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网2007年11月1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8分)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当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联合国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答案】C
【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人民网东京2007年9月23日电
材料四 布什首先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两国安全与和平的基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这一同盟关系。布什肯定了日本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福田指出:“布什总统对日本支持国际社会反恐活动表示赞赏,他希望供油行动能够尽快重启。”他同时表态说:“……我将尽己所能,(敦促国会)早日通过恢复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动的法案。”
B.农民没有改变自己的种植结构
C.该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政府已经不在该地征收粮食税
12.在研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个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民间着手进行分析,比如民间的商业生产、贸易、礼仪、生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此,你的认识是
A.可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间各行业的发展
B.不可行,这些方面不能较全面地展示明朝的民间生活
A.鼓励农业,禁止商业
B.重视农业,放任商业
C.以农为本,工商为末
D.农业为主,工商皆本
11.由于种棉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少,到了清代康乾之时,整个上海地区,正如两江总督高晋所说:“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由材料可知康乾时期
A.种植水稻比种植棉花获利更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4.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③越南战争 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运动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3.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于发展。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与中国的振兴,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力量,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开始活跃于世界舞台,因此③④正确,故选A。①项错误,多极化格局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到现在并未建立。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冷战后的国际局势。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
D.向不结盟政策转化
【答案】B
【解析】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
(4)“成为亚洲一员”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认为日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6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选B。A项错误,是我国外交方针;C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C.可行,这些方面的资料丰富且真实性较强
D.不可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经济政策
二、综合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发展与美国息息相关,日美同盟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8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 ——《军事博览报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越南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因此排除③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求同存异的方针有利于缓解不同国家的矛盾,凝聚共识,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雅尔塔体制 八千字电文 铁幕演说
D.雅尔塔体制 戴维营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B
【解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1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有关欧洲复兴方案的名称。柏林危机是”1948年,美苏在柏林发生了一场争斗,历时11个月,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而告终;故选B。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雅尔塔体制是指1943年,美、英、苏三国通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雅尔塔会议(1945年)、波茨坦会议(1945年)达成有关对德、日作战,处置德国,波兰和远东问题,建立联合国等一系列协议,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八千字电文是1946年2月22日;铁幕演说是指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戴维营会谈是指1959年9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发表的会谈公报;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因此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防夷五事》的政策实质和消极作用。(6分)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材料二 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采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环球》杂志2004年9月
材料三 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党总部演讲时公布了自己参选的政策纲要:外交政策以联合国、日美同盟和成为亚洲一员为中心。争取根据《日朝平壤宣言》解决绑架问题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8.中国明朝之前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9.在宋代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曾被称为著名“瓷都”的是
A.洛阳
B.唐山
C.景德镇
D.佛山镇
10.以下对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的表述,准确的是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
D.向不结盟政策转化
7.《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活动。
5.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947年到1948年的国际局势。
2.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控制西欧
C.限制中国
D.遏制苏联
【答案】D
【解析】美国冷战的核心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选D。A项说的是根本目的,B项是为对苏联冷战服务的,通过控制西欧,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力量;C项不是美国冷战的中心内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
4.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③越南战争 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12分)
C.雅尔塔体制 八千字电文 铁幕演说
D.雅尔塔体制 戴维营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2.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控制西欧
C.限制中国
D.遏制苏联
3.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8分)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当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联合国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答案】C
【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人民网东京2007年9月23日电
材料四 布什首先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两国安全与和平的基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这一同盟关系。布什肯定了日本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福田指出:“布什总统对日本支持国际社会反恐活动表示赞赏,他希望供油行动能够尽快重启。”他同时表态说:“……我将尽己所能,(敦促国会)早日通过恢复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动的法案。”
B.农民没有改变自己的种植结构
C.该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政府已经不在该地征收粮食税
12.在研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个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民间着手进行分析,比如民间的商业生产、贸易、礼仪、生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此,你的认识是
A.可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间各行业的发展
B.不可行,这些方面不能较全面地展示明朝的民间生活
A.鼓励农业,禁止商业
B.重视农业,放任商业
C.以农为本,工商为末
D.农业为主,工商皆本
11.由于种棉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少,到了清代康乾之时,整个上海地区,正如两江总督高晋所说:“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由材料可知康乾时期
A.种植水稻比种植棉花获利更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4.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③越南战争 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运动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3.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于发展。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与中国的振兴,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力量,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开始活跃于世界舞台,因此③④正确,故选A。①项错误,多极化格局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到现在并未建立。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冷战后的国际局势。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
D.向不结盟政策转化
【答案】B
【解析】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
(4)“成为亚洲一员”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认为日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6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选B。A项错误,是我国外交方针;C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C.可行,这些方面的资料丰富且真实性较强
D.不可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经济政策
二、综合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发展与美国息息相关,日美同盟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8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 ——《军事博览报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越南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因此排除③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求同存异的方针有利于缓解不同国家的矛盾,凝聚共识,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雅尔塔体制 八千字电文 铁幕演说
D.雅尔塔体制 戴维营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B
【解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1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有关欧洲复兴方案的名称。柏林危机是”1948年,美苏在柏林发生了一场争斗,历时11个月,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而告终;故选B。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雅尔塔体制是指1943年,美、英、苏三国通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雅尔塔会议(1945年)、波茨坦会议(1945年)达成有关对德、日作战,处置德国,波兰和远东问题,建立联合国等一系列协议,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八千字电文是1946年2月22日;铁幕演说是指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戴维营会谈是指1959年9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发表的会谈公报;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因此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防夷五事》的政策实质和消极作用。(6分)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材料二 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采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环球》杂志2004年9月
材料三 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党总部演讲时公布了自己参选的政策纲要:外交政策以联合国、日美同盟和成为亚洲一员为中心。争取根据《日朝平壤宣言》解决绑架问题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8.中国明朝之前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9.在宋代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曾被称为著名“瓷都”的是
A.洛阳
B.唐山
C.景德镇
D.佛山镇
10.以下对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的表述,准确的是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
D.向不结盟政策转化
7.《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活动。
5.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947年到1948年的国际局势。
2.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控制西欧
C.限制中国
D.遏制苏联
【答案】D
【解析】美国冷战的核心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选D。A项说的是根本目的,B项是为对苏联冷战服务的,通过控制西欧,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力量;C项不是美国冷战的中心内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
4.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③越南战争 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12分)
C.雅尔塔体制 八千字电文 铁幕演说
D.雅尔塔体制 戴维营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2.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控制西欧
C.限制中国
D.遏制苏联
3.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