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七年级(上)期末语
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庇.护(pì)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随声附和.(hè)
B. 干涸.(hé)称.职(chèn)钦差.大臣(chāi)旷.日持久(guǎng)
C. 分.外(fèn)哺.乳(pǔ)刨.根问底(páo)畏罪潜.逃(qián)
D. 颈.子(jǐng)蜷.伏(quán)以讹传讹.(é)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蓬勃辨别全副精神兴高彩烈
B. 诀别狭隘迫不急待大相径庭
C. 安详急躁怪诞不经惊慌失措
D. 嘹亮遮敝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 在困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 在本次元旦假期作业展览中,总体表现优秀的班级是一、二班。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商店擅自提价。

C.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发展教育事业
..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这个句子中加点的“事
..,需要
业”“需要”这两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

B. “适当--适合”“藐视--鄙视”“宝贵--珍重”这是三组近义词。

C. “白皙--黝黑”“热闹--喧闹”“慌张--镇静”这是三组反义词。

D.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
..的人,一个纯粹
..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
....的人。

”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是褒义词。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诫,劝勉、告诫。

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
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
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

C.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
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D.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例如:“而立”是
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知命”是五十岁,“古稀”是指六十岁。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 。

(曹操《观沧海》)
(2)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 。

(李商隐《夜雨寄北》)
(5)《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6)刘禹锡的《秋词(其一)》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阅读《西游记》第24回(节选),回答问题。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

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

”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甲】。

”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乙】,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见便曾见,却未曾吃。

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

”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
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

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

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

罢罢罢!够了!”
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文中“甲”处应填入的水果名称是______ ,“乙”处应填入的职务名称是______ 。

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手帕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

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

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
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④“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

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
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

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

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
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⑥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况且,现
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

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

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

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

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
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本文的线索是______ ,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 。

文中“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
联系现实,说一说你对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我们这一代,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最后一个鸡蛋
郑渊洁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

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

”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人类中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

”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
现在这样
..对待咱们了。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

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

”幕僚说。

5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

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

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唯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之多。

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当时她正在下蛋,想把这个蛋退回到肚子里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她成了地球上唯一一个鸡蛋的母亲。

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

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的好,住的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_______!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

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

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

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

幕僚说:“没有必要,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摘自《郑渊洁童话集》)(1)请分别指出文中第(3)段和第(5)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
..对待咱们了。

②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

(2)根据语境,补写出第(12)段横线上的内容。

(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结尾处幕僚所指的人类“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4)从文体上看,本文是一篇童话,它体现了童话的哪些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
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①,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晋书•乐广传》)【注释】①角:角弓,弯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______
②其人舍.然大喜______
③广问其故.______
④沉疴顿愈.______
......
下列各项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广乃.告其所以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②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以上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①。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①川:河岸,河边。

请你描绘一下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3.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65岁时还念念不忘8岁时的一次冒险经历,并认为那次经历
中所获得的经验,使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应付一切。

你有过难忘的经历吗?
从中又获得过一种怎样的感悟、启示、经验或感受呢?
请以“我也能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并能具有完整的记叙要素和清晰的结构条理。

记叙中结合点描写,语言要通顺,中心要明确,少写错别字。

八、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4.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这次活动
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

(不超过30字)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
汉语的学校)。

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
不达意,词汇贫乏。

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15.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问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____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前后文,补全空缺内容。

乙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庇护”的“庇”应读作“bì”;
B.有误,“旷日持久”的“旷”应读作“kuàng”;
C.有误,“哺乳”的“哺”应读作“bǔ”;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C
【解析】A.有误,“兴高彩烈”的“彩”应为“采”。

B.有误,“迫不急待”的“急”应为“及”。

C.正确。

D.有误,“遮敝”的“敝”应为“蔽”。

故选: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

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答案】C
【解析】A.有误,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中间交代说话者,说话者后面应用逗号,所以“他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B.有误,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所以“懦夫”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C.正确;
D.有误,“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不完全引用,句末的逗号应在引号的外面。

故选: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

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4.【答案】D
【解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能不能”删去,或是在“成功”前添加“能否”;B.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问题”;
C.有误,否定不当,可将“不要”删去;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宝贵--珍重”不是近义词,“宝贵”是形容词,“珍重”是动词,“宝贵--珍贵”是近义词。

C.有误,“热闹--喧闹”是近义词,不是反义词。

D.有误,“低级趣味”是贬义词。

故选:A。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知识点较多,分别有词性的理解,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对各类知识点有较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做到基础不失分。

学生必须掌握词语的分类。

词语可分两大类,有实词和虚词。

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又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学生只有掌握了词语的具体分类,然后强加练习,才能正确运用。

6.【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古稀”是指七十岁,“花甲”指六十岁。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本考点有所变化,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平时要多加积累。

7.【答案】山岛竦峙,夜发清溪向三峡,夜阑卧听风吹雨,却话巴山夜雨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2)夜发清溪向三峡
(3)夜阑卧听风吹雨(重点字:阑)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殆)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
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8.【答案】【小题1】人参果
【小题2】卷帘大将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该段讲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的故事。

【甲】应是人参果,沙僧旧时做卷帘大将。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个性的把握。

解答此题,要根据材料和书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分析其性格。

根据“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

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可以看出,他贪吃、急躁。

答案:
(1)人参果;卷帘大将
(2)反映了猪八戒贪吃、急躁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内容掌握及理解。

《西游记西游记》讲的是唐三藏和三个徒弟,费劲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要在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细读文章、形成感悟。

9.【答案】【小题1】手帕
【小题2】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记叙线索、文章主旨的提取。

本文可以看出是以物品为线索,即“手帕”为线索,组织全篇。

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在结尾段,即“因为爱着,所以记
得”。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认真阅读文章,按照事件顺序可以从第④段概
括出:“我”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我”的外套上,为“我”擦汗;第⑤段主要写“我”十岁生日时,母亲特意为“我”订制了一块印着“我”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

用母亲对手帕的印象深刻与“我”的完全不记得做了
对比,对比更能凸显母亲对“我”的爱,与“我”相关的事情母亲总是记得很清楚,而“我”却忘记了那份爱,因此感到愧疚。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同时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重点句子都是点明中心,或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指我们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启示我们要懂得体味,懂得珍惜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爱,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答案:
(1)手帕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2)①“我”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我”的外套上,为“我”擦汗;②“我”
十岁生日时,母亲特意为“我”订制了一块印着“我”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

(3)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母亲对“我”儿时的往事记忆犹新,体现了细腻的母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

(4)这句话提醒当代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是好事,但更应该懂得体味、珍惜身边平凡
而真实的爱。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整理衣服时发现手帕,回忆起“我”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我”的外套上,为“我”擦汗的事;在“我”十岁生日时,母亲特意为“我”订制了一块印着“我”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的事。

而作为女儿的“我”却忽略了平凡而真实的爱,表达了作者的愧疚与自责之情。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指示代词分析。

根据第(1)段“整个鸡家族都
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可知,“这样”指代的是任人宰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