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1.《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设计理念】
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
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有孩子的快乐的、阳光明媚的花园,巨人的训斥从而带来的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冬天的故事情节,进而领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一文章主
旨,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课题】
1、紧扣“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抓住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美丽。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感悟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童话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
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引领,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童话王国,欣赏了童话优美的语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九课《巨人的花园》,进行我们的心灵之旅。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曾经是一个——(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 巨人的花园也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充满欢笑的花园)引读: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二、品读课文,感知体验
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
1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在读中感悟:花园的变化跟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
2.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巨人第一次训斥孩子。
师:你能快速找到文中巨人训斥孩子们的三句话吗浏览课文3-
8自然段,用直线画下来。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1)师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在巨人的心目中,只有——花园,没有——孩子们。
只要他一出现,孩子们必须马上从眼皮底下——消失,用上句子中不文明的一个词语就是——滚出去。
(2)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怎么想,说话时是什么样子(从眼睛、手势、脸色各方面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
(3)你来当一次巨人----
巨人第二次训斥孩子。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屏幕随机出
示)
(1)师:“好容易”,其实意思是——(好不容易)。
他盼了多长时间(好几个月)
(2)请大家看屏幕,这两句话都是在写巨人——斥责孩子。
都是写巨人巴不得孩子早点——消失。
但是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预设:第一次是说,孩子们来这儿——玩,第二次却说,他们是在——胡闹。
师:你认为孩子们在胡闹吗
(3)明明孩子们是在玩,为什么却说在胡闹呢我请同学读读这一片段。
其他同学猜一猜,巨人当时心里会怎么想
屏幕出示: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
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预设:没我允许你们来这儿玩的;你们真是屡教——不改;春天是很宝贵的,我不希望你们来捣乱;我的好心情都被你们破坏了。
师:想到苦苦期盼的春天,极有可能就这样流逝掉了。
巨人非常非常的生气,又一次斥责孩子,读——
巨人第三次训斥孩子。
“喂 ! 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理解叱责。
(2)已经对你们发过脾气了,这个小男孩竟敢不听,巨人此时会——
叱责道————
3、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自私,冷酷、任性,不让孩子来他的花园)
师:是的,巨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课文开头写巨人外出履行了,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王尔德在原文中写道:巨人没有别的朋友,只好到妖怪朋友科尼西家去串门,这一住就是七年。
在朋友家里,他的交谈是要受限制的,接着他决定回自己的城堡了。
4.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
5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荒凉、寒冷、孤独)
6.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7.师:同学们一定对这个小男孩特别感兴趣吧,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第八自然段吧。
(1)想象一下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
猜一猜这个小男孩儿是个什么人?(春天的使者)为什么会有
这样神奇的力量?(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为什么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逃跑?他留下来是为了什么?(想教育巨人:快乐与人分享)他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告诉巨人什么?(是你的冷酷赶走了春天,你要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小男孩儿和巨人的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2)有了小男孩的提醒,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
8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
(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吧!
(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
三、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
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总结: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2.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
(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的道理,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四、作业设计
1向学生推荐王尔德的作品,让学生走进王尔德的童话世界,激发学生阅读王尔德童话的兴趣。
王尔德是英国的童话作家,《王尔德童话》里还有《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星孩》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
细细地研读,你可以从这些童话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课下,同学们可去图书室去阅读这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2、复述故事
五、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任性、冷酷善良、宽容
↓↓
寒冬———————→春天
快乐一起分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2】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柔嫩、丰硕、斥责、颊”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柔嫩、丰硕、斥责、颊”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字:花园(板书)。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五彩缤纷的花都盛开了,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观······)。
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
那你们见过:巨人的花园(板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巨人的花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硕、砌、惩”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啸”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巨人的花园非常美丽,而后巨人回家看到孩子们非常生气,不给孩子们进入,花园后来变得荒凉,没有生气。
最后巨人明白是孩子们带来的春天,他开放大门,迎接孩子,花园叶开始重新恢复了生气。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花园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花园非常美丽。
每天下午······孩子们欢叫着。
*出示花园的相关,说说这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子啊花园里是如何玩耍的?想象,说一说。
*作者说这是个可爱的花园,可爱在哪里呢?
*理解“丰硕”,感受果实的丰富,花园又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快乐?
*指导朗读,抓住词语“可爱、丰硕、悦耳”等。
预设二:禁止入内。
有一天······他们都这样说。
*理解”斥责”含义,感受巨人的心理,说一说他为什么会斥责孩子们。
*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巨人?
*面对巨人的决定,孩子又是什么表现,他们心理想什么?
*出示,感受被围住后的花园内外变化。
感受孩子们和巨人的现状。
*指导朗读,“斥责”重读,读慢些。
预设三:花园没有春天。
春天来了······也没有。
*边读边想象画面,春天到了,花园里是什么样的情景?花园外又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冰雹觉得花园是个好地方,迟迟不愿离开?
*巨人此刻又是什么样的心情?他知道春天不来的原因吗?你知道吗?
*不仅是春天,一直到秋天,巨人的花园里还是什么都没有。
出示,比较花园内外的情景。
猜一猜原因。
5. 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知道了巨人的花园拒绝孩子们进入后,花园变得更加荒凉,不仅春天没有来,直到秋天,花园里还是什么也没有。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有关巨人的花园有关资料,课后交流。
六.板书
巨人的花园
花园
巨人离家可爱
禁止入内荒凉
26《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思考巨人通过花园的变化,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想象巨人的花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巨人通过花园的变化,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想象巨人的花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生词“柔嫩、丰硕、斥责、颊”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
师总结:巨人的花园非常美丽,而后巨人回家看到孩子们非常生气,不给孩子们进入,巨人的花园拒绝孩子们进入后,花园变得更加荒凉,不仅春天没有来,直到秋天,花园里还是什么也没有。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10-15小节
1. 出示任务:
1)默读课文10-15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怎样的花园和巨人?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春天被孩子带进了花园。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花园的角落依然是冬天,这是什么原因?
3)桃树是怎么做的?他喜欢孩子们吗?孩子们呢?喜欢这花园吗?
4)如果你在现场,你会看到孩子们玩耍时是什么样的,他们心理会有顾虑吗?
预设二:巨人心软。
1)这里的巨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巨人又是如何做得?此时的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比巨人的前后变现,思考花园的景象与巨人有什么关系?
4)最后,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
这时候的孩子们和巨人心理又是怎样的?
预设三:花园更美。
1)理解“欣赏”,说说这时候的巨人又是什么样的?
2)孩子们和巨人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前面害怕,巨人凶恶;此时的巨人温柔可爱)
3)巨人老了,他更喜欢花园还是孩子们?孩子们给他带来了什么?
4)想象:面对来老去的巨人,孩子们会怎么做?
三.拓展。
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地玩耍,同桌讨论交流:孩子们是如何玩耍的?发挥想象,写一写。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知道了巨人的花园非常美丽,而后巨人回家看到孩子们非常生气,不给孩子们进入,花园后来变得荒凉,没有生气。
最后巨人明白是孩子们带来的春天,他开放大门,迎接孩子,花园叶开始重新恢复了生气。
希望同学们学会和身边的人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寻找巴金有关文章,有兴趣读一读。
六.板书
巨人的花园
孩子们来了花园恢复生机
巨人喜欢孩子孩子们更快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通过想象,理解“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草翠花开”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内容想象画面,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
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通过品读花园的变化,初步感受对比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内容想象画面,理解“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草翠花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4、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那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猜童话。
请你认真看,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
(1、白雪公主;2、灰姑娘;3、小红帽;4、拇指姑娘;
5、美人鱼
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了解童话啊!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巨人的花园》
3.你想知道些什么?(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
是呀,巨人的花园究竟是怎样的呢?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去了,是吗?那就打开书翻到41页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花园
1. 自学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想想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
2.认读生字词
3.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
三、深入感悟,品味花园
(一)感悟花园的漂亮
1. 这是一座漂亮的花园,究竟有多么漂亮呢?请你读一读课文的一二段,找出写花园漂亮的句子。
2. 指名读,出示句子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1)师引读:哦,真是一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读着这样的词语,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花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出示句式: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
(3)花园真是太美,太漂亮了,我都忍不住想进去玩一玩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指名读)师点评:真是太迷人了!真是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品味一下吧!(齐读)(二)感悟花园的神奇与变化多端
1.这么美的花园后来又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你读一读课文的3——8自然段,划出写花园变化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1)当外面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此时巨人的花园却变得怎么样了?(出示词语: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2)播放课件理解感受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那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3)听着刺骨的寒风,看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预设评价:
a、真是风雪交加,气候恶劣。
b、真是冰冷刺骨。
(4)引读出示句子: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他想:“今
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5)“瑟瑟发抖”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谁能用动作告诉大家。
指名上台表演。
(6)大家看到了,在严寒中,巨人的身体在颤抖,那他的声音呢?(也在颤抖)
(7)谁来读读巨人想说的话?(指名读)
生1:(读),(师点评:从你的朗读中让我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2:(加上动作读),(师点评:真冷呀)一起加上动作读(齐读以上两句)
3.后来花园又有什么神奇的变化,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随机出示板书。
(草翠花开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
四、自主探究,了解原因
1.师对照板书小结,巨人的花园有时是可有时却变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找找原因。
2.交流,出示句子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1)说说“任性”与“冷酷”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3——7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巨人的任性与冷酷。
(3)交流,出示句子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
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a、指名读,说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巨人的话。
(一次比一次凶)
师点评:
(1)真是任性。
(2)真是冷酷无情
b、男女比读
五、拓展延伸,明白道理
1.这么任性、冷酷的巨人后来终于明白了,引读刚才的句子(没有孩子)。
究竟是谁让巨人明白了?你从哪里知道的,请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2.那个小男孩究竟对巨人说了什么呀?
出示句式:小男孩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似乎在对巨人说:“巨人呀巨人。
”
3.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明白了什么呢?指名说。
4.明白后的巨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