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总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下一关
1 6 11 16 21
下一关
2 7 12 17 22
3 8 13 18 23
4 9 14 19 24
5 10 15 20
题西林 壁
第二关 诗句对对碰
(规则:由老师出示诗句的前半句,小组以开火 车的形式依次接对下半句。每句两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遍插茱萸少一人。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竹石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2
7 12
己亥杂诗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8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写下“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借用“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而来的。 6. 苏轼写的《题西临壁》有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常用来说明“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告示我们看事物不要只看 局部,还要看到整体。他是( )代诗人, 他还写了很多的诗,请你再写出其中一首 《 》,这首中的一句是
2.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
望庐山瀑布 如李白在《 》中写到“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登楼远眺,视野更 为开阔,你会想到了 王之涣 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 ,黄河入海流”。坐在顺水疾 白日依山尽 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想 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 ”。
1 6 11 16 21
下一关
2 7
3 8 13 18 23
4 9 14 19 24
5 10 15 20 25
江畔独 步寻花
17 22
1 6 11
2 7 12
3 8
4 9 14
5 10 15
竹 石
18 23
16 21
下一关
17 22
19 24
20 25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写下“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借用“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而来的。 6. 苏轼写的《题西临壁》有两句 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常用来说明“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告示我们看事物不要只看 局部,还要看到整体。他是(宋)代诗人, 他还写了很多的诗,请你再写出其中一首 《 》,这首中的一句是
3.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 忽然闭口立 蝉,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 , 。”写出了垂 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 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 最喜小儿亡赖 的天真,“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 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我还想到了描写 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 艇, 偷采白莲回 ”。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16 21
2 7 12 17 22
3 8 13 18 23
4 9 14 19 24
5
芙蓉楼 送辛渐
15 20 25
下一关
1 6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鸟鸣 涧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七步诗
9 14 19
5
10 15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关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卜算子.送鲍 浩然之浙东
10 15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鸟鸣涧
11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写下“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借用“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两句诗而来的。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写下“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借用“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而来的。 6. 苏轼写的《题西临壁》有两句 。常用 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 理。 。告示我们看事物不要只看 局部,还要看到整体。他是( )代诗人,他 还写了很多的诗,请你再写出其中一首 《 》,这首中的一句是
4
9 14
5
10 15
芙蓉 20 楼送 辛渐
24 25
21
下一关
22
23
1 6
2 7
3 8
4 9
5 10
11 16
12 17
13 18
14 19
15
七步 诗
25
21
下一关
22
23
24
1
2
3
4
5
6
11 16
7
12 17
8
13 18
9
14 19
10
15 20
草
下一关
22
23
24
25
1 6
2 7
3 8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写下“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借用“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而来的。 6. 苏轼写的《题西临壁》有两句 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常用来说明“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告 示我们看事物不要只看局部,还要看到整体。 他是( )代诗人,他还写了很多的诗,请 你再写出其中一首《 》,这首中的一句是
浣溪沙
21
下一关
1 6 11
16
2 7 12
3 8 13
18
4 9 14
19
5 10 15
20
闻官军 首河南 河北
22
21
下一关
23
24
25
1
6 11 16 21
下一关
2
7 12 17 22
3
8 13
4
9 14 19 24
5
10 15 20 25
石灰吟
23
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8
李白 ),诗魔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诗魔 李白 (白居易 ),诗佛( ), 王维 小李杜是( 和( 杜牧)。 李商隐
)
李白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诗魔 ( 白居易 ),诗佛( ), 王维 小李杜是( 杜牧)。 李商隐 和( 2.“三苏”指苏轼 、 苏辙 和
)
苏洵 。
第五关 走进诗人
(规则:每组派出一位同学,进行抢答,以 “开始”为号令,才可以举手示意,谁先举 手谁先回答。)
1. 诗圣是( 杜甫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 李白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 白居易 ),
),诗魔 李白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 白居易 ),诗佛( ), 王维
《虞美人》
《相见欢》 《渔歌子》 《浪淘沙》 《水调歌头》 《忆江南》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遥知兄弟登高处,
古诗总复习
第一关 诗句齐放
(规则:每组有5道题,各队的同学接火车形
式应答,每答对一道题目得2分,答错、吐字 不清、重复答题扣2分。)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浣溪沙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月别枝惊鹊——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浣溪沙》
《卜算子·咏梅》
如果哪组回答不上,有请别组回答,分数自 然也归另外一组所有。 )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4 9
5 10
11
16 21
12
17
13
18 23
14
19 24
15
20 25
赠汪 伦
下一关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17
22
18
பைடு நூலகம்
19
24
20
25
九月九 日忆山 东兄弟
下一关
1
6
2
7
3
8
4
9
5
10
11
16
12
17
13
18
14
19
15
20
21
22
23
闻官军 收河南 河北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诗魔 李白 (白居易 ),诗佛( ), 王维 小李杜是( 杜牧 )。 李商隐 和(
)
苏轼 苏洵 2.“三苏”指 、 苏辙 和 。 3.《石灰吟》和《竹石》两首诗都用了( )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 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 赞扬了( )的精神。
2
3 8 13
4 9 14
5 10 15
石灰吟
12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下一关
1 6 11 16
2 7 12 17
3
4 9 14 19
5 10 15 20
江畔独步 寻花
13 18
21
22
23
24
25
下一关
1 6 11
2 7 12
3 8 13
4 闻官军首 河南河北 14
5 10 15
清风半夜鸣蝉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第三关 诗情画意
(每组准备了1幅画3道问题,每答对1道得5分,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四关 学以致用
(规则:填好空白处的内容。同桌商议推 选一人回答。每处两分。)
1.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 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 己, 。”和 “劝君更进一杯 天涯若比邻 酒,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 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 时写了“ ,唯见长江天际流 ”,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 桃花潭水深千尺 写下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 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 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天下谁人不识君
4. 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
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 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 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 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登高之际,忽 然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清 明去扫墓,正值细雨绵绵,看着路上行 人很多,脑海中闪现出唐朝杜牧的《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清明 路上行人欲断魂
1. 诗圣是( 杜甫 ),诗仙是( ),诗魔 李白 (白居易 ),诗佛( ), 王维 小李杜是( 杜牧 )。 李商隐 和(
5 10 15
己亥杂 诗
19
24
16
21
17
22
18
23
20
25
下一关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卜算子. 送鲍浩 然之浙 东
20 25
16 21
下一关
17 22
18 23
19 24
1 6
11
2 7
12 17 22
3 8
13 18 23
4 9
14 19 24
5 10
15 2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