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
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A.A孔B.B孔C.C孔D.D孔
答案:D
解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抽出深度为h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则应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的液体深度h的大小关系是()
A.h A<h B<h C B.h A=h B=h C
C.h A>h B>h C D.h A=h B>h C
答案:A
解析:
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因原来液体的深度ℎ′A<ℎ′B<ℎ′C
根据p=ρgℎ,可得出
ρA>ρB>ρC①
已知抽出深度为h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A>p B>p C
故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Δp A<Δp B<Δp C
,由①可得出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的液体深度h的大小关系是
根据Δp=ρgℎ
抽
ℎA<ℎB<ℎC
故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图甲中纸片不会掉落
B.图乙中的小朋友用吸管吸出橙汁
C.图丙是飞机获得升力的示意图
D.图丁是盆景的自动蓄水装置
答案:C
解析:
A.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塑料管,快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是因为水排出了塑料管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
作用下纸片掉不下来,故A不合题意;
B.用吸管吸橙汁,当吸气时,吸管内气压减小,橙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下的空气流速不同,气压不同,流速大的压强小,使飞机产生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随着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
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回到原来的高度,即盆景内的水位保持不变;此后在大气压的作用
下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
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A.F甲= F乙,p甲= p乙B.F甲= F乙,p甲> p乙C.F甲> F乙,p甲= p乙D.F甲> F乙,p甲> p乙答案:A
解析:
由p=ρ
液gℎ可知,当两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由F=p
液
S可知,
当两容器所受液体压强和底面积相同时,其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面上。
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8kg的水。
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
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N/kg,ρ水
=1.0×103kg/m3),则()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m3
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Pa
答案:C
解析: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F
S=
10kg×10N/kg
500×10−4m2
=5000Pa
故A错误;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
V=m
ρ=
8kg
1×103kg/m3
=0.008m3
故B错误;
C.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当物块M放在圆柱体上时,增加的压强为
p=m M g S A
而将M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即为浮力所产生的压强,故压强的变化量为
p=ρ
水
gV S B
两式相等,经整理可得
ρ=ρ
水
S A
S B=1×10
3kg/m3×
500cm2
200cm2=2.5×10
3kg/m3
故C正确;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F
S=
8kg×10N/kg
200×10−4m2
=4000Pa
故D错误。
故选C。
6、已调零的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装满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所示。
此时溢水杯中水深8cm,电子秤的示数是0.33kg。
将一重为3N的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另一容器接收,不会流到电子
秤上),静止时物体沉入水底。
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积为3×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体的体积是100cm3,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物体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0Pa
B.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大了1N
C.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0.53kg
D.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1100Pa
答案:C
解析:
A.放入物体前,由p=ρgℎ可求液体对溢水杯底部压强为
p=ρgℎ=1×103kg/m3×10N/kg×0.08m=800Pa
故A错误;
B.放入物体后,溢水杯中液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由p=ρgℎ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又由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不变,故B错误;
C.放入物体后,流出水的体积与物体相等,则流出水的质量为
m
溢=ρ
水
V
溢
=1×103kg/m3×1×10−4m3=0.1kg
物体质量为
m
物=
G
物
g
=
3N
10N/kg=0.3kg
则放入物体后电子秤测得总质量为
m总=m示+m物-m溢=0.33kg+0.3kg-0.1kg=0.53kg 此时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
p 杯=
F
杯
S
杯
=
G
总
S=
0.53kg×10N/kg
3×10-3m2
≈1.77×103Pa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茶壶盖上开一个孔,其作用是()
A.让热量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便于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防止壶内空气的压强变小水不能流出
答案:D
解析:
茶壶盖上如果没有孔,随着茶水的外流,茶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很难将水倒出,所以壶盖上有孔,使得壶内液面上的气压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
故选D。
8、下列描述的四种情景中,解释符合理论依据的是
A.拔河比赛中绳子匀速向甲队方向移动,甲队获胜是由于甲队施加的力大于乙队
B.竖直方向上,猴子爬在较光滑的电线杆和粗糙的树干上静止不动,在电线杆上要用更大的才能爬稳,原因是它受的摩擦力小于在粗糙树干上受到的摩擦力
C.气功师能表演“钢枪剌喉”是因为他的喉咙坚硬,不易被刺穿
D.人能安全的躺在布满铁钉的钉板上,是因为钉多受力面积大,产生的压强小
答案:D
解析:
A. 两队同学拔河比赛,对同一根绳子施加力,两队同学受到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甲队获胜是因为甲对同学鞋底的摩擦力大于乙队,故A错误;
B. 猴子无论爬在较光滑的电线杆还是粗糙的树干上,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都是处于静止不动
状态,摩擦力都等于猴子的重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
C. 气功师能表演“钢枪剌喉”,枪头的面顶在喉咙上,不是枪尖刺在喉咙上,这样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故C错误;
,当压力一定D. 因为钉板上的钉子很多,气功师背部承受的钉子的作用力面积较大,根据压强的定义公式p=F
S
时,钉子对人体背部的压强较小,所以钉子不会扎入人体内,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