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如何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高出生高死亡率”状态,这主要与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重销售、轻理财”现象有关,因此只有加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改进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部分民营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高出生高死亡率”的状态,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

这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重销售、轻理财”,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现象密切相关。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改进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就如何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谈些认识。

1 改进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①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环节。

②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客观环境变化的现实要求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趋于成熟,一方面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也越来越严。

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就不可能达到各相关利益者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必然导致企业无法在这样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实现生存、发展和盈利。

③是新形势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提出的迫切要求加入WTO以后,对民营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民营企业必然遭受来自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但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符合国际运作惯例,重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重视会计信息职能作用的发挥。

④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客观要求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寿命较短,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死亡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现金支付能力,不管其规模有多大,都会破产,无法做长,或者长成一棵“小老树”,即使勉强活着,也无法做大做强。

2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及现状
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投资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企业管理层次较低,员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高,再加上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大多数都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因此有其自身特点及存在诸多不足。

①凭经验决策,财务管理地位低中小型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创业者(“家长”)身上,其决策主要凭经验进行决策,决策所需的信息,大多以供销人员收集的市场信息为主。

企业财务管理未受重视,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被当作“记账员”,没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②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财务管理职能作用不大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由于一般都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再加上财务部门是一个“敏感部门”,所以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忠诚度”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志,重要的财务人员一般都出自家族的内部。

财务人员大都未经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管理应有的专业能力,从而难以为企业高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更难以参与到企业的筹资、投资等重要的财务管理决策管理之中。

③老板说了算,财务管理内容单一在家族制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一般都由老板说了算,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仅限于财务控制,即财务部门通过控制财务收支和分析检查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监督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赢利,协助老板实施财务监控。

④投资和资金营运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一般都很短缺。

资金来源一般主要是老板的股本投入和有限的留存收益,致使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投资和资金营运能力处在低水平,只能小打小闹,因为要尽快收回投资,只能追求短期目标,无法或者很少考虑扩大规模,无法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更无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⑤财务控制能力薄弱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最主要的是现金流的管理。

但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也由于其他客观和主观原因,造成企业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流动资产内部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导致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营运能力低下,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⑥成本核算和管理混乱许多企业的存货收入和发出都不是按照科学的标准来计算,而是采用目测或估推,从而失去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成本账目设置不全,会计科目混乱,成本核算不准,库存不实,成本控制手段跟不上,即使出现了“跑、冒、滴、漏”的现象,也无从觉察。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改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以适应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有效、持续发展。

3 加强和改进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转变观念,强化制度,切实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

要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民营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真正贯彻落实到民营企业内部。

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应该走出误区,更新观念,改变和降低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以认真落实,搞好内部各个方面的财务监控。

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能够选择“异己”,让有专业能力和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关键财务岗位上来。

3.2 强化财务决策工作让财务部门能够运用现代专业管理的方法,参与到各种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等方面的论证、评价和考核工作中来,以改善投资方
面财务决策。

并让其参与到筹资、成本、收入、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中来。

保证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从财务的角度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供领导決策参考。

3.3 建立合理的日常财务控制制度①完善财务处理流程。

企业任何财务或经营活动管理,应当有科学的财务处理程序。

②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也可称财务检查)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创新,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领域发展。

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4 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①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

②加强财产控制。

企业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即资金,加强财产控制是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

加强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对赊销客户的资信进行调研评估,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赊销周期。

④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健全原始记录,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才能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成本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利润的核定、税收的缴纳奠定基础,为企业决策提供保障。

⑤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重点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教育,以增强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总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环节,改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

可以断定,未来拥有成功的财务管理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才能成为成功的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