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实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在工程实务管理中,风险管理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一、风险识别
1. 基本动作要领
- 首先得把工程里可能出现的风险找出来。
这就像寻宝一样,不过咱找的是“危险宝”。
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审视,从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到最后的验收,各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比如说,施工环节可能有工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影响工程进度等风险。
这就需要查看以往工程的资料、和有经验的工程师交流,听听他们的看法。
- 例如我参与的一个建筑工程,刚开始就只关注了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风险,忽略了现场地质情况可能带来的影响,后来才发现这也是个大问题。
所以一定要全面查看啊。
2. 个人小技巧
- 可以制作一个检查表,把工程各个部分对应的风险类别列出来,像项目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等。
这样检查起来有条理,不会遗漏。
对了,这里可以按照工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检查表项目,更方便一点。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 一些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风险容易被忽视。
就像黑天鹅事件,虽然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就会有很大危害。
比如说,某个地区突然爆发瘟疫,影响工地人员的健康从而延误工期。
这些不太常见但可能致命的风
险也要考虑到。
4. 常见问题
- 识别风险的时候只看表面现象。
比如看到某个设备是新的,就觉得不会有故障风险,其实新设备也可能存在兼容性的问题等隐性风险。
一定要深入分析。
二、风险评估
1. 基本动作要领
- 评估这些风险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这就像给风险打分一样,影响大、概率高的风险肯定是重点关注对象。
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像高、中、低来评估;也能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具体的数值。
我试过好多次定性的方法,简单快捷,但是定量的方法更精确,要是时间和数据允许,尽量用定量方法。
2. 个人小技巧
- 召集有经验的专家开个会来评估风险。
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视角,这样综合起来的结果更可靠。
而且在开会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充分讨论,有时候能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关联风险。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 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容易被忽视。
一个小风险可能会引发其他更大的风险。
例如在一个桥梁工程中,材料供应不足(小风险)可能会导致工人窝工(关联风险),进而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大风险)。
所以在评估一个风险的时候也要考虑它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4. 常见问题
- 人为地高估或者低估风险。
这是因为个人的主观情感或者经验局限。
比如说,对于自己熟悉的部分风险就容易低估,而对于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新领域风险就人为地高估。
所以要尽量客观,依据数据和事实说话。
三、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1. 基本动作要领
-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应对策略。
策略有四种类型: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
如果某个风险发生的概率特别大而且影响特别严重,像在洪水高发区建一个容易被水淹的低海拔建筑,那最好就规避,换个地方建。
2. 个人小技巧
- 对于减轻风险的策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
比如应对工程中的质量风险,既可以加强质量检测(主动防护),又可以制定灵活的应对方案,万一发现质量问题,能迅速补救。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 在制定转移风险策略(像买保险)的时候,要仔细研究保险条款,确保真正能把风险转移出去。
我之前就有过失误,买了一份保险,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风险并不在保险范围内,结果出了事还得自己担着。
所以这一步我一定要提醒大家,仔细看清条款很重要。
4. 常见问题
- 策略制定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可能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工程实际
运行中很难执行。
例如制定了一个超级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来减轻风险,但是成本太高,工人也不配合,那这个策略就是失败的。
所以要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权衡成本效益等因素。
四、风险监控
1. 基本动作要领
- 这一步是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持续地对风险进行监控。
要建立一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情况。
比如说,设置一些监控点,定期采集数据,看看风险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2. 个人小技巧
- 可以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到风险监控中来,因为他们最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
对了,这里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机制,像发现重大风险变化有奖金之类的,这样他们会更积极。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 不仅要监控风险程度的变化,还要监控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有时候策略随着工程的进展可能就失效了,那就要及时调整。
比如工程前期制定了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策略,到了工程中期,市场环境变了,原来的策略就不管用了,就得重新想办法。
4. 常见问题
- 监控工作虎头蛇尾。
工程开始的时候监控得很认真,到后面就放松了。
这可不行,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整个工程期间都不能松懈呢。
总结要点
1. 风险识别要全面深入,不能遗漏潜在风险。
2. 风险评估时要客观,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3. 风险应对策略要有实际操作性,权衡成本效益。
4. 风险监控贯穿整个工程,及时发现风险变化和策略有效性的变化。
总之,在工程实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保障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