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胶囊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肝解郁胶囊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
的影响
李宪波;孟亮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和试验组(在对
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和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SBP、DBP、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BP、DBP、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有降低(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对
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确切,但对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可以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更强的降压疗效,并具
有改善患者睡眠的作用.舒肝解郁胶囊可能通过改善失眠状态,加强降压疗效.
【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9)005
【总页数】4页(P401-403,406)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失眠;舒肝解郁胶囊
【作者】李宪波;孟亮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研究生院心血管内科专业2015级研究生2班,辽宁沈阳110034;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目前,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症状[1],同时具有失眠症状的人群患高血压的比例较高[2]。
为了解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态是否会有助于加强降压药物的疗效,本研究对伴有失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传统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观察患者用药前后情绪、睡眠改善情况及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来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伴有失眠症状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8~73岁,病程1~12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血压的测量方法: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的要求进行。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4]。
失眠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5点标准:(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
30 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质量
下降:睡眠浅、多梦;(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6h;(5)日间功能受损:
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5]。
同时符合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
评分>7分[6]。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在研究前1周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者,因其他疾病必须使用本研究所用降压药物以外的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者;(3)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或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及预期生存寿命不足1年者;(4)对舒肝解郁胶囊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晨起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片)
2.5 mg、缬沙坦(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80 mg/粒)80 mg口服;晚饭前给予苯磺酸氨氯地
平片2.5 mg口服。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580,0.36 g/粒)0.72 g/次,日2次,饭后口服。
1.4 观察指标统计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 平均舒张压(DBP)、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
内及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SBP和DBP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SBP和DBP也均明显降低(P
<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BP和DBP均有进一步降低(P<
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情绪变化及失眠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PSQI评分、SAS
评分、SD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常常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激动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精神抑郁倾向,进而影响睡眠,导致长期处于失眠状态[7-16],这些不良情绪及失眠状态会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平
衡失凋,以至不能正常调节和控制皮质下中枢的活动,这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血压升高[17],血压升高后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及睡眠
质量,Lin等[18]研究表明,失眠与高血压存在恶性循环,因此,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改善睡眠对保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陈俊逾等[19]研究证明舒肝解郁胶囊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抗
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及精神情绪。
舒肝解郁胶囊由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贯叶金丝桃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笨肼二葱酮类化合物、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等,可以改善5-HT1α受体的低敏状态,从而提高5-HT1α受体表达,进而提高5-HT功能以发挥更强的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作用。
刺五加能够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提高人脑兴奋度,同时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能减少环己巴比妥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连续给药镇静作用更强。
因此,将贯叶金丝桃与刺五加结合来制成的舒肝解郁胶囊可以有效起到益气安神的效果,即达到改善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20-21]。
目前,PSQI评分[22]、SAS评分[23]、SDS评分[24]分别用来评判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程度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SQI、SAS、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0.05),证明在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与陈俊逾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提示对于伴有失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可加强降压药物的降压疗效(P<0.05),考虑舒肝解郁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睡眠,进而改善
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17]。
本研究例数尚少,还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对于伴有失
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达到相同的降压效果,如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睡眠治疗,是否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用量,进而减少患者长期用药的费用及药物的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对伴有失眠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同时使降压疗效
进一步加强,疗效优于单纯降压药物治疗。
对伴有失眠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
【相关文献】
[1] Levenson JC,Rollman BL,Ritterband LM,et al.Hypertension with unsatisfactory sleep health(HUSH):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7,18(1):256.
[2] Khan MS,Aouad R.The effects of insomnia and sleep los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Sleep Med Clin, 2017, 12 (2):167-177.
[3]王文,张维忠,孙宁玲,等.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
[4]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6]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7]李清伟,陆峥.失眠症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关系及其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7):505-507.
[8]黄慧昳,杨林.失眠症及其症状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6. [9]刘春萍,崔振双,李俊峡,等.心内科门诊慢性病患者失眠及焦虑抑郁情况调查[J].中国循
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5):605-606,609.
[10]翟安琪,于逢春,唐春燕.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7,18(3):15-17.
[11]毛琳玲,彭丽君,毕崇凤,等.门诊主诉失眠军人睡眠质量与睡眠节律及焦虑、抑郁的相关
性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16,5(1):42-44,61.
[12]陈铁光,李红岩,郭婵娟,等.失眠的证候学特征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4):231-233.
[13] Kalmbach DA, Pillai V, Arnedt JT, et al.Sleep system sensitization:evidence
for changing roles of etiological factorsin insomnia[J].Sleep Med,2016,21:63-69. [14] Dragioti E,Levin LÅ,Bernfort L,et al.Insomnia sever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emographics, pain features, anxiety,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pain: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results from the PainS65+cohort[J].Ann Gen Psychiatry,2017,16:15.
[15]张蕾,和申,余一旻,等.原发性失眠人群特征、睡眠质量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5):689-694.
[16]Sjöstedt C,Ohlsson H,Li X,et al.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long-term use
of benzodiazepine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or insomnia[J].Psychiatry Res,2017, 249:221-225.
[17]李海聪,李渊,马明,等.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1):280-283.
[18] Lin CL,Liu TC,Lin F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isorders and hypertension in Taiwan: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Hum Hypertens,2017,31(3):220-224.
[19]陈俊逾,陈惠欣,邱作成,等.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睡眠障碍3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教育,2013,11(2):12-13.
[20]施荣汉.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3):417-418.
[21]周云飞,刘铁榜.舒肝解郁胶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3):285-286.
[22]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
43(3):260-263.
[23] Suzuki Y,Sakurai A,Yasuda T, et al.Rellability, valid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Social Adjustment Scale-Self Report[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3,57(4):441-446.
[24]Leu SH,Chou JY,Lee PC,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heehan Disability Scale (SDS-C)[J].Asia Pac Psychiatry,2015,7(2):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