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错误;
B.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错误;
C.在5-15 s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正确;
D.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错误.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大的运动,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存在这样的运动,速度向东且在增大,而加速度向西
D.加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必相同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 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0~2s时间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没有改变,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1s~3s时间内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方向没有改变,B错误;
乙追上甲之前,何时甲、乙两物体间距离最大 距离是多少?
乙经过多长时间追上甲.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 ,当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距离最大,
此时有v甲
设两物体经历的时间为t,得
得 .
此时 ,
则最大距离是
由题意可知,当 时,乙物体还没追上甲,
设甲物体运动了t时间,有 ,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此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____,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___cm
【答案】(1). 50 (2). 3.00 (3). 10
得 ,
此时 ,
故而 ,
得
故本题答案是:(1) (2)
【点睛】在追赶问题中要考虑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存在最大值,且要注意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的时间内是否追上.
(2)在该实验中F为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弹力,其方向沿AO方向,F′为两个分力的合力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
考点: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名师点睛】要解答本题应熟练掌握实验的目的及原理,尤其是理解“等效”含义,“等效”指橡皮筋的形变量和方向均相同,同时要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
14.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A.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2mg
B.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mg
C. 橡皮筋的弹力等于mg
D. 橡皮筋的弹力小于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B.轻绳的弹力
AB错误。
CD.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的橡皮筋,物体A悬挂后仍处于静止状态,由于橡皮筋的伸长,两绳的夹角小于120°,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合力不变夹角减小时,分力减小,所以橡皮筋的弹力小于mg,D正确,C错误。
二、填空题
13. 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答案】1.00×103N/m 8.0 N
【解析】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受到 压力有 ;
1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的均质小球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试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已知 )
【答案】15N;25N
【解析】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 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大于3.0 NB. 小于3.0 NC. 等于3.0 ND. 为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用力加速抽出木板B时,A物体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受B的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F=3.0N;因A对B物体的压力不变,故A、B间的摩擦力不发生变化,故匀速拉动时摩擦力也为3.0N;物体A在弹簧秤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故弹簧秤对A的拉力仍为3.0N,即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仍等于3.0N,故选C。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2)图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答案】(1)D (2)F (3)B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适当,将橡皮筋拉倒O点,并非要求它们的大小一定相等,故A错误;实验时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即可,并非要求一定垂直,故B错误;图乙实验时,要求橡皮条的伸长量和形变方向与甲实验相等,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故C错误;为了保证两次拉橡皮筋效果相同,图2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故D正确.故选D
故选D。
2.已知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加速度 ,它表示()
A.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B.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C.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物体的初速度为正值,其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8.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B,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2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100 NB. N
C.200 ND. 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可得,对绳B点受力分析:
滑轮受到绳子 作用力应为图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因同一根绳张力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量,即
【分析】
【详解】球受三个力(重力G,挡板的弹力F1和斜面的弹力F2)根据平衡知识可知
F1=mgtan37°=15N
挡板对球体的压力
F1=15N
方向为水平向右
斜面对球体的支持力
F2=25N
方向为垂直斜面向上。
1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初速度为 ,由于摩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F1=F2=G=mg=200 N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由于拉力F1和F2的夹角为120°,则有合力
F=200 N
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2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
故选C。
9.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将弹力 合成,结合几何关系,有
所以
故选A。
10.如图所示,两等高的竖直木桩ab、cd固定,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a、c端,绳长为L,一质量为m的物体A通过轻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两侧轻绳夹角为120°。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的橡皮筋,物体A悬挂后仍处于静止状态,橡皮筋处于弹性限度内。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由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第2s内的位移为
C错误;
D.由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s时间内的位移为
0~5s时间内的位移为
由以上计算可知,第3s末和第5s末的位置相同,D正确。
故选D。
4.汽车沿一平直马路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刹车后5s钟内前进的距离为()
故选D。
11.火车站的旅客拉着行李箱出站,手臂的拉力大小为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Fsinθ
B.Fcosθ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水平方向上分力为:
竖直方向上分力为: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只有当变化所用时间相同时,加速度才大,A错误;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B错误;
C.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应该减小,C错误;
D.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知加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必相同,D正确。
A.162.5mB.40mC.50mD.37.5m
【答案】B
【解析】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 内的位移等于 内的位移,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
5.一人从雪坡上匀加速下滑,他依次通过 三个标志旗,已知 , ,人通过 和 所用时间分别为 和 ,则人通过 三个标志旗的速度分别是( )
【解析】
分析】
【详解】(1)[1]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弹簧弹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8cm,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
(2)[2]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N,则弹簧秤读数为3.00N
[3]根据图b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cm
三、计算题
15.弹簧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那么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受到的压力有多大?
A. , ,
B. , ,
C , ,
D.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ab段时间中点的速度
bc段时间中点的速度
则加速度
根据
解得
根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得
根据
解得
故选A。
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错误;
B.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错误;
C.在5-15 s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正确;
D.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错误.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大的运动,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存在这样的运动,速度向东且在增大,而加速度向西
D.加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必相同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 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0~2s时间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没有改变,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1s~3s时间内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方向没有改变,B错误;
乙追上甲之前,何时甲、乙两物体间距离最大 距离是多少?
乙经过多长时间追上甲.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 ,当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距离最大,
此时有v甲
设两物体经历的时间为t,得
得 .
此时 ,
则最大距离是
由题意可知,当 时,乙物体还没追上甲,
设甲物体运动了t时间,有 ,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此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____,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___cm
【答案】(1). 50 (2). 3.00 (3). 10
得 ,
此时 ,
故而 ,
得
故本题答案是:(1) (2)
【点睛】在追赶问题中要考虑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存在最大值,且要注意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的时间内是否追上.
(2)在该实验中F为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弹力,其方向沿AO方向,F′为两个分力的合力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
考点: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名师点睛】要解答本题应熟练掌握实验的目的及原理,尤其是理解“等效”含义,“等效”指橡皮筋的形变量和方向均相同,同时要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
14.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A.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2mg
B.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mg
C. 橡皮筋的弹力等于mg
D. 橡皮筋的弹力小于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B.轻绳的弹力
AB错误。
CD.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的橡皮筋,物体A悬挂后仍处于静止状态,由于橡皮筋的伸长,两绳的夹角小于120°,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合力不变夹角减小时,分力减小,所以橡皮筋的弹力小于mg,D正确,C错误。
二、填空题
13. 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答案】1.00×103N/m 8.0 N
【解析】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受到 压力有 ;
1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的均质小球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试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已知 )
【答案】15N;25N
【解析】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 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大于3.0 NB. 小于3.0 NC. 等于3.0 ND. 为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用力加速抽出木板B时,A物体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受B的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F=3.0N;因A对B物体的压力不变,故A、B间的摩擦力不发生变化,故匀速拉动时摩擦力也为3.0N;物体A在弹簧秤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故弹簧秤对A的拉力仍为3.0N,即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仍等于3.0N,故选C。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2)图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答案】(1)D (2)F (3)B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适当,将橡皮筋拉倒O点,并非要求它们的大小一定相等,故A错误;实验时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即可,并非要求一定垂直,故B错误;图乙实验时,要求橡皮条的伸长量和形变方向与甲实验相等,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故C错误;为了保证两次拉橡皮筋效果相同,图2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故D正确.故选D
故选D。
2.已知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加速度 ,它表示()
A.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B.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C.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物体的初速度为正值,其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8.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B,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2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100 NB. N
C.200 ND. 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可得,对绳B点受力分析:
滑轮受到绳子 作用力应为图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因同一根绳张力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量,即
【分析】
【详解】球受三个力(重力G,挡板的弹力F1和斜面的弹力F2)根据平衡知识可知
F1=mgtan37°=15N
挡板对球体的压力
F1=15N
方向为水平向右
斜面对球体的支持力
F2=25N
方向为垂直斜面向上。
1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初速度为 ,由于摩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F1=F2=G=mg=200 N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由于拉力F1和F2的夹角为120°,则有合力
F=200 N
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2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
故选C。
9.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将弹力 合成,结合几何关系,有
所以
故选A。
10.如图所示,两等高的竖直木桩ab、cd固定,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a、c端,绳长为L,一质量为m的物体A通过轻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两侧轻绳夹角为120°。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的橡皮筋,物体A悬挂后仍处于静止状态,橡皮筋处于弹性限度内。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由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第2s内的位移为
C错误;
D.由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s时间内的位移为
0~5s时间内的位移为
由以上计算可知,第3s末和第5s末的位置相同,D正确。
故选D。
4.汽车沿一平直马路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刹车后5s钟内前进的距离为()
故选D。
11.火车站的旅客拉着行李箱出站,手臂的拉力大小为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Fsinθ
B.Fcosθ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水平方向上分力为:
竖直方向上分力为: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只有当变化所用时间相同时,加速度才大,A错误;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B错误;
C.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应该减小,C错误;
D.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知加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必相同,D正确。
A.162.5mB.40mC.50mD.37.5m
【答案】B
【解析】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 内的位移等于 内的位移,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
5.一人从雪坡上匀加速下滑,他依次通过 三个标志旗,已知 , ,人通过 和 所用时间分别为 和 ,则人通过 三个标志旗的速度分别是( )
【解析】
分析】
【详解】(1)[1]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弹簧弹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8cm,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
(2)[2]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N,则弹簧秤读数为3.00N
[3]根据图b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cm
三、计算题
15.弹簧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那么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受到的压力有多大?
A. , ,
B. , ,
C , ,
D.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ab段时间中点的速度
bc段时间中点的速度
则加速度
根据
解得
根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得
根据
解得
故选A。
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