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
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以及两次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收集有关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有关史实,提高收集整理资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叙述和演绎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归纳和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

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讲述有关历史故事,编演历史情景剧,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之间的和战关系以及汉化的过程,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重要史料的学习,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的史实了解和归纳分析,认识到和平与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通过对契丹族、党项族的发展和变迁及其与汉族的密切交往,认识少数民族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探索不同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指导:将学生分成历史故事组、民族风情组和民族关系组,分配课前准备任务:
⑴收集史料: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澶渊之战、寇准等故事和人物资料;契丹、党项民族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的资料;北宋与辽、西夏战和关系的资料。

作好讲述有关故事或编演历史情景剧的准备。

⑵表述历史:讲述和编演历史。

⑶质疑探究: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民族融合与变迁。

2. 关注小组课前准备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3. 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
分组合作,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⑴历史故事组:收集整理有关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澶渊之战、寇准等故事和人物史实资料;作好讲述有关故事或编演历史情景剧的准备。

⑵民族风情组:收集有关契丹、党项民族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的史实资料;做好讲述历史的准备。

⑶民族关系组:收集有关北宋与辽、西夏战和关系等史实资料,并作好对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进行评价的讨论准备。

教学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过程
图片各一张,设问
揭示本课知识结构,
结构提示
二、探求心知(25分钟)
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崛起与分立

提取有效信息史实明确:讲述元昊建立
三、自主合作,感受新知——战争与和平
听教师讲述,了解历史背
教师活动
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史实
流,
学生活动
利用表格教师进行知识点总结,并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四、达标测评(学生完成5分钟)
自我测评、《创新设计》。

五、板书设计
一、宋辽和战
1、北宋建立
2、辽建立
3、澶渊之盟
二、宋夏和战
1、西夏建立
2、宋夏之战
3、宋夏议和
三、碰撞中的融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