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2 祝 福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祝福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模.样/模.范翘.尾巴/翘.首以待牵强./强.词夺理
B.应.允/应.酬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血.淋淋/呕心沥血.碑帖./俯首帖.耳
D.累.及/连累.朝.天子/朝.令夕改屏.障/敛声屏.气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mú/mó,qiào/qiáo,qiǎng;B项,分别读yīng/yìng,jiǎo,mí/mǐ;C项,分别读yān/yīn,xiě/xuâ,tiâ/tiē;D项,分别读lěi,cháo/zhāo,píng/bǐng。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变成欢乐。

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箪食瓢饮,有不改其
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
....的人。

B.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步伐快速迈进,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一体化浪潮来得生
猛,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

C.《光明日报》今日选登了三位相关绝学学科负责人的文章,希望借此唤起社会各界对绝学
研究的重视,合力推动人类文明薪尽火传
....。

D.有关专家认为,编撰过程草率、缺乏来自教学一线的情况反馈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可能也是
目前国学教材虽层出不穷
....但又备受争议的原因。

思路解析:B项,“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故宫大盗”石某似乎并无太多反侦察能力,不仅留下了指纹,甚至还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

B.因屡屡查出造假“骗购”行为,社会舆论推动了深圳在出台仅9个月后便对保障性住房条例进行修改,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措施。

C.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民众则怀着好奇,希望借威廉大婚,了解真实的英国王室。

D.春运期间,铁道部在城市密集,人口数量大,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集中的重点地区大量增加跨铁路局运行的直通长途旅客列车数量。

思路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甚至还留下了指纹”。

B项,搭配不当,应为“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力度”。

C项,句式杂糅,应为“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的一剂强心针”或“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答案:D
4下列语句横线处是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
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
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②①③
D.⑤②③①④
思路解析:在所给的语段中,第④句话是总说,应放在句首,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①③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⑤与①③构成并列关系;②与后文衔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出关
鲁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

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
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

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

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

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呢!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

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

让老子休息一会儿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

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

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

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

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

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

只听他慢慢地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

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

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悁”:大家还是听不懂。

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

老子等了一会儿,就加上一句道: “悁,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人们请他去休息。

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

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

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

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啘。

阿是?”书记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

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

……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

”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

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地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

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5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签子手“翻”“刺”“掏”“撅着嘴”等一连串动作描写,细节传神,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

B.全文有三处用“一段呆木头”来比喻老子。

作者把老子“画”成呆头呆脑的老头子,也“画”出了他的思想过时、呆板、毫无生气。

C.小说细腻地描绘了听讲人们的神态,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

D.老子在周朝镐京为官,“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没有牙齿”,这些合理想象出来的细节,将人物进一步漫画化。

E.老子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用绳子穿起木札,计两串,来敷衍他们。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A项,“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错,应为“表现了签子手的贪婪”。

C项,“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错,应为“侧面表现了老子讲得太深奥、迂腐”。

答案:AC
6关尹喜等人对老子持有怎样的态度?这个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思路解析:小说中有这样一些描写:“惊叫”“滚鞍下马”,“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

这些词句可以作为解答此题的突破口。

参考答案:关尹喜等关官对老子及其学说十分崇拜。

这种崇拜的态度说明了当时不论懂与不懂老子学说的人,都十分喜欢空洞的说教。

7这篇小说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借“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意在讽刺什么?(4分)
思路解析:这篇小说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作品的出处和题目中的提示语“典故”一词推知,是借古讽今。

至于“讽刺”的对象,可以仅就节选部分内容分析,也可以结合《拿来主义》中人们对“国粹”的态度分析。

参考答案:小说借古讽今,一方面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当时已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崇尚空谈)的做法。

8这篇小说作者说是“故事新编”,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

(6分)
思路解析:这篇小说的描写方法可以从人物描写、情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多角度考虑,能举出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1)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小说中为了表现老子学说的深奥、玄虚,故意引用了老子的言论,还想象了老子在讲学时“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等,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

(2)细节描写,如写众人听老子讲学时的疲倦相,“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逼真形象。

(3)环境描写,小说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写了老子离去时的场景,给人以缥缈、玄虚之感。

三、表达交流(10分)
9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语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另写一个语句,使之与所给语句构成排比句。

(4分)
人生需要设计,但构思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

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苦心经营,成就了辉煌; ;有的人生,虽执著于自己的设计,然而却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灿烂。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能力,文段的第一句话具有统摄全段的作用,仿写时要紧扣这一中心;画线的语句在语句表达上的特点是采用短句,以“有的人生”开头,表达不同的设计,结果不同的观点。

符合这些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殚精竭虑,却一事无成
10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6分)
画面:
寓意:
思路解析:描述画面的内容要抓住漫画的中心,“财政负担”压垮了“公车”,有人想“砸碎”这个重负,却效果不明显。

由此看来,漫画的寓意是必须解决财政负担。

参考答案:(画面:)一块写着“财政负担”的大石头把一辆公车压得变形且难以前行。

有个人举着大锤在奋力砸着大石头,虽然火星直冒,但大石头纹丝不动。

(寓意:)公车的滥用给国家财政带来严重负担,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