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的建立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社会主义理想
解析
3.(2016· 豫晋冀三省调研)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 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 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 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 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3)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 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 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线索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1919 ~ 1924 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 幕,1921 年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
(
)
二、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背景
(1)物质基础:19 世纪 60 年代的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 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发展落后:改革不彻底,到 20 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 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 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资本主 义的弊端也随之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3)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
2.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 年。
(2)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命运。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的建立 单元总结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的建立 单元总结课件
知识结构
单元总结 知识(zhī shi)定位
第一页,共21页。
时空(shí kōnɡ)定位
第二页,共21页。
宏观(hóngguān)综合
1.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运动的发展
由空想到科学(kēxué) 由理论到实践 由尝试失败 到成功实践
空想社
《共产党
会主义
宣言》
抨击资本 指出资本主义 主义弊端; 必然灭亡;揭 提出一些 示无产阶级的 美妙设想 历史使命;重
视阶级斗争的 作用
巴黎
公社
1871年3月28 日建立巴黎公 社,打碎旧的 国家机器、建 立新型政权等
措施
十月
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 沙皇,四月提 纲指明方向, 七月事件,彼 得格勒起义,
取得胜利
第三页,共21页。
空想社
《共产党
巴黎
十月
会主义
宣言》
公社
革命
由于认识和 斗争方式的 局限而失败
标志马克思主 义诞生,在此 理论指导下, 社会主义运动 蓬勃发展起来
[岳麓版]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失败 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 设计的社会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
第二十页,共21页。
[人民版] 巴黎公社的尝试 它(指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 产阶级自己(zìjǐ)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 深刻的。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 对外关系
第十三页,共21页。
2.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 行使政权的声明(节选) 全体工人、士兵和农民们: 第二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开幕了。大会 代表了大多数的苏维埃,其中还包括了若干
(ruògān)农 民苏维埃的代表。作为妥协产物的中央执行委 员会的一切特权随即终止。 由于受到占压倒多数的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支 持,并立足于工人和彼得格勒驻军的胜利起义, 大会兹决定将政府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临时政府已被解散,其中大多成员已被逮捕。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的建设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的建设

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与交流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01
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
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政治互信
02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可以增进政治互信,减少误解和猜
疑,为共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促进文化交流
03
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
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明发展。
选择原因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敌人在广大农村的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占全国人口 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 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03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发展趋势
苏联模式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05
高考历史考点梳理与备考策略
历年高考历史相关制的建设”的相关试题)
试题分析:对列出的试题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考察的知识点、解 题思路、答题技巧等。
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1 2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 程,以及列宁、斯大林等人在实践中对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针对材料分析题的特点,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如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等。
论述题解题技巧
针对论述题的特点,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如明确观点、条理清 晰地进行论述等。
备考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强调基础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 性,提醒考生注重基础知识的 学习和掌握。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技 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4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专题整合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4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专题整合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主干整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 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 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 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 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 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
理论。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3.认识 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 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
义。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 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 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
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各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效仿 苏联模式,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 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

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生的大部分时间研究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确 切作用,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制定模范社会的种种蓝图。 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唯 一手段,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期待富裕的捐助人的支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返回目录
第8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考 【解读】 史料揭示了两种社会主义的不同,主要表 点 分现在:从哲学范畴看,马克思主义属于____________ 唯物主义 ,空 层 突想社会主义属于唯心主义;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侧 破重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空想社会主义则侧重于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考 【史料论证】 点 分► 主题一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层 史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 突 破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
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 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 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 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 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第8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命 题 研 析 对 测
目标引擎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③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2.巴黎公社:①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革命措施;②巴 黎公社的意义。 3.俄国十月革命:①十月革命的背景;②十月革命 的经过和结果;③十月革命的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 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社会发展规律,成为______________ 诞生的标志,促进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的建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的建立

本单元内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❼回扣•主干知识)❷建聚焦・高频考点探究•核心要点❻体验•经典考题课时提能演练回扣J主干知识..... 蛊■提不・••••••.樽和址I 胃毯中出现広写砚那,请关用膚? 爻有幻好片・色复比可左嚼观| 著有不亿我诸谆解I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表现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经济危机爆发。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

⑶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一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为什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埜蜃圭乂的基本原理。

(1)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史论妾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看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二、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 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 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4)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进程(1)《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⑶武装起义:1917年11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独立的政治运动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一个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引
3.工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 (1)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
(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
4.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主要内容: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肯 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指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无 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昭示了未来共 产主义社会的原则等。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罪
恶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对未来的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用统一的社会生 产替代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等。这些设想对于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都是非常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 最初的、不明确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 律,不懂得阶级斗争,还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 者。因此,不能从理论上科学阐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他 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已经开始进行
)
解析:巴黎公社是实行普选的真正民主,但不是直接民主。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答案】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PPT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PPT课件

❖ 例: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 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 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 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例: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 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 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 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例析:人民网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提出工人的贫困是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造 成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要这种 关系依然存在,即使整个社会财富达到了顶点,对工人来说 依然是持续不变的贫困。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B.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C.指出了工人运动的历史必然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
国家。
天下的局面。
第18讲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学习目标导航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背景:
(1)必然性: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弊端日益暴露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人生活却未得到改善; B.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家和工人贫富差距却拉大; C.生产力发展,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初现。
科 学
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斗争的理论武器
单元线索特征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1)三次工人运动标
会 主 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 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
志欧洲的无产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急需革
探 发展。
命理论。
索 从
(2)1871年巴黎公社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课件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课件

两极格局的瓦 解和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对“当今世界的政 治格局”的复习建 议适当弱化处理该 部分内容;结合时 政热点,如朝核问 题、叙利亚问题等, 认识当今世界格局 的特点及原因
第 11 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经济: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 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要求 政治权利,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 的指导。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展示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命题思路
备考建议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全国卷命题极少, 复习中要注意从历史的 角度认识巴黎公社和十 月革命。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2016·全国Ⅰ卷)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 多极化趋势在 洲走向联合 曲折中发展 2.(2013·全国卷)欧 洲一体化的原因
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 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 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 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 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史料二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
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 领导革命。”
(5)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通过《和平法令》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通过《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劳动 者使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5 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
的基本原理。
(1)阐明了□6 __社__会__历__史__发__展___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
共产主义取代。 (2)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7 __无 ___产__阶__级__政__权______。
(3) 思 想 条 件 : 马 克 思 、 恩 格 斯 批 判 地 继 承 了 德 意 志 的 □2 ___古__典__哲__学___、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3 空__想__社__会__主__义_。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理__论_____。
开篇微课堂
本讲主要讲述了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过程。19世纪中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国际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理论指导。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 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是昙花一现。十月革命一举成功,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成了 成功的实践,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中国的政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①公社没有接管□15 ___法__兰__西__银__行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路径】
审 题
题干 按时间先后排列
A项 ①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
排 除
排 查
B项 ②马克思于1867年发表
排 除
分 析
C项 ③列宁发表于1917年
排 除
D项 ④制定于1837年
正 确
【高频预测】(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近几年各地高考重点考 查的内容,体现了高考注重对历史观点的考查和理解。 (2)江苏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较少,但复习时仍需注意。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考查点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共 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 (3)复习备考时,注意误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 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包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解析】选D。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和十月革命的史实。 A、B两项的史实在教材中并未出现,对学生做题有一定的干扰。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 是《资本论》;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是二月革命;“全世界无 产者,联合起来”源自《共产党宣言》,此书是马恩两人合作的 成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试做:________ 【命题思路】本题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考 查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思维路径】
审 题干 1917年11月8日,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
4.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社__会__主__义_革__命___,为俄国的发 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打击了__帝__国__主__义__的统治,鼓舞了国际_无__产__阶__级__和殖民地半 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 面。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 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 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 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本单元内容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的诞生 诞生
①二月革命②《四月提纲》③彼得格勒 俄国十月革命
武装起义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表现为社会矛盾日 益激化,__经__济__危__机___爆发。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 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 (3)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_古__典__哲__学__、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_空__想__社__会__主__义__。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 ___科__学__社__会__主__义__理__论______。
【拓展延伸】材料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 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 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 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 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怎样理解临时政府 最终被群众抛弃?
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影响 三年3考 高考指数:★★
【例2】(2009·福建文综·T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 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 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 分别指( )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 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 国际环境。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 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3)复习备考时,应深刻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 理解,应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角度来认识十月革命,它是世界 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探索社 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009·浙江文综·T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 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 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 号召

排 A、B、 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A、B两项中 排
说成是“俄国共产党”,不正确;此时沙皇政府
查 C 项 已被推翻,C项不正确


1917年11月8日,俄国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 正
析 D项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高频预测】(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在近几年各地高考中命题不多, 考查较少。但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都有关于十月革命的目标 要求,我们复习备考不可掉以轻心。 (2)本考点在江苏高考中涉及较少,但复习备考时仍需注意。十月 革命胜利的考查角度有: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社会主义革命 在俄国首先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国际、国 内意义,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性质。
3.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 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史论要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 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俄国的____资__本__主__义__经__济__发__展____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 (2)政治:进入__帝__国__主__义___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 __帝__国__主__义__链__条__上__最__薄__弱__的__环__节____。 (4)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___资_产__阶__级__临__时__政__府___两个政权并 存的局面。
【知识导图】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社会主义从 科学理论到 制度建立
《共产党级建 立政权的第 一次尝试
十月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建立
马克思主义诞生 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 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 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 胜出。
【师生互动】怎样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提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任务和策 略原则,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 大历史使命。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 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科学态 度。 提示: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
2.有人说,“《共产党宣言》成为解决当今世界麻烦的重要武 器”。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依据:《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
解读:(1)材料揭示了俄国二月革命向十月革命过渡的真实原因。 (2)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和平与 土地,这是人民生存的基础。临时政府没有了解更没有解决人民 急迫要解决的生存与和平问题。最终导致临时政府被群众抛弃, 俄国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年4考 高考指数:★★★
【误区警示】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 制统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 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 主义国家。
3.结果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__临__时__政__府___被推翻, 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和平法令》:建议交战国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3)《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___土__地__国__有__化___。 (4)苏维埃政权建立: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 一个__无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___的国家诞生。
1.(2012·福州模拟)《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
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
1.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怎样的 影响? 提示:(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2)影响:一战中俄国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形 势的发展,也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怎样从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认识其特点? 提示:(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 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 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 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 同性质阶段的革命紧密相连。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 取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