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颤抖的羽毛同步课时训练冀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清平乐 村居 2.B
3.溪头卧剥莲蓬 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2.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 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难点:1.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第二天一早,我怀着因担心而产生的不安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
(
)
2.但是我们一窝蜂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地拔着它的翎毛。
(
)
3.鸡是不会游泳的,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虽然它能力不够,还尽力扑腾到池边,也
无法爬上围墙.(
)
四、你是怎样理解文章题目的?
参考答案 一、quān chōng qiǎng 二、毽子 蚂蚱 颤抖 喘气 三、惴惴不安 七手八脚 勉强 四、“颤抖”既写出了毽子上公鸡的翎毛在微风吹动下瑟瑟的颤抖,又让“我”联想到了 大公鸡在疼痛和惊吓中瑟瑟颤抖的身体,更深的意义上还暗示了“我”在拔毛事件上的忏 悔之情,是“我"的心也在颤抖。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 )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
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一)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 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 差.) 小结: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 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 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 为自己要钱而内疚。) 小结: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 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出示补充: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 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 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答案 1.悠悠飘荡的小船 波光粼粼的溪水 掩着的柴门 2。B 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 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意思对即可)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她的爱绵绵如溪,淳淳如水.她,就是母 亲,唐朝著名的诗人孟郊用一首《游子吟》来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媒体 演示、配乐欣赏《游子吟》)。 2.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化作一根根的丝线,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歌颂母爱的散文《慈母情深》。让我们共同感受平凡小事中体现出来 的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3、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全班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它深在哪儿呢?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 们来检查一下,根据预习,在括号中填入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屏幕出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 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 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 为学生要写的词) 学生自主完成,全班齐读。 1。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龟裂”?龟裂的手看见过吗?强调“龟”是多音字。 3。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生做出握住拳头状。)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中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母亲和 我。教师板书:“母亲”、“我”.
3 颤抖的羽毛
一空而起,从我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逃出了包围圈.(quān
juàn)。
2.大概是因为冲得过猛,它竟然冲.(chōng chòng)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水池。
3.虽然它勉强.(qiáng qiǎng)扑腾到池边,也无法爬上围墙。
二、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
)是这首诗的词牌名,( )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
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记得大约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兴起玩儿踢 jiàn zi(
)的游
戏。
2.开始它总是躲着我,好像对我很有戒心,不肯凑上来吃我喂它的 mà zha
(
)。
3.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 chàn dǒu(
)着.
4.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 chuǎn qì(
).
三、我能给画线部分找个合适的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