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d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入
学考试物理试题(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1. 下列数据是小宇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是()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30m
B.成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1.2m/s
C.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时间约为3s
D.八年级学生的身高约为50cm
2.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3. 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给家人打电话时,靠音调能分清对方是哪位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B.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6.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都能辐射出紫外线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7. 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
A.B.C.D.
8. 中学生要学会感恩。

2020年重阳节,小李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祝奶奶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祖孙俩打开说明书,发现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小李结合物理课上的知识,告诉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B.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5cm
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9.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
B.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因物体密度是永远不变的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10. 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
0.8×10 3kg/m 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
的质量是()
A.15g B.12.5g C.10g D.8g
11. 元旦假期,武汉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深度超过10cm。

为了估测积雪的密度,小明找到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将脚印下的雪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
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12. 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
中吸收了三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
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12cm3B.24cm3C.36cm3D.48cm3
二、填空题
13.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真
空中的光速约为 ______ m/s。

14.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______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熔化所需的时间是 ______ min。

15.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
折射(其中∠1=∠4),则 ______ 是折射光线,空气在 ______ (选填“AE的
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16.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
放在距放大镜 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
臂伸直,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17. 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 3、50cm 3、12cm 3.则金属球A的密度为
_______ g/cm 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这个空心球的空心体积为 __________ cm 3,若把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这个球的平均密度为 _______ g/cm 3.(小数点后保留1位)
18. 公共汽车通常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从车站发出汽车。

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1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t2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

三、实验题
19. 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和冷却现象”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 ______ (选填“铁夹A”或“铁夹B”)的位置;
(2)水在沸腾过程温度的变化特点如乙图所示,可在在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由图乙还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 。

20.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张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 ______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3)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 ______ (选填“AB两点”、“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

2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小明只需将凸透镜稍往
______ (选填“上方、下方”)移动就可调整成功;
(2)若在图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四、填空题
22. 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

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________ ;(写出某一项即可)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
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______ 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此石子的密度是 ______ kg/m 3。

五、综合题
23. 阅读本材料,并完成以下几个小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一“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

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

“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一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

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 小;
(2)氢气的密度是______ kg/m 3;
(3)“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 这一特性。

24.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玩具小车进行了观察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
(1)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若小车以图1中6~10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10m全程需要多久?
(3)在图2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

六、计算题
25.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洗手液、可杀死病毒的75%医用酒精(在体积上含有酒精75%,含水25%)成为日常防护用品。

(1)已知95%的酒精的密度是0.81g/cm 3,则200mL该酒精的质量是多少?
(2)已知纯酒精密度为0.8g/cm 3,则75%的医用酒精密度是多少?
(3)现在有密度为0.81g/cm 3的95%的酒精1000mL,如果加蒸馏水的方法把它配置成75%的医用酒精,需加多少毫升的蒸馏水?(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