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试题(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试题
(扫描版)
昆明第一中学2016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月考
理科综合答案
I卷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1.【答案】D
【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的交流,A错误;与主动运输有关的是载体而不是糖被,B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质)和能量,C错误;囊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的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D正确。
2.【答案】C
【解析】温度一定, pH为1的实验组在pH为1上升到8的过程中,在强酸条件下酶已
经变性失活,并且不可恢复活性,A错误;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作用的最适pH值均为8,C正确;若要证明温度
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温度,pH为无关变量,pH应在相同且适宜,即pH为8的条件下进行,D错误
3. 【答案】D
【解析】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甲状腺激素作用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A 正确;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受体,酶作用于底物,B正确;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均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是维持机体稳定的普遍调节机制,C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D错误。
4. 【答案】 A
【解析】环孢霉素A等药物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损,A正确;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HIV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D淋巴结才是免疫器官,而不是淋巴,D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图形判断,此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故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于分裂前期,A错误;果蝇(2n=8)在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细胞中仅有1个染色体组,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发生于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出现,D错误。
6.【答案】D
【解析】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错误;RNA分子除两端外,每个核糖上链接着2个磷酸和1个碱基,B错误;DNA分子为双链结构,两条间通过氢键连接,RNA分子为单链结构,但tRNA中也有氢键,C错误;DNA和RNA的单体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前者有A、T、G、C4种碱基,后者有A、U、G、C4种碱基,故共包含5种含氮碱基,8种核苷酸,D正确。
7.【答案】C
【解析】
A项,若氨气泄漏则产生白烟,可检验管道是否漏气,正确;B项,重铬酸钾酸性溶液
能氧化乙醇,不能氧化乙酸,正确;C项,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不能证明存在I-,故不正确;D项,硫酸铜可用作游泳池水的除藻剂,正确。
8.【答案】C
【解析】
由分子式和性质可知含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的有3种(丙烯有三种等效氢),有甲基、乙烯基两个取代基的也是3种,共6种。
(说明:环丙烷基可发生开环加成,故不考虑多个环状结构。
另外,C6H5CH=CHCH3存在顺反异构,此处也不应考虑)
9.【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Y、Z在第2周期,X、W在第3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x,则Y、Z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和(x-6),故X为Al,Y和Z分别为C和N,W为硫。
A项,原子半径应为X>W,Y>Z,错误;B项,酸性:硫酸>碳酸,故Y<W,正确;C项,碳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D项,Al3+和S2-,在溶液中相互促进水解至彻底,不能大量共存。
10.【答案】A
【解析】
(①×3-②)/2 可得③,故A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
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A项,质子(H+)应移向正极,错误;B项,正极应发生还原反应,错误;C项,高温时微生物不能存活,错误;D项,1mol氧气得4 mol电子,由C6H12O6每生成1mol CO2需转移4mo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判断D项正确,也可根据电池总反应:C6H12O6 + 6 O2 = 6 CO2 + 6 H2O得出结论。
12.【答案】D
【解析】
A项,HF为弱酸,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错误;B项,CO2过量时应生成HCO3-,错误;C项,有多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SiO2与氢氟酸的反应,SiO2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等;D项,硅胶吸水后转化为硅酸而失效,脱水后可再生,可重复利用,正确。
13.【答案】B
【解析】
A项,Al(OH)3不能溶于氨水中,错误;B项,O2能将H2S溶液氧化为S,故氧化性:O2>S,正确;C项,能产生白色沉淀,是由于CO2先与NaOH反应生成CO32-,错误;D项,浓硝酸与Na2SO3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挥发的硝酸和还原产物NO2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得出所给实验结论,错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 17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 ~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
14、【答案】C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
33
22
=
r r
T T
冥地
冥地
得:=246.7
T
冥
年,故选C
有800
11.1A 72
P I U =
=≈可知,A 正确;以额定功率行驶时,该电动车电源能使用的时间20Ah 1.8h 11.1A t =
≈,B 错误;以最大速度行驶时800
53.3N 15
P f v ==≈,C 正确;当电能全部
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时,由功能关系2
12
IE fs mv =+
,可得95km s ≈,D 正确 16、【答案】A
由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可知,A 正确;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小于U ,B 错误;输电线上损失
的功率2
U P R
=损,C 错误;当用电器增加时,总功率增大,输电线的电流增大,损失的电压
增大,U 2将变小,D 错误 17、【答案】A
a ,
b 两球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合速度a 球大于b 球,A 错误;系统机械能守恒,B 、C 正确;a 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球总动能的增加量和b 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D 正确 18、【答案】AD
根据反向电流相互排斥,可知A 正确;根据磁场的叠加,可知b 、c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 错;B 、C 两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但是A 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场不为零,所以磁感应强度的和不为零,C 错;静止电荷在磁场中不受磁场力,D 正确 19、【答案】
AC
对左边A 球受力分析,如图。
平移后力三角形与结构三角形AOD 相似,得:
133
1
F AO F AD ==;
,所以1、3两弹簧的形变量之比
11333
1x F x F ==,A 正确,B 错;设1333x x x ==,则:00332
l x l x +=-,
解得10cm 9x =
,所以130cm 9x =,310
cm 9
x =,C 对,D 错
设加速电场电压为U 1,偏转电场电压为U 2,板长为L
,2
112qU mv v =
⇒=
侧向位移2
22221
11224qU L U L y at md v dU ⎛⎫
===
⎪⎝⎭,与比荷无关,两种离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同一
屏上C 对,D 错
21、【答案】BC
开闭合开时,电容器电压不变,此时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cos cos qU qU
mg d d
θθ==,
刚好与重力平衡,所以粒子将水平向右运动,A 错,B 对;开关断开时,电容器电荷量
Q 不变,
而此时的电容1
4r
r S S C C kd εεπ''==<',电容减小,由Q U C =知,电压增大,所以电场
力竖直方向的分力大于重力,故粒子将向右上方运动,C 对,D 错
II 卷包括14小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每空2分)(1) AD ;(2) 2.68J ; 2.28m/s ; 23、答案:(1)2800; (2)乙; (3)①闭合开关S 1和S 2,读出电压表的数值U 1, ②断开关S 2,读出电压表的数值U 2。
(4)R U U U R V 212-=
或2000
2
12
⨯-=U U U R V
评分参考(1)(2)(3)问,每问2分,(4)3分。
24、(12分) 解析:(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2
v qvB m r
=
① (2分)
由几何知识得:2r = ② (2分) ①②两式联列,得:
2
3B qR =
③ (1分)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12t T α
π
=
④ (1分) 2m
T qB
π=
⑤ (1分) 由几何知识得:3
π
α=
⑥ (1分)
④⑤⑥联列,得:10
3m
t qB
π=
⑦ (1分) 粒子AB 间无磁场区域运动的时间:
1220
2()
R R t v -=
⑧ (2分)
所以,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
121200
2()
=R R t t t v -+=
总 ⑨ (1分) 25、(20分)
解析:(1)小煤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代入数据得:2110m /s a =, (1分)
因为2121
0.2m 2v x L a ==<,所以小煤块能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
(1分)
此后,由于tan μθ<,小煤块继续加速运动: (1分)
2sin -cos mg mg ma θμθ=
代入数据得:222m /s a =, (1分) 位移2213m x L x =-= (1分)
22222B a x v v =- (1分)
代入数据得:4m /s B v = (1分) (2)小煤块过B 点后开始减速运动:
233=5m/s mg ma a μ=⇒ (1分)
减速过程:22
313
=1.2m 2B v v x L a -=< (1分)
所以小煤块减速运动1.2m 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达C 点后平抛,初速度为v
2
12
h gt =
(1分) s vt = (1分)
代入数据得:5
s =
(1分) (3)①小煤块从A 点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过程:
11
0.2s v
t a =
= 传送带的位移:14m x vt '==
小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1110.2m x x x '∆=-=- (2分) ②小煤块从共速运动到B 点的过程:
22
-1s B
v v t a =
= 传送带的位移:222m x vt '==
小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2221m x x x '∆=-= (2分) ③小煤块从B 点运动到与传送带再次共速的过程:
33
-0.4s B
v v t a =
= 传送带的位移:330.8m x vt '==
小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3330.4m x x x '∆=-= (2分) 综上,整个过程中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23+=1.4m l x x =∆∆ (2分) 26.(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O 2(1分)
(2)NH 3+H 2O+CO 2+NaCl=NH 4Cl+NaHCO 3↓(1分) NH 3(1分)
不会析出NaHCO 3沉淀(1分)
(3)低于30℃时反应速率慢,高于35℃时NH 4HCO 3分解,不利于析出NaHCO 3沉淀
(4)2NH4Cl+CaO CaCl2+2NH3↑+H2O
(5)Na+(1分) CO32-(1分) 71.62% 80.00%
27.(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1分)K1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5(mol·L-1)-2(2) A
(3)0.2mol·L-1·min-1 80%(1分)
(4)CH3OH -6e– + H2O = 6H+ + CO2
(5)K(HCOOH)=b
a-b
×10-7
28.(15分)
(1)水浴加热(1分)防止醋酸酐与水反应(2分)
(2)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溶解损耗(2分)
(3)乙酰水杨酸与NaHCO3反应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2分)
聚水杨酸(1分)
(4)①防止暴沸(1分)
②控制反应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2分)
③A(2分)
④84.3%(2分)
29.(共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或线粒体基质)(2)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此时有氧呼吸程度较弱)(3)小于(2分)(4)细胞呼吸强度最低,有机物的消耗量少(2分)(5)增加(2分)
30.(共9分,每空1分)
(1)不能钠
(2)a点左侧 ab之间靠近a点 D 减小
(3)不能兴奋在突触单向传导,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受体(2分)
31.(共12分,每空2分)
(1)AAbb×aabb 1/3
(2)3
(3)白色︰红色︰粉色=8︰ 3︰1 白色︰粉色=2︰1 白色︰红色=2︰1
32.(共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其余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散失、传递给分解者和未利用(2分)
(3)元素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4)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群繁衍
(5)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草原生态系统更复杂
(二)选考题:共45分。
33、(1)ABD
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分子势能在分子间距离等于r 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而不知分子间的距离从何处开始变化,所以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A 不正确;有没有固定熔点是判断是不是晶体的标志,B 正确;由热力学第三定律知C 错误;压强不变,由
V
C T
=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所以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的增加量,D 正确;粉尘的运动主要受气流的影响,不属于布朗运动,E 错误。
(2)①
对A 端气体,初始时:1024()65cmHg p p g L L ρ=+-= ① (1分) 两边液面等高时:20==75cmHg P P ② (1分)
165cm L '= ③ (1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
2212
PV PV T T = ④ (1分) 其中11V L S =,21V L S '=,
得:375k T = ⑤ (1分) ②
环境温度不变时,对A 端气体有1122=PV PV ' ⑥ (1分)
设此时A 中气体长度为L ,则:2V LS '= ⑦
①②⑥⑦联列,得:52cm L = ⑧ (1分) 右边上升的高度:118cm L L L ∆=-= ⑨ (1分) 左边上升的高度:2214+18cm L L L L ∆=∆-= ⑩ (1分) 所以,应加入的水银长度:12+26cm L L L ∆=∆∆= ⑾ (1分)
34、(1)ABE
根据图1可得,质点振动周期为T=12s ,波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周期,选项A 对。
根据图2可
得x =4m 和x =10m 的质点相距6m 振动步调相差3
4
n +
周期,所以x =4m 处的质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 =10m 处的质元在波峰,B 正确。
即距离为3=6m 4n λ+(),波长24=43
n λ+,所
以波长不可能等于12m ,D 错误。
x =4m 处质点振动方程cos y A t ω=,在0~4s 内时间间隔为3T
,
21cos cos 32
T y A t A A T πω=-=-⨯=,所以该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6m 2A A +=;而x =10m
处质点振动方程2sin sin 3T y A t A A T πω==⨯=,该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2-2A A =,选项C 错。
波的传播速度()242431243
v T n n λ===+⨯+,当n=0时,波速为
2m /s 3,E 正确。
(2)①
如图所示:C 点入射的光线在右侧曲面上D 点发生折射,最后与OO '的延长线交于E 点。
设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几何关系得:
30i = ① (1分) 由折射定律得:sin 1sin i r n
= ② (1分) 解得:60r = ③ (1分)
所以:DEO 30∠=,三角形DEO 为等腰三角形,由几何关系得:
OE = ④ (2分)
②设光线入射角为θ时,恰好没有光线射出,则:
1sin n
θ= ⑤ (2分) =4
πθ ⑥ (1分) 左侧曲面上有光透出的区域的面积:
4Rl
s π= ⑦ (2分)
35、(1)BDE
β射线是原子核内部释放出的,A 错;k E h W ν=-逸,同种金属W 逸相同,所以E k 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B 正确;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有一半的质量发生衰变,产生新核,C 错误;
核力属于强相互作用,D 对;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为实验所证实,E 正确。
(2)①当AB 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动量守恒:03mv mv =共 ① (2分) 机械能守恒:22
0114+22pm mv mv E =共 ② (2分) ①②联列,得:2
01=3pm E mv ③ (1分)
②设小球刚上鞋面时的速度为v A ,整个过程AB 系统动量守恒
02+mv mv mv '= ④ (1分) 能量守恒:22201
1
1
+2222mv mv mv '= ⑤ (1分)
④⑤联列,得:
02
3v v = ⑥ (1分)
当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时,速度为0,由动能定理:
21
222m mgh mv = ⑦ (1分)
⑥⑦联列,得:
2
29m v h g =
⑧ (1分)
36.(15分)
(1)S 2-+Cu 2+==CuS↓ S 2-+Zn 2+==Zn S↓(全对3分,只对一个2分)
(2)H 2O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温度不宜过高。
(2分)
(3) 3 (2分)
6Fe 2++ClO -3+6H +===6Fe 3++Cl -
+3H 2O (2分)
(4)Na 2SO 4、NiSO 4 (2分)
(5)H 2SO 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氨水 (每空1分,共4分)
37.(15分)
(1)[Ar]3d 9 (1分) K (1分) Cr (1分) O<N (1分)
(2)正四面体 (1分) (3)PH 3或AsH 3 (1分) H 3O +或CH 3-
(1分)
(4)sp 3(1分) sp 2(1分)
(5)2N A (1分) 降低[Cu(NH 3)4]SO 4·H 2O 的溶解度(2分) (6) 2 4×3
4×64ρN A
×107
(3分) 3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4(1分)
(2)1,4-加成反应(或加成反应)(1分) 1,4-丁二醇
(3)
BrCH2CH2CH2CH2Br+2NaOH HOCH2CH2CH2CH2OH + 2NaBr
取代反应(1分)
(4)
n CH2=CHCH=CH2
186
(5) 7
39.(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分)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3)单核期焙花青—铬矾培养基的组成
(4)愈伤组织染色体组
40.(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同期发情(1分)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
(2)顶体酶两个极体
(3)冲卵桑葚胚或囊胚
(4)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