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移动模架的拼装与施工

移动支架系统的组装与施工1. 1移动支架系统的组装⑴牛腿的组装:牛腿拼装时应先将牛腿预先放在满足行进小车挂起牛腿并带动牛腿行走的地方;当小车行走到位时,借助手拉葫芦将牛腿提起与小车连接(通过挂板),然后由小车带动牛腿行走到墩身并将牛腿下口穿入墩身预留孔。
当墩身两侧的牛腿均已穿入墩身预留孔后,再将两只牛腿有精扎螺杆拉紧定位,并用水平仪将牛腿上滑动面抄平以便使推进平车在牛腿顶面上顺利滑移。
重点与难点:牛腿与小车连接的安装及对拉精扎螺杆预紧力的控制.⑵主梁安装: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主梁在桥下组装完毕后,通过设在墩顶的临时桁架,通过液压油缸及吊杆整体吊装就位。
(2)可以通过借助吊机在搭设的临时支架上,逐节依次完成主梁与鼻梁的拼装。
重点与难点:高强螺栓按所需实际扭矩值紧固的控制与主梁整体拼装完的的线性.⑶C型梁:拼装时将C型梁上半部分预先拼装并吊装至桥面上方,然后借助吊机拼装C型梁与主梁连接的下半部分。
重点与难点: 高强螺栓按所需实际扭矩值紧固的控制、C型梁与主梁连接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开模是否顺利及已浇注完毕的箱梁预留开空位置的准确性.⑷吊点横梁:拼装时只需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即可。
重点与难点:已浇注完毕的箱梁预留开空位置的准确性.⑸前支撑横梁:拼装时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完成与鼻梁的连接。
⑹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主梁拼装完毕后,借助吊机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
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
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重点与难点:模板的平整度和线性.(7)枕梁的拼装:在已浇注完毕的箱梁顶面埋设预埋钢筋与枕梁螺栓孔进行连接.重点与难点:枕梁拼装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模架的行走.(8)各构件拼装顺序:移动模架系统按如下工序进行拼装:小车的就位,临时支架的搭设及有关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主梁的组装鼻梁的安装横梁安装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吊点横梁安装组装牛腿安装C 型梁。
跨海大桥Ⅰ标米箱梁MSS移动模架安装方案范本

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50米箱梁米SS移动模架安装方案浙江交工集团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项目经理部二○○四年十二月目录一、移动模架简介二、拼装场地及临时塔架施工三、移动模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四、移动模架主要安装方法五、组织体系六、进度计划七、机械设备及人力资源计划八、质量保证措施九、安全保证措施一、移动模架简介:本合同段50米箱梁采用米SS下行式移动模架现浇施工.米SS系统主要由托架、主梁、鼻梁、横梁、工作台车、挂梁、内外模系统、操作平台及吊架等几部分组成.其主体结构见图1.1.立 面 图平 面 图平台图1.1造桥机主体结构示意图(1)主梁系统两侧各设一根主梁,它是主要承力结构.本合同段现浇箱梁最长施工跨径为60米,因此两侧主梁拼装为65米长.主梁截面为箱形钢结构,梁高3.42米.主梁内设置斜撑及隔板等,以提高主梁局部承载能力及抗扭刚度 .同时在主梁内、系统顶升支点及横梁连接处作局部加强构造.主梁采取分段加工运输,在现场以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在主梁两侧腹板下方设有系统纵向滑移所必需的轨道,两端设置与鼻梁连接的铰支座.见图1.2平面图图1.2 主梁结构示意图(2)鼻梁鼻梁有前后梁,设置在主梁前后两端,在系统纵向滑移时,起导向及纵向平衡作用.为减少结构自身荷载,前鼻梁采用了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每根长43.495米,主要在系统过跨及转运托架时起作用;后鼻梁也为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每根长21.105米,在米SS过跨时起平衡作用.鼻梁分段运输、拼装,其与主梁或鼻梁之间均以铰接形式连接.鼻梁与主梁的连接铰为圆心作平面转动,以适应桥梁的平面曲线变化.前端鼻梁可绕鼻梁间连接铰作上下转动且前端下弦杆头部上弯,以适应桥梁坡度的变化和托架安装时的高程偏差.见图1.3前支撑后鼻梁图1.3a 前鼻梁示意图图1.3b 后鼻梁示意图(3)横梁横梁设置在两根主梁之间,根据墩顶间距调节的需要,纵向分布间距分别设置为5.395米、5.5米、5.85米、5.65米、6.00米和3.595米的间距.横梁构造为型钢梁桁架形式,在单跨中轴线位置一分为二,两端分别与主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每根横梁有上下两组螺栓,上部每个螺栓施拧力为430KN,下部每个螺栓施拧力为300KN.主梁间的连接设计为可分合形式,采用高强螺栓联接.横梁中间分合接头的连接板一边设置锥形导向销、一边开孔,依靠销孔间的导向作用,能在接合过程中保证连接孔位对齐.每根横梁上设置4个调节螺栓杆,其与底模相连接,便于底模标高及预拱度的调整.见图1.4图1.4 横梁布置示意图(4)托架系统在浇筑混凝土及移动施工时产生的荷载由托架支撑,托架附着在桥墩上,将托架所受垂直荷载通过墩身传递至桥墩承台、桩基受力.托架由一根水平钢梁及两根钢斜撑构成三角形架.水平钢梁顶部设有供推进工作车横移的轨道,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预留孔内(墩身施工时,在两侧预留0.50米×0.52米×0.90米孔洞),主要承受竖向作用力;一对托架在上下支点分别采用12根和2根精扎螺纹钢筋连接,主要起连接和承受水平作用力,上部12φ36精扎螺纹钢筋每根预紧张拉力为500KN,总计12×500KN =6000KN,利用千斤顶循环张拉三次,确保每根精扎螺纹钢筋均匀受力.托架与墩身之间加垫40㎜厚氯钉橡胶,以保护墩身混凝土不受损坏.托架为一固定钢桁架结构,其具有高强度 和大 刚度 的 特点,一对托架重约28吨.本项目A16~A21墩采用型钢加工临时塔架承受竖向作用力.A22~A32墩(包括移动模架过50+3×60+50、50+80+50联)的 托架下支点采用钢箱支撑,柱承受竖向力,A33~A57墩则采用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图1.5 钢牛腿布置图米SS 系统由专业加工厂分块制造,运至现场拼装成整体施工,系统在A17~A18墩间进行散拼装.米SS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性能参数表如下:大样图二、拼装场地及临时支撑塔架施工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为方便移动模架的安装,拼装场地选择在A17~A18墩之间.待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再倒退至A16~A17墩之间.A17、A18墩由于净高满足不了米SS系统正常安装高度,因此,在A17、A18墩采用型钢加工临时塔架进行施工.在砼浇筑施工中,荷载主要由承台传递到桩基受力;在分模时,荷载主要由基础外的钢管桩受力.临时塔架图如下:Ⅱ-Ⅱ断面Ⅰ-Ⅰ断面A17墩临时支架图Ⅱ-Ⅱ断面Ⅰ-Ⅰ断面A18墩临时支架图Φ600钢管桩入土深度计算:根据米SS系统受力计算,系统在开模工况时,垂直作用力Vy=330t,考虑由4Φ600钢管桩受力,则单桩承载力为P=Vy/4=82.5t由p=fvH/n其中:n-安全系数,1.5p-单桩承载力f-表层桩周摩擦力取25KPav-桩周长H-桩有效入土深度H=np/fv=1.5×825/(25×π×0.6)≈26.2米故每根钢管桩入土深度为26米能够满足受力要求.临时塔架4H80型钢在最不利工况计算:利用Visual Fortran语言自编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FK_42D(该程序已在卢浦大桥实际应用中取得成功)进行计算:结构受力简图为: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二:保证上横梁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模型一计算可得位于跨中的集中力为P1=269T模型二计算可得位于跨中的集中力为P2=218.6T< P1故只需验算模型一的受力情况即可.单元划分如图:(单元划分图:上面数字表示节点号,下面数字表示单元号)共划分12个单元,4~8单元H80钢下缘根据计算要求加厚20米米其截面形式如图:程序计算求得最不利情况下4~8单元段单根H80钢最大弯矩为米米ax=1785KN•米加厚过的H80钢单根截面系数为:W=I/Yc=364564.8/34.3=10628.7 厘米3故,σ=米/W =1785KN•米/10628.7 厘米3=167.9米Pa< [σ]=170米pa690T满足强度要求.其余单元截面形式为4H80钢:程序计算求得最不利情况下其余单元段单根H80钢最大弯矩为米米ax=888.5KN•米H80钢单根截面系数为:W=I/Yc=292000/40=7300 厘米3故,σ=米/W =888.5KN•米/7300 厘米3=121.7米Pa< [σ]=170米pa 满足强度要求.利用程序计算得全跨最大竖向位移为2.2厘米<L/400=1045/400=2.6厘米即满足刚度要求.临时塔架2H50型钢(下缘跨中左右50厘米内加厚1.6厘米)在最不利工况计算:截面形式如下图:加厚段验算:程序计算得,截面惯性据I=130473.4厘米4截面系数W=I/Yc=130473.4/21=6213厘米3最大弯矩米=1/4(PL)=1/4(1650KN×2米)=825KN.米最大应力σ米ax=米/W=825KN.米/6213厘米3=132.8米pa< [σ]=170米pa未加厚段验算:最大弯矩米=165T×0.5米/2=412.5 KN.米最大应力σ米ax=米/W=412.5 KN.米/3820厘米3=108米pa< [σ]=170米pa均满足强度要求.临时塔架2H50型钢在最不利工况计算:截面形式如下图:采用两根H50钢.查表得, 截面系数W=2×1910=3820厘米3最大弯矩米=1650 KN×0.38米=627KN.米最大应力σ米ax=米/W=627KN.米 /3820厘米3=164米Pa≤[σ]=170米pa 即满足抗弯要求.移动模架拼装钢管桩平面图见附图.场地和起重设备通道.场地场地需碾压整平,确保重型车辆(以50T履带吊为准)不下沉.在A17~A18墩之间搭设钢管桩平台拼装主梁.详细见下图ⅠⅠ移动模架拼装钢管桩平面布置图说明:1.本图尺寸以CM计2.钢管桩砼基础要求单根承载力不小于 50吨3.施工场地要求平整,压路机碾压3次保证 50吨吊车的施工需要,Ⅱ-Ⅱ剖面ⅡⅡ半Ⅰ-Ⅰ剖面工字钢φ60φ钢管桩沿圆周方向焊4块三角钢δ12*80*80钢板2片并排工字钢钢管桩构造图 2、 主梁拼装为保证起重设备操作方便,先拼装左幅墩台下游侧的 主梁.因主梁最重的 一片有22T 左右,为安全起见,配用两台50T 履带吊进行抬吊拼装.每榀主梁由六段分别长8.49米、11.50米×3、10.99米×2米,宽1.8 米,高3.42米的 箱梁拼接而成,箱梁编号如上图,由右至左分别为1、2、3、4、5、6号梁,左右两侧的拼装顺序都为6 4 3 2 15.先安装外侧主梁,再安装内侧主梁.用两台50T履带吊直接将多节主梁吊装到临时支架上.当两节主梁拼放到一起后,由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准确对位,先上上下连接板,再上左右连接板,紧固螺栓,连接主梁.移动模架主梁的连接采用8.8级米24高强螺栓连接.每一个拼接点的连接螺栓数量众多,为了减小先拧与后拧预拉力的区别,施拧高强螺栓必须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初拧只是将两块板完全加紧密贴;而终拧则是指达到螺栓的预拉力.为了保证紧固螺栓达到设计预拉力,在紧固螺栓时采用扭矩杆配倍增器进行设计扭矩控制.为便于拼装,施工时先用冲钉和粗制螺栓进行定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孔眼的1/3,其中冲钉的数量能多于2/3.孔眼较少的部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6个或将全部孔眼插入冲钉或粗制螺栓.拼装用的冲钉直径(中段圆柱部分)应较孔眼设计直径小0.2~0.3米米,其长度应大于板厚度.冲钉可用35号碳素结构钢制造.主梁拼装前先用仪器按照安装图的位置精确定位,以保证整体提升时就位准确.主梁拼装检查:①移动模架安装,应符合钢桥安装的相关规定.②高强螺栓终拧完毕后,将部分抽检螺栓做好标记,用标过的扭矩扳手对抽检螺栓进行紧固力检测.检测值不小于规定值的 10%,不大于规定值的 5%为合格.对于主桁节点及纵横梁连接处,每栓群5%抽检,但不得少于两套.不合格者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20%,否则应继续抽检,直至达到累计总数80%的合格率为止.对于欠拧者补拧,超拧者更换后,重新补拧.3、牛腿吊装A16、A17墩由于墩高不够,牛腿不能安装到位,因此A16及A17墩设置临时受力支架,直接放置在承台顶面.在墩身的横向两侧对称安装临时托架,并固定;穿设φ36米米的精轧螺纹粗钢筋,用千斤顶对拉固定.高强钢筋的使用依照高强钢筋技术性能,在强度值内高强钢筋可反复张拉如果高强钢筋发生弯曲将不能再使用不容许摔打高强钢筋不容许焊接如果高强钢筋发生损伤将不能再使用4、横梁的安装用履带吊(或汽吊)将横梁一片片吊起对齐与主梁连接起来,(在装横梁之前,可用型钢横担在两主梁之间,搭简易操作平台).先装靠近墩身的横梁,保持平衡,在装横梁的同时,装适当的配重块使体系平衡.横梁安装好后,再装各连接撑杆.横梁装完后,两行走小车向墩身靠近,使横梁对接起来,并用连接螺栓将横梁栓接起来.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系统,然后再分别装底模、翼板及配重块在拼装平台上分片拼装横梁桁架,将相邻间桁架用联系杆连接.顺桥向两侧的横梁分别拼装.5、模板及配重块的安装为了满足系统分开后的平衡,系统总共采用了4块预制砼配重块.外模安装前需先安装主梁外侧的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由现场预制,并使用两台50T吊车依次安装就位.外模的底模、侧模及翼板底模依次吊装在外模调节丝杆件上,并边安装外模边调节其预拱度直至满足其精度要求.(1)顶升千斤顶,使主梁脱离支架,拆除支架顶垫块,拧紧螺旋支撑、锁定.(2)调整两侧主梁,使横梁对接,用螺栓固定,然后在横梁顶安放纵横次梁.(3)分块安装底板面模板、腹板侧模及翼板模.6、推进小车安装由安放在各墩边的推进小车直接用50T吊车吊置在型钢塔架上,并安装就位.之后安装其相关的液压部件.7、鼻梁安装主梁前、后两端分别需安装前、后鼻梁.当鼻梁配件运至现场后,按前、后鼻梁配件分别堆放在主梁前、后端指定位置.使用50T吊车依次将前鼻梁后端1#吊装在主梁前端并在空中安装就位,后将前鼻梁前端2#吊装在前鼻梁后端并在空中安装就位.前鼻梁完成后利用50T吊车将鼻梁平联安装在前吊梁上.8、吊架安装当第一跨(A16~A17跨)箱梁完成施工后,移动模架至前一跨箱梁位置时.可使用50T吊车将门式吊架安装在已施工完成的箱梁前端,以后箱梁施工时移动模架主梁的前端将支撑在牛腿托架上,其后端则由门式吊架吊起,使外模紧贴已浇筑的箱梁外缘,这样可控制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出现的板差.以上每个构件在拼装前及每道工序在安装后均需NRS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移动模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所有的安装,确认安装无误.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抽查5%的受力螺栓.五、组织体系50米箱梁安装过程中设技术主管一人,技术员二人,工长一人,成立技术指导组(由NRS公司担任)、起重班组、电焊班组、钢结构加工组和安全组五个班组,在项目部的领导和各部室的配合下进行安装施工.六、进度计划七、机械设备,施工用材及人力资源计划1、机械设备计划2、施工用材计划3、人力资源计划八、质量保证措施1、对进入现场的PEHD—1000型滑板,须放置在竹胶板上避免直接与地面接触.2、牛脚托架上连接的预应力钢棒每根应施加500KN的张拉力.3、主梁分6节运至现场后再拼装成一根主梁,其各节之间用螺栓连接,每一螺栓需施加预压力.4、主梁上设置了承重力为40T的吊耳,当起吊整片主梁时,位于主梁两端的吊耳将被使用(一端一部吊车).5、所有吊耳均有编号,其起吊能力、容许的角度和卸扣要求均有注明,在安装过程中无论何时都需安全操作.6、主梁及鼻梁不容许直接存放在地面上,可采用混凝土垫块或方木垫放其四角,使其悬空.以防止主梁下轨道及其它部件污损.7、所有机加工件需防止雨水、灰尘等,包括齿合件、螺栓、螺母及垫片.8、所有液压件需防止雨水、灰尘等,如果可能液压软管应存放在空调室内,长时间的高温及潮湿环境会损毁软管.9、托架配件在墩身两侧安装时需同时起吊对应部件,并用高强度钢筋对拉固定.10、在主梁外侧配有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由穿过块件的钢筋与主梁上部外侧吊耳相连,平衡重块必须在外模就位于横梁上之前安装.11、由于移动模架在作业时,受风荷载限制当风速≤12米/s(6级)时设备可以在正常推进;当风速在12米/s~22米/s(7~8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但上面可以施工箱梁;当风速在22米/s~30米/s(9~10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不施工但不需要加固绑扎;当风速在≥30米/s(10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并要进行绑扎固定.九、安全保证措施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2、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夹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3、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5、高空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6、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7、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8、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9、拆卸千斤绳时,下方不应站人.10、使用橇棒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橇滑发生事故.11、构件在未经校正、焊牢或固定之前,不准松绳脱钩.12、起吊笨重物件时,不可中途长时间悬吊、停滞.13、起重吊装所用之钢丝绳,不准触及有电线路和电焊搭铁线或与坚硬物件磨擦.14、遵守有关起重吊装的“十不吊”中的有关规定.15、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危险点须设专人监护.16、吊机驾驶员、指挥员必须持证上岗.17、起重机工作前应检查距尾部的回转范围50厘米内无障碍物.18、起重机吊起满载荷重物时,应先吊起离地面20~50厘米,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的牢固性等,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19、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20、起重机必须置于坚实而平整的地面上,如地面松软不平时,应采取命铺垫钢板路基箱等措施整实整平.起吊时的一切动作要以缓慢速度进行,吊车司机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的操作.21、如遇重大构件必须使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时,构件和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3/4.绑扎时注意负荷有分配,每台起重机分担的负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负荷的80%,以免任何一台负荷过大造成事故.起吊时必须对两台机进行统一指控,使两台机动作协调互相配合,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的吊钩滑车组都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起重机操作时必须由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指挥工进行指挥.2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起重施工区应与相通的道路等隔离,隔离器可采用钢护栏或安全警示带,并有专人巡视值勤管理,防止外人闯入.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项目部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移动模架的拼装方案

移动模架的拼装方案(1)拼装前的准备工作50t流动吊机一至两台及必须的吊索具;电焊机2台;脚手架若干;缆绳;钳工工具及其它专用工具,如:冲钉Φ24mm的50个;手锤;扳手;撬棍;梯子;绳;绳卡等。
备有水平仪、圈尺、靠尺、测量钢丝、吊锤等检测器具。
在长50-70米、宽20-25米范围内平整,无障碍物,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拼装人员应熟读图纸,清楚该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各种动作。
整个装、试、拆的过程中应有足够的安全设施。
(2)移动模架的拼装造桥机现场组装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生产。
在组装时,根据移动模架设计图纸,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于高强螺栓连接面逐一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摩阻系数。
高强螺栓连接采取初拧、终拧,循环重复操作,使每一高强螺栓都达到设计扭矩值,并对扭矩扳手定期进行标定,保证连接面的受力强度,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有影响的构(配)件必须剔除或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根据上述安装流程依次组装各部件,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认真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用作上部施工使用。
①墩旁托架的安装用水平仪测量桥墩承台两侧主支腿支撑点的标高,两点允差3mm。
承台上主支腿支撑点必须整平并用刚性垫块,垫块面积大于支撑垫块。
若超差,建议用钢板垫平,或先用砂浆抄平后用钢板整平实。
用条形编织塑料布将桥墩包扎,以防浇混凝土时飞溅或机械漏油。
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加长柱(高墩时)立柱及斜撑→临时支撑→横梁。
(架设后,张拉精扎螺纹钢筋)。
两边横梁平面,要求张拉精扎螺纹钢筋前调整水平,平面误差±5㎜。
精扎螺纹钢筋应亦按对角线的顺序张拉。
上部精扎螺纹钢筋较多,分两次张拉,每根张拉力和为5~7t,尽量使各螺纹钢筋受力均匀。
②支撑台车的安装安装支顶大油缸,并用12个螺柱将其固定(此时油缸活塞为缩回状态)。
吊装支承台车于墩旁托架轨道上;连接横移油港销轴;接液压油管;接电。
40m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模架拼装总体方案 (4)3.1 模架施工概况 (4)3.2 模架结构 (4)3.3 移动模架概况 (5)3.4 拼装总体计划 (5)四移动模架拼装及试压 (5)4.1 移动模架拼装准备工作 (6)4.2 拼装流程 (6)4.3 移动模架拼装 (7)4.3.1 首套40m移动模架拼装 (7)4.3.2 第二套40m简易模架拼装 (10)4.4简易模架末跨施工 (13)4.5 移动模架检查验收 (13)4.6 移动模架堆载静压试验 (14)4.7 移动模架预压步骤 (14)五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 (15)附件:1、 40m模架首跨拼装施工总布置图2、 40m模架首跨拼装施工步骤图3、 40m简易模架首跨拼装施工总布置图4、 40m简易模架首跨拼装施工步骤图5、 40m简易模架末跨施工步骤图一编制依据1.1新建铁路郑州至焦作线郑州黄河大桥施工图。
1.2移动模架设计图纸。
1.3桥址实地踏勘调查及掌握的水文、地质、地材资源、施工环境等情况。
1.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6《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8新建铁路郑州至焦作线郑州黄河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9现场所获得的资料、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二工程概况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郑焦线47#~67#墩共20孔40m简支箱梁,起点里程桩号D1K25+641.68,终点里程桩号D1K26+459.59, 施工部位均处于曲线上,其线间距4.6m,梁体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
京广改线47#~67#墩共20孔简支箱梁,起点里程桩号GD1K+644.89,终点里程桩号D1K26+459.59,施工部位处于曲线上,其线间距4.4m,梁体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
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2)

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一、前言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的施工方法,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了其在工程施工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法特点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质量控制好、特殊工况适应性强等。
三、适应范围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各类工程,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和大跨越结构的施工更加适用。
四、工艺原理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式模架的搭设和高位拼装,实现结构的快速建设。
其技术措施包括模架设计和制造、施工方案设计、材料选用、施工顺序等方面。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处理、模架安装、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等一系列施工阶段。
每个阶段的施工细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劳动组织为保证施工工法的良好实施,需要严格组织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模架系统、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等。
每个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
八、质量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并通过合理的检测和测试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要重视安全工作,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对于高位施工和起重作业,需要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对施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可以评估该工法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为实际工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十一、工程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该工法的应用,本文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工程实例,包括高层建筑、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等。
移动模架的拼装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铁路引桥及相关配套工程站前线下部分TZQ-Ⅱ标移动模架拼装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五局集团天兴洲大桥铁路南岸引桥工程指挥部二00 七年七月移动模架的拼装一、场地平整1、两套移动模架拼装场地设在26#~27#墩处。
2、根据26#~27#墩拼装场地情况,左侧距客专墩身外15m有一条宽4m混凝土便道,便道与墩身中间为普客右线桥墩,现因桩基图纸未到,尚未施工。
右侧有一条简易便道。
3、为了装两套移动模架均在26#~27#墩处拼装,将26#~27#墩之间,硬化区域:长边为25#~26#墩之间的便道至27#墩(长56m),宽边为左侧便道至左侧墩边(宽12m),26#~27#墩两墩内7.8m宽可不硬化。
硬化前先将其表面的原泥浆池、淤泥坑进行清除后,在现有的地面上填筑一层厚80~100cm 的碎石土,并进行压路机碾压,在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200kpa以上后,浇筑一层厚12~15cm的C20混凝土。
混凝土硬化标高为30.00m,即与左侧便道相平,并做好表面排水及外侧排水沟。
4、为了保证两套移动模架的各构件在现场整齐堆码,将27#~28#墩之间进行碎石土碾压,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200kpa以上。
施工场地布置图见附图。
二、主梁拼装方案根据移动模架总体施工方案,两套移动模架均安排在26#~27#墩处拼装,第一套移动模架拼装完后,将模架移动模架至23#~24#墩开始向9#墩方向制梁。
第二套移动模架接着在26#~27#墩处拼装,共同利用主梁混凝土支墩和场。
第二套移动模架拼装完后,将模架移至24#~25#墩处向55#墩方向制梁。
由于26#~27#墩墩高为12m,采用支架法拼装不现实,只能采用在地面进行拼装主梁、横梁、外模,在墩顶加设临时提升扁担,利用千斤项和精轨螺纹钢进行提升到位,采用吊车将墩旁托架提升到位,再安装支承小车。
最后拼装前后导梁。
三、拼装步骤:1、浇筑主梁混凝土支墩;2、在混凝土支墩上拼装主导梁;3、主导梁段拼装横梁对主梁进行连接、安装外模;4、在拼装的两墩顶上安装提升扁担及各种提升设备;5、利用提升扁担上的千斤顶及精轨螺纹钢筋将主梁缓慢提升到位;6、采用吊车将两端的墩旁托架进行提升安装;7、安装支承小车;8、下放主梁至支承小车上;9、安装前、后导梁;10、对移动模架进行预压。
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_secret

xx铁路xx段Ⅰ标**特大桥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编制复核批准*****局xx铁路****项目部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移动模架拼装方案2.1移动模架概述2.2移动模架拼装场地布置2.3移动模架的拼装2.4移动模架拼装进度安排三、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3.1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3.2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3.3箱梁封端与桥台处箱梁施工3.4桥面附属结构施工四、ZQM900移动模架自移过孔步骤五、移动模架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应急预案****特大桥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铁路****特大桥共计98跨,均采用ZQM900A下行式移动模架进行施工。
单箱单室,跨中梁高2.8m,梁端支点处高3.0m。
梁顶宽13.4m,底宽5.74m。
两侧翼缘板悬臂根部高0.6m,最外缘厚0.2m。
跨中处顶板厚0.34m,底板厚0.3m,腹板厚0.48m。
=1860MPa钢绞线,每片梁材料为见下表简支箱梁钢束采用R by表1.1 32m简支箱梁材料表(1孔)二、移动模架拼装方案2.1 移动模架概述2.1.1 概述ZQM900A移动模架采用桥面下支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模板开合、模架纵移、横移、支腿自移等功能,实现对混凝土梁原位现浇、逐孔成桥的施工工法。
具有设备简单、造价相对低廉、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少、节约制架设备投资等特点。
ZQM900A移动模架适用于31.1m、24m简支箱梁的制造,可制造箱梁最大重量为900t,满足****桥31.1m简支箱梁855t的施工要求。
2.1.2工作原理2.1.2.1制梁由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在模板内进行现场浇注混凝土梁,模板系统有微调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梁型正确。
本机采用桥面下支承式,混凝土梁的重量及模架的自重通过四个支顶油缸传递到墩旁托架上,再通过墩旁托架传到墩身承台上。
2.1.2.2脱模四个支顶油缸收缩,整体脱模落于支承台车滑道上。
底模及横梁随着主梁在横移油缸作用下,实现开合并拢,底模板可通过底模螺旋顶调整拱度。
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施工方法已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安全的建设需求。
因此,新的施工工法——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经济技术分析。
二、工法特点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是一种先进、高效的施工方法。
其特点主要有:模架移动,高位拼装;工序连续,效率高;模块化设计,工艺重复;施工周期短,速度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施工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包括高层建筑、桥梁、市政工程、厂房等。
工法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结构和施工场地的需求。
四、工艺原理移动模架高位拼装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模架的移动和高位拼装完成建筑结构的搭设。
工法采用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
通过卓越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的工艺流程,工法能够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基础施工、模架安装、高位拼装、内外装修。
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施工步骤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是必不可少的。
工法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合理分配劳动力和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模架系统等。
这些设备有着先进的技术和功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工法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材料质量检验、工艺流程控制、施工过程监测等,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九、安全措施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工法明确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如合理布置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对施工工法的分析,可以得出它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
移动模架的安装方案

移动模架的安装方案4.3.1总体思路根据移动模架构造及特点,结合现场情况,主要安装顺序为:临时支墩的搭设→牛腿及支腿的安装→小车安装→主、鼻梁安装→横梁安装→模板的安装→机电液压安装→辅助设施安装。
在81#桥台-80#墩之间的区域拼装,81#桥台-80#墩在陆地上,79#墩为水中墩,拼装区域已回填石子硬化处理,由于主梁底面距地面较近,所以拟采用逐节拼装主鼻梁并逐节顶推的工艺拼装。
在81#桥台-80#墩之间铺垫预制的混凝土临时支墩,利用两台80吨履带吊逐节拼装主梁和鼻梁,利用小车上的动力系统逐节顶推主鼻梁,然后利用履带吊安装其他构件。
4.3.2拼装前的准备工作(1)存放和拼装场地在81#桥台后面的空地上存放移动模架构件,拼装时通过履带吊或者汽车运输到拼装场地。
拼装区域平面布置图如下拼装区域平面图(2)拼装用混凝土临时墩的布置根据主、鼻梁的长度,为满足拼装要求,需在81#桥台-80#墩之间共设置6组混凝土临时墩,左右各3组,临时墩的墩顶标高控制在距81#承台标高1.3m;根据地质情况,需在临时墩下面打扩大基础,扩大基础的深度为0.3m;利用设备滑移小车作为滑块设置在临时墩顶部,配合设备液压系统为动力,实现设备拼装时的纵移顶推,滑移小车的净高度为0.2m。
(3)拼装顺序4.3.3牛腿、小车的安装牛腿支腿安装前,测量支腿在承台安装位置的标高,计算出需要同步安装相应的安全防拼装场地的布混凝土临时墩牛腿及牛腿支腿滑移小车的外模板的安液压电气系统横梁的主、鼻梁的安装及顶其他附属设备的的支腿组合,有偏差的通过垫钢板调整,每安装完成一节支腿即需要完成支腿与墩身之间的固定,牛腿横梁安装到位后,需要测量牛腿横梁上表面的标高,偏差不得超过10mm。
在安装滑移小车之前需要在安装位置处涂抹黄油,小车安装到位后即安装液压系统,以备拼装时使用。
4.3.4主梁的安装((1)主梁的分段吊装主梁共分为6节,主梁从后往前编号依次为1-6号,吊装顺序及构件数据如下:主、鼻梁的拼装顺序为:鼻梁4-1、主梁6-1。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1)3、施工准备计划 (1)4、施工总体部署 (3)5、移动模架拼装 (4)6、主要技术措施 (12)7、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移动模架拼装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1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是根据下列文件、图纸、工程法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依据编制而成。
(1)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所设计的移动模架施工图纸;(2)施工现场实地踏勘;(3)国家有关钢结构工程法规、规范与文件;1.2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遵守的有关规范、标准:(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1;(2)《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99;(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4)《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2003。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移动模架拼装工程。
根据现场的需要,在移动模架拼装前在模架拼装的桥台后方路基上(要求路基长度为70米,宽度20米)搭设四个临时支墩。
每个支墩由2*1*1.85m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标号C35)组成,每个临时支墩应能承受50吨的压力,临时支墩搭设完成后,开始拼装移动模架。
3、施工准备计划3.1 施工技术准备: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阅图纸,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备齐工程所需的资料和标准图集,编制分部工程材料计划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和工机具的需要情况。
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把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的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楚,落实施工计划,落实技术责任制。
3.2 物资准备: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货合同。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2)

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工法,适用于多种建筑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经济技术分析,并提供一个实际工程实例。
一、前言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是由国内建筑施工行业经验总结和日本先进施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它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具体内容,以期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该工法。
二、工法特点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施工周期短、节约材料、质量可控、施工安全等。
这些特点使得该工法成为许多建筑项目的首选施工工法。
三、适应范围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工程、桥梁等多种建筑项目。
无论是对大型工程的快速施工,还是对高层建筑的高效施工,该工法都能够满足需求,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工艺原理上行式移动模架后退式拼装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固定的模架和移动的支撑设备,将模块化的建筑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拼装。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并且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基础施工、模架安装、拼装施工、节点处理、整体检测和完成收尾。
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施工步骤和要求,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指组织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分工。
由于该工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明确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机具设备,包括模架、吊装设备、支撑脚手架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灵活使用等特点,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现场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等。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1、概况:工程为预应力连续砼箱梁桥,全长302m,宽32m,跨径组合为28m+6×40m+28m=296m,分左右两幅桥,为对称形式。
全桥宽:4.0m(人行道)+11.25m(车行道)+0.5m(防护栏)+0.5(中央分隔带) +0.5m(防护栏)+11.25m(车行道)+4.0m(人行道)=32m单幅桥宽:4.0m(人行道)+11.25m(车行道)+0.5m(防护栏)=15.75m主要工程内容为桥梁上、下部主体结构,桥梁排水、照明、景观及防护等附属工程。
Mss45下行式移动模架由主梁、鼻梁、后鼻梁、横梁、牛腿、模板、小车及行走机构等组成。
主梁为箱式结构2×3.2m,共设有横梁15对,移动模架总重约700t,总长度97.7m。
安装方式是逐节组装,在保证安全质量和组装场地允许条件的情况下,先组对3节主梁及相应模板系统,以满足施工A0至P1段施工。
再逐节组对主梁整和鼻梁,来拼装移动模架系统。
2、拼装场地布置:主要拼装区域位于A0~P1和P1~P3区域之间,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布置图。
3、拼装施工流程:拼装施工顺序:拼装前准备(250T吊车放70吊车及6节主梁)→安装P1B牛腿及小车→安装A0-P1临时支撑→安装A、B列主梁第三节→安装A、B列主梁第二节→安装整体向前滑移9250mm→安装A0B桥台前方牛腿横梁及小车→安装A、B 列主梁第一节→安装一~三节横梁→安装一~三节钢模板→安装A、B列主梁第四节→安装P2B牛腿及小车→安装A、B列主梁第五节→安装鼻梁第一节→安装鼻梁第二节→安装鼻梁第三节→安装四~五节横梁,配重块及模板系统→模板的调整、校核→安装前横梁→安装C型梁和后横梁。
4、 Mss45移动模架拼装施工4.1、拼装准备:a、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参加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
b、向土建专业索取基础资料。
c、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安装现场的平面布置,进场道路要保证汽车吊平行通过,施工场地需要铺一层碎石,确保构件安全进场、堆放和汽车吊的作业。
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方案背景介绍桥梁是贯穿道路,河流等地势低洼处的重要设施。
广义而言,桥梁又包含桥墩、桥台、桥面、道路硬层等组成部分。
因其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所以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使用移动模架来加速施工流程,减少建设成本已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安装单位本方案是由我公司建造,施工的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我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桥梁建设和桥梁设施安装的企业。
拥有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安装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安装流程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安装桥梁移动模架之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等方面。
需要安排一支有经验的安装队伍以及一些辅助工人,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步:现场勘测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了解桥梁建筑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装计划,确定移动模架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第三步:安装移动模架安装移动模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使用相应工具及材料,进行安装。
包括固定底座、安装立杆、拼接横杆、安装拱杆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施工。
第四步:调整移动模架在移动模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移动模架的调整,以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主要包括水平调整、高度调整等方面。
第五步:安装桥梁部件在移动模架安装调整完成后,需要安装桥梁部件,包括桥墩、桥台、桥面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施工,确保安全。
安全施工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细则。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从安全、质量和时间等方面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全面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项目成果我公司的施工团队拥有多年的桥梁安装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我们的工程质量可靠,安全可控,施工效率高,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完成桥梁建设工作。
同时,我们负责售后服务,保证施工效果满意。
总结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安全施工是首要任务。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2.1、移动支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介绍:移动模架施工特点:适用于深水或高墩身使用支架或其它施工方法不经济的情况下建造桥梁上部结构,周转次数多,周转时间短,使用辅助设备少,减少了人力物资的浪费,特别适用于多跨现浇梁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移动支撑系统(MSS)主要由牛腿、主梁、横梁、后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详见图1)。
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
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图1移动支撑系统示意图1、牛腿为三角形结构,附着在墩身上并支撑在承台顶面上(详见图2)o 牛腿共有三对,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主梁,将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墩身和承台上。
每个牛腿顶部滑面上安装有推进平车。
并配有两对横向自动移动液压千斤顶、一个竖向自动液压千斤顶和一个纵向移动液压千斤顶。
主梁支撑在推进平车上。
推进平车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横桥向、顺桥向及标高上正确就位。
图2牛腿、支撑托架布置示意图2、支撑托架(见图2):墩旁托架起着将整机载荷和施工工作载荷传到桥墩的作用。
托架采用承台支承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
两部分之间采用10根636精轧螺纹钢筋连接。
托架上平面设有导向滑轨,便于模架的横向移动,托架下部通过立柱支承在墩身承台上。
托架与桥墩之间设有带橡胶垫的螺旋顶,便于力的传递和调整。
3、支承台车(见图1):支承台车包括车轮组、支承架、模架前移机构、模架顶升机构及横移机构。
车轮组采用两级平衡梁安装,便于各车轮受力均衡,在其外侧墙板上设有反钩,钩住主梁外侧,对模架侧向稳定起保护作用。
支承架采用框架式金属结构。
其下部设置铜滑板,使支承台车可在墩旁托架上沿横桥向滑动。
模架可在竖向、横向、纵向以及适量水平转动等四个方向运动,均可依靠几种不同的油缸来实现。
模架前移油缸安装在台车架上,活塞杆与顶推滑板相连,顶推滑板可在主梁底部的纵移孔板上滑动,安装上销轴,即可利用油缸来完成模架的纵向移动。
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桥梁移动模架安装方案1. 概述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修、加固或者更换,而常规的维修方式往往会牵涉到桥面结构的改变,如需进行扩宽、加装桥面排水沟或修复桥墩或上部结构等,需要使用跨越工作平台,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在桥梁下进行作业。
而跨越工作平台及其支撑设备的安装,将对桥梁的施工速度、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桥梁施工的时间和规模,移动模架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桥梁施工中。
本文主要介绍桥梁移动模架的安装方案,以期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时间。
2. 安装方案桥梁移动模架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功能,根据桥梁的尺寸和特点灵活组合起来使用。
安装步骤如下:2.1. 备件检查•仔细检查移动模架各个配件是否齐全、完好,并确认其适用性。
2.2. 布置设备•将移动模架各部分从运输车辆上卸下,并按照需求整理。
•在桥梁上部结构临时支撑物上设置起吊器,将移动模架吊装到所需位置。
•确定跨越工作平台的位置,支撑器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移动模架的平稳、牢固。
2.3. 部件安装•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组装移动模架的龙门架、纵梁和横梁。
•龙门架和纵梁应先行安装,保证移动模架的稳定性。
•横杆、端驱动器的位置应根据需要调整,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稳定可靠。
2.4. 功能确认•检查移动模架各个部位是否安装到位,支撑器是否稳定。
•确认移动模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3.注意事项在移动模架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对各个部位的配件进行检查,以免出现错误或者不适配情况。
•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模块安装,确保各个模块按照顺序拼接起来。
•在安装支撑器时,应首先进行现场勘察,确认支撑器的位置以及数量,以确保施工过程平稳、安全。
•在移动模架的启动过程中,需进行测试并监听移动模架的各种参数,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采用了带电作业,应进行电气测试、绝缘试验,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4.总结桥梁施工中,移动模架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施工方式,通常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和物料成本。
移动模架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案

移动模架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案一、模板制作要求1、外模板由腹板、翼板及其千斤顶支撑拼装组成,采用定型钢模板,底模也采用定型钢模板,底模、侧模与移动模架组装成一个整体。
为确保桥轴线及腹板外观线型顺直美观,侧模在使用前应进行试拼,消除拼缝错台现象。
2、内侧模面采用钢模板,纵向劲板采用角钢(5*5CM),间距为50CM,纵横向采用钢管支撑,并用钢管竖向支撑,钢管横排间距约为70CM,纵向间距为100CM。
钢管底部用φ20钢筋直接支在垫块上,并与底板钢筋焊接。
3、张拉端端模采用钢模板,并预留钢筋及波纹管孔道,确保锚垫板位置准确就位。
封端模板采用4mm钢板,要求表面平整,尺寸准确。
二、模板的要求1、支座安装:(1)支座垫石施工时标高降低3CM,预留3CM作为安装支座时压浆用;当考虑采用垫石与支座整体施工时可不考虑压浆。
(2)底模支座位置要在模板安装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横向位置、平整度,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
(3)根据温度、混凝土干缩徐变、张拉压缩变形调节活动支座的上下座板位置,支座板安装前位置应用螺栓固定。
2、底模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标高,平整度,不符合规定处均应及时整修。
及时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处的残余灰浆。
在混凝土浇注前应用空压机吹净底模上焊渣、杂物等。
3、外模板(1)浇筑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应清除干净,无错台现象。
(2)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角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模板竖向法兰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
(3)侧模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
(4)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结稳固。
调整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平整度等,并做好记录。
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调整。
(5)钢模检查其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6)锚垫板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孔梁上锚垫板位置准确无误。
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MZ460S移动模架拼装方案一、工程概况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根据昆明轨道交通30m及25m整孔箱梁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而研制。
本移动模架为上行式,具有下列优点:1、采用上形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2、主梁两侧挑梁顶部设置防雨、防晒顶棚,能保证移动模架造桥机全天候工作,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确保总工期的要求。
3、当通过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等桥间转场时,只需展开侧模架和底模,即可方便通过,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提高转场作业效率。
4、主梁及模架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只需调换前导梁、前后支腿及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就能满足双向施工的要求。
5、主梁及支腿结构无须改造即能满足30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综合利用率高。
二、编制目的通过对移动模架拼装过程的控制,确保拼装过程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管区内所有采用移动拼装过程。
四、职责分工1、工程部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拼装方案,明确控制要素和工序工艺流程,并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2、现场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设备配置以及过程控制负责。
3、质检和试验部门根据规范及工艺细则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4、物机部对拼装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提供后勤保障。
五、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六、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表1 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七、移动模架拼装采取桥墩拼装,拼装顺序(拼装流程图见后附图。
)①使用试墩做临时平台,在地面逐节拼接主梁和导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②在首跨小里程墩搭设1个临时支墩平台,使临时支墩的上表面和标准桥面齐平,用于支撑移动模架后支腿和辅助支腿;③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预埋件用于固定移动模架前支腿;④在临时支架顶安装移动模架后支腿。
移动模架拼装工艺

移动模架拼装工艺
⑴移动模架的拼装顺序:从线路左侧往右侧的顺序倒退依次拼装2 片钢箱梁,1 片钢箱梁拼装完成后再拼装另1 片。
单片钢箱梁拼装时,先拼中间两节段,然后拼装两端节段。
⑵将移动模架左侧的钢箱梁利用大型汽车吊起吊中间两节段到安装支架上的正确位置,钢箱梁的标高利用千斤顶调整,钢楔块支垫,位置调整正确后用钢板螺栓联接固定。
先后起吊组拼两端的两块钢箱梁,将移动模架外侧的钢箱梁全部联接完成。
⑶拼装移动模架右侧的钢箱梁,方法与(2)相同。
⑷利用汽车吊机将底模依次从一侧穿入钢箱梁底部,并完成吊挂。
⑸利用汽车吊机拼装移动模架左侧的前后导梁。
⑹利用汽车吊机拼装移动模架右侧的前后导梁。
⑺将前后导梁之间的平联杆件联接,铺上木板作为施工平台。
⑻利用墩顶的横移设备,调整钢箱梁横向位置。
1。
mss40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案(含进度计划)

1.概况:××××大桥东引道工程是××市主城区内“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快速干道路网系统中“一横线”的重要部分,工程位于××都市区北部片区××组团的南部,起点××大桥东岸桥台(一横线里程桩号:K22+057)至××立交(一横线里程桩号:K24+510.599),道路主线全长2.45Km,全线包括跨线桥一座、××立交一座、××大桥一座。
××大桥是××××大桥东引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立交,上跨××区××。
桥梁起点桩号K23+234米,终点桩号K24+005.5米,全长771.5米,共19跨,跨度均为40米。
大桥A19~P7桥墩采用双幅桥结构形式,两幅桥之间留有1.0米的净距,单幅桥桥面标准宽15.5米;P7~A0桥墩采用三幅桥相连,三幅桥间通过后浇梁和后浇湿接缝连成一个整体,中幅桥桥面宽度为变化幅,其宽度从3.3~18.636米。
Mss40下行式移动模架由主梁、鼻梁、后鼻梁、横梁、牛腿、模板、小车及行走机构等组成。
主梁为箱式结构2×3.2m,共设有横梁15对。
移动模架总重约700t,总长度97.7m。
根据现场组装场地的情况,采用逐节组装,在保证安全和组装场地允许条件的情况下,逐渐把组装好的鼻梁、主梁向前推进,拼装移动模架。
2.拼装场地布置拼装场地选择在A19号桥台后的回填路基上进行,场地需要约1500㎡,硬化场地60m×25m。
场地硬化要求:回填层高:80cm,密实度不小于90%。
要求场地必须有足够的平整度,以满足模架各构件的水平对接。
(拼装场地布置如下图所示)。
移动模架拼装场地布置图3.拼装施工顺序拼装施工顺序:拼装前准备→拼装鼻梁、前横梁、安装垫箱→安装A19L牛腿、拼装第五、四节主梁、鼻梁、前横梁及第四节主梁最后一片横梁→安装P18L 的牛腿;拼装第三、二节主梁及其横梁→拼装第一节主梁及其横梁,配重块及模板系统→拼装P17L墩至P18L墩之间的横梁,配重块及模板系统→模板的调整4.模架拼装施工4.1 拼装前准备工作4.1.1 清理工作:对运到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架钢构件进行全面的清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1)3、施工准备计划 (1)4、施工总体部署 (3)5、移动模架拼装 (4)6、主要技术措施 (12)7、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移动模架拼装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1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是根据下列文件、图纸、工程法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依据编制而成。
(1)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所设计的移动模架施工图纸;(2)施工现场实地踏勘;(3)国家有关钢结构工程法规、规范与文件;1.2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遵守的有关规范、标准:(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1;(2)《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99;(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4)《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2003。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移动模架拼装工程。
根据现场的需要,在移动模架拼装前在模架拼装的桥台后方路基上(要求路基长度为70米,宽度20米)搭设四个临时支墩。
每个支墩由2*1*1.85m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标号C35)组成,每个临时支墩应能承受50吨的压力,临时支墩搭设完成后,开始拼装移动模架。
3、施工准备计划3.1 施工技术准备: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阅图纸,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备齐工程所需的资料和标准图集,编制分部工程材料计划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和工机具的需要情况。
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把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的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楚,落实施工计划,落实技术责任制。
3.2 物资准备: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货合同。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和拼装。
3.3 劳动力组织: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
对拼装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⑴现场指挥1名:余禄刚⑵技术和安全检查人员2名:余禄光成强⑶电工 2名、起重工 2名、液压工 2名、电焊工 4名、架子工2名、模架工15人、辅助工 10名4、施工总体布署4.1 任务安排:临时支墩的搭设由专业的焊工配合移动模架施工队进行,移动模架的拼装由厂家指导模架施工队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4.2 施工布署:本工程施工包括施工准备及移动模架拼装两个阶段。
4.2.1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施工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和工机具准备。
4.2.2钢结构施工阶段:包括临时支墩的搭设、移动模架的运输、吊装、安装、调试及校正。
4.3主要的施工机械 (见下表)4.4 施工进度计划:⑴移动模架设备2010年12月已经进场.⑵临时支墩计划2011年1月1日完成;⑶移动模架后支撑结构吊装2011年1月2日~1月4日;;⑷吊装1# 2#主梁及连接系1月5日~1月6日;;⑸吊装3# 4#主梁及连接系1月7日~1月8日;⑹吊装5# 6#主梁及连接系1月9日~1月11日;⑺安装中主支腿1月12日;⑻吊装1# 2#导梁1月13日~1月14日;⑼吊装3# 4#导梁1月15日~1月16日;⑽各支腿支撑 1月17日;⑾吊装5# 6#导梁1月18日~1月19日;⑿拆除临时支墩 1月20日;⒀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1月21日~1月28日;⒁安装液压电气系统 1月29日;⒂调试、验收1月30日。
5、移动模架拼装根据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设计的《DS32m/900t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DS32m/900t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附后),模架拼装前必须在台后路基上搭设四个临时支墩,然后进行拼装,临时支墩设计要求每支墩承重50t。
5.1临时支墩的搭设5.1.1地基承载力计算1.要求每墩承重50t。
临时支墩底面为2m×1.9m、δ=40cm的C30混凝土基础。
设支墩底面混凝土基础对路基的压强为P P=N ÷S ①N=50×1000×10=500000(N)② S=1.9×2=3.8m 2 ③得: P=500/3.8(Pa)=0.132Mpa) ④则该处路基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0.132Mpa 5.1.2. 立柱一个支墩承重50t ,采用2*1*1.85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标号C35),取安全系数1.2。
检验此混凝土支墩的受力情况。
(1)混凝土支墩强度验算 L=2m ,B=1m ,H=1.85 C35(cf=16.7Mpa)计算过程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0.9()scyN A f f A ϕ<=+ϕ钢筋混凝土构件稳定系数:查表ϕ1.851.851h b == 查的ϕ=0.52 代入''0.9()scyN A f f Aϕ<=+=0.9*0.52*(16.7*2*1*610)=7.8156*610N=7815.6KN 50吨荷载相当于500KN(2)混凝土支墩稳定性验算 稳定验算:ϕ= 1.852.3180.07978hi===<稳定5.1.3.临时支墩的拼装支墩在地面预制完成后,用50吨吊车吊到路基上,用垂球确定垂直度后,与路基处混凝土基础紧密连接。
5.1.4.地表变形观测及监控量测在每个临时支墩基础上用红油漆标记2个观测点,作为地表变形监控量测的观察点,编号为1-1、1-2、2-1、2-2、3-1、3-2、4-1、4-2,开始拼装后,每天分上下午量测2次,待地表变形相对稳定后,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减少测量次数。
观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报项目部相关领导,拿出处理意见,情况紧急时,应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移动模架拼装场地地表变形监控量测记录表5.2移动模架的拼装移动模架拼装前场地必须平整。
道路畅通,满足模架横向24.9m 的净空要求。
起吊设备采用130吨汽吊,50吨汽吊配合。
5.2.1后支腿后支腿位于路基上。
先预埋钢板,后支撑机构坐落在支腿上。
要求做到定位准确,固定牢固,不得有翘起。
5.2.2测量放样拼装前,应该放出桥位1#、2#、3#桥墩的设计中心线,并弹出墨线,方便移动模架拼装过程中定位。
同时,测出支墩点和支座垫石标高,以便准确控制移动模架拼装时的标高,以及便于地表沉降监控量测。
5.2.3 移动模架拼装步骤。
步骤1 拼装临时支墩临时支墩在焊接好后,使用50吨吊车起吊。
按事先放线进行定位,用垂球测量其垂直度。
定位准确后将其固定在预先浇筑号的混凝土基础上。
拼装后支腿,使其牢固锁定在相应的路基预埋钢板上,确保其垂直,使其横梁水平误差在2mm之内,高度误差小于20mm。
步骤2 吊装1#(左右)主梁及连接系第一片主梁定位方法:在拼装路基上放出模架中心线(即桥墩中心线),用白灰标出中心线,从1号墩支座垫石中线沿墩身中心线向路基方向量取35.68米,用白灰标出此点,从此点向左量取3米,即为为后行走机构中心位置,后行走机构位置确定,第一片主梁位置确定。
步骤3 吊装2#(左右)主梁及连接系步骤4 吊装3#(左右)主梁及连接系主梁吊装顺序都是先左主梁,再横向连接系,后右主梁。
纵向主梁对接时,动作要慢,为防止撞击已经安装好的部件,采用5t电葫芦对拉。
在确定对接紧密后,穿螺栓上螺帽,螺帽必须拧紧,设专人负责检查,统一补拧,确保螺杆均匀受力。
前支腿安装,垫石必须平整,不平整的,用环氧树脂砂胶找平,确保前支腿底座平稳落在垫石上。
并且纵向两边与垫石卡住。
步骤5中支腿安装由于中支腿两腿间距大于两垫石外缘,因此安装时垫石外侧需加辅助支座(组件)与垫石平整,上加调整垫板(Q235B)和硬橡胶板。
步骤6 吊装4#导梁及连接系步骤7 吊装5#导梁及连接系步骤8 吊装6#导梁及连接系步骤9 拆除临时支墩步骤10 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同时安装液压电气系统。
安装底模板及其桁架:在地面上按底模板分节段依次拼装底桁架、吊梁横梁、横移机构及油缸、底模导向轮组、吊挂轮组、底斜桁架(或撑杆)、底模板,最大重量约29t,然后将组合好的底模板按顺序分别吊装就位。
安装侧模板:侧模板及其支架的组拼在导梁下方进行,从导梁下方起吊并纵移至对应安装位置,在前导梁下组拼,先拼后方侧模,从后向前安装。
在地面上按段将侧模板、模板支架组装好,然后用主梁上的15t起吊装置将组合好的侧模板吊装就位。
底模板与侧模板安装完以后,调整整个模架的纵坡。
主梁及模板等安装完毕后,安装其它辅助设施。
6、主要技术措施6.1进场材料6.1.1 所有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6.1.2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2)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定的C级及C级以上;(3)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6.1.3 焊条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报告。
6.1.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
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同时按规定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 焊接、高强螺栓及拼装工艺6.2.1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6.2.2 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不开坡口的角焊焊缝图)不开坡口的角焊焊缝图6.2.4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6.2.5螺栓长度的选择:扭剪型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栓头根部至螺栓梅花卡头切口处的长度。
选用螺栓的长度应为紧固连接板厚度加上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的厚度,并且紧固后要露出不少于两扣螺纹的余长,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2中的增加长度,并取5mm的整倍数。
6.2.6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清除掉。
6.2.7初拧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
高强螺栓初拧、终拧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标定记录及施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