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万多“种”植物,全叫秋海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万多“种”植物,全叫秋海棠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天的物种日历其实并不是一个物种,而是秋海棠属的杂交品种集合。
秋海棠属可能是被子植物第一大属最有力的竞争者,现在有效学名有约1800个以上,已发表的名称超过3000个,每年还有很多新种不断被发表。
秋海棠属的园艺品种也极多,它们的品种总数可能超过10000个,是所有植物类群里园艺品种最多的类群之一。
仅尖蕊秋海棠(蟆叶秋海棠)品种群(Begonia rex cultorum group)就有500余个品种,只有月季和大丽花等等类群可以胜过秋海棠了。
秋海棠丰富的园艺品种使它们成为了园艺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一类植物。
它们在园艺上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来作为庭院花境植物、室内观赏盆栽植物或装饰雨林缸等。
图片:Mokkie / wikimedia 不过由于秋海棠属的种类和园艺品种实在太多了,各个品系之间的习性又各不相同,所以这些品种很少放在一起讨论。
曾经,真的有一种秋海棠
秋海棠属之名,来源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这个原产中国南方的物种。
如果仅仅指秋海棠这个物种的话,它的确是夏末秋初才开始开花的。
原产中国南方的真·秋海棠。
图片:Meneerke bloem / wikimedia
这个物种曾经在全国广泛栽培观赏,现在北方已经很难见到栽培观赏的秋海棠本种了,只能在山野间潮湿处偶尔见到它的野生亲戚中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 subsp. sinensis),但是在原产地四川等地,依然还能见到人们在溪边或墙头栽培秋海棠本种。
不过,这个属的物种有很多可以全年开花,而现在常见观叶的品种一般只是零星开花,开花时间不定;常见的观花的品种则一般可以全年开花。
这一大家子,我怕你记不住
如果非常非常粗略地把秋海棠属的品种分类,大致可以像上文提
到的那样把它们分为观叶和观花两类,但是这样的分类太过于粗放了;如果按照生长方式区分,大概可以把它们分为六大类,这和它们各自不同的习性也是比较契合的——须根类秋海棠、竹节类秋海棠、根茎类秋海棠、球茎类秋海棠、耐寒秋海棠和四季秋海棠。
1. 须根类秋海棠
须根类秋海棠(Fibrous rooted begonias)没有明显的根状茎,主要包括国内不太常见的金属叶秋海棠(Begonia metallica)等种类。
金属叶秋海棠。
图片:Averater / wikimedia
2. 竹节类秋海棠
竹节类秋海棠(Cane-stemmed begonias)主要产自南美洲,是栽培历史很悠久的一类秋海棠。
它们没有明显的根状茎,但是有非常发达的像竹节一样的地上茎以及较为狭长的叶片。
斑点秋海棠。
图片:Krzysztof Ziarnek, Kenraiz / wikimedia
其中一些种类,比如斑点秋海棠(Begonia maculata)是中国栽培最早的外国秋海棠物种,几十年前在国内就已经成为了室内植物爆款。
竹节类秋海棠完全不耐寒,需要放在15℃以上的环境中。
它虽然喜欢明亮的散射光但不喜欢暴晒,如果散射光的光线过强,叶片也会逐渐发黄。
斑点秋海棠。
图片:Quinn Dombrowski / flickr
3. 根茎类秋海棠
根茎类秋海棠(Rhizomatous begonias)顾名思义,具有匍匐生长的根茎,它们的根茎可能完全埋在土里,也可能半裸露在土壤表面上。
这一类秋海棠其实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品系,其中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蟆叶秋海棠品系(Begonia rex group)。
三个不同品种的蟆叶秋海棠。
图片:Mokkie / wikimedia
蟆叶秋海棠(Begonia r ex)这个物种原产中国西南到印度,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蟆叶秋海棠品系的品种已经几乎全部都是它和多个物种的杂交种了。
这些杂交种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变化无穷,仅仅用蟆叶秋海棠的不同品种,就可以充实丰富一整个园子。
另外还有睫毛秋海棠品系(Eyelash Begonia),这一类品种来自
虎斑秋海棠(Begonia bowerae),它们要么叶片黄绿色有虎斑,要么虎斑连成片使得叶片呈现为黑色。
除此之外还有原产中国广西的铁十字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
虎斑秋海棠(Begonia bowerae'Tiger')图片:Jerzy Opioła / wikimedia。
铁十字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 var. tricolor)图片:Salix / wikimedia
大部分根茎类秋海棠都极为耐阴,不过明亮的散射光可以让叶片的颜色更加鲜亮,但是它们大多极度害怕直射光暴晒,我的蟆叶秋海棠品种曾经在太阳下直晒了半天就直接挂掉,丝毫没有抢救的机会。
4. 球根类秋海棠
球根类秋海棠(Semi-tuberous begonias)其实确切来说应该叫半块茎秋海棠。
它们具有球状的根状茎,完全埋在土表面以下,一般是观花品种。
球根类秋海棠在欧洲最常栽培的是球根秋海棠品系(Tuberous begonias,Begonia× tuberhybrida)。
这一类秋海棠既可以用种子栽培,也可以用球根栽培。
种子栽培的第一年植株就可以开花,同时块茎也不断增长,第二年由块茎长出的植株会长得更加粗壮,开花也更多。
球根秋海棠。
图片:BotBln / wikimedia
日本京都植物园的球根秋海棠(Begonia × tuberhybrida 'Bali Hi')。
图片:阿橋 HQ / flickr
球根秋海棠是个杂交种,主要来自两个原产南美高山的秋海棠——花小而多的玻利维亚秋海棠(Begonia boliviensis)和花大而少的大卫秋海棠(Begonia davisii)杂交。
它们的后代也出现了不同的选育方向:一类花小而多,常用于垂吊观赏;一类花较大而且多为重瓣,常盆栽或地栽观赏。
玻利维亚秋海棠。
图片:Jean / wikimedia
大卫秋海棠。
图片:阿橋 HQ / wikimedia
球根秋海棠在欧洲多用于露天栽培观赏,但是在中国东部,因为
气温过高、日光过于强烈,球根秋海棠的叶片会很快晒伤,所以无法拿到室外栽培。
中国更常见的是另一类球根秋海棠——丽格秋海棠品系(Hiemalis Group,Begonia× hiemalis),是由球根秋海棠品系和索科特拉秋海棠(Begonia socotrana)杂交而来。
国内花卉市场常见的丽格秋海棠。
图片:Prenn / wikimedia
丽格秋海棠的中文名称来源于这个品系的另一个俗称Rieger,这是中国最常见的球茎秋海棠,花市里秋冬春三季常常能见到。
丽格秋海棠的球根没有球根秋海棠那么显著,花朵大小虽然小一些,但是胜在数量极多,枝条也更加粗壮坚挺。
5. 耐寒秋海棠
耐寒秋海棠指的就是中国原产的秋海棠(Begonia grandis)以及它的品种。
这一类秋海棠在欧洲除北欧外,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露天越冬,所以一般都是直接种植在室外观赏。
耐寒秋海棠(Begonia grandis 'Claret Jug' )。
图片:Dominicus Johannes Bergsma / wikimedia
6. 四季秋海棠
最后是四季秋海棠(Semperflorens begonia),这是现在中国最常见栽培的一类秋海棠品种。
因为四季秋海棠是所有秋海棠品种里最皮实的,它的适应性不可思议的强:既可以适应极阴暗的林下环境,又极度耐暴晒,可以忍耐低温5℃到高温40℃左右。
而且虽然短时间低于0℃会被冻伤,但是拿到5℃以上的环境又会逐渐恢复,这在秋海棠属里是非常罕见的。
四季秋海棠。
图片:Mariiapulido / wikimedia
四季秋海棠在街边花坛里使用时常常被当作一年生植物种植,但是它其实可以是多年生草本,我家的活了四五年依然生长茂盛。
四季秋海棠既可以种播,同时也非常容易无性繁殖,只要一小段枝条随便一插就能成活,所以打顶控制株形的时候,可以把剪掉的枝条重新扦插。
常种植在绿化带的四季秋海棠。
图片:Babij / flickr
看完了主流的秋海棠园艺品种,你会发现大部分秋海棠都是很好养护的,付出比较少的养护成本,就可以看到全年的美丽叶片或者鲜艳花朵。
除了四季秋海棠,绝大多数秋海棠都比较怕阳光直射;除了耐寒的中国原产的秋海棠,绝大多数秋海棠都比较怕冷,不耐5℃以下的温度;球根类秋海棠比较怕闷热和暴晒。
注意这几点,就可以踏实地欣赏杂交秋海棠的美花美叶了。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231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余天一。
园艺植物大坑
现代月季的发家史
耧斗菜:结构精巧的小花花
蝴蝶兰:不简单的年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