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叙述故事变——爱心、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叙述故事--- 课堂里的爱心、耐心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担任的年级班较多、
教师,既要关心优等生,更要关心后进生。
关心优等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指点,优等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但后进生则不然。
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
对某个问题,尽管老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样老师也就失去了信心。
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用爱心、耐心感化他们。
记得几年前,我刚接六年级科学教学课时,我了解到一名学困生,被同学称为“低能儿”。
第一次课堂上抽查课堂笔记时,我发现他每行东写一个字,西写一个字,还没等我说他时,他已满脸通红,低下了头。
当时其他学生看着我笑了,叫了一声老师,我明白了,这孩子智商不高,我在课堂上也就没有批评他,只是附耳低声说“课后借同学笔记抄好行吗?”他点了点头,后一节上课时,他把课堂笔记本打开送给我看。
我说了声,“孩子加油”。
我然后把他的课堂笔记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
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
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此后,他的课堂笔记虽课堂不能及时记录,但每次作业都会补上,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第一次抽背全班同学名词解析时,当然他也被抽到了,他站着低下了头。
我就说,你可以对着笔记或书本把它给大家读一遍,他还是不说话,我也再没有说他,只说了今天必须要记住。
课后他自觉的留下来背,要背的内容就20来个字,十多分钟过去了,他还没来背。
我走到他跟前,我说“记不住那就大声的读,读出声来,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可他读了几个字就不读了,这时我才明白,他有一些字都不认识。
我就走到了他身边,反复带着他读,直到他自己能独立读出来为止。
我说“你看你大声读出来,不会的地方老师告诉你,也可以问同学,没人笑话你。
”后来把概念背出来了。
后来课堂提问或抽背概念时,他有时还会举手回答了。
抓住时机对他进行口头表扬,“你的能举手回答问题了,老师为你高兴。
”
在课堂上,老师适当运用启发的话语,再加上热情的态度,就能让受到表扬的学生获取信心,有欠缺的也看到了希望和目标。
这时,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充满鼓励的话,就能让无力举手的学生站起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学困生转变成长的契机。
后来实验操作也有了较大提高。
期末师市科学抽考,他的成绩由原来的D级升到C级。
教师坦诚无私的爱,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满足,而且能使学生和教师心理相容,关系融洽。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