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核心:解决土地问题
实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2、内容: (1)土地分配: ①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 ①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3)目标: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
为什么说《天朝田 亩制度》是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结晶?
(1)革命性: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 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 ①主观方面:A. 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 是无法实现的,它只代表小生产者的主观愿望。 B. 绝对平分产品的国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 的本性,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客观环境: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 (3)落后性:此纲领追求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未能超越封 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而时代潮流却是资本主义 的发展。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东王节制诸王
3、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军事行动 北伐 作用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北 方的统治。 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 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 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西征
天京突围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活动
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评价 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三、评价太平天国 1、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 2、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 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却 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中国民主革命 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 的先声;冲击名教纲常,破天荒地提出发展资本 ---李大钊 主义的方案个重要原因。 ——《资政新篇》;
【本课测评】
1、《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规定的
实质是 A、建立平均的理想社会 B、建立土地公有制度 C、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现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1、内部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根本原因)
激 化
激化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新的灾难)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官逼民反) 4、主观条件:洪秀全创办“拜上帝会”组织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金田起义 2、行军路线
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 旧 —1864年)(失败) 民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主 主 义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1911年)(失败) ----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年) (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天京事变
1856年8月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 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 (领导集团内部争 利。 权夺利的斗争)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散 性、自私性)
天京陷落 1864年7月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建设
前期:革命纲领
后期:治国方案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3、讨论:教材P.49---“学习思考”---失败原因?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力量悬殊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者 主观上: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4、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农民 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 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的重任。
1840——1949年
民主革命主要史实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851 1864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
1911 1919 1921
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辛 亥 革 命
五 四 运 动
中 共 成 立
国 民 革 命
抗 日 战 争
解 放 战 争
【探索活动2】太平天国是一次新式的农民革命战 争,同以往农民战争相比,表现哪些其新特点? 1)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 2)治国方案新— 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所属范畴新—隶属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5)深远影响新— 与亚洲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遥相呼应;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 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简要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联系: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联系都有反封建的一面, 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方面的主张矛盾、相反。 区别: 背景:《天》发展强盛时期;《资》衰弱时期 经济:《天》消灭私有制,发展小农经济,平均主义为分配 原则;《资》发展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特点:《天》农民战争最高峰;《资》顺应时代潮流,向西方 寻求真理,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作用:《天》有一定群众基础; 《资》不是农民革命战争的 产物,影响不大。
思考:从金田 起义到定都天 京发生了哪些 重大历史事件 ?
武昌
天京
长沙
永安 金田
3、太平军进军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太 平 天 国 永 安 封 王 图
历史意义、评价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① 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②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标志着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
(二)《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经济、外交、文教 3、评价:
(1)先进性: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和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2)进步性: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 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3)革命性: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4)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 战争环境,因而未能真正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