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理解内容。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
[1]文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杜处士“尤所爱《牛》”。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拊掌(_______)然之(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
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
(注)①目精:眼珠。
②研蚩:美丑。
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本/无关于妙处
B.本无/关于妙处
C.本无关于/妙处
[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
②人问其故________
[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③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并:连同。
②坐:因为,由于。
③强(qiăng):本文中指“勉强”
[1]“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A.强词夺理
B.无所不知
C.有理有据
D.铿锵有力
[2]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都了解,不然会闹笑话。
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所以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而到了北方却生长在山上。
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不应耻笑他。
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为了面子而胡乱说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训练。
刮骨疗毒
羽①尝②为流矢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④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⑤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⑥之。
时羽适⑦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⑧,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⑨引⑩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
(注释)
①羽: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有名的勇将。
②尝:曾经。
③流矢(shǐ):乱箭。
④创(chuāng):伤口。
⑤镞(zú):箭头。
⑥劈:用刀破开。
⑦适:恰好。
⑧流离:淋满。
⑨炙:烤,这里指烤熟的肉。
⑩引:取,拿。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羽尝为流矢所中(zhōng zhòng)。
(2)当(dāng dàng)破臂作创。
[2]与“羽尝为流矢所中”的“为”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D.请画地为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后此患乃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中的关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________ ②河渭不足________
③北饮大泽________ ④弃其杖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第一句中“善”字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刻画的两个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李惠断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少时,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
惠②问众人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众人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jiè):垫,衬。
②惠:即李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同释重担息树阴____ ②置羊皮____
③使争者视之____ ④负薪者____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薪者(……的人)
B.以杖击(用)
C.各言藉背之物(的)
D.使争者视之(盐)
[4]李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羊皮的主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训练。
牛郎织女①
天河②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
年年机杼③劳役④,织成云锦⑤天衣⑥,容貌不暇整⑦。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衽⑧。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⑨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⑩。
相传是日⑪河鼓⑫与织女会于汉⑬东,役⑭乌鹊为梁⑮以渡,故毛皆脱去。
——选自《月令广义》
(注释)
①牛郎织女:神话人物。
②天河:银河。
③机杆(zhù):织布的梭子。
④劳役:劳苦。
⑤云锦:织有云纹图案的丝织品。
⑥天衣: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⑦不暇(xiá)整:没时间修饰。
眼,空闲。
⑧织衽(rèn):指织布之事。
狂,衣襟,衣袖。
⑨涉秋:入秋。
⑩髡(kūn);制掉头发(使成秃头)。
此指乌鹊头上羽毛脱落。
⑪是日:当日。
⑫河鼓:星名,即牵牛星。
⑬汉:天汉,即银河。
⑭役:使唤。
⑮梁:桥。
[1]根据义意,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容貌不暇整____________
(2)天帝怜其独处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段按句意划分有三个层次,你认为正确的划分的是()
A.第一层①②;第二层③④;第三层⑤
B.第一层①;第二层②③①;第三层⑤
C.第一层①②;第二层③;第三层④⑤
D.第一层①;第二层②;第三层③④⑤
[4]省略句子成分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
阅读下列句子,在空格处各填一个字(词),使句意更完整。
天帝怜其独处,许(________)嫁河西牵牛郎。
天帝怒,责令(________)归河东。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
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祭祀。
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
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遂:________ 亡: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言文阅读。
1杨震“四知”
杨震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治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字词解释:
迁:______ 之:______ 举:______ 谒见:______
遗:______ 知:______ 何谓:______ 公:______
或:_______ 治:______
2公孙仪不受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
字词解释:
相:_______ 嗜:_________ 谏:______ 唯:______
色:______ 枉:______ 给:______
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字词解释:
或:______ 诸:______ 弗:______
尔:______ 与:_______
4拷打羊皮露真相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下。
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jiè肩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
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è,惠曰:“知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字词解释:
负:_______ 薪:_________释:______ 且:______
藉:______ 未果:______ 讼:______ 咸:______
遣: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卧薪①尝胆
吴既赦②越,越王勾践反国③,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⑤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⑦;折节⑧下贤人,厚遇⑨宾客;振贫⑩吊⑪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
(注释)
①薪(xīn):柴草。
②赦:免除和减轻刑罚。
③越王勾践反国:公元前494年,吴伐越,大败越。
越王勾践夫妇入臣于吴,为吴王夫差养马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④坐,同“座”。
⑤饮食:吃喝。
饮,喝。
食,吃。
⑥会稽(kuài jī)之耻:指越王被吴王困于会稽山,被迫屈膝称臣求和。
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⑦重(chóng)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采,通“彩”。
⑧折节:谓屈己从人。
⑨厚遇:厚待。
⑩振贫:救济贫民。
振,“账”的本字,救济。
⑪吊:哀悼,祭莫。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置胆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食亦尝胆也_______________
(3)衣不重采_______________
(4)振贫吊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讲了________(填人物)卧薪尝胆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女忘会稽之耻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_________)此独以跛之故(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钳②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①鹬(yù):鸟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长,趾间无璞,常在
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
②钳(qián):用东西夹住。
[1]文中的“不雨”应解释为__________;“雨”本为名词,但在本文中它作__________用。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_________“不出”。
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禽”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相舍:__________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蚌方出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缩写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