准他们往楚国去。
原来陈国的贵族中,有亲吴与亲楚两派,亲吴派听说孔子师徒应楚昭王之邀而适楚,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于是派兵勇围困孔子,不改道绝不放行。
孔子做事矢志不渝,决不妥协,双方对峙起来。
2、被围后师徒的反应。
被围的第四天,孔子师徒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大家饿得不行,有不少弟子已经病倒,情绪低落。
而孔子依旧弹琴、唱歌,谈笑自若,坚持给弟子们讲学。
孔子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弟子,鼓励弟子,实际上,他也饿,他也是肉体凡胎,只是他坚信自己的信仰,能够自抑。
子路的反应。
第五天,孔子又在弹琴,子路心烦意乱,问孔子:夫子困厄中作歌,也算合体吗?常言道,君子无所困。
莫非夫子不仁吗?世人未能信。
莫非夫子不智吗?世人弗放行。
昔者由听夫子说为善者天必报之以福,为恶者天必报之以祸,夫子长久积德行义,为何
长处困厄,从者皆将饿死呢?孔子长叹一声说:仁者若必见信于世,伯夷、叔齐何以会饿死于首阳山呢?智者若必用行于世,比干何以会剖心于纣呢?忠者若必获报于天,关龙逢何以会刑于桀呢?谏者若必邀君听,伍子胥何以会见杀于吴呢?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多矣,非丘一人也。
子贡的反应。
孔子召来子贡,问既非老虎,又非犀牛,徘徊于旷野,是何原因?莫非为师所传之道有误,何以受困于此?子贡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何不少自贬抑呢?孔子说:农夫能种好庄稼,但未必能获得好收成;能工巧匠可做出好器具,但未必为人所需;君子能修道,但未必为世所容。
若不修道而求容,志向未免太小了。
颜回的反应。
子贡离去,颜回来见孔子,孔子又把问子贡的话重问颜回,颜回回答说:夫子之道与天齐,天下莫能容。
夫子悲天悯人,竭力推行仁道,当世不能用,此乃为国者之丑,与夫子何损?如今恓惶道路,人不相容,但却愈能考验出君子的涵养。
孔子听了很是欢喜,跟颜回开玩笑说,你与我志同道合,将来你为富翁,我为你管理财款,并且感慨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孔子作《倚兰操》。
绝粮的第五日,孔子在幽谷中发现了一片兰花,它们千姿百态,争芳斗艳,令人陶醉。
孔子认为这些兰花生长在幽谷,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赏,不为人所赞,默默地迎朝晖,送晚霞,装点着荒山野岭,慷慨地抛洒着色与香,它们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将弟子们召集过来,让大家观赏、品评,并操琴赞颂,即兴作《倚兰操》。
孔子作《倚兰操》,已生归隐之心。
4、子贡想办法弄到了粮食。
子贡暗中与二囚徒结交,二囚徒受感动,拿着子贡给的钱,偷偷出了幽谷,为孔子师徒买到了粮食。
颜回掌勺做饭,洞壁上的灰掉进了锅内,颜回忙将弄脏的饭取出,舍不得扔掉,用嘴吹了吹灰,然后吃了。
子贡远远看见,误认为颜回在窃食,便见孔子,问:穷困之时,君子亦改节吗?孔子回答:穷困改节,岂能称君子?子贡说:颜回素称仁廉,不该瞒过夫子,先行窃食充饥。
于是将方才所见,告诉了孔子。
孔子不信,召来颜回说到:丘昨夜梦
到先人,想必是其佐我脱险,快将饭菜端来,丘将先祭而后食。
颜回说:饭为回吹灰先食,已经不能用于祭祀了,待明晨再祭吧。
(三)楚国边防军救出了孔子师徒
围困孔子师徒的亲吴派军队,其中有两名兵勇,因被头目暴打,不堪忍受,气恨不过,悄悄逃走,并把孔子师徒被围的消息报告给了楚国的边防军。
边防军的将军十分仰慕孔子,并且知道孔子是应楚昭王的邀请从陈国到楚国的,于是亲自率领部队到幽谷营救孔子师徒。
绝粮的第七日,楚国的边防军赶到幽谷,打败了围困孔子师徒的军队,并护送孔子师徒平安经过蔡国,进入楚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