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会说话的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会说话的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手是人体最主要的感知器官之一,能够发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探究手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意义;
3.通过模仿和表演会说话的手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手的表达形式和意义
3.会说话的手语言的模仿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
1.观察和发现方法:通过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发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体验与感受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或幼儿的自由表演,让幼儿感受会说话的手语言的表达和意义;
3.游戏化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模仿和表演会说话的手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带领幼儿观察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如洗手、吃东西、画画等。
2. 正式教学
(1)手的表达形式和意义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只手,并请幼儿观察。
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手的五个手指,以及伸缩的手腕、手指等部位。
教师告诉幼儿,手是人体最主要的感知器官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握手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2)会说话的手语言的模仿和表演
教师为幼儿演示会说话的手语言,如手比划“你好”,“再见”等基本词汇和常见物品的表达方式,并让幼儿通过模仿和表演来练习这些手语言。
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进行协作表演,来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拓展练习
让幼儿躺在地上或床上,感受手的变化,如手的温度、感受等等。
要求幼儿描述自己手的变化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让幼儿回忆课上的内容,强化幼儿对会说话的手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多用手语言来表达自己。
六、作业
布置幼儿回家后练习会说话的手语言,让他们和家长一起练习和表达,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
本次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通过手的观察、会说话的手语言的学习以及协作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该教学方案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基本的手语言表达方式,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