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新课导入 猜猜它们叫什么名字?
剑龙
翼龙
甲龙
霸王龙
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 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 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 味着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 莫夫就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短文 《恐龙无处不有》。
的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
说明对象: 板块构造理论
精读细研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恐龙化石的分布
古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示例:物理学上的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 考古学的新发现,一次次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 居里夫人镭的发现:医学用途:有治疗癌的作用;生活用途: 核电站发电;军事用途:核武器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了解有关阿西莫夫的文学常识。(重点)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本文简练、缜密、生动的 语言特点。(难点) •3.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难点 ) •4.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素 养)
走进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 说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 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主要科普作品有《阿西 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数的趣谈》等。重要的 科幻文学作品包括“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 系列”“基地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代 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第三部分(15)总结全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精读细研
1.什么是“泛大陆”?
①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 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 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 ③6500万年以前,大陆已完全分开。
这几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泛大 陆的分裂,从而使得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 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
这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更准确地说 明了“泛大陆”的含义,使泛大陆的形象更具体 清晰。
5.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冰箱” 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 重要地位; “十分之九”说明南极的冰的储量丰富。
字词积累
•遗骸 hái
•褶皱 zhě
•追溯 sù •鸟臀目 tún
蟾蜍chán chú 劫难jié 两栖qī
一个一分,共七分
解释词语
•【遗骸】 遗体、尸体。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
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劫难】 灾难。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要 学习科学家们善于联系的思维方式。从貌似风马牛不相及 的事物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做一名生活中的有心人。
精读细研 5.想一想:作者把这两句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 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 辑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 物之间的联系。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
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
提出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
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所以每
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
合作探究 1.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 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 大陆”。
这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 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 运动。
“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时的样子, 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运用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介绍了大陆的分合过程。
说明语言
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体现在关键词语的运用上,这是本文的 一个突出特点。请再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 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 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 属于鸟臀目恐龙。
精读细研


2.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由


② 恐





不 适





极 气



③ 大 陆 在 漂 移 而 不 是
④泛大陆 形成时, 所有陆地 都处于热 带和温带 环境中, 适合恐龙 生活
此 推 断 泛 大 陆 又 分 裂










一 块 大 陆 都 携 带 着 自 己 的 恐 龙 而 去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 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 运动。
“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时的样子, 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运用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介绍了大陆的分合过程。
4.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 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 大陆”。
物的由来。 • 【 天 衣 无 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 造”理论的正确。
作者围绕这一内容,是怎样展开说明的?理清作者 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点明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 连的。
第二部分(2—14)具体论证——用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 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精读细研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 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
3.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一步一步展开推理,最终得出了
什么结论?请同学们整理出作者推理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