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坏死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缺血坏死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情况。

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预防性护理组40例。

结果:预防性护理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
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给予预防性护
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围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36-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关节障碍等疾病。

有效的股骨头缺
血坏死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于预防一系列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本研究通
过对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
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岁~69岁,平均年龄40.1±10.8岁,股骨头坏死原因:创伤
性坏死12例,酒精性坏死12例,激素性坏死10例,特发性坏死6例,预防性
护理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9岁~68岁,平均年龄41.8±12.0岁,股骨头坏死原因:创伤性坏死13例,酒精性坏死13例,激素性坏死9例,
特发性坏死5例,两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特征给予基础性的护理措施。

预防性
护理组在基础性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1)对于糖尿病患者注意积
极的观测血糖,待到血糖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手术。

对于患者体内原发性感染进
行积极治疗,等到原发性感染完全控制之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护理人员
对患者房间进行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术后创腔内要给与持续性的
负压引流,做好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引流管滑脱,保证引流的通畅性,将创腔内
的渗血、渗液及时的排出,避免内源性感染和逆行感染的发生。

(2)股骨头缺
血坏死患者手术后进行正确的搬运,患者在手术后回病房的过程中,最好3~4
个人搬运,分别将患者的头部、颈部、躯干和下肢同时托起,放在平板床上,避
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假体滑脱。

手术后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患侧肢体外展,中
立位或者外展内旋位置,不能过早的进行直立活动,不能健侧卧位,一些手术后
关节不稳定的患者,要适当的延长患侧肢体制动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计数资料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情况(如表1)预
防性护理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两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情况
组别例数术后感染[n(%)] 髋关节脱位[n(%)]
对照组 40 4(10) 3(7.5)
预防性护理组 40 0 0
3.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骨外科常见疾病,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骨内、外界
各类致病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到压迫或者血液流出发生
静脉阻塞,从而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
部位比较深在,需要充分的暴露术野,对于集体组织损伤比较大,手术后创伤反应明显增多,感染的几率较高[3-4]。

护理人员要严格损伤骨科3天备皮法,绝对不能有皮肤划痕,手术前、术后注意抗生素的应用,患者侧臀部不注射药物[5]。

髋关节脱位多数发生在人工股骨头置换
术的早期,其发生率在0.2~6.2%之间,手术后3个月的发生率相对较少。

护理人员手术前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保证手术后有足够的肌肉张力,减少髋关节
脱位。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预防性护理组40例。

结果表明,预防性护理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
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艾进伟,韩叶萍,杨豪等.钽棒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杂志,2013,28(12):1125-1126.
[2]曾春,宋炎成,蔡道章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4):454-458.
[3]程玲,屈明芬,王珍等.优质护理在股骨头缺血坏死钻孔减压置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
用医药,2013,8(20):248-249.
[4]施凯莉,吕爱萍,王芳.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80-81.
[5]李丽茹.综合护理干预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前后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1(32):
167-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