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等高线地图识别基础知识素材
等 高 线 及 地 形 图 基 础 知 识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一、了解基本概念1、海拔(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如左下图中:甲的海拔为500米,乙的海拔为1000米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左下图中:乙地与甲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500=500米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经测量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法如右上图所示。
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距:任意相连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左上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5、示坡线又叫降坡线,在没有标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在图上标有一条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其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做示坡线。
如右上图分别表示山地和盆地地形的示坡线。
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7、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二、认识:陆地5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从总图判断)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平坦宽阔。
2、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小。
3、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等高线稠密。
4、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不大),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边缘陡峻),而等高线的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面积小的叫洼地)。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部位名称及特征(附下两页)主要地形部位名称:1、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则山地地形的海拔最高处2、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面积小的叫洼地3、陡崖:多条等高线的汇合处。
4、峡谷:两组正相对山脊等高线的中间部分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马鞍形部位6、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
1400 米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4.读“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幅图,乙叫 地形剖面 图,它能反映地势 甲 丙三幅图, 的高低起伏;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高低起伏;丙叫 等高线地形 图,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相同。 它 海拔 的相同。
鞍部的判断
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C
B A
A、B、C三点分别位 、 、 三点分别位 于 山坡 、 山脊 、 山顶 。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 的相对高度: 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 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
H高min-H低max<H相<H高max-H低min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4.估算陡崖的高度问题 若假设等高距为n 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若假设等高距为n,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 最高值为y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最高值为y)
(1)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 底,其公式为:(x-n)<H底≤x 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 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H 其公式为: - 其公式为: <(y+ (2)陡崖顶部的高度H顶,其公式为:y≤H顶<(y+n) 陡崖顶部的高度H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科中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它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和形态,直观地展示了地形的起伏和地貌特征。
对于我们了解和分析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征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中未闭合,也会在相邻的图幅中闭合。
3、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4、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的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类型1、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3、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4、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谷处往往发育河流。
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6、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称为等高距。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用两点的海拔相减,也可以通过数等高线的条数乘以等高距来计算。
2、坡度的判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3、地形部位的判断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形如马鞍。
陡崖:等高线重合。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农业生产在陡坡上一般适宜发展林业,缓坡上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谷地区往往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农业。
2、工程建设水库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这样工程量小,库容大。
公路、铁路的选线: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地方。
地图和等高线图知识点
Ⅱ、地图和等高线图基础知识一、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一)比例尺: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1)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①数字式:如 1:500 000 或②文字式:③线段式: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1)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精确度越。
(2)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3)应用:根据经纬网确定比例尺大小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和内容详略有密切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其内容越简略,比例尺也就越小,反之越大。
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表示的范围越小;纬度越,表示的范围越大。
在图幅大小相同、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的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
例题:读4幅岛屿图,有关比例尺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④>①解析:解答此类试题应注重以下几方面:比例尺的定义;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纬度不同则比例尺不同,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越大。
3.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1)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关于等高线的知识(全),地图制图必须要懂
关于等高线的知识(全),地图制图必须要懂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一、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表示地貌的符号之一,它是地表与水准面的交线。
等高线的定义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相互连接的闭合曲线。
二、等高线分类:1 首曲线: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不标注高程注记;2 计曲线:每隔5个等高距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高程注记字头朝向高处;3 间曲线:是按1/2 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4 助曲线:是按1/4 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
三、等高线的特性: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2 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
3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 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5 等高线的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6 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可以局部中断。
四、等高线的绘制:山脊与山顶1 利用高程特征点画出地性线(山谷线一般为虚线,山脊线一般为实线)作为骨架。
2 根据等高距进行线性内插出计曲线通过处(等高线插求点)。
3 勾画计曲线,再内插出首曲线,平滑处理。
4 精度检验,注意地性线与等高线正交。
五、高程注记点密度: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一般为每 100cm2内 8-20个。
当比例尺大于等于1:2000 时,其密度是图上每100cm2内5-20 个,小于1:2000 的平地、丘陵地为10-20 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稀少地区为8-15 个。
六、数字地形图的编辑检查:应着重检查间距小于图上0.2mm的不同属性线段处理是否恰当。
检查图与原图比较,点状符号及明显地物点的偏差不大于图上0.2mm,线状符号误差不宜大于图上0.3mm。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介绍PPT
等高线的分类
总结词
等高线分为基本等高线和组合等高线两种类型。
详细描述
基本等高线是指在单一地貌单元内,按照一定的间距绘制的等高线;组合等高线 是指在不同地貌单元之间,根据需要绘制不同间距的等高线,以突出不同地貌单 元的特征。
02
CHAPTER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手工绘制方法
确定比例尺
根据地形起伏程度和地图用途,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 助监测和评估地形变化,如山体滑坡、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区域。
04
CHAPTER
等高线地形图与其他地图的 对比
与政区图的对比
主题差异
应用领域
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展示地形起伏和地 表形态,而政区图则侧重于行政区划 和地理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广泛应用于地质、水利、 城市规划等领域,而政区图则常用于 政府决策、行政管理等方面。
环境监测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反映地形地貌的变 化,通过监测等高线地形图的变化, 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灾害预警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分析地质灾 害的风险区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 息,减少灾害损失。
THANKS
谢谢
内容差异
等高线地形图通过等高线表示地形高 度和坡度变化,而政区图则通过不同 颜色、符号等表示不同行政区域。
与地貌图的对比
表现形式
地貌图主要通过颜色、符号等表 示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而等高 线地形图则通过等高线表示地形
起伏和高度变化。
细节展示
地貌图通常注重展示地表细节和地 貌类型,而等高线地形图更注重地 形整体结构和高度变化。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介绍
目录
CONTENTS
•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 • 等高线地形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地图(含等高线)基础知识
地图(含等高线)基础知识
• • • • • 地图的三要素 地形图的种类及特点 等高线图的识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地图三要素
• • • • • • • • 地图上的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直线式 地图上的方向 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 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图例和注记
地形图的种类及特点
• 种类 •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叫等高线。用等高线表 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 分层设色地形图 • 地形剖面图 • 共同特点就能反映地势 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 • • • • •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气候特征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选点:水库与坝址的位置;港口的位置 选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路 选面:农业生产布局;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判断5大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 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 较稀疏,数值低。
等高线地形图
整理课件
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整理形课件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零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 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 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b.开辟梯田,应选择满足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附近地 区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等整条理课件件 的地区
c.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 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 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 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 林业、畜牧业。
d.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整理课件
例4.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 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 • (n-1)x等高距 <H< (n+1)x等高距
A点的海拔: 50< H <300 A
悬崖顶的海拔:250≤H <300 悬崖底的海拔: 50< H ≤100 悬崖的相对高度:150≤ H <250
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地理等高线知识点地理等高线是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等高线是连接地表上各点海拔相同的线,也称等高面线。
地图上的等高线可以形成一张地形图,展示出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特征。
一、等高线的基本概念等高线是连接地表上各点海拔相同的线。
它们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等高线的间距称为等高距,通常用米或英尺表示。
在制作地形图时,等高距的选择需要考虑地形的陡峭程度,一般来说,山地等高距应该较大,而平原地区等高距可以较小。
地图上的等高线都是封闭的曲线,其形状、长度、宽度、间距和密度都反映了地表的地形特征。
等高线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环形、锯齿形等,每种形状都代表着不同的地形特征。
例如,圆形等高线表示山顶或山谷,而椭圆形等高线表示山坡或山脊。
二、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的绘制方法有两种: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辅助绘制。
手工绘制是以物理方式完成的,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制图工具。
计算机辅助绘制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制,需要专业的制图软件和数据输入设备。
手工绘制等高线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并将数据转换为图形表示。
测量时,需要使用高程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将地表上各点的高程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利用制图工具,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等高线,并标注等高距和地名等信息。
计算机辅助绘制则是将现场测量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使用专业的制图软件进行图形处理和绘制。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和精度,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
三、等高线的应用等高线广泛应用于地图制图、地形分析、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
在地图制图中,等高线是展示地形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态和地貌特征。
在城市规划中,等高线可以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地形和地貌特征,从而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
在农业生产中,等高线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地的高低起伏和水分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和农田水利。
等高线地形图整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
48
5、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1)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 选 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方。 面 (2)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
导风向的下方; (3)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建在空气清洁 、环境优美的地点; (4)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 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3. 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精水选课区件域。
28
6、等高线分层设色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 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
精选课件
49
6、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 选 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 面 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 牧业。
精选课件
50
练习
5.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
2、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
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精选课件
42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3、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距离 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选 (一般沿等高线走) 线 理由: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 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地图基本要素》等高线基础
《地图基本要素》等高线基础《地图基本要素——等高线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地理研究、户外活动中,地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要读懂一张地图,了解其中的等高线是非常重要的。
等高线作为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什么是等高线呢?简单来说,等高线就是地图上连接相同海拔高度点的曲线。
想象一下,把一座山按照相同的高度一层一层地切开,然后把每个切口的边缘投射到平面地图上,这些边缘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首先,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这是等高线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我们判断地形的重要依据。
其次,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即使在地图上看起来没有闭合,那也是因为地图的范围限制,实际上在更广阔的区域它是闭合的。
再者,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大,表示地形越平缓;间距越小,表示地形越陡峭。
比如,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很宽,说明坡度较缓;反之,如果距离很窄,那就意味着这里的坡度很陡。
等高线的种类也有不少。
主要的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
首曲线是最基本的等高线,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细细的线。
计曲线则是每隔几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一条等高线,它的作用是方便读取海拔高度。
间曲线和助曲线是为了更详细地表示地形而存在的,间曲线通常是半距等高线,助曲线则是四分之一距等高线。
在地图上,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比如,如果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变化大,那很可能是陡峭的山峰或者悬崖;如果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那可能是平缓的山坡或者广阔的平原。
闭合的等高线,如果中心数值大,四周数值小,那往往是山峰;如果中心数值小,四周数值大,那很可能是盆地或者洼地。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读懂等高线更是至关重要。
比如登山爱好者,在规划路线时,需要根据等高线来判断哪里的坡度较缓,哪里比较陡峭,从而选择合适的攀登路径。
徒步旅行者也需要依靠等高线来了解地形,避免走入危险的区域。
等高线的基本认识(简单)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与认识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 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 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 坡度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鞍 部
密 集
高,超 过500 米
稀 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低,0米 -200米
较低,一 般(相对 200米高度)不 500米 高于500米
起伏不 坡度较 大,边 陡,沟 缘陡峭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山 脊
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说明 山谷线也 叫集水线
山谷
鞍部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 壁。峭壁上部突出处, 称悬崖或陡崖
四、五种地形的识别
高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 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缓 坡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山顶——
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的地点的连线
山谷—— 等高线表现为 向高处凸出
鞍部—— 两山顶之间 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陡崖—— 等高线相当密集 或重叠的地方
三、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山脊:
山谷:
山地:
盆地: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等高线知识集锦
等高线姓名:编制人:张小义审核人:齐淑艳赵伟伟使用时间:2011、9一、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1、等高线的概念:在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
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2、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在同一幅图上,任何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都相等。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最终必将环绕成闭合曲线。
(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垂直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垂直相交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用“△”表示(2)盆地或洼地:外高内低(3)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即指向地势降低的方向各条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4)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即“V”字形尖端指向山顶各条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例题1】用三条等高线,图示山谷和山脊,并标示高度。
山脊山谷(5)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是山脊线的最低处(6)峭壁或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x-1)d≤ΔH<(x+1)d(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例题2】、右图中有一断崖,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80米B、220米C、320米D、0米二、等高线的应用:1、计算相对高度:2、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3】、某山相对高度3000米,其顶部一年四季保持有永久性积雪冰川,其山脚温度应满足()A、冬季高于15°CB、冬季低于18°CC、夏季高于15°CD、夏季低于18°C3、根据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实地距离:4、等高线反映出坡度的陡缓①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稀疏处坡度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图识别基础知识扫盲
在网上关于如何制作ozi等高线地图的教程很多,写的也比较详细,但是我感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得动等高线地图,因此,本人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等高线地图识别的基础知识来扫扫盲。
废话,这里就不多说了,直接开始进入整体进行扫盲。
一、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等高线地图相关的基础概念?
1. 等高线的含义: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它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
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
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度。
1.1 等高线的特点:
1.1.1 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1.1.2 自行封闭,即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局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1.1.3 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1.1.4 等高距全图一致。
1.1.4.1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
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1.1.4.2 既然说到了等高距,那么自然不能缺少等平距。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
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提示:
1. 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0.15mm 的细实线。
2. 计曲线:凡是高程能被 5 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为了读图方便,计曲线要加粗(线宽 0.3 mm )描绘。
3. 间曲线和助曲线:当首曲线不能很好地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
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间曲线和助曲线可不闭合。
4.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5. 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6. 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2. 等高线地图: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3. 图例: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3.1 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3.2 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3 线性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以上三种类型并非绝对不变的,对于采用那种符号取决于图的比例尺,并会在图例中标出。
4. 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
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
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5. 图号: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6. 方位: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了解完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地形。
二、常见地形:
2.1 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2.2 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2.3 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後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2.4 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2.5 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2.6 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2.7 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2.8 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2.9 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注意:上图中所示的“山顶”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实“山顶”如果细分的话,分为“尖顶”、“圆顶”、“平顶”。
三、下面举几个地形等高线表示的小例子:
3.1 山头与洼地从图(一)中可见山头与洼地部是一圈套着一圈的闭合曲线。
但它们可根据所注的高程来判别。
封闭的等高线中,内圈高者为山峰,如图中A。
反之则为洼地,如图中B。
图(一)山头与洼地之等高线特征
两个相邻山头间的鞍部,在地形图中为两组表示山头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线各自的闭相邻并列,其中间处为鞍部,如图C。
两个相邻洼地间为分水岭,在图上为两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线各自封闭,相邻并列,如图D。
3.2 山脊和山谷:如图(二)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 处。
3.3 河流当等高线经过河流时,不能垂直横过河流,必须沿着河岸绕向上游,然后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离开河岸,如图(三)中的A、B、C、D。
四、最后就是判读方法的相关知识
4.1 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4.1.1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4.1.2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 <(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4.1.3 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4.1.4 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4.1.4.1 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4.1.4.2 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4.2 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4.2.1 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地形坡度的计算公式为:tan a=h/L ,h为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间图上距离算出。
α为坡度,可由h/L 的值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4.2.2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反之,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2.3 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4.2.4 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4.2.5 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我们国家的地形,并不是我上边给出的等高线图所能一一囊括的,我只是尽我所知为大家做的一些基础知识普及,这样我们在得到等高线地图之后,进而能够看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