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之喆;周志衡;周腾;张冬莹;王家骥
【摘要】指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发展现状,提出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从系统架构和支撑系统两方面探讨系统设计情况,以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信息服务为例论述系统环境和系统实现.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
【年(卷),期】2015(036)003
【总页数】5页(P17-2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架构
【作者】林之喆;周志衡;周腾;张冬莹;王家骥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广州510006;广州医科大学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006;广州医科大学广州510006;广州医科大学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8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力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医改方案的提出,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四梁八柱”之一,支撑着医疗卫生服务更方便、快捷、高效[1]。
尽管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始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各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但是各地区的社区卫生信息化水
平参差不齐,使用的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名称不统一,无法更好地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2]。
对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而言,信息化仍局限于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的内部,没有建立与社交娱乐互动沟通平台一样受欢迎的医患互动发展空间。
移动互联网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是现代通信和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通过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移动网络,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等独特优势,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研究,是一个独特且有价值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1 浙江
浙江省以“建成一个网络畅通、应用全面、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系统安全可靠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网络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3]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建设、推广和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实现7成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基
本医疗管理系统及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6位
一体的、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有5成的居民健康档案
实现电子化。
2.2 上海
上海市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先进程度和覆盖范围居全国前列,将云技术作为总体的技术支撑和架构,建立包括20多个体系及200多个功能模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并且通过居民健康卡和医生绩效卡“二合一”进行数据的挖掘处理。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整合,明确社区医生的职责分工,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地开展社区卫生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4]。
2.3 北京
北京市于在2007年开始将中医服务内容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2009年市
区内120所小规模医院全部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支持用
于社区卫生信息化工程;2014年大力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将人民医院、世纪坛医院、北医三院3家三级医院与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的诊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共
享电子病历、双向转诊、预约挂号等医疗信息[5]。
2.4 广东
目前,广东省已有部分地区由市一级统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出近期建设的目标、工作计划,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建设任务,力求让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信息数据能够互联互通,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
3.1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性能的提升、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与互联网的结合,最终诞生了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移动通讯接入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而一般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指的是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使用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健康服务正逐步走向融合,形成移动健康服务,继承并整合了“移动”的随身、随时、随地和“互联网”的分享、开放、互动等多方面优点,将健康服务从计算机平台延伸至手机、平板计算机和任何可移
动终端上,实现医患沟通的飞跃[6]。
3.2 移动互联网助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移动健康是电子健康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扩展,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轻松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录入、居民健康卡管理以及家庭健康档案管理。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能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健康信息发布、健康教育信息发布,对于已经注册的社区居民还可以提供预防接种提醒,慢性病病人、老年人健康监测等。
目前我国现有通讯技术及其基础设施方面,均已具备建立与发展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技术条件,尤其近10年,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全面蓬勃发展起来,为医疗保
健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4.1 移动社区卫生服务架构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从移动互联网的层次上可分为终端设备层、接入网络层以及应用业务层[7]。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移动服务具有个性化、自适应特征,其层次结构,见图1。
上层的移动应用通过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获取用户交互支持和移动中间件,移动中间件由运行于多种互联网协议之上的通用服务元素构成,包括移动数据管理、配置管理、发现服务和事件通知等。
4.2 社区卫生服务支撑系统(图2)[8]
5.1 系统环境
本系统架构于阿里云服务器,使用其领先的弹性计算、SLB负载均衡、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开放缓存服务,随着本系统用户量和日均访问量的上升,云服务器可以随时增加数量,配合RDS,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阿里云服务器还提供了云引擎、日志统计、消息队列以及开放搜索服务,弹性的计费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使其更能够专注于卫生服务本身[9]。
本系统采用流行的“轻客户端、重服务”的模式,使用模块视图控制(Model View Controller, MVC)软件构建,见图3。
其中,模块(Model)用于封装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单元以及对数据单元的处理。
模块有对数据直接访问的权力,例如对数据的持久化。
模块独立视图和控制,即模块并不知道它会如何被显示或是被如何操作,但是模块中的数据单元的变化一般会引发一个刷新消息。
用于监控模块状态的视图必须先在模块上注册,之后视图就可以知道数据模块上发生的改变。
视图(View)用于模块中数据单元的显示,程序的处理逻辑一般不在视图中处理。
为了能够实现数据的刷新,视图需要监视一个或者多个模块(Model)的数据单元,必须先在所监视的模块中注册,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的注册界面必须能够访问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模块。
控制(Controller)是不同模块的组织,控制着应用程序
的流程,能够对用户产生或者模块产生的事件做出响应。
5.2 健康档案管理
在社区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居民通过本系统的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注册,填写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触发控制逻辑,发送更新信息至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数据模块,通过网络通信模块查询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引发一系列逻辑处理,包括移动客户端界面的刷新或者居民健康档案的新建等。
如图4所示,如果数据库中已经包含该居民信息时,通过触发界面刷新,显示该居民已经填写的健康档案信息,居民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信息并提交,提交完成的健康档案信息进入审核的数据缓存队列,等待社区医生的进一步审核。
如果数据库中并未包含该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则触发了新建的操作,由居民填写相应的健康档案信息,进入待审核的数据队列,等待社区医生的审核,审核完成后该健康档案信息将进入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
5.3 健康信息服务
健康信息服务包括系统管理员、健康信息员和普通居民3个角色:系统管理员进行健康栏目管理、健康信息员设置和已注册的居民信息管理;健康信息员进行卫生信息发布和健康知识上传;普通居民可以通过录入健康档案,建立一个居民账号,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卫生信息浏览,健康知识检索和健康知识下载,见图5。
健康信息员通过信息员账号登录本系统,进行健康信息编辑,特定推送人选,如对高血压患者推送高血压日常防治措施的健康信息、对糖尿病患者推送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
随着医疗信息化改革浪潮的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势在必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较低的价格和技术门槛,将数字生活带到人们身边[10-11]。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间的资源共享,最优整合和最大协同医疗服务资源,将在医疗信息化改革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2-13]。
本文通过指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信息化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
信息系统。
希望能对国内相关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关文献】
1 滕建荣,何炜. 区域卫生信息化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8):39-42.
2 申玉杰,高璐璐,俞守义.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4):18-21.
3 邹丽萍,查佳凌,吴韬,等.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 中国医院管理,2014,(5):51-53.
4 蓝剑楠,许亮文,刘婷婕,等. 浙江省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健康研究,2010,(30):339-342.
5 曹桂丽,陈玉玲,沈蔷,等.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中医信息系统使用和需求调
查[J]. 海南医学,2012,(13):14-15.
6 姚志洪. 跨入移动健康时代[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4,35(5):2-7.
7 鲍娟,柯尊平,魏刚.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模型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
35(1):7-11.
8 顾晓辉.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0):8-12.
9 周腾,林之喆. 基于稀疏表示的安防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电视技术,2013,37(S1):78-80.
10 周腾. 数字电视社交互动的研究与应用[J]. 电视技术,2012,36(S1):61-63.
11 周腾,陈建.ST OS20平台上的SNMP代理端的开发[J]. 电视技术,2011,35(S1):51-54.
12 胡新平,张志美,董建成. 基于云计算理念与技术的医疗信息化[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
31(3):6-9.
13 薛岚,瞿红国,杨勇. 社区远程高血压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