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现代物流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知识维(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
社会科学 工程技术
计算机科学 管理学 经济学 法律
明 选 系系 方 做付 确 择 统统 案 出诸 问 目 综分 优 决实
题 标 合析 化 策施
规划阶段 研制阶段
方案阶段
逻辑维(方法 步骤)
运行阶段
生产阶段
更新阶段
时间维(时间 进度)
图 9-2
15
二、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其模式
所以,我们可以对物流系统归纳如下:物流系统 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即“一个中心”;物流系统 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这个过程始于原材料, 止于最终顾客,即原材料与最终顾客是“两个边 界”;同时,物流系统横跨生产、流通和消费这 “三个领域”。
18
2、物流系统的要素 如果按物流活动的功能区域划分,可划分为六个
9
9.4 发展我国物流管理的意义
一、在各领域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1、微观物流 2、中观物流 3、宏观物流 4、国际物流 5、物流系统综合研究
二、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 目前情况下,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现代物流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发展现代物流是改善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 3、发展现代物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3
9.1 现代物流的概念、功能和分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各国的理论界对现代物流尚无统一的、完整的定义。例如:
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认为: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实施和控 制的过程
2、美国后勤管理协会认为:“现代物流是有计划地将原材料、半 成品及产成品由产地送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它包括为用 户服务、需求预测、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 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料处理及仓库管理等”
4
我国六部委(即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于2001年3月 在《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中, 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原材料、产 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 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 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二、影响现代物流发展的因素
1、市场营销的发展 2、顾客中心理念的建立 3、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 4、政府对运输业管理的放松 5、经济全球化 6、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推广 7、新型管理概念地引入 8、其他新技术的发展 9、外包概念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8
9.3 我国的物流管理
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物流的发展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
尽管现在对物流的解释不一,但就现代物流的实 质而言,它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 输;
2、实质存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 储;
3、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
4、管理协调,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
有效控制的过程
5
二、现代物流的功能 1、包装 2、装卸搬动 3、运输 4、储存保管 5、流通加工 6、配送 7、物流信息
加工处理
2. 各 种 产 品 务 化
3.信息处理 4.物理管理活动
产品 3. 空 间 、 时 间 效 用
4.信息情报
5.优质服务
环境
反馈
环境
图9-3 物流系统模式图
17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系统的边界范围
它始于生产者的原材料购进,经过生产过程形成 可供销售的成品、半成品,并运送至成品库,经 过包装后分送到各流通中心(中间仓库),再转 销给消费者,止于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
第六章 现代物流管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现代物
流的功能,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 及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掌握 物 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和功能要素;熟悉物流系统的模式和物流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2
本章概要
6.1 现代物流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9.2 现代物流管理的形式及其发展 9.3 我国的物流管理 9.4 发展我国物流管理的意义 9.5 物流系统 9.6 物流系统分析 9.7 物流系统的评价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物流 3、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我国物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刚 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 整的体系,从总体来说,我国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表现在:
⑴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 ⑵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⑶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⑷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⑸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⑹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 ⑺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 ⑻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包装及集装单元技 术
订单采购
保存保管
装卸搬运 运输流通加工配送消费 说明:图中虚线部分是指只有少数货物需要经过流通加工
图9-4 物流系统内部各要素关系

20
⑵物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物流产品的社会需要量、供 应量、运输量和资金拥有量等方面制约着物流系统活动, 并且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共同构 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关系,如图9-5所示
物流子系统,即六个功能要素,它们分别是: ⑴包装系统 ⑵装卸搬运系统 ⑶运输系统 ⑷储存保管系统 ⑸流通加工及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系统 ⑹信息情报系统 3、物流系统的关系 物流系统的关系包括物流系统内部名要素之间的 关系、物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
19
⑴物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图9-4所示
10
9.5 物流系统
一、系统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System)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有“共同”和
“给予位置”的含义。系统论的创立者勃塔朗菲 (L.V.Bertalanffy)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 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 合)”。而系统论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直到20世纪中叶 才形成。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系统定义是由著名学者钱 学森给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 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用数学公式可表 达为: S=f(A1,A2,…,An,环境) 式中,S表示系统;An表示该系统所有的组成部分; f表示 该系统所有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 某种关系,以及该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的 集合,简称“关系集”
三、现代物流的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⑴供应物流 ⑵销售物流 ⑶生产物流 ⑷回收物流 ⑸废弃物流
6
2、按照空间范围分类 ⑴地区物流 ⑵国内物流 ⑶国际物流 3、按照性质分类 ⑴社会物流 ⑵行业物流 ⑶企业物流
7
9.2 现代物流管理的形式及其发 展
一、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
1、初级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3、合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 4、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11
由上式可知,系统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系统有两个(包括两个)以上的组成要素
2、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系统保持相对稳 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其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 功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系统的内涵,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给定的一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性质或 行为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2、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就是一个从环境中不断输入要素,经过转换处理, 不断输出产品和劳务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物流系统的基本 模式,如图9-3所示
16
输入
1.原材料、设 备 2.劳动力 3.能源 4.资金 5.信息等
系统转换处理
1.物流设备与设施 输出
2. 物 流 过 程 各 环 节
的各种作 业活动和 1.物品位移
22
9.6 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含义与作用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含义
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取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 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 系统同环境的相互作用;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 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 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 进行系统仿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原先 制定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寻求对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 限资源配备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最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和信 息。物流系统分析也遵循这样的规律
2、在一个系统中,每一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并不全是直接对整 体施加影响;还可以通过该部分对其他部分的作用来影响 整体
3、在给定的一个关系中,任何一部分或一个要素不可能成为 这个系统中独立的子系统,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4、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能独立地存在,它必须处于一定的环境
12
(二)系统的模式和特征
1、系统的模式
生产能力 采购能力 加工能力
购买能力 预测
消费能力
政策 需要量 科学技术
供应量 物流
资金量
经济 运输量
社会
设备能力 输送能力 收容能力
储备能力 投资能力 调拨能力
图9-5 物流系统与外部关系图
21
(三)物流系统的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广泛性
(四)物流系统的服务功能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功能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功能 3、降低成本的服务功能 4、延伸服务的功能
3、日本通产省的研究所认为:“现代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 全部转移过程”
4、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物流是在合适(Right)的时间、地 点和条件下,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成本提供给合适的 消费者。”即所谓的“7R(Right)定义”
5、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 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 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任何一下系统都是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再加 上反馈就构成一个系统
输 入 环 境
干 扰 处理
反 馈 图9-1 系统模式图
输 出
环 境
2、系统的特征
⑴整体性
⑵关联性
⑶目的性
⑷动态性
⑸适应性
13
(三)系统工程及方法 我们将介绍具有一定代表的系统工程的“三维结
构”,美国工程师霍尔提出的“三维结构”将系统 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 个步骤,并同时考虑了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的 各种专业知识。该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 识维组成,如图9-2所示: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向决策者提供可做出正确决策的资料 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
23
(二)系统分析的作用
为了说明系统分析的作用,需要先分析系统的建立过程。 系统的建立过程一般可分为系统计划、系统设计和系统实 施三个阶段,如图9-6所示





问题 目标和具体条件的确定
系统规划

概略设计
统 设
系统分析

方案确定

详细设计

制造
实 施
运行
图9-6 系统建立的程序图
24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与原则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系统分析的要素是指系统分析的项目,具体来说包括目标、
替代方案、费用和效益、模型以及评价标准。 1、目标 目标是指系统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结果 2、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可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3、费用和效益 费用是实施方案的实际支出,而效益是指方案实施后获得 的成效 4、模型 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描述,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 反映。系统分析采用的模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有 以下特征: ⑴模型实现系统的抽象描述; ⑵模型是由一些与所分析的问题相关的主要因素构成; ⑶模型能够表明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1、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由所需运转的物流 产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 运输道路、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等物质、能量、 人员和通信网络(情报信息)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 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包装、装卸搬运、运送、 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废弃物回收处理,以及情报信息的 收集、加工、整理等功能的有机整体,并处于整个国民经 济系统环境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