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量性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第一节 概述
6
一、研究设计中的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欲施加或观察的、 能作用于研究对象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又 称实验因素。
7
2.实验对象:指在实验中接受处理并作为实验观察的人、动 物或其他实验材料,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对象,亦可称为 研究对象。
8
选 择 研 究 对 象 时 注 意
3
护理研究按性质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直到目前为止,定量研 究仍然在护理研究中占主导地位[2]。
研究类型 6种SCI收录的国际护理期刊/年
3种中国护理核心期刊/年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篇数
40 35
百分比(%)
45.46 39.77
定性定量 10 结合
其他
3
总计
88
11.36 3.41 100
篇数
图2-2-5不对等对照组仅后测对照设计原理
33
自身前-后对照设计
O1 X O2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图2-2-6 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原理
34
时间连续性设计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图2-2-7 时间连续性设计原理
24
护理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
➢ 随机对照试验 ➢ 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 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 其他类型的随机对照试验
25
随机对照试验
R E O1 XA O2 R C O1 XB O2 or R E O1 XA O2 O3 O4 R C O1 XB O2 O3 O4
R=随机分组 E=实验组 C=对照组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 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干预和随机分配,而是在研究 前已客观存在的,这是与实验性研究的重要区别;
➢ 分析性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组,这是与描述性研究的重要区 别。
42
队列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
样本
暴露组 追踪观察期 非暴露组 追踪观察期
结局(+) 结局(-) 结局(+) 结局(-)
图2-2-8 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
设立对照设立对照同期随机对照concurrentrandomizedcontrol非随机同期对照nonrandomizedconcurrentcontrol自身对照selfcontrol交叉对照crossovercontrol历史性对照historicalcontrol空白对照blankcontrol随机化随机化随机抽样randomsampling随机分组randomallocation简单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多级抽样multistagesampling实验性研究单纯随机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总体可按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等分层在各层内再进行前述的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实验性研究以家庭学校医院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随机分组要保证组间可比性群间变异越小越好整群随机小区4小区5小区3小区2小区1护理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护理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其他类型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11xxaaoo22bboo2211xxaaoo22oo33oo44oo33oo44rr随机分组随机分组ee实验组实验组cc对照组对照组x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第nn次观察或测量次观察或测量图221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理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实验前后对照设计11oo2222oo33oo44oo33oo44rr随机分组随机分组ee实验组实验组cc对照组对照组x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oonn第nn次观察或测量次观察或测量图222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原理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aaoo11bboo11rr随机分组随机分组ee实验组实验组cc对照组对照组x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oo11观察或测量观察或测量图223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原理第三节第三节类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研究者不能完全控制研究对象的分组即设计内容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但可能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R E X O1
RC
O1
or
R E XA O1 R C XB O1
R=随机分组 E=实验组 C=对照组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1=观察或测量
图2-2-3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原理
28
第三节 类实验性研究 非实验性研究
29
类实验性研究
研究者不能完全控制研究对象的分组,即设计内容一定 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但可能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 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43
观察性研究
例:深静脉置管术所致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与留 置时间长短的关联程度
❖设计要点
研究对象
观察组
治疗结束
需深静脉置管术患者216例
感染率(+)
对照组
治疗结束
相关分析
同期未采用深静脉置管,且静脉输 感染率(+)
液时间大于6天的住院患者87例
相关分析
44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
病例组 对照组
图 2-2-1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理
26
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R E O1 X O2 R C O1 O2 or R E O1 X O2 O3 O4 R C O1 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图2-2-2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原理
27
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3 调查性 33 实验性 16 经验性 3 个案 7 0
综述 10 其它 8 115
百分比(%)
2.61 28.69 13.91 33.04 6.08
0
8.69 6.95 100
[2].方进博.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7-29 [3].袁长蓉. 当代护理科研选题方向及其趋势分析. 解放军护理杂志【J】2005,22(11):1-2
16
干预
➢ 是研究者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施加给研究对象引起直接或 间接效应的处理因素,该因素可以是研究者主观施加的 各种外部干预,也可以是存在着的一种固有因素或某种 自然条件。
➢ 干预是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
17
设立对照
➢ 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分类 同期随机对照(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 非随机同期对照(non- 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自身对照(self control) 交叉对照(cross-over control) 历史性对照(historical control)
➢ 按照对照组的处理措施分类 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18
随机化
➢ 包括两种形式 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 随机分组(random allocation)
➢ 常用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40
相关性研究
➢ 探索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探索是否存在关系的研究。 ➢ 同描述性研究相同点是没有任何人为的施加因素,差异是
相关性研究要有比较明确的几个变量,以便回答所变量间 是否有关系。
例如:了解结核病人的信息支持水平和自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41
分析性研究
➢ 在自然状态下,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现象、行 为或人群的异同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
30
类实验性研究
➢ 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 自身前-后对照设计 ➢ 时间连续性设计
31
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E O1 X O2 C O1 O2
E=实验组 C=对照组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图2-2-4 不对等对照组前-后对照设计原理
32
E X O1
C
O1
E=实验组 C=对照组 X=施加干预或处理因素 On=第n次观察或测量
对照组纳入、排除标准
暴露(+) 暴露(-) 暴露(-)
暴露(+)
图2-2-9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
45
观察性研究
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要点
病例组 病例组纳入、排除标准 (糖尿病患者) 研究对象
对照组纳入、排除标准
对照组
(血糖正常者)


生 命
得出结论


46
小结:
➢ 量性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 实验性研究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 ➢ 类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 ➢ 非实验性研究有哪些?
例如:研究某种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 ———只选30-65岁的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肺肾功能不全者。
9
3.实验效应: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反应 或结果,一般通过实验指标来表达。
10
二、研究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
1.内部效度: 指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 明确程度。
13
实验性研究
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研究对象设置干预措施, 按重复、对照、随机化原则控制干预措施以外的影响因素, 总结干预措施的效果。
14
实验性研究的基本特点
➢ 干预 ➢ 设立对照 ➢ 随机化
15
改进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前清洁灌肠方法的研究
1、将120名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 2、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 3、实验组采用改良的清洁灌肠方法 4、评价灌肠效果(包括术中肠道清洁度、灌肠所用 时间、术中肠壁水肿、灌肠总次数以及患者主观感受 与不良反应)
(1)生长和成熟 (2)前测的影响 (3)研究对象的选择偏性 (4)研究对象的缺失 (5)研究程序的不一致
11
2. 外部效度: 指研究发现能够普遍推广到样本来自的总体 以及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 性和适用性。 例如:每周体育锻炼与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性 别
12
第二节 实验性研究
19
实验性研究
单纯随机
20
实验性研究
21
实验性研究
分层随机 总体
可按年龄、性别



、种族、教育水
平等分层
在各层内再进行前 述的简单随机分组
22
实验性研究
整群随机
以家庭、学校、医院、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 随机分组 要保证组间可比性(群间变异越小越好)
例:
23
小区 1 小区4
小区 2
小区 3 小区 5
例如:贫困山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 农村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的调查
38
横断面研究
➢ 特定时间与特定空间内对某一人群事件的发生状况及其影 响因素进行的调查分析。
➢ 横断面研究的种类
普查(census)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39
纵向研究
在不同时点对同一人群的疾病、健康状况和某些因素 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即 在不同时间对这一人群进行多次横断面研究的综合研究, 是前瞻性研究。
大家好
1
《护理科研与方法》
量性研究设计
发表学生:徐 娜 指导教授:李春玉 发表日期:2015.03.11
2
定义研究问 题
文献回顾
形成假设
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收集资料
抽样与研 究工具设

[1].胡艺,胡兰英,等.护理研究方法在护理科研课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2006,2(3):79-80
47
谢谢聆听!
48
35
非实验性研究
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 研究方法。
36
非实验性研究
非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相关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纵向研究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37
描述性研究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 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 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 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 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