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改革,故障]关于《机械故障诊断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汽车故障诊断学》课程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汽车故障诊断学》课程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0b26660af1ffc4ffe47ac90.png)
《汽车故障诊断学》课程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汽车故障诊断学》是车辆工程等专业一门主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该课程,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教学改革创新一、前言《汽车故障诊断学》是普通工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汽车故障机理、汽车诊断理论、方法和检测诊断技术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以工程数学、可靠性理论、信息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汽车故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等系统的检测原理及方法;检测设备的构造与使用;汽车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分析与排除等。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 现代汽车已经是一个融机、电、液、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它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汽车故障的诊断从传统的问、看、听、闻的经验诊断方式, 逐步发展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诊断系统智能化、诊断手段多样化的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经过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等专业教育过程,人才的创新精神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
如何通过对传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运作方法的改革创新, 使其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本文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几方面的改革创新作些探讨。
二、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
机械故障诊断论文
![机械故障诊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b933d0cc22bcd126ff0cb7.png)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姓名:0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业正逐步向生产设备大型化、复杂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废品率、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由于故障所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及其所造成的对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等也是很严重的,这就使得人们对诸如航空航天器、核电站、热电厂及其他大型化工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除了在设计与制造阶段,通过改进可靠性设计、研究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检控制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外,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与诊断,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并对灾难性故障的发生进行预警,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供有效的信息。
故障诊断理论就是为了满足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减少并控制灾难性事故的发生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故障诊断理论的发展必将促进故障监测和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也是旋转机械中的易损零件。
据统计旋转机械的故障有30%是由轴承故障引起的, 轴承的故障会导致机器剧烈振动和产生噪声, 甚至会引起设备的损坏。
因此, 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分析, 在生产实际中尤为重要。
滚动轴承诊断方法有倒频谱分析、特征参数分析法、冲击脉冲法、包络分析法、小波分析等。
振动分析是对滚动轴承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一般方式为:利用数据采集器在设备现场采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并储存,传送到计算机,利用振动分析软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滚动轴承各种振动参数的准确数值,进而判断这些滚动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1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滚动轴承在正常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
而制造缺陷、对重偏差大、转子不平衡、基础松动、润滑油变质等因素会加速轴承的损坏。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监测研究-故障诊断论文-工业论文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监测研究-故障诊断论文-工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c174e731126edb6e1a109b.png)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监测研究-故障诊断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针对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件——滚动轴承、齿轮箱、电动机的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发展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方法。
概述了机械设备中一些关键部件,比如轴承、齿轮箱、电动机的故障特点及故障形式,进而深入分析相应的诊断难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介绍并比较了现有的针对机械设备关键部件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监测方法,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滚动轴承;齿轮箱近年来,随着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逐渐复杂化,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显著提高,一旦未能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局部故障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机械设备潜伏性故障逐渐发展以致整体性损坏的严重后果。
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对机械设备相关关键部件进行故障诊断和监测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因此,以下就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1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机械设备往往利用分布式传感器作为故障诊断系统的重要部分,实时监测机械设备在工作状态或相对静止状态下的信号,将之与监测对象的历史状态相比对,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等手段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所获信号,准确地确定故障的发生位置及故障类型,从而得以及时排除机械设备的故障。
在早期,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振动监测法、采样分析法、测温法及超声波法等。
对于绝大多数机械设备,以振动作为主要参考标准的诊断方法最为常见。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①借助传感器获取振动等参考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传感器技术依托电磁感应等原理来测得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并将所得数据传输到微型计算机中,接着微机将其与数据库原始标准健康数据进行比对,初步诊断机械设备的状态。
但仅仅依靠传感器是不行的,传感器只能监测电流、电压、等有限的状态参数,诊断效果较差。
②智能诊断技术,这类技术基于第一部分所获数据进一步分析处理,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一种与人类思维运算近似的智能诊断系统。
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8bed828aaea998fcc220e69.png)
6 专 门化 与便携 式诊 断仪 器 和设 备 的研 制 与 开 .
发。 四 、 械故 障诊 断 的发 展趋 势 机
设 备 故 障诊 断技 术 与 当代 前 沿科 学 的融 合 , 是 设备 故障 诊断技 术 的发展 方 向。当今 故 障 诊断 技术 的发 展趋 势是 传 感 器 的精 密 化 、 维 化 、 断理 论 、 多 诊 诊 断模 型 的多元 化 , 诊断技 术 的智 能 化 , 体来 说 表 具 现在 如下方 面 : 1 与 当代最 新传 感技 术尤 其 是激 光 测试 技 术 的 . 融合 。近 年来 , 光 技 术 已从 军 事 、 激 医疗 、 械 加 工 机 等领域 深 入发 展 到 振 动 测 量 和 设 备 故 障诊 断 中 , 并 且 己经成 功应 用于旋 转机 械对 中等 方面 。 2 与最 新信 号处 理方 法 相融 合 。 随着新 的信 号 . 处理 方法 在设 备 故 障诊 断领 域 中的 应 用 , 统 的 基 传 于快 速弗 利叶变 换 的信号 分 析技 术有 了新 的 突破 性
理成 为可 能 , 而 能 方便 地 实 现 机 器或 机 组 的在 线 进 监测 与实 时诊 断 。 2 振动 诊 断技术从 初 期 简单 的 时域 波 形 分 析 和 . 振动 频 谱 分 析 , 展 到 了 时 问 序 列 分 析 、 频 谱 分 发 倒 析 、 振解 调技 术 、 息 谱 分 析 等 多 种 新 方 法 , 效 共 全 有 地提 高 了诊 断 水平 。 3 在振 动诊 断方 法 日益成 熟 并 获 得 巨大 效 益 的 . 同时 , 铁谱 技术 、 声诊 断 、 热象 诊 断 、 流诊 断 等 技术 涡
段。 Leabharlann 机械 故 障诊 断 的含 义 机 械故 障诊 断 , 是 通 过 机 械 运 行 中 的 相关 信 就 息, 来识 别其技 术状 态是 否 正常 , 定 故 障 的性 质 和 确 部位, 寻找故 障 起 因 , 报 故 障 趋 势 , 提 出相 应 的 预 并 对策 的一 门技 术 。其 目的 是 避 免 故 障 的 发 生 , 大 最 限度地 提高机 械 的使用 效率 。 二、 机械 故障诊 断 的研 究 内容 就机 械故 障 诊 断技 术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考 察 , 械 机 故 障诊 断学 的 目的 , 应是 保证 可 靠 地 、 有效 地 发 挥机 械设 备 的功 能 。这 里 包 含 了 三 点 : 是 保 证 设 备 无 一 故 障 , 行可 靠 ; 是要 “ 尽 其用 ” 保 证设 备 发挥 运 二 物 , 其最 大效 益 ; 是 要 保 证 设备 如将 有 故 障或 已发 生 三 故 障 , 及时 而 正 确 地诊 断 出来 , 以 维 修 , 能 加 以减 少 维修 时 问 , 高维修 质量 , 提 应使 重 要 的设 备 能 按设 备 状态 进行 维修 ( 即视 情 维修 或 预知 维 修 ) 改 变 目前 , 的按 时维 修 的维修体 制 。 同机械 故 障诊 断 学 的 目的 相应 , 其最 根 本 的 任 务就 是 通 过 对 机 械 设 备 的观 测 信号 , 来识 别机 械设 备 的状态 , 一 定程 度 上 也 可 以 在 说, 机械设 备 诊 断 学 就 是 机 械 设 备 状 态 识 别 学 。 概 括讲 来 , 同对 人 体 的诊 断 , 是 预 防 与 保 健 ; 是 如 一 二 看病 与处 置 一 样 。对 机 械 设 备 的诊 断 : 是 防患 于 一 未然 , 早期 诊 断 ; 是 诊 断 故 障 , 析 情 况 , 取 措 二 分 采
基于LabView的《机械故障诊断学》课程CAI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机械故障诊断学》课程CAI教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6155abb0717fd5360cdcaf.png)
研究领域涉及到力学、摩擦学 、 机械学、
机技术、设备管理学等当代前沿学科 。
有可为,本文就以 L b e a Viw为平台设 析 、倒 谱 分 析 、高 精 度 功 率 谱 、对
2 3u 5
维普资讯
蛾 蒎 o7 毳 |u 酗 慧2o ̄
般都对实际所采集的信号提出了滤波
1Lb i aVe w图形化编程平台
和 频 谱 分 析 的 要 求 。 而 以 数 字 形 式 对
t
{ 课程 A c】 擞学系统t 故障诊断
NI 公司的 L b i 是一种图形化 它们进行处 理的方法 ,就构成 了数字 a Ve w 的编程语言I1 ,其 目的是使虚 拟仪 器 信 号处理 的基本研究 内容 。数字信号
这大大加快 了编程效率 。同时 , 真信号为 例和社 会主义
建 设 的 迫 切 需 要 。 随 着 科 学 研 究 和 工 程应 用需 求 的不断 提高 ,所 涉 及到 的监
测诊断问题 日趋复杂和 困难 。解决问题 La bVi w 自身包含了丰富的分析功 加 以解 释 说 明。 e 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对监测诊断中获得的 能 ,包括信号的发生 /仿真 、数字 信 2 C I A 教学系统设计
究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 概率 法 、回归预测法 、确定型时 间序
义 。所 以 如 何 设 计 硕 士 生 机 械 设 备 故
列预测法及随机型时间序 列预测法等。 同时 ,在 机械 系 统故 障诊 断领 域 中 ,
一
障诊 断课程 CAI 教学系统是教好这 门 课 程的 关键环 节 。
s £
_
Q 蝴 ?
} 出娴
?| |
| |
数 功率谱 、概率密度 、相关 函数 、统 同频率分 量的对数功 率谱 。 二层小波包分解信号 ;L 4表示第二层 计 量分析 、短时傅里叶 分析 、小波分 5 、概率密度 :表示选定通道的信 小波 包分 解信 号 。 ) 析 小波包分析 、小波 包 自回归谱 分 号幅值的分布特征 。 l) 1、小波包 自回归谱分析:采用正 析 等分 析功 能 ,以及数 据路 径选择 、 6 、相关 函数 :计算选定通道信号 交 mal t ) l 小波基将信号分离到互不交 a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17bc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2.png)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机电设备装调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机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职业工作过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等机电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电设备从业人员。
二、课程目标通过《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学习,基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根据我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大专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岗位的实际提出如下具体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2)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3)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4)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5)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能进行机械修复、焊接、热喷涂等操作。
6)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7) 具有典型零部件、普通机床、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8)能进行数控设备的安装和简单故障排除2.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4)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5)具有方案设计和开拓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2)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3)具有系统概括知识的能力;4)具有拆卸、清洗、检验、修理及装配机械零件的基本能力;5)具有良好的工程表达能力;6) 具有科学思维方法;7)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机械故障诊断学1-1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机械故障诊断学1-1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a256f016fc700aba68fc8e.png)
探求现象间的因果关系,首先要确定可能的原因或结果,然 后从可能的原因或结果中进行比较,删除虚假成分,找出真 正的原因或结果。
传统的求因果关系的五种逻辑推理方法(穆勒五法),都是 根据某个现象与另一个现象在某些场合下所显示的对应关系, 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以断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 因果关系。
机械故障诊断还可根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而分为 振动诊断、油样分析、温度监测、无损检测等
三、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环节
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一般由以下四个基 本环节组成:
1. 确立运行状态监测的内容; 2. 建立测试系统; 3. 测试、分析及信息提取; 4. 状态监测、判断及预报
三、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环节
(或结果),即:
-------------------------------------------------------------
基本环节1:确立运行状态监测的内容 主要包括确立监测参数、监测部位及监测方式
(在线/巡检)等方面的内容,这主要取决于故障形 式,同时也要考虑被监测对象的结构、工作环境 等因素以及现有的测试设备条件,这是整个诊断 工作的基础。
状态监测的内容确立得当,不仅能极大地提高 诊断效率,有时甚至决定着诊断工作的成败。如 矿用风机轴承的温度、振动监测。
三、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3: 测试、分析及信息提取
主要内容:对测试系统所获得的信号进行加工,包括滤波、 异常数据剔除、各种分析算法(如时域、频域)等。
主要目的: 从有限的信号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被诊断 对象状态的有用信息,这是机械故障诊断的核心。
基本环节4:状态诊断、监测及预报
主要内容:构造或选定判据,确定划分设备状态的各有关 参量的门槛值等内容。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概要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0bcc61e0f705cc1755270939.png)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的任选修的专业课。
它研究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包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机械物理信号分析基础、机械状态识别方法、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等设备诊断原理和常用技术,典型设备和主要传动部件等的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常用诊断仪器系统的使用方法,具有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能力,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了解本课程的作用、地位和学习目的,系统地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和各章的基本要求。
(二)了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机械物理信号分析基础、机械状态识别方法、了解测试、诊断仪器的基本特性。
(三)掌握工程信号的类别及其基本特点、掌握频谱分析与数字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
掌握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等设备诊断原理和常用技术,掌握常用诊断仪器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对典型设备和主要传动部件开展故障诊断工作。
三、课程内容(一)绪论1.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意义;2.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内容3.机械设备的信息获取和检测方法;4.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5.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重点:机械设备的信息获取和检测方法、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
难点:机械设备的信息获取和检测方法。
教学建议:以企业设备诊断实例来说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意义,结合实例和测试技术的基础来讲解机械设备的信息获取和检测方法。
(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1.机械物理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2.检测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3.检测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4.检测信号的其它分析方法;重点: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难点: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教学建议: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讲解本章的内容,以图形变换形象化地说明各种信号分析方法主要性质和应用特点。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7c15b2b95acfa1c7ab00cc27.png)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摘要:毋庸讳言,目前许多农业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不能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人才需求状况,因此,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农业机械化专业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修科目,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把创新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方向,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学科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1科学制定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对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相关知识学习的直接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原有的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材的篇幅较长,而且内容以计算分析、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当中,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师教学内容不更新,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结合起来。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并增添新的内容。
例如,教材上对机械的维修主要集中在机械发生故障的事后,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维修理念的进步,预防维修和计划维修已经成为了机械维修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将类似的内容增添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2创新教学方法与农业相关的专业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专业它以农业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不仅包括了生物科学,还包含着自动化控制、工业设计等一系列应用科学。
农业机械化专业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运用与维护的高素质人才。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低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主观能动性很低,大部分学生都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课内容[1]。
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改进
![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251c80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2.png)
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改进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改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人工诊断方法往往存在诊断时间长、准确性低等问题。
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改进的原理和应用。
一、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需求机械系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运行和环境影响,故障不可避免。
机械系统的故障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机械系统的故障,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传统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和人工观察,存在诊断时间长、准确性低等问题。
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自动从大量的历史故障数据中学习并进行故障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机器学习在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原理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数据和经验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
在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中,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故障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来实现对未知故障的识别和预测。
机械系统故障数据通常包含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各种参数,如振动、温度、电流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可以构建一个特征向量,用于表示机械系统的状态。
机器学习算法将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并建立一个故障模型。
当新的故障数据输入时,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学习到的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已经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轴承故障诊断:轴承是机械系统中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
通过监测轴承振动信号,并采集轴承相关参数,可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轴承故障的诊断和预测。
2. 齿轮箱故障诊断:齿轮箱是传统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传动装置,容易出现齿轮破损、啮合不良等故障。
通过监测齿轮箱振动、温度等参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可以及早发现齿轮箱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研究生网络课程设计与实践——《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研究生网络课程设计与实践——《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8505181680203d8ce2f24ba.png)
参考文献 :
【] 业 分 类 与代 码 【 . 1职 s 】
工 大学珠 海学 院 , 程师 , 工 硕士研 究生 , 主要研 究 电动
汽车方向。 基 金项 目 :07 20 年度广 东省 本科 高等 教育 教学 改 革立项项 目: 刘国光教授. 《 构建独立学院车辆工程与国 家职业 ( 行业 )标准相衔接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 践)B J 206 ) ) KG 074 , ( 本文为其研究课题之一
控制 学 习进程 , 教师仅 起到 指导作 用 , 因此 , 以将设 可 计重点放 在完整教学 内容和丰 富相关 资源上 ,尽力做 到能够利用各种 可获取 的信息资源来支 持他们进行 自 主学 习。该课程的学习对象尽管来 自多个研究生 专业 , 但他们都具有 大机械背景 的通 用知识 , 因此在《 机械设 备故障诊 断》 基本 原理的教学 内容上可 以统 一 , 再辅 以 不 同的专题 , 相应 的信 息支持 , 提供 即可 满足各专业研 究生学习的要求 了。 ②明确教学 目标 。 该课程 的教学要 求是掌握旋转机 械和工程机 械设备状态监 测与诊断技
() 2 以先 进 的教 育思 想 、 教学 理论 、 习理 论 为指 导 。 学 ( )具有 特定 教学 内容结 构和教 学功 能结 构 的材料 。 3 ( ) 习过程 具有 交互性 、 4学 共享性 、 开放性 、 作性和 自 协
同 ,它要求在进 行教学 系统设计时 ,要根 据网络 的特 征 , 当地对课程 内容进行组合 , 适 并考虑 与网络支撑环 境 结合 , 确立研究 生的认知 主体 地位 , 助其在 教师 的 帮 指 导下完成对 知识的意义建 构。 1 . 内容 的教学设计 。 课程 教学 内容设计必须确保能 够 完成教 学 目标 , 符合研究生 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 并且 设 计中 ,最关键 的问题 是如何选择 教学策略 以及如何 将教学 内容模块化 。 ①满 足研究生 自我学 习的要求 。 在 网络课程 的设计 中 ,不 仅要将学科本 身 的特点 和 内容 体 系的逻 辑结构纳入 考虑范 围 ,而且 要充分考虑研 究 生 的心理 发展 特点 和所学专 业 , 以及兴趣 、 求 、 验 需 经 和背景等 。研究生具有较强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 在对学习 内容 的把 握上有很强 的控制能力 与主动性 ,能够 自主
机械故障诊断学1-2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
![机械故障诊断学1-2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daf4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9.png)
数据收集
2
收集故障信息。
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性能参数,分析
故障规律。
3
故障分析
根据收集的故障信息和数据分析,判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故障诊断
4
故障原因。
确认故障原因并提出修复建议,制定故 障处理方案。
故障诊断的方法
1 经验法
基于专业经验和直觉,通过分析相似的故障 案例来诊断。
2 测试法
利用各种测试工具和设备,对故障设备进行 检测和分析。
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故障现象
设备温度升高,噪音异常。
故障原因
散热系统故障导致温度升高, 轴承损坏导致噪音异常。
修复方法
更换散热系统部件,维修或 更换轴承。
总结与展望
机械故障诊断学1-2介绍了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升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了理解。希望能够帮 助读者提高故障诊断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模型法
建立设备故障模型,通过模拟和仿真来进行 故障诊断。
4 智能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自动化 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技能的提高
技术培训
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学 习最新的故障诊断技术。
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故障处理,积 累宝贵的故障诊断经验。
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 能力,提升故障诊断能力。
机械故障诊断学1-2机械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
机械故障诊断学1-2是研究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从定义、流程、方法到 案例分析,帮助提高故障诊断技能。
故障诊断的定义
故障诊断是通过分析和判断机械设备的异常现象,确定故障原因,为修复提 供指导。
故障诊断的流程
浅析机械故障诊断与振动监测技术
![浅析机械故障诊断与振动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8ddef27b4daa58da1114a03.png)
费用也 比较 高 ,需要精密 的仪器 ,要 由经 过专 门培训 的工 程师来进行 ,
因此 只有在重要 的设备上进行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简易诊断仪器可以
解决设备运行 中 50%的故障。由此可见 ,简易诊断在设 备维护和管理起
到非 常重 要 的作 用 。
为确保全 系统设备 的正常运行 ,在 大型企业中 ,有两项技术必须执 行 ,一是有效地监视机器状况 ,即 :“设备监测技术”。二是 精确 的诊 断方
进行精密诊断 ,通过精密诊断 ,不仅要确定故 障是 否的确存在 ,并且 ,当
存在故障时 ,还需诊断出它的位置 ,原因及 程度。
2.设备振 动故障分 析 有引起设 备振动故 障最 常见 的四大 故障 :不平衡 、不对 中、机械松
动和轴承故障。
2.1不 平 衡
所谓不 平衡 即是质量 和几何 中心 线不重 合所 导致 的一种故 障状
方 向振动较大 ,比如垂直方 向的振 动远 大于水 平方向 ;水平与垂直方 向 的相位 差为 O。或 180。(而不平 衡故障 中水平 与垂直方 向的相位差约为
90。1。此 时 ,测量应 向下移 到设备底脚 、基础平板和混凝土基础上 ,比较
不 同位置振动在工频(或转速频率)处 的幅值 、相位 。如果两个 位置的振 动幅值和相位存在着很大差别 ,则说 明有相对运动 ,这可 以帮助寻找松
而且还 要对设备 故障 的部 位 、原 因和 程度做 出估计 。故称 为精密 诊
断 。
目前比较普及 的还是简 易诊断(状 态监测),而精密诊 断在生产 中运 用得 比较少 ,而且 主要用 于高精尖设备上 。这表明简易诊断比较实用 而
且方便 实用 ,而精密诊断还处于探索 阶段且不够成熟 。另外精密诊断的
机械故障诊断基础研究现状分析PPT课件
![机械故障诊断基础研究现状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6bcad99b6648d7c0c7467d.png)
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重大振动故障治理与非线性动力学 设计技术
2009年美国三院院士、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CHEN教授对结构健康监 控研究范畴作了重要论述,将传感技术等列为重要研究内容;美国斯 坦福大学的KIREMIDJIAN开展了传感网络方面的研究;
韩国YUN等开展了传感布置的研究; 日本东京大学TAKEDA等在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传感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研究成果; 王强等对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压电阵列技术进行了研究。
智能故障诊断具有学习功能和自动获取诊断信息对故障进行实时诊断 的能力。
2001年,肖健华障分类器进行了研究; 2007年韩国学者WIDODO等综述了支持矢量机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研
究进展和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国外的转子故障机理和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国内典型的原创性成果如取得了全息谱、振动故障治理与非线性动力学、小
2004年FLANDRIN等深入研究随机序列的EMD等效滤波器结构,成为一个重 要的EMD理论研究基础;
2009年WU等提出了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通过添加白噪声使信号在不同尺度上连续,从 而有效地解决了模式混淆问题。
全息谱技术
屈梁生首创了机械故障诊断全息谱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分析方法 的局限性,体现了诊断信息全面利用、综合分析的思想。
全息谱技术是基于多传感器信息集成和融合的先进诊断方法,它将机 组上多个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有机地集成和融合在一起,利用了机组 的多向振动信号,以及每一方向上振动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信息 ,对频谱上的谱线加以集成而形成的谱图或者轴心轨迹,包括二维全 息谱、三维全息谱、提纯轴心轨迹、合成轴心轨迹、滤波轴心轨迹、 全息瀑布图、短时复谱和短时轴谱等。
《机械故障诊断学》研究生教学大纲-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故障诊断学》研究生教学大纲-机电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012e464ead02de80d4d84087.png)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292011课程名称:机械故障诊断学开课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刘文艺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信号处理适用学科范围:机械工程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属机械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研究以振动、噪声测量为基础、以信号处理和分析为手段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
该课程研究的内容为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及以上内容在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分析与识别。
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与判断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的技能,并了解掌握故障诊断知识的更新及发展动向。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故障诊断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阐述机械动态信号数学变换的本质、物理意义和工程背景。
内容包括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基于小波变换和第二代小波变换、模型以及动力学机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微弱信号的随机共振、循环平稳理论以及盲源分离诊断技术,智能诊断与状态评估、典型故障诊断系统、远程监测诊断系统以及故障诊断标准(振动与噪声)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提高独立解决工程实际中设备运行维护与维修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机械故障诊断的课程概述、机械故障诊断的意义、机械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和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2章特征信号检测信号分析基础、数据采集与数字信号处理、工程信号分析基础、信号处理方法。
第3章动态系统特性的时域分析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字特征,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及其应用,工况状态变化趋势性模型分析,时间序列的预报信号的典型时域分析方法如时域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知识介绍。
第4章动态系统特性的频谱分析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及频谱,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原理,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与离散性,频谱分析和FFT算法、相干分析、频谱细化分析、倒频谱分析、信号调制与解调分析、全息谱理论和方法介绍。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论文(2)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0cf017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f.png)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论文(2)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论文篇二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前景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机械设备越来越精密,造价也越来越高,而如果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对企业的生产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能够实时检测并诊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的部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避免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
本文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机械设备的精密程度和造价都越来越高,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首先是机械设备损坏带来的修理费用、停工等直接经济损失,其次在机械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的伤亡,除此之外还会导致环境的污染等,因此,要对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检测、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力求将损失降为最小的同时,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突发事故的产生,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1.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现状1.1.振动监测诊断振动监测诊断技术是目前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根据机械设备的振动状态和振动特征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故障。
一般来讲,振动监测诊断技术在监测过程中对设备无任何干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
在实践中,要根据机械设备本身的振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其振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参数进行采集,然后通过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数据诊断系统,诊断系统对所传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以曲线图的形式输出在显示屏上,供工作人员参考,工作人员凭借这些谱图来判断机械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部位。
1.2.噪声监测诊断技术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机械的振动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某些部位异常的情况下,通常会产生异常的噪声,这就给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提供了一个出路。
公需课《弘扬爱国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复习试题附答案4.doc
![公需课《弘扬爱国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复习试题附答案4.doc](https://img.taocdn.com/s3/m/8a7c48bd4028915f804dc2c3.png)
公需课《弘扬爱国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复习试题与答案4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陈学俊教授除了科研之外,也积极参政议政,1993年,他在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做了()的发言。
A.“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B.“深化科技体制改革”C.“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科学生产力转化”参考答案:A2 .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题为“先进制造与3D打印”的国务院专题讲座,西安交通大学哪位教授受邀主讲()A.徐宗本B.卢秉恒C.陶文栓D.何雅玲参考答案:B3 .西安交通大学开拓创新的第二次西迁和第三次创业举动是()A.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B.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C.开展医工交叉项目D.扩大招生名额参考答案:A4 .为激发和鼓励年轻人探索和开发“中国人用得起的医疗仪器”的热情,2003年,由蒋大宗的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发起并建立了(),用于奖励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并有创新精神的在校研究生。
A.蒋大宗基金B.蒋大宗奖学金C.生物医学工程基金D.生物医学工程奖学金参考答案:A5 .朱楚珠通过对女童死亡率的研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改善女孩生存环境试验区”,直接推动了国家关爱女孩行动,其地点在()。
A.陕西洛川B.陕西商南C.安徽巢湖D.安徽蚌埠参考答案:C6 .周惠久教授创立了()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A.材料强度理论B.多次冲击抗力理论C.金属材料强度理论D.力学性能理论参考答案:B7 .彭康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先后翻译了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等经典哲学著作。
A.《共产党宣言》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C.《马克思理论》D.《资本论》参考答案:B8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出(),同意教育部关于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个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两校分设后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34efd76294dd88d1d26b26.png)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机电设备是制造业的重要装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而设备管理与维修时一项系统工程,故障诊断与检测是实施这一项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项工程的好坏是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课程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了解,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是以培养学生对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完成机电维修中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
3、掌握常用设备、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途径。
(二) 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4、能处理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两部分组成。
1.必修项目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46学时。
2.选修项目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3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46学时。
四、课程学分3 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实践性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项目一:常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1、诊断与检测准备1、正确熟练使用相关工具。
2、正确使用劳防用品。
3、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在实训室中,设置工作现场,熟悉演示工具的使用,借助多媒体手段掌握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2 2、检测与转换1、了解A/D转换技术。
2、会进行数据传输。
3、能正确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对比,作出初步诊断。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54e99bcf121dd36a32d8268.png)
《现代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课程论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姓名:杨**学号:******************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要的说明,分析了故障诊断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介绍了故障诊断装置的开发和研究,简要说明了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故障诊断;研究方法;故障诊断装置1.引言机器的振动总是伴随着机器的运转而产生的。
即使机器在最佳的运行状态,山于很小的缺陷,也将产生某些振动。
例如,飞机在飞行时机翼的振动,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机床在切削是刀具产生的振动等。
同样,旋转机械,包括蒸气机、燃气透平机、水力透平机、压缩机、鼓风机、离心机、发电机、泵以及各种齿轮减速(增速)器等在运转时也必然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由于转子、轴承、壳体、联轴节、密封和基础等部分的结构以及加工和安装方面的缺陷,使机器在运行时引起振动,过大的振动往往是机器破坏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监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又由于振动比其它状态参数,例如润滑油或内部流体的温度、压力、流量或电机的电流等更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即,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所以一般把振动信号作为对旋转机械进行状态监测和诊断的主要依据。
机械设备故障常以振动形式表现出来,振动危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事故,如1972年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南海电厂600MW汽轮发电机组、1985年大同电厂和1988年秦岭电厂的ZOOMW汽轮发电机组的断轴毁机事故。
进行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目的在于预防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以最小的维修费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并获得最大的机组可用率及经济效益。
旋转机械是生产实践中的关键设备,开展旋转机械的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目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目的主要有三个:(1)能及时、正确地对旋转机械各种异常状态或故障状态做出诊断,预防或消除故障,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把故障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机械故障诊断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已经成为保障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及关键技术。
目前,机械故障诊断在电力、化工、冶金、机械等大型企业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此外,在现代机械制造系统中,如: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故障诊断技术也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机械故障诊断学作为学习故障诊断技术的专门课程,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就学科本质而言,是属于动态系统辨识的研究范畴;就工程特点而言,是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科学。
在很多高校,机械故障诊断学已经成为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和能源动力等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有些高校甚至还把该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我校近几年作为选修课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从理论来到理论去,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认识,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主要包括是增加学生讲解环节、讨论环节、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及实验教学等环节,并且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
期望这些教学改革可以显著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得其在研究生的就业及工作中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一、机械故障诊断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机械故障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内容广泛。
机械故障诊断学是多学科综合的课程,与数学、信号处理、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学科关系密切。
本课程主要包括:信号检测、动态系统分析、故障诊断的人工智能方法、故障诊断的工程应用等,知识面非常宽广。
因此,理论性非常强,我们以前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也都是特别注重理论,所以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
2.学生基础薄弱。
机械故障诊断学是为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是学生以前本科所学专业基本上都是热能工程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对于在故障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振动基础、传感器等的基础知识几乎都不具备。
因此,从一开始,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就感觉非常难,例如对于时域中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及频谱分析中各种频域概念很难理解。
此外,有不少同学还没有接触过Matlab软件,或者说对此软件还是一知半解,课程后面的一些作业都很难完成。
3.与工程实际结合不紧密。
以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工程实际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
因此,很多理论知识,即使学生学习过了,也不知道在工程实际中有什么用处。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4.缺少实验教学环节。
在以前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缺少实验设备,没有安排实验教学环节。
因此机械故障诊断总归是纸上谈兵。
5.考核方式单一。
本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往往在交作业的前面几天进行突击,写出来的报告要么是格式不符合要求,要么就是大段地抄袭参考文献
资料。
以上这些问题在机械故障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
因此,这也是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亟待需要进行改变的现状。
二、补充讲解基础环节
针对很多同学的故障诊断方面的基础较薄弱的情况,在本课程的绪论课之后,安排了一二次课,用来讲解与故障诊断直接相关的振动基础、传感器知识及Matlab仿真的一些基本知识。
讲解的内容不要求非常全面,而是着重介绍一些基础知识,特别是这些知识在故障诊断方面可能的应用,例如:振动中三类问题、频响函数、振幅的几种表现形式等。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此外,对于在故障诊断仿真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的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及后面将要用到的若干工具箱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介绍。
通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补充,同学们对于后面碰到的内容不会感觉太突兀,可以快速领会并且直接应用到后续的学习内容中去。
三、增加学生讲课环节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门课程中能够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们专门安排了学生讲课的环节。
由于选这门课程的研究生人数不多,从操作上来说,是比较可行的。
首先选取了重点内容,例如:作为最重要的故障诊断基础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作为现代智能故障诊断代表的模糊诊断方法、神经网络诊断方法、专家系统等。
选取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布置安排学生进行讲课,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
现有的实践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部分讲课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充分准备,采用ppt形式或者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
而且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够查找相应的文献资料,从而自己对所讲的这部分内容在故障诊断实践中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实践证明学生讲课环节对于主讲的学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该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非常扎实,大作业也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与自己讲过内容想过的题目,来完成本课程的大作业。
四、增加讨论环节
尽管学生讲课环节,对于主讲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对没有参加讲课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准备,所以学习的效果比较有限。
为此,我们在增加学生讲课环节的同时,特意增加了讨论环节,希望能够弥补学生讲课环节的不足。
讨论环节的内容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提前安排每一位同学准备讨论内容。
第二种在学生讲课环节的基础上,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求主讲学生认真准备讲课,而其他同学也要认真准备,并进行讨论。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模糊诊断方法、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及故障诊断实例教学部分等安排讨论环节。
实践证明,讨论环节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的学习惰性,经过提前准备,学生对于一些需要讨论的内容可以掌握得比较扎实。
而且这种讨论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从而不断地敦促学生积极参与。
五、增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环节
由于本课程与工程实践实际结合非常紧密,为了避免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过于强调理
论知识,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加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介绍给学生。
在绪论的教学过程中就使用一个水轮机故障诊断系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给学生简单介绍Open Predictor故障诊断系统。
例如在介绍故障树诊断方法时,介绍了船舶碰撞故障树的实例分析。
2.要求学生自己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查找具体的实例应用。
例如在模糊诊断方法的学习过程,要求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查到的模糊诊断方法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实例。
3.尝试在教学环节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例如在故障诊断实例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对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系统、齿轮故障诊断、轴承故障诊断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讲解和介绍。
六、添加实验教学环节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对机械故障诊断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实验教学环节还是必不可少。
以前没有开设课程实验是由于缺少实验设备。
现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故障诊断实验设备,因此,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内容选择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比较常见的齿轮故障诊断及轴承故障诊断。
而且把实验安排在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希望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结合。
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于故障诊断的整个过程,从布置传感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诊断分析、诊断报告等方面有个深刻的认识。
这一点是其他教学过程学生所得不到的训练。
七、考核方式多样化
由于本课程以前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依靠课程结束后学生所提交的大作业。
由于这种大作业的形式较好,对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继续保留写报告的大作业形式。
但是,在教学改革中,将显著提高大作业的要求,例如:对题目的要求有明显限制、要求字数要求、参考文献的篇目要求显著提高。
而且,特别鼓励在大作业中加入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故障诊断研究。
大作业所占的比例要求,从原来的100%降为60%。
除此之外,将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讲课环节、讨论环节和实验环节等的表现纳入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中,这几项所占分值比例为40%。
结果表明,这样对学生将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在各个不同环节中都能够积极投入,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八、结论
为了提高机械故障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在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的不足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以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均为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