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空间利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密度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空间利用的影响
作者:黄浦娜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2期
杉木是中国南方的优良用材林树种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培育和发展杉木人工林对南方地区
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地面积的逐年下降,
但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却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大,这就需要我国专业的研究人员在有限林地空间
内进行具体研究,致力于获得最大的木材收益。
1 杉木发展的一般概况
杉木又名沙树,属于常绿乔木之一,而且这类树木主要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而且该地区
的年降水量必须要达到800~2000mm。
发展杉木人工林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主要是能满
足我国市场的需求,而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1]。
但是随着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杉木的种植已经变得极为必要,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杉木对于今天的林业发
展来说是极为关键的,而且我们可以发现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发育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同时
密度对林分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一背景下,要细致分析造林密度对杉木林生长发
育的影响,深入研究系统内部的密度对林分空间利用的影响规律[2]。
而且对于我国的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来说,衡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生物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
量已经逐渐成为森林生产力的标志之一,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
林分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合适的营养空间对于杉木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来说极为关键,
而且这种可持续生长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还能揭示出不同造林密度对
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及林分空间利用的影响的具体规律,最终实现我国森林的可持续生长。
2 研究区的具体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的发展概况
首先,随机选取1 块试验地来进行研究,其中必须要保证试验地的海拔处于205~500m,
而且只有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地区才能确保杉木的温和湿润的生长条件,只有试验地达到年
平均降水量1600~1800mm,才可以保证杉木的基本生存环境[3]。
除此之外,还需要实地勘察
研究区的具体情况,深入研究地形因子和土壤条件等各个方面,试验地土壤最好是积母质的山
地红壤,有机质含量和密度间土壤主要养分都必须达到具体的要求,可以促进杉木的正常生长。
2.2 具体的研究方法
首先,具体划分整个造林地,然后具体测量单株树木的胸径、高度等各方面的内容,研究
种植密度选择的坡向,严格根据杉木幼林的生长趋势进行相关样本和数据的采集,而且要将记
录好的胸径、树高等平均数值。
与此同时,需要将根系密度测定的方法纳入考虑和研究过程中,清除覆盖杉木根部的土壤,并且选择与处理相关的杉木样本,对于样本进行检测与管理。
3 造林密度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空间利用的影响
首先,造林密度对于杉木幼林的生长和空间利用来说,枝干下树干的高度和树木冠幅的大
小等各方面都将极为必要,因为对于如何判断林木生长是否良好,一般会考虑树木的冠幅,而
且随着杉木密度的增加,杉木幼林的高度也会随之变高[4]。
一旦树木冠幅缩小,单株可生长空间也就会得到相应拓展,当杉木所接收到的阳光变少,那么树木的枝下高度也会随之提升。
地上部分会受到造林密度的影响,地下部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不同的树木的根系
会进行激烈的竞争和生存,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根系的长势与生长情况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就会
产生具体的差距,单株根系在地下的生长及根系的密度等具体状况和数据都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对于细节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测量不同种植密度下树木的根系。
在对于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发现,造林密度的扩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根幅的面积,因此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也将得到明
显提升,便于杉木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养分。
4 结语
综上所述,造林密度会影响到我国杉木幼林的生长,要想选择合适的密度,就必须要深入
地研究与分析,以便于促使杉木具备充足的生长空间,最终可以增加种植者的实际收益,同时
还可以促进我国绿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