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护理的应用与实施效果。

方法将120例
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入院7天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出
院前评价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
照组疼痛程度(1~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SCL-90评分、护理满意
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认知,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胃溃疡心理护理疼痛干预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109-02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
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1],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胃溃疡的修复,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疼痛感觉阈和耐受阈[2]。


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主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疼痛干预,有效缓解了
患者的疼痛及不良心理情绪,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0例,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9±9.8)岁;平均病史(9.0±4.5)年。

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46.2±10.0)岁;平均病史(9.05±4.8)年。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胃溃疡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全面评估
心理状态,介绍其治疗过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以减轻焦虑程度,缓解不良
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

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了解患者疼痛的心理因素,针对
不同情况分别予以治疗,使患者的情感得到发泄,以减轻或避免疼痛。

耐心解答
患者的提问,及时消除其焦虑、紧张情绪,鼓励同病种患者相互交流治疗情况,
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以平衡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

同情和尊重患者,不伤害
其自尊心,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减轻其痛苦,并帮助制订康复计划,提高功能
锻炼的自觉性,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3评价方法①入院7天后,用VRS描述疼痛表进行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其
划分为:0为无痛,1为轻度疼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4为剧烈疼痛,5为疼痛无法忍受。

②入院7天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心理状况。

③出院前进行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评价。

1.4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溃疡及周围炎症
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溃疡基本
消失,但仍有较明显的炎症;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溃疡面缩小不及50%。

临床治愈、显
效与有效计入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天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如表2所示。

可见,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1~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经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

表2 两组患者入院7天后的疼痛程度比较[n(%)]
2.3症状自评量表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评分分别为35.3±22.6、
46.3±26.1,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6,P<0.01)。

2.4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5±1.2)%、
(93.6±2.3)%,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56,P<0.05)。

3 体会
在同样的医疗措施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3],而心
理因素的差异是影响临床疗效差别的重要原因。

循证护理的目的是实现以循证的
观念进行护理实践,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恢复。

在胃溃疡患者的护理
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的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能力与患者交往,从而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
效果,就是循证心理护理理念在胃溃疡患者临床照护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本文实
践结果表明,胃溃疡患者多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针对个体因素实施个体化的心
理护理和疼痛干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认知,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患
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2-l873.
[2] 林妍.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8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4):93.
[3] 代宏铮.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程探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36-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