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价值的判断--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价值的判断》说课稿
----桂东二中黄海波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价值的判断》。
本课是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四节《信息价值的判断》的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个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着重对信息的特点和信息价值的判断进行了系统阐述,用于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完成某个任务而获取信息是的参考依据。
课堂拟对“策划一次劝告青少年不要吸烟的宣传活动”已经获取到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归纳出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
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理论性强、较为抽象,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校是一所面向农村家庭招生的学校,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少之又少,所以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
特别是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以下部署:学前评价→创设情景→引出主题→分析任务、分解任务→组间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分组协作或自主探究→课堂交流与评价→课堂总结→后续活动及反馈,沿着这个思路,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价值的判断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信息的价值可以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来判断。
◆技能性目标:对所获得的信息,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情感性目标:充分认识到信息价值判断在整个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价值的判断
◆难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二、说教法
(1)、任务驱动: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
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分析归纳论证教学法:这是本节内容最适合的教学法,针对任务的分析和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如:在说明“香烟的成分时”,为什么要采用文本和数据,而不采用其它类型的信息呢?这些信息类型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点?等等。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形成对信息特点的认识。
如何辨证的看待这些问题,思考这些信息能不能有效的支持活动的主题,其实就是根据信息的特点来判断信息价值。
最后,整理、归纳这些特点,就形成了信息价值的
判断标准了。
通过运用逆向思维对活动的分析论证,促进学生养成分析、推理、论证、归纳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按照活动流程,以学生分组形式,采用分析论证教学法。
具体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