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2. 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 3N A.
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 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N A
2、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如果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D.如果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3、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种
①Ba(OH)2②Ba(NO3)2③Na2S ④BaCl2⑤Ca(ClO)2
⑥Fe(NO3)3⑦H2O2⑧NaClO ⑨C6H5ONa
A.3 B.4 C.5 D.6
4、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5、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丙”转化
物质
甲乙丙
选项
A Si SiO2H2SiO3
B NO NO2HNO3
C Na NaCl NaOH
D CH2=CH2CH3CH2OH CH3CHO
6、下表中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叙述Ⅱ
A NH4Cl是强酸弱碱盐将NH4Cl溶液蒸干可制备NH4Cl固体
B Fe3+有强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SO2有还原性用SO2可使溴水褪色
D Cl2有漂白性用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7、下列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均正确的是()
现象品红褪色最后试管有浅黄色沉淀
最后一滴溶液
使酚酞由无色
变为粉红色,且
30秒不复原
盐桥左端从
无色逐渐变为
蓝色
结论2
SO有强
氧化性
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滴定达到终点金属II比I活泼
8、如下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来()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某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该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该气体是()
A.HBr B.SO2 C.H2S D.CO2
10、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X 收集气体Y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欲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往氯水加适量的碳酸钙粉末
B.形成酸雨的氧化物主要是SO2和氮的氧化物,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大气中的N2可转化为NO,NO可转化为NO2、硝酸等;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可转化为SO2等含硫化合物
12、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
则m和n的比值为()A.3∶2
B.2∶3
C.8∶3
D.3∶8
二、非选择题
1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①H2,②Cl2,③O2,④HCl,⑤NH3,⑥NO,⑦SO2,
⑧N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气体应由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气体应由口进入。
14、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mg,烟尘达4.5mg,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
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形成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等病症(举两种主要病
(3)大气中的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组织。
(4)为了防治这种污染,硫酸厂可用氨水来吸收SO2,其离子方程式为。
(5)目前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直升机喷撒白垩粉以降低其污染,其化学方程式为。
(6)要防止类似悲剧出现,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15、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4)将5 mL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常温下铝片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所以不能继续发生反应,错误;B.HCl 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变为离子,所以不存在电解质分子,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错误;D.由于S的氧化性较弱,所以在与Cu的反应中只能把Cu氧化为Cu2S,所以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NA,
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X、Y、Z不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如如2Mg+CO2=C+2MgO,错误;B、X、Y、Z 可以都是非金属单质,如2C+SiO2=Si+2CO,错误;C、如果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如2C+SiO2=Si+2CO,错误;D、如果X、Y都为金属单质,则甲中含有Y 的元素,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Z
一定是非金属单质,正确,答案选D。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B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②Ba(NO3)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错误;③Na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S,有沉淀产生,错误;④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不发生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⑤Ca(C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硫酸钙沉淀,错误;⑥Fe(N O3)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酸和NO,因此无沉淀但是有气体产生,错误;⑦H2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反应产生硫酸,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⑧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Cl和硫酸,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⑨C6H5ONa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会产生难溶于水的苯酚,有沉淀产生,错误。
故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①④⑥⑦⑧,因此选项是C。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点时H2S恰好反应,消耗SO2为0.112ml÷22.4L/mol=0.005mol,由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n(H2S)=0.005mol×2=0.01mol,则c(H2S)=0.01mol÷0.1L =0.1mol/L,故A错误;B.d点时,亚硫酸浓度约是0.1mol/L,酸性比同浓度硫化氢强,H2S的酸性比H2SO3弱,故B错误;C.b点溶液为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而c点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C正确;D.H2S和H2SO3均为二元酸且d点溶液酸性比a点强,故d点溶液导电性强,故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单质硅可以和氧气之间在加热下反应得到二氧化硅,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硅酸,故A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甲乙丙”转化,故A 正确;B、一氧化氮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得到硝酸,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甲乙丙”转化,故B错误;C、金属钠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电解可以获得氢氧化钠,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甲乙丙”转化,故C 错误;D、乙烯可以和水之间加成得到乙醇,乙醇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乙醛,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甲乙丙”转化,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H4Cl是强酸弱碱盐,若将NH4Cl溶液加热,氯化铵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和NH3·H2O,当溶液蒸干后NH4Cl固体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气和HCl,因此不能制取NH4Cl固体,错误;B。
Fe3+会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产生血红色物质,因此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错误;C.SO2有还原性,会被溴水中的溴单质氧化为硫酸而使溶液褪色,正确;D.Cl2能够与
碱发生反应产生盐,盐再与酸发生反应会产生有漂白性的HClO,因此可以用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错误。
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将SO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有漂白性,错误;B.向有机物中加入NaOH水溶液后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由于NaOH可能过量,所以应该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但是由于没有加热硝酸酸化,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Br原子,错误;C.符合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及终点判断,正确;D.盐桥的左端从无色变为蓝色,证明在左端的阳离子的浓度大,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Cu2+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因此结论是:金属活动性:I比II活泼,错误。
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打开后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NO2,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也不变,因此选项是C。
9.【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某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该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酸性气体而且有还原性,也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说明与溴水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物质。
A.HBr 有酸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不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错误; B.SO2有酸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不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错误;C.H2S 有酸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难溶于水的S单质而使溶液变浑浊,正确;D.CO2有酸性,不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错误。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非常容易在水或某种溶剂中溶解,A.HCl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错误;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C.无论是气体的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都无误;正确;D.NO不能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错误
1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水中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可使氯气与水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往氯水中加适量的碳酸钙粉末,故A正确;B.形成酸雨的氧化物主要是SO2和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pH<5.6;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使全球温度升
放电
高,故B正确;C.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由N2+O22NO,2NO+O2=2NO2,4NO+3O2+2H2O=4HNO3,,FeS2煅烧转化为SO2可知,大气中的N2可转化为NO,NO可转化为NO2、硝酸等;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可转化为SO2等含硫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
12.【答案】C
【解析】因NO与氧气与水接触后发生反应:4NO+3O2+H2O====4HNO3,又因剩余气体与空气变为红棕色,所以剩余气体为NO气体,根据上述方程式可得m和n的比值为8∶3。
13.【答案】(1)②③④⑦⑧①⑤(2)①③⑥ A (3)①②③④⑥⑦⑧ B
14.【答案】(1)酸雨(2)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咽喉痛、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任选两种) (3)叶(4)SO2+2NH3·H2O===2NH+4+SO2-3+H2O
(5)CaCO3CaO+CO2↑,CaO+
SO2===CaSO3,2CaSO3+O2===2CaSO4(6)严格控制污染源
15.【答案】(1)NO2NO
(2)2NO+2CO N2+2CO2
(3)6NO2+8NH37N2+12H2O
16.【答案】(1)H2+S △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
CO2↑+2SO2↑+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如Cu+ 2H2SO4(浓)
△
CuSO4
+SO2↑+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 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