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的研制 概述 1 理论分析 2 ××的研制 (一级标题与总标题重复) 3 结论 也有层次标题之间互相混淆的情况
避免将层次标题与要点混淆(一般用带括号 的编号或字母等表示要点)。 层次标题必须按要求格式编写。要点可单独 占行,也可与下文接排。 层次标题不应过细。很多情况下可去掉,或 改成要点。 同一级层次标题尽量采用排比。一级标题难 以做到,二级及以下级别标题应尽量做到。 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义相关 语气一致
2)
3) •
•
•
摘要的写作要求 用第三人称:不用我(们)、笔者等作主语。 一般也不用“作者”。 一般不用“本文”:“本文研究(对‥‥‥进 行了试验,认为,提出)了……”逻辑上不通。 “本文介绍(报道)”,逻辑上没问题,但不 必要。 简短精练,明确具体,准确反映论文主要内 容(重要内容不漏掉,也不超出论文内容)。 不应出现类似课题鉴定的自我评价,如“具 有……意义”、“填补了……空白”,等。 采用规范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 构式。除非要反驳某篇论文(观点),一般不 出现参考文献。不应简单重复标题内容,也不 应罗列层次标题。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 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手工检索工 具、计算机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 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 能力。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
教学参考资料
[1] 陈雅芝等编著,《信息检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2] 王细荣,韩玲,张勤编著,《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 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 章云兰,万跃华,舒炎祥编著,《数字资源检索教 程》,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 [4] 张海涛等编著,《信息检索》,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8月 [5]Internet
此类问题较常见的研制概述的研制一级标题与总标题重复结论也有层次标题之间互相混淆的情况避免将层次标题与要点混淆一般用带括号的编号或字母等表示要点
文献检索及科 技论文写作
教学目的
《文献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 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 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 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
4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要陈述。
1) • •
作用: 使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补充题目的不足。 为科技信息检索机构提供方便。
分类 • 报道性摘要: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 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学术性期刊一般采用 此类摘要。 一般200~300字。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一些。 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 “目的、方法、结果和 结论。” 指示性摘要: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等。 50~100字。 • 报道-指示性摘要:介于上述2者之间。重要的 部分按报道性摘要写,其它部分按指示性摘要写。 100~200字。
6 中图分类号
根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图书馆、 各院系资料室和学报编辑部有)。
由于涉及的学科比较复杂,作者最好能 提供准确定分类号。
7 前(引)言(概论、概述)
一般可包括如下内容: 1) 研究或论文写作的目的和背景。 2) 理论依据、试验或研究方法。 3) 预期的结果以及本研究成果的地位、作 用和意义。 * 1)和2)两点类似于“综述”,应对相 关的研究前沿进行评述,以说明作者开 展的研究的必要性。
1)
2) 3)
3 署名及作者单位
论文署名只限于直接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能对内 容负责,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作者单位需尽量详细(不能用简称、缩写等),大学应写出 院(系、所),英文翻译应准确、统一。
•
各单位应重视本单位名称的统一英(外)文译名。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SWJTU) 有的期刊要求提供作者简介、照片。
ISBN 7-04-012789-X:22元
Return
图1-4 索引款目著录格式
Ewen-Smith, B. M. Ewing, M. Excell, P. S. Ezekiel, S. Faber, M. T. Fabjan, C. W. ……
23777 20974, 20976 22613 01352 20820 05177
6)
7)
反证 如数学上的反证法。属演绎推理。 对比 将截然相反的情况作对比,形成 鲜明的对照,从而证实(明)一种事物 的存在或正确。属类比推理。 因果互证 通过事理分析,揭示论点与 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证明论点的正 确性。属归纳推理。 归谬法 先假定某论点正确,然后以此 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荒谬的结论,从 而证明假定的论点是错的。此方法只适 用于驳论。属演绎反驳推理。
5 关键词
为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的需要从论文中选出的 词或词组。 尽量选用主题词,也可用自由词。主题词是经 过规范化的词,如《汉语主题词表》中收录的 词,国内期刊以此为主。自由词则是还未规范 化的词(未收入主题词表)。 数量为3~8个。 *由于主题词的选取比较复杂,一般编辑需根 据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加工。因此作者最好 能根据《汉语主题词表》查出主题词,必要时 可稍多,供编辑参考。
前言的写作要求: 1)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2) 开门见山,不饶圈子。 3) 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限于时间和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 免”,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而不是 客套。 4) 如实评述,避免吹嘘自己的或贬低别人 的成果。 *前言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一定要特 别重视。
7 正文
3)便于检索 题名中应有尽量多的关键词。这与题名应避 免笼统和空泛是相辅相成的。 4)容易认读 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略缩语、缩写、符号、 代号等。
2.1.2 标题的文字要求
在文字表达上,题目比正文的要求更高, 需更加仔细推敲,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 辞和逻辑规则,避免语病和歧义。 研究××新方法 → ××新方法研究 (用偏正结构,不用动宾结构。但中心动词有状 语时可用动宾结构,如:用××研究×× ) 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 →拱坝应力的特点 和分布规律 例
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或数据、已 有的理论等)对论点加以论证。 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 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证明论 点。属归纳推理。 事理引伸 用已知的道理为论据证明论 点。属演绎推理。 类比 将A事物与B事物对比,以B事物 的正确与否证明A事物的正确与否。属 类比推理。
1)
2)
3)
4)
5)
1)
1)题目过大 * 计算机应用 * 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 * 计算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计算机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 计算机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 AutoCAD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 AutoCAD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2)简短精练 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一般情况下,这是上限,在准确反映“最主要 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 ××的研究——“的研究”可删除 ××分析研究——“分析”与“研究”重复 删除不必要的“的” 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论文和社科类论文较 常见),但应避免滥用。 例:××(I)——理论分析 ××(II)——试验研究 ××(III)——应用实例
2.1.3 层次标题
格式: 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 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隔开,末位数字后不加任 何符号。 0 前(引)言(“0” 和“前言”等往往不写出) 1 ××× 1.1 ××× 1.2 ××× 1.2.1 ××× 1.2.2 ××× 1.3 ××× 2 ××× 3 ×××
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用相同层次标题,同一层 次的问题应用相同层次的标题。 (此类问题较常见)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与信息源 信息检索原理 检索工具 信息检索的方法与程序
Return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源
一、信息概述
信息的含义 文献的定义:以各种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的 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介。“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 最初,“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 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后来融合为一,泛指有史料价值的文 章和图书。 信息的特征
1) 2)
常见的问题:
主题不明确。 加入无关的内容。
* 学位论文要能反映作者的工作,但在期刊上发表的论 文则不能这样写。
3)
过多引用、重复已有的成果,冲淡了作者本 人的工作。
* 在研究生的论文中较多,往往由于作者缺乏自信,或研 究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成果。 4) 过多采用承上启下的句子。一般来讲,此类句子是 没有必要的。 “下面讨论……” 5) 没有按规范标注参考文献,使读者难以分清哪些是 作者的工作,哪些是引用的成果。
Return
图1-5 信息检索程序示意图
确定检索途径 1.分类途径 2.主题途径 3.题名途径 4.著者途径 5.其它途径
分析检索课题 1.主题内容 2.时间范围 3.信息类型 4.检索语种
主 题 概 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检索工具 1.索引 2.文摘
获 取 一 次 信 息
选择检索工具 1.馆藏目录 2.图书馆 信息检索系统
确定一次信息出处 1.缩写还原为全称 2.音译转换成原名 3.信息类型
信 息 线 索
选择检索方法 1.常规法 2.追溯法 3.交替法
Return
2 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
2.1 标题及层次标题 2.2 署名及作者单位 2.3 摘要 2.4 关键词 2.5 中图分类号 2.6 前(引)言(概述) 2.7 正文 2.8 结论和建议 2.9 致谢 2.10 参考文献 2.11 附录、注释
标引 信息特征 输入 标识
检索 过程
检索 分析 课题
检索 提问
言
标引
信 息 检 索 输入 工 具 系 检索提问 检索 统 ) 标识 (
检 索 结 果
Return
图1-3 馆藏目录款目格式
U464.176 WPL Ⅱ
汽车风冷发动机的构造原理 / 王平利,张虹主编.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42页:插图;16开
8 结论(和建议)(结束语)
1)
一般可包括如下内容:
本研究成果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问题,提 出了什么理论。 对前人的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 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 定。 本文所报道的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2)
3)
* 1)是必需的,2)和3)视论文具体内容可有可无;有的论文不 能得出明确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只进行讨论。
二、检索工具的类型
目录 索引 文摘
目录款目 索引款目
Return
第四节 信息检索的程序与方法
一、信息检索的方法
常规法 追溯法 抽查法
二、信息检索的程序
分析检索课题 选择检索工具 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选择检索方法 获取原始文献
信息检索的程序示意图
Return
二、信息源
信息的载体形式 信息的级别 信息级别示意图 信息的出版形式 Return
第二节 信息检索原理
一、信息检索的含义 二、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原理图 三、信息检索类型
以检索内容划分 以信息存储和检索的方式和技术划分
四、信息检索的意义
Return
第三节 检索工具
一、检索工具的定义
结论的写作要求
1)概括准确,措词严谨。避免使用“可能”、
“大概”等模能两可的词。 2)明确具体,简短精练。结论有相对独立性,专 业读者和情报人员可只看摘要和(或)结论就能 对论文有大致的了解。结论中不再作讨论。“通 过……,得出如下结论”及类似的行文都应删除。 3)不作自我评价。但对研究成果应用的范围可给 出说明(但必须是经过论证的)。
2.1 标题及层次标题
标题,又称文题、题目、总标题 (以区别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 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 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2.1.1 标题的一般要求
准确得体 标题应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 分地反映论文涉及的范围和深度,不应使用 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辞藻。 常见的问题: • 题目过大 • 过于一般化,不能充分反映论文内容的特点 (题目过大必然一般化。应尽量反映论文的 特点,如新理论、新方(算)法、新设备、 新工艺等。 • 人为拔高:慎用“机理、规律”等。
图1-1 信息级别示意图
专期会专科标学档 刊议利技 位 论论说报 论 著文文明告准文案 书 知 识 的 产 生 记 录 传 三次信息 百手年词综述 科 全册鉴典述评 书 播 目索文 录引摘
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信 息 的 利 用
Return
图1-2 信息检索原理图
存储 过程
一次 分析 信息
信息 特征 检 索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