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选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包括五个方面:首先,要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在各个学科里面总是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注意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选题的盲目性。
在国际关系领域,在经济领域,在法律领域,在医学领域,在农业领域、环境保护领域等,可以说,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犹为突出。
换句话来说,这些学科领域的学生在选题的时候,目光首先要盯住亟待解决的问题。
象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面对着我们这个地区,这个行业,在环保上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回到教育战线上来说,前不久我参加了五六个教育硕士的论文答辩。
我觉得他们的选题都不错。
一个是选择了一个关于教材的问题。
现在各种教材涌现,如果教材编的好就有利于教育改革,这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教材编的不科学,那么老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会花很大的代价,而收效会很小。
所以,很多硕士选择教材的问题。
还有一些硕士选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随着教材的变化,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进。
我不太清楚,我们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有没有参加工作的老师。
如果有,不妨结合自己的实践选一些自己有体会的题目。
比如,有的老师写的是《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会》,然后针对新的教材,提出语文备课的五个要决。
从教学的角度上,还有一个论题是这样的,《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行评价的探索》,提出怎么进行评价的问题。
评价本身很重要,评价的得体、科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都是需要大家去研究的。
作为中文专业,与经济、法律等专业相比较,显得就不那么迫切。
当然也不是没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还是跟社会的接触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作为中文的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遵循如下的原则:第一,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的一部书《阅读鉴赏评论》里面举了这样的一篇范文《汉字构形理据和现代汉字部件拆分》。
这个论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大家都在探索,探索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探索到一定的程度却没有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探索越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权威性的人士,就必须要认真去思考。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的来说,终归有一个真理。
这篇文章就是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把混乱的状态进行了梳理。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独到的见解。
还有一篇是王魁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质的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义,如果这个定义没有科学的定位的话,对外汉语教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位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了自己本身的看法,从教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
几个学科交叉思考以后,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怎样定位。
通过以上所说,我们想说明的是中文领域也不是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看你平时对自己专业领域里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了。
总体上来说,我们本科生的阅历少一些,实践经验少一些,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选题难度大一些。
但原则上有这样的一条原则。
那么你能够做更好。
如果你不能做,那么我们可以换角度切入。
第二,要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
论文选题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
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将使学科领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向前推进一大步。
因此,这一类的课题很重要,值得我们去选,也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
学科里的一些新发现、新创造,我们刚才提到的几篇本科生的论文,比如《中日古典诗歌与时间》等,从亟待解决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你今天写和若干年以后写没有什么迫切性。
但这里存在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见的角度。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来讲,可以在这个方面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
有个学生写的是《人格意识的升华——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个是从人格角度切入的。
还有个学生是评论毕淑敏的,《反思与探索》,是从毕淑敏艺术审美特点切入进去的,依据审美诗学来分析毕淑敏的《预约死亡》。
这些都是新的角度和问题。
还有一个是《拆卸七宝楼台——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还有《从牡丹亭到后二梦——试分析1598到1601年间汤显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题。
在科研领域别人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他就进去研究一下。
还有《一切但求心安——对妙峰山朝拜人群的心理状态的社会调查》。
这是一个调查报告,不一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对社会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三,要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
论文选题的第三个原则是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
科学发展有不平衡性,科学研究也就有不平衡性。
就科学内部来看,研究也常常存在不平衡。
从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凡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空白处,都可以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去加以研究,去填补这个空白。
这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
这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相似的地方。
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老生常谈,也可能是一个空白,需要大家来赶快进行研究和探索。
比如现在的SARS,它的病因是什么,如果能够研究出来,那么在传染病学这方面就是填补了一个空白。
同时,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快研究,当然要遵循实际研究的规律,不能因为要速度,而违背客观规律。
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想难度大一些。
因为要做填补空白的工作需要有经验。
不是光有知识就行的,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
因此,你了解这个论文选题的原则就行了。
等将来你成为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再去从事研究填补空白的工作,可能就不会力不从心。
这是第三个选题原则。
第四,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
在文学领域里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比如在古典文学里,好象什么都研究透了,你没有什么可以研究了。
实际上,你仔细思考一下,后人的研究有后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也有后人研究的局限。
你就可以在这样的夹缝里,你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课题可以供自己去研究。
在我的《阅读鉴赏评论》所收的范文里有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
这篇文章就是纠正通说的。
以前的观点,大家已经公认了:欧阳修是一个保守派,这是定论了。
郭先生是专门研究古代散文史的,他在研究散文史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以前的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欧阳修来说是太不公平了。
他认为欧阳修是一个光明磊落、敢说敢骂的人,不愧于一个正直的文人。
他读遍了欧阳修的文集和专著发现欧阳修不仅是开一代风气,有几代影响的大作家,不仅诗词文赋都有突出成就,不仅在经史子集都有独到见解,而且是一个很有胆识,难进而易退的政治家。
郭先生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发现他是这么一个人。
所以他说我这个看法同这些年来对欧阳修的观点可能有些出入。
因为在同时期评论北宋的一些作家常常都以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来作为衡量的标尺。
那时,大家认为欧阳修是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以这一点马上就给欧阳修扣了一顶保守派的帽子。
郭先生认为不应该这样,将已经成为通说的这个观点,通过这篇文章进行了拨乱反正,提出了他不是个保守派,而是个改革家。
观点很鲜明。
第二个论述角度是说欧阳修“师道德而能文章“,这是说欧阳修不仅是个政治家,他的文章写的也很不错。
这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
第三个角度是说欧阳修“博古通今“。
第四个角度是“余时作诗人“。
说欧阳修是个大诗人。
郭先生的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是认可了郭先生的科学评价。
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纠正通说“。
第五,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
1 、选题的大小一定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下面我谈第四个大问题选题的方法。
注意两点:一是选题的大小一定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我们从本科生写论文的实践上看,主要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种是选题比较小。
因为自己的资料积累的少,视野比较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概括还不够。
所以选题呢,比较小。
选题小就撑不开。
有些学年论文一般3000字,这个训练习惯了,选题一选就选小了。
你选题8000字到10000 字的,大小要适中,另外难易要适度。
就是说你不要选难度特别大的,你自己控制不住。
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种情况是选题过大。
选题过大的情况,一般是搜集的材料特别丰富,一下子就觉得什么也要说,就选了个大题目。
当然有的同学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叫大,什么样的题目叫小。
脑子里有个题目就马上出来了。
或者是他脑子里什么题目都没有就盲目的去搜集材料,这就更危险。
比如有个学生,他写的一个题目叫《WTO 与保密工作》,这个题目太大,完全可以写出一个博士论文了。
WTO 是个大架势,保密工作没有时间限制,到底从哪里开始呢?如果是当代,那你就应该说当代保密工作或者说近几年的。
所以我让他换题目。
因为他是个自考学生,他的题目给我的时候就已经连论题、提纲和论文就都出来了。
他们以为写了论文稿给老师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你们以后选了题目以后,一定要注意先跟老师沟通一下。
老师对题目的大小、难易都把握好,通过以后,你们再去列提纲,再去写论文。
不要自己写完了再给老师。
最后这篇论文被老师枪毙了。
你们看一下他的提纲:一、加入WTO 以后给保密工作的影响。
1 、对人们的传统保密观念形成冲击;2 、保密管理难度加大;3 、相关的保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4 、保密技术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5 、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更加突出;6 、
保密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入世以后保密工作的任务不相适应。
二、入世以后为加强保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 、加入WTO 为我国保密工作的理论和观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2 、加入WTO是保密法制建设完善发展的契机;3 、保密工作的空间得以拓展;4 、保密工作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5 、保密工作将在保核心、保重点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6 、借鉴国外保密工作的先进经验。
三、入世以后,保密工作应对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的我就不再说了,太全了。
他跟我沟通的时候,我说你这不是论文,是某一个领导作的大报告,一定要有五六万字才行。
他说自己真的写了六万多字。
他能够搜集到很多资料,但搜集的资料没有一点是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跟他商谈了几次,看了他的第一稿,那么看完以后我建议他把这个题目压小一点,经过三次修改,最后落到《保密工作依法行政问题初探》,完全围绕着怎么依法行政来谈目前的保密工作,最后压到了1 万字。
原来有很多套层的大标题。
现在变成了三个大问题:一、保密工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二、依法行政为保密工作带来的优势;三、如何推进依法行政的保密工作。
这个范围就缩小了,在每一个大问题下面就包括两到四个小标题,有两到四个切入点。
将来你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先想,想完以后跟老师沟通,让老师给你看选题是否合适。
这是第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