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会员独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
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熔融的烧碱 B.稀硫酸 C.石墨 D.NaCl溶液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的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将有沉淀产生,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D.离子化合物均属于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4N A
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 A
C.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 A个电子
D.14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
B.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C .亚硫酸氢铵溶液与过量KOH 溶液共热: NH 4+
+OH -
=NH 3↑+H 2O
D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3Fe(OH)2+NO 3-+10H +
=3Fe 3+
+NO↑+8H 2O
6.某溶液中含有HCO 3-、CO 32-、SO 32-、SO 42-、K +
、NH 4+
6种离子。

将过量的Na 2O 2固体加入其中后,这6种离子仍能大量存在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7.V mL 密度为ρ g·mL -1
的某溶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溶质m 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
,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 =V ρw 1000
B .c =1000m VM
C .w %=cM 1000ρ%
D .c =1000ρw M
8.铜的冶炼过程大致可分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 2+4O 2=Cu 2S +3SO 2+2FeO (炉渣); ③制粗铜,在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 2S +3O 2=2Cu 2O +2SO 2;
2Cu 2O +Cu 2S =6Cu +SO 2↑;
④电解精炼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中,由1molCuFeS 2制取1molCu 时共消耗2molO 2
B .在反应2Cu 2O +Cu 2S =6Cu +SO 2↑中,只有Cu 2O 作氧化剂
C .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mol 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质量一定为32g
D .冶炼过程中的尾气可用来制硫酸
9.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0mL 的Cl 2通入到25.0mL 0.1mol·L -1
Na 2S 2O 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Cl 2全部转化为Cl -,则S 2O 32-转化为( ) A .SO 4
2-
B .SO 3
2-
C .S
D .S 2-
10.如图装置,将溶液A 逐滴加入固体B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 为浓盐酸,B 为MnO 2,C 中盛品红溶液,则C 中溶液褪色 B .若A 为醋酸,B 为贝壳,C 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 中溶
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物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
①Cu CuO CuCl2Cu(NO3)2
②Na2CO3NaOH NaHCO3CO2
③(NH4)2SO3CaSO3SO2NH4HSO3
④Al(OH)3Al2O3NaAlO2AlCl3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向质量分数为2a%,体积为10mL,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稀H2SO4中加入V mL 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 > 10mL 2c2=c1 B.V < 10mL 2c2>c1
C.V > 10mL 2c2<c1 D.V > 10mL 2c2>c1
13.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物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A.7︰6 B.6︰7 C. 9︰4 D.1︰1
14.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mol/L的HCl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A.6.4g B.4.8g C.2.4g D.1.6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15.(10分)按要求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1)写出每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先产生淡黄色沉淀,后又产生黑色沉淀:、
(2)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3)向碳酸氢钡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4)向含1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1.2mol的Cl2:
16.(6分)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MnSO4+ K2S2O8+= KMnO4+ K2SO4+ H2SO4
(2)此反应的还原产物是,当生成1mol高锰酸钾时,共有 mol电子转移17.(11分)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

则:
①X为。

A.SO32- B.SO42- C.CH3COO- D.SiO32-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将0.02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
得沉淀的质量为(精确到0.1g)。

④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

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
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硫酸,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填相应的离子符号)。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2分)物质A-L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化合物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

A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生成B、C、D。

B为砖红色固体,D、I均为红色固体,E、I、K是三种常见金属,其中组成E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L可作净水剂,向L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H溶液呈蓝色。

O
A C
D
G F
B H
I
E
J
K
L O2
高温
2
煅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和G的化学式:E 、G 。

(2)L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写出B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E→K+J的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这类反应被称为反应,举出这类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5)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A与O2反应得到B、C、D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某种检验葡萄糖的反应中含有B生成,则A的化学式为。

(6)过量的I与含n molG的浓G溶液共热生成m molC,若给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的粉末,则溶解掉K的质量为 g(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

19.(12分)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
方程式。

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
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

将装置的字母填入□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
有。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2+可采用的试
剂为;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 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 mol。

20.(7分)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

(1)现需配制250mL 0.10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 g
(3)另取废水50.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 溶液反应,反应液中再滴加上述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mL。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 2Cr3++3I2+7H2O
②I2+2S2O3 2I-+S4O62-
试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8分)15.(10分)
(1)
(2)
(3)
(4)
16.(6分)
(1) MnSO4+ K2S2O8+= KMnO4+ K2SO4+ H2SO4(2)、
17.(11分)(1)和
(2)①②③④
(3)、
18.(12分)(1)、
(2)
(3)
(4)、
(5)(6)
19.(12分)
(1)①

(2)①


( ) ( ) ( ) ( ) ( ) ( ) ( ) ( )
② (3)①
② 、
20.(7分)(1) 、(2) g (3)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计58分)
15.(10分)
(1) 3222Fe
S 2Fe S +
-++=+↓ 22Fe
S FeS +
-+=↓
(2) 3224342Al 3SO 6OH 3Ba 2Al(OH)3BaSO +--+
+++=↓+↓ (3) 223332Ba 2HCO 2OH BaCO CO 2H O +---++=↓++ ‘
(4) 23222Fe 10I 6Cl 2Fe 12Cl 5I +-+-++=++ 16.(6分)(1)2 MnSO 4+5K 2S 2O 8+8 H 2O =2KMnO 4+4K 2SO 4+8H 2SO 4(单线桥表示法) (2) K 2SO 4和H 2SO 4 、 5 17.(11分)(1) Na 2CO 3 和 Ba(OH)2 (2)① B ② 离子键和共价键 ③ 6.1g
④分别取少量D 、E 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其中含有Mg 2+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的含有Al 3+
(3) 3NO - 、 2323Cu 2NO 8H 3Cu 2NO 4H O -++++=+↑+
18.(12分)(1) Al 、 H 2SO 4 (2) 323Al 3H O
2Al(OH)()3H ++++胶体
(3) Cu 2O +H 2SO 4=CuSO 4+Cu +H 2O (4) 铝热 、 焊接钢轨或冶炼金属 (5) CuFeS 2 (6) 56(n -m ) 19.(12分)
(1)① 干燥气体
② 2Fe +6H 2SO 4(浓) △
Fe 2(SO 4)3+3SO 2↑+6H 2O
(2)①
.
A-A-A(或C)-D-E-A(或C)或A-A-A-A(或C)-D-E-A(或C)(合理给分)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或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碱石灰
或: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或: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② D中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①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反应前后D中粉末质量的差值(反应前D中氧化铜粉末质量反应后D中粉末的质量)(其他合理给分)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
20.(7分)(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 3.95g
(3)c(Ba2+)=0.024 mol•L-1
.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