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一中2015届高三地理能力测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漳县一中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时间 2014-10-25)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某地(该地经度为150°E)某日太阳视运动
示意图,读图1回答1—2题
1、由右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的北极星仰角为35°
B、该地北极星仰角为55°
C、图示日期襄阳昼长夜短
D、图示日期襄阳昼夜等长
2、有关该地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有明显的春汛
B、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图1
C、7月份该地高温多雨
D、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图2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2
3、.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髙山草甸
B.针阔混交林
C. 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3回答5~6题。
图3
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 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读某河流经地区示意图(图4),回答7~9题。
图4
7.下图5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图5
8.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图示河流水文的一大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
6月~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
在次年1月才到达下游。
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
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
峰。
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
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
读右图6完成 10~11 题。
10.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A.西南坡大于东北坡
B.东坡大于西坡
C.西南坡大于西北坡
D.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11.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北坡最小,这一现象
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北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B.北坡为阴坡,积雪多,积雪融水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流水侵蚀力弱
图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回答。
第42—4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与湄公河之间有洞里萨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
湄公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亦大,其干流流量约1/4来自巴色至上丁段。
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
(1)根据图文资料说出洞里萨河流向的周期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2分)
(2)资料显示,输入洞里萨湖的泥沙量远多于其输出的泥沙量。
请分析说明这对湄公河下游地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10分)
37、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造船工业是乌克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乌克兰船厂以生产大型海洋船(如航空母舰)为主,且大型海洋船舶建造多数需要露天作业。
材料二乌克兰国家分布图(左图)和尼古拉耶夫气候资料图(右图)。
(1)图中M地区是乌克兰年
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最多可
达2000mm。
请简述其主要原
因。
(4分)
(2)试分析说明乌克兰的造
船厂生产大型海洋船的有利条件。
(12分)
(3)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
试简要分析乌克兰北部地区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我国东南沿海某旅游区距离中心城市不足30千米。
近几年,在原有旅行项目的基础上又投资开设果树观光与采摘项目(图10所示).
结合提供信息,分析在该地开设上述旅游项目的可行性。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及XX古城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XX城常饱受水患。
北宋X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X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
XX城内有数百口水塘,X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
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XX 古城免受洪涝危害。
材料二:XX古城图
(1)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XX 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分)
(2)从地理角度说明,X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XX城免受洪涝危害的作用。
(6分)44.(10分)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10-3 mg/m3和75×10-3 mg/m3,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
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该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
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地理参考答案:
1-5 D B A C B 6-10 C C C B C 11 D
36.(1)流向变化:5~10月,向(西)北流(或流向洞里萨湖)(2分);11月~次年4月,向(东)南流(或流向湄公河)(2分)。
原因:5~10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4分);11月~次年4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4分)。
(2)泥沙大量沉积,洞里萨湖面积和容积减少(2分),洞里萨湖调蓄作用减弱(或调节湄公河径流季节变化的能力下降)(2分),加剧湄公河下游流域的旱涝灾害(2分),致使湄
公河河口旱季海水入侵加剧(2分),下游航运受限制(2分)
37.(1)M地距大西洋最近,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多(2分);地处西风的迎风坡,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2分)。
(2)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大型船舶建造;降水少,晴天较多,利用露天作业;地处海湾,港阔水深,风平浪静。
钢铁工业发达,原材料丰富。
地处欧洲,市场广阔。
海陆交通便利。
(每点2分,共12分)
(3)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水热配合较好(雨热同期),有利于玉米的生长;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广泛,土壤肥力较高。
(每点2分,共8分)
42、旅游地理:该地距中心城市较近;(2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分)(旅游资源组合好)湖光山色与果树观光、采摘果实相结合,会给游客带来精神享受与亲身体验;(4分)景区产生的果核与果皮等废渣又可作为林地肥料,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分)
43.(10分)(1)XX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XX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2分)
(2)①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
②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③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④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
(答3点即可,6分)
44、(10分)(1)空气质量下降。
植被覆盖率降低;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增加。
(4分)
(2)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城市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工业布局(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
(答3点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