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录——央企蓝光存储,数据湖新锐。与华为,阿里巴巴合作,新旧业务逻辑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华录——央企蓝光存储,数据湖新锐。
与华为,阿里巴巴合
作,新旧业务逻辑分解。
易华录。
公司是国内大数据领军央企,拥有全球领先的蓝光储存核心技术。
目前业务主要分为以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为主的传统老业务,以及以蓝光储存为基础的数据湖新业务。
未来的主要看点有两点:一是传统老业务智慧交通和公共安全业务订单不断,盈利质量持续提升,成为业绩增长的稳定器;二是新聚焦的数据湖主业成长前景广阔,业务持续爆发可期。
老业务订单获取稳健
公司原有业务较为复杂,但2017年战略调整后,形成了以数据湖为主体,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和大健康等协同发展的清晰业务格局。
智慧交通方面,易华录是国内最早进入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的企业,其设计的ATMS产品已经进入全国40多个城市。
易华录的背景很强大,是央企中唯一一家从事数字语音视频的企业,而智能交通本身就是政府工程,这给了它很好获取订单的机会。
2016年公司曾在智能交通的市场业绩排名第一位,是唯一一家营收超过20亿的入围企业。
从公司近三年获取订单的进度看,智能交通业务这几年维持在5-7亿元左右的订单规模,表现颇为稳健。
2014年公司对业务类型重新划分后,公共安全业务首次出现。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共安全业务逐步走上正轨,收获了不少的订单,2018年公司相继中标了日喀则、滁州、天津滨海新区共计约6亿元的项目,还中标云南德宏州1.2亿元项目。
实际上,我更倾向于把公共安全看成是原来智能交通业务的衍生,因为公司中标的公共安全订单,基本上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这是交
通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将智能交通和公共安全合并看,过去一年的订单超过15亿元(剔除掉PPP项目),这两部分的订单对公司未来1-2年的业绩有较强支撑。
更难能可贵的是,一般类似智慧交通和公共安全这种订单回款周期都比较长,这也导致公司历史上经营性现金流金额大部分季度都为负值。
但2018年公司对传统老业务进行梳理,摒弃了毛利率低、回款周期长的工程项目,同时加大对已完成项目的回款催收力度,201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现金流转正,经营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
新业务爆发式增长
数据湖是公司2017年战略调整后明确的新主业,数据湖的基础来自蓝光储存。
易华录的蓝光产品主要运用在温数据、冷数据的储存上。
现在国内有80%的数据处于冷数据状态,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数据,极少用但又要长期保存,保存成本又要低,这些要求都契合蓝光储存的特点。
公司被普遍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国内蓝光储存行业市场空间非常大。
IDC的测算,到2020年数据量将达到44ZB,对标亚马逊每年每PB的数据存储价格是80万元,单计算冷数据市场(80%的市场份额),那么最终的市场规模都会高达6710亿元。
华录松下之前连续拿到苹果和Facebook的大订单,而易华录今年也与独角兽旷视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品还融入了华为的鲲鹏产业链体系,这些佐证了蓝光储存确实有巨大的市场。
第二是公司技术壁垒很高,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华录松下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量产300G蓝光储存设备的企业,在国际上,同时具备生产工业级蓝筹储存设备产品的能力的,只有他以及索尼。
华录松下虽然是控股股东资产,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但2015年公司与华录松
下合资成立的光存储研究院经过增资已纳入易华录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华录松下蓝光存储产品的唯一销售渠道、技术方案以及耗材的供应链,即获得兄弟公司的技术,也拿到国内市场的垄断权,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而公司这两年数据湖业务发展也十分迅猛,2018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落地目标项目10个。
2019年上半年,以数据湖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收入同比继续暴增83.7%至8.37亿元,贡献超三分之二的利润,公司今年落地目标项目数量将达到20个,全年保持高速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