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查列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瓶颈、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锁链。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管理的现有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几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益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我国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里程仅为116.3公里,而到了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可以说是一个飞跃的变化。

另外,随着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日渐丰富,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量不断上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口集中、相邻线路竞争等问题。

其中,安全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安全问题涉及到人身安全、车辆安全、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

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运营中,存在诸如设备管理、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笔者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

1. 设备管理问题设备管理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但是,有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缺失。

例如,有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时间表管理松散,车辆检测设备过少,设备维护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可能会导致交通系统的不稳定,还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 系统维护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长期的维护与修缮,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管理机制相对混乱,导致了资金、人力资源的缺失。

另外,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了运营商和管理机构分离的模式,这种分离模式可能会导致管理的不到位和效率低下。

地铁安检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的探析

地铁安检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的探析

地铁安检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的探析陈㊀桐摘㊀要:地铁安检工作的开展ꎬ不仅震慑了不法分子ꎬ还有效地防止了人为性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ꎬ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ꎮ与此同时ꎬ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突显ꎬ限制了地铁安检工作的效果ꎮ关键词:地铁安检工作ꎻ安检现状分析ꎻ优化路径分析一㊁地铁安检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地铁安检工作主要是指工作人员采用专业的仪器设备ꎬ对进入到地铁候车站的乘客所携带的私人物品进行严格严格检查ꎬ如果发现可疑物品ꎬ则需要开箱进行仔细查验ꎮ地铁系统针对乘客携带的违禁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ꎬ要求乘客不可以携带易燃爆品㊁枪支㊁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ꎮ携带危险品的乘客在乘车过程中ꎬ会严重破坏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ꎬ甚至会危及其他乘客人员的生命安全ꎮ而工作人员在地铁的安检过程中ꎬ多是采用X射线方式对乘客携带的危险品进行全面检查ꎮ此外ꎬ地铁安检工作能够有效地消除可预防的安全隐患因素ꎬ降低地铁车站内出现违法犯罪的概率ꎮ这种安检方式对那些存在不良心理的人员起到了更好的威慑作用ꎬ对维持社会的和谐性和安定性具有重要意义ꎮ地铁列车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ꎬ再加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ꎬ使得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客运数量逐年上升ꎬ主要是因为城市地面存在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ꎮ所以ꎬ导致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会选择地铁轨道交通这种日常化出行方式ꎮ二㊁地铁安检工作现状问题分析(一)安检效率较低目前ꎬ大部分地区的地铁安检工作多是采用了 人物同检 模式ꎮ在物品的检查过程中ꎬ由于X光机安检仪器是使用人工观测方式ꎬ实际的传输速度较慢ꎬ大大地降低了人们通过安全环节的速度ꎮ物品在通过安检仪器只需要8s左右ꎬ每天有大量的客流乘坐地铁出行ꎬ使得整体的花费时间较长ꎬ并逐渐形成了 人和物的不同速 现象ꎮ(二)安检漏洞问题安检漏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ꎬ地铁安检人员造成的漏洞问题ꎮ在人体检查过程中ꎬ经常会出现检查不规范且不彻底的现象ꎬ这主要是因为安检人员在长时间的观测x光机的过程中ꎬ会产生严重的疲惫感ꎬ使得乘客随身携带了违禁品乘车ꎬ产生了较大的漏检风险问题ꎮ第二ꎬ地铁安检设备设施的漏洞问题ꎮ主要是指地铁闸机的出入口位置ꎬ设置的围栏高度多为1米左右ꎬ部分人员会通过这个位置传递物品ꎮ三㊁地铁安检方式优化路径分析(一)采用合适的安检组织形式安检组织形式对地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乘车乘客人流的拥堵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ꎬ只有根据客流拥堵和车站布局来选择合适的安检组织形式ꎬ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地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ꎬ保证地铁运行的平稳性ꎮ而且ꎬ在早晚上班高峰期ꎬ由于乘客的人流数量较为密集ꎬ为了避免出现乘客在车站内滞留的问题ꎬ需要设置特殊的优检通道ꎬ为老年人㊁孕妇㊁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出行便利ꎬ有效的缓解人流滞留ꎬ体现出了地铁系统安检工作的人性化ꎮ(二)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中ꎬ安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对实际的安检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ꎬ相关部门要提高自身对安检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ꎬ减少地铁车站的相关投诉率ꎬ有效地避免安检工作人员与乘车乘客发生较大的冲突ꎮ因此ꎬ组织安检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ꎬ提高安检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ꎬ掌握安检操作的基本流程ꎬ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ꎬ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ꎮ(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地铁行业的运行发展与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ꎮ所以ꎬ在实际的地铁安检工作中ꎬ管理工作人员要对相关设备和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抽检ꎬ了解安检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ꎬ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合适的维护措施ꎮ所以ꎬ为了提高地铁安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ꎬ管理工作人员要制订严格的工作制度ꎬ加强对安检工作人员的工作约束ꎬ要求安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ꎮ这样才能降低地铁运行过程中风险事故发生概率ꎬ保证地铁稳定运行ꎮ图1 地铁安检工作四㊁结语综上所述ꎬ在城市高速建设发展过程中ꎬ地铁交通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ꎮ为了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ꎬ要注重地铁安检工作的开展ꎮ因此ꎬ在实际的地铁安检工作中ꎬ企业不仅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ꎬ还需要构建起合适的安检形式ꎬ组织安检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ꎬ强化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ꎬ保证安检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ꎬ避免因人为失误引起地铁安全风险问题ꎬ营造出安全的出行环境氛围ꎬ推动城市的建设发展ꎮ参考文献:[1]曾建平.关于地铁安检及其组织形式问题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ꎬ2016(20):144-145.[2]周彬.地铁施工阶段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J].中华建设ꎬ2016ꎬ128(1):114-115.[3]王鹏ꎬ马红平.公共场所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的应用[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ꎬ2018ꎬ31(2):42-45.[4]张可.机场旅客安检的法律问题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6):52-57.作者简介:陈桐ꎬ南京地铁运营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ꎮ841。

轨道检查仪研究报告

轨道检查仪研究报告

轨道检查仪研究报告本文主要介绍了轨道检查仪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轨道检查仪的技术特点、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轨道检查仪;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技术特点;应用前景;发展趋势一、研究背景轨道检查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轨道上的故障和缺陷,确保列车行驶安全。

传统的轨道检查方法主要是人工巡视和机车检查,但存在效率低、覆盖范围狭窄、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铁路运输的不断改进,轨道检查仪作为新型检测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轨道检查仪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在检测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电磁检测、激光检测等多种技术方法。

在检测设备方面,主要包括无轨车、轨道车、机车等多种设备形式。

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包括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为轨道检查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对轨道检查仪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包括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1. 检测技术声波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轨道缺陷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声波的传播来检测轨道的缺陷情况。

红外线检测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轨道的温度变化情况。

电磁检测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轨道的磁场变化情况。

激光检测是一种高精度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轨道的形状和尺寸等参数。

这些技术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2. 检测设备轨道检查仪的检测设备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无轨车、轨道车、机车等多种形式。

无轨车是一种以轮轴为支撑的检测设备,可以在轨道上自由行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轨道车是一种以轨道为支撑的检测设备,可以在轨道上行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检测精度。

机车是一种以列车为支撑的检测设备,可以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进行轨道检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Part Three
中国轨道交通的现 状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全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超过30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每年新增 线路超过10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每年投资超过1000 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不断进步,采用先进的信 号、通信、控制等技术,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化:推广新 能源技术,降低 能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
网络化:构建多 层次、多模式的 轨道交通网络, 提高覆盖范围和 通达性
国际化:加强国 际合作,引进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提升国际竞 争力
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真空管道列车:超高速、低 能耗、低噪音
自动驾驶列车:提高安全性、 降低运营成本
磁悬浮列车:高速、低噪音、 环保
轨道交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城市都 在积极建设轨道交通
技术合作: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 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外市场:合作机会多,中国企业 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市场拓展:通过合作,拓展国内外 市场, Nhomakorabea现互利共赢
THANKS
汇报人:
改善城市生活质 量:轨道交通将 改善城市生活质 量,提高市民出 行舒适度和便利 性
Part Five
轨道交通的挑战与 机遇
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中的问题与挑战
建设成本高:轨道交通建设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政府和 企业的财务压力较大
技术难度大:轨道交通建设涉 及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如隧道 挖掘、轨道铺设等

浅谈轨道工程列车前视障碍物智能检测系统发展状况

浅谈轨道工程列车前视障碍物智能检测系统发展状况

浅谈轨道工程列车前视障碍物智能检测系统发展状况摘要:地铁工程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它通过整合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信号分析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地铁工程列车运行的自动化。

将工程列车升级到全自动运行后,设备和功能要求更高。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工程列车运行风险,提高运行可靠性。

障碍物检测系统有助于防止严重事故发生。

障碍物检测系统分为被动和主动的障碍物检测。

被动障碍物检测是通过内置系统进行的,传感器信号被触发并传输到工程列车上,以实现工程列车的紧急制动。

主动检测障碍物时,通过列车前端传感器收集前端数据,当检测系统检测到障碍物时,可以向工程列车控制系统发送警告信号,并进行紧急制动处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障碍物;智能检测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工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

对设备和功能的需求从人控提升为列车的全自动运行。

前端障碍物的检测可减少列车与侵限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风险,避免重大事故。

障碍物检测系统应检测列车前方任何侵入运行限界的障碍物。

被动列车障碍物检测设备通过机械系统进行障碍物识别,触发传感器信号并传输到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控制列车采取紧急制动。

主动列车障碍物检测系统利用列车前端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激光雷达、超声波、红外和可视雷达)采集列车前端的情况,当检测到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存在前方障碍物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必要时紧急制动。

1障碍物识别该系统配置了两个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

计算机分析系统使目标检测和敏感数据处理成为可能。

可视化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形成特定的映像数据,利用预制的映像数据库将形成映像的特征与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果,也可以配置网络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存储,在计算未记录映像时用于更新。

该系统能够识别列车、人、信号灯、侵限物体等。

2国内应用现状目前,国内主动障碍物的检测系统主要依靠外国制造商的技术,产品是通过国内代理人组装的。

地铁接触网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铁接触网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铁接触网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地铁接触网是地铁系统中承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外部电源传输到地铁列车上,确保地铁运行的正常供电。

地铁接触网的检测和维护对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和乘客的出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将分析地铁接触网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铁接触网检测的现状:目前,地铁接触网的检测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即工作人员在地铁运行线路上步行进行检查。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人工巡检效率低下:地铁运行线路长且复杂,人工巡检需要占用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高且容易出现疏漏。

2. 安全风险高:人工巡检涉及到工作人员在高架桥、隧道等危险区域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3. 数据采集不准确:人工巡检很容易受到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有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地铁运营单位开始引入自动化的地铁接触网检测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包括:1. 轨道接触网检测车:利用安装在列车车顶的传感器来检测接触网的高度、弧垂、悬挂件状态等参数,并实现对接触网的故障检测和预警。

2. 接触网无人机: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机和传感器,可以对接触网进行全面、高效的巡检,提高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地铁运营的需要,地铁接触网检测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自动化水平提高:未来地铁接触网检测将更多地依靠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地铁接触网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 可视化监测技术:通过安装摄像机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接触网的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可视化展示,方便地铁运营单位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3. 预测性维护: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铁接触网的故障模式进行建模和预测。

通过提前发现故障迹象,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降低故障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4. 无人化检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化检测将成为地铁接触网检测的主流。

无人化设备可以在不干涉地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全面、高效的检测。

轨道检测技术

轨道检测技术
• ImageMap公司研制的Laserail轨道测量系统采用激光摄像、高速图像 处理技术取代了光电伺服技术,体现了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它 采用惯性基准原理、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系统包括两个光纤陀螺和两 个加速度计及其模拟处理板,4个激光器、10台摄像机等,可测量轨 距、左右轨向、左右高低、超高、水平、三角坑、曲率、钢轨顶磨和 侧磨等。检测速度可达300km/h。
• •
第一节
意大利轨检车发展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意大利“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 车
第一节
意大利轨检车发展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又称 Roger2000,是 MER MEC公司和TECNOGAMMA公司为意 大利铁路设计制造的,检测速度可达220km/h。检测项目包括轨道几何参数、钢轨断面、 钢轨波浪磨耗、接触网及受流状态、通信和信号、车体和轴箱加速度、轮轨作用力等。 车上有57台计算机,每秒钟可处理30G数据,有24个激光器、43个光学摄像传感器、47 个加速度计以及大量的强度速度、定位以及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航空电子领域的惯 性平台。
第二节
• •
我国轨检车的发展现况
为克服 GJ-4型轨检车轨距吊梁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世纪初我国铁路从美国 ImageMap公司引进了装备 Laserail轨道测量系统的GJ-5型轨检车。 GJ-5型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法、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由基于摄像原理的轨距轨 向测量系统取代光电伺服机构,所有传感器均安装在悬挂于转向架构架上的检测 梁内,取消了轨距吊梁。由于经过一系列减震,检测梁工作时所受的振动和冲击 大大降低,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也消除了检测设备在特定检测速度下产生共振 的可能性。由于不存在伺服机构的往复运动,检测设备的故Βιβλιοθήκη 率也大大降低。轨道检测技术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思考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思考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思考1.引言1.1 概述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其在解决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本文将就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对其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城市交通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而轨道交通由于其高运载能力、快速便捷、环保低碳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和高铁等。

它们利用铁轨作为运行的基础,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

在当前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地铁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

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兴建地铁线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地铁线路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也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铁的发展也在稳步推进,高铁的飞速运行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前轨道交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城市的财政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现有的轨道交通网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线路不够密集、终点站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较远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的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

此外,一些城市出现了拥挤的地铁、轻轨换乘站,给乘客带来了不便和不适。

针对这些问题,对于当前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如何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注重线路规划的合理性和网络的完善性?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体验?如何加大投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兴技术如自动驾驶、超高速磁悬浮等有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同时,城市规划中的轨道交通也将更加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构建多元化、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现状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现状及展望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现状及展望文/汪小勇作者简介:汪小勇,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城轨系统集成总监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轨道交通安全、效率和成本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实情况是:旧线装备水平普遍不高,新线尽管在控制水平方面有所提高,但系统集 成化和智能化程度仍然不够,运行过程中仍需大量人工参与,安全、效率及成本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全 球范围内看,为提升安全和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无论是新线建设还是旧线更新改造均已开始采用全自动运行 系统。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繊全自动运行技术始于小运量的乘客自动运输系统(APM),起初仅为园区或大学内部的交通之用,后 来慢慢进入公共运输系统,发展过程也是由小运量胶 轮线路开始,逐步进入大运量的线路,目前己成为建 设和更新改造的首选解决方案。

1967年,英国伦敦在全球第一次将AT0(列车自动运行) 系统应用于维多利亚线,司机只需启动列车,区间的 全程运行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很大程度上列车运行 已实现了自动化,现在这一模式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 的基本运行模式。

1981年2月,日本神户港湾人工岛线以全自动运行模 式投用,这是全球第一次采用全自动运行的公共轨道 交通线路,其后的1983年4月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投用 了全自动运行模式,这一时期全自动运行基本用于小 运量线路,线路长度约10公里,轮轨类型均为胶轮,车辆的制动性能优于钢轮钢轨线路,日均几千人次的 客流量。

但对于里尔全自动运行项目而言,其意义在 于研发了一套VAL系统,使得后来欧美的很多项目能 便捷地完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实施。

到了 90年代,全 自动运行系统开始应用于中等运量的线路,如巴黎地 铁14号线等,人均客流也已经撕1万左右。

20世纪后,一大批大运量的新线建设开始采用全自动 20运行系统,钢轮钢轨的项目增多,既有线全自动运行 的改造也很成功,典型的案例如2009年纽伦堡的U2 线和2012年巴黎1号线。

轨道检测技术(之一)

轨道检测技术(之一)

轨道检测技术(之一)轨道检测技术第一章概述【主要内容】我国铁路轨道的特点,线路检测的方法,线路检测对线路保洁修理的促进作用,线路检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重点掌控】线路检测的方法。

第一节线路检测对维修工作的意义铁路线路设备就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它常年外露在大自然中,抵挡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促进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钢轨、连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而并使线路设备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工务部门掌控线路设备的变化规律,及时检测线路状态,强化线路检测管理沦为保证线路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一、线路设备的检测方式(一)静态检查静态检查所指在没车轮荷载促进作用时,用人工或轻型测量小车对线路展开的检查。

主要包含轨距、水平、前后多寡、方向、觑吊板、钢轨接点、防爬设备、连结零件、轨枕及道口设备等检查。

线路静态检查是各工务段、车间、工区对线路进行检查的的主要方式之一,工务段段长、副段长、指导主任、检测监控车间主任、线路车间主任和线路工长应定期检测线路、道岔和其他线路设备,并重点检测薄弱处所。

(二)动态检测线路动态检测是在列车车轮荷载作用下通过添乘仪、车载式线路检查仪、轨道检查车等设备对线路进行的检测。

线路动态检测就是对线路展开检查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就是我国线路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线路检测对养护维修工作的指导作用安全就是铁路永恒的主题。

铁路线路设备就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经常维持线路设备完备和质量平衡,确保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稳定和不间断地运转,并尽量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就是铁路工务部门的重要职责。

因此,合理保洁线路,保证线路质量就是确保工务部门安全生产的前提,也就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

它对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国民生产总值都存有关键意义。

而线路的检测同意着线路的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及程度,线路检测技术水平轻易同意着线路的保洁和修理工作的展开。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看法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看法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看法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说明,轨道交通的发展无不和与之发展相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把握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政策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研究制定有关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及政策分析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比较单一,轨道交通建设以满足人防战备要求为基本原则,同时兼顾部分城市交通的功能。

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城市交通消费需求一直被压抑在低的水平,表现为交通需求总量增长幅度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就更是微乎其微,使得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小,所担负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偏低。

例如,北京在这一时期只建成了42公里地铁,平均每年修建轨道交通线路仅1.6公里,大运量公共客运系统发展迟缓,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当落后。

这一时期城市交通实行的是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财政补贴政策,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

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也是以人防标准为基础,同时还兼顾解决部分居民出行的问题。

2.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也在逐渐完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格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设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多数大中城市都拥有轨道交通线网。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拥有着较为发达的地铁线路,覆盖了大部分地区,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瓶颈问题。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加速建设轨道交通网络,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大城市地铁网络的线路较为密集,但一些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线网密度不够,无法有效解决交通问题。

其次,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之间缺乏有效连接,换乘不便,导致出行效率低下。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较高,票价难以覆盖完全的成本,对政府财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包括地下隧道的施工、土地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和各种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其次,我国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衔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提高出行的便捷性,减少换乘时间,提升运营效率。

此外,我国还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乘车服务,满足人们个性化出行的需求。

此外,我国还将研究发展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如磁悬浮列车、真空吸附列车等,提高运行速度和运力,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

同时,我国还将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

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12MODERN URBAN TRANSIT 8 / 2019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国外城轨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0 引言轨道维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其主要挑战在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维护策略。

基础设施运营商所采用的钢轨维护策略中,预防性高速磨削(HSG )的材料磨耗量为0.1 mm ,传统轨道打磨机为0.3~1.0 mm ,故障维修措施( 如铣削 )甚至高达5 mm 。

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维护所造成的材料磨耗,基础设施运营商越来越倾向于采取预防性维护策略。

维护天窗期随之缩短,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但是,随着交通量增加以及列车速度和吨位的提高,轨道病害也显著增加。

之前曾认为中半径曲线钢轨在运行负荷达到约3×107 t 后才会出现轨头龟裂,如今已证明导致轨道病害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受到多种相互作用的影响(图1)。

采集轨道状态实时监控参数并进行精确分析,实现数字化管控,可以使维护措施更好地适应当前需求,为优化选择轨道检测维护策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1 轨道检测技术类型掌握高质量的轨道状态数据是实现差异化轨道加工的前提条件。

目前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量技术对轨道和线路状况进行差异化检查、诊断和成像。

目视检查是轨道检测的基本组成部分,由高度专业化、有资质的人员执行。

这些人员对钢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全面的了解,可通过快速简单的方法确定适当的维护措施。

其专业知识包括以下3方面:①哪些物理参数至关重要;②如何及以何种精度记录这些参数,以检测轨道状况;③如何将这些参数结合起来,以获得特定路线磨损状况的有用信息。

如果在目视检查期间发现异常,则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测试方法进行确认。

涡流探伤用于检测和评估钢轨踏面和钢轨工作边上损伤深度<2.7 mm 的表面缺陷。

通过充分利用探头深度范围,可以精确描述轨头龟裂的长度和深度。

如果钢轨缺陷比较严重,则使用漏磁通测量设备进行磁力探伤,可检测到钢轨顶面下方深度为0.4~5 mm 的裂缝,如轨头龟裂或黑斑等。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作者:陈俊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也逐步提高,长距离快速交通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备能耗少、环境污染小、土地占用率低等优势,符合前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轨道交通建设不仅有效的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大体积大运量运输,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目前我国有很多城市已经建成了和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现状我国的地铁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目前我国有10个城市的2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完全建成并投入运营阶段,总里程长达500余千米。

当前我国还有近20多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面貌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迅速壮大,同时对旧城区的改造也在不断进行。

但是对于旧城市有各种结构密集的建筑物、市政道路繁多,干扰较大,因此其改建难度也相当大。

地铁建设一般都是在地下运行,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在改造旧城市的过程中选择了地下铁道。

但地下铁道建设造价十分昂贵,而且建设资金基本上是由地方财政支配,所以我国目前的地下铁道建设均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建设。

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都有地铁,沈阳地铁始建于2005年11月18日,2009年10月1日通车运行,使沈阳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通车运营线路有1号线、2号线,运营线路总长度49.8公里,车站总计41座。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建设的费用问题,在地下铁道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多渠道融资,而且在技术上要顾全大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庞大的轨道网络和复杂的运营系统也给运维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智能化运维管理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理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维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定期维护和故障后的应急处理。

这种传统的运维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人工巡检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疏漏。

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依靠人工难以实现全面、及时的检查。

其次,定期维护往往缺乏针对性。

由于无法准确预知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可能导致过度维护增加成本,或者维护不足引发故障。

再者,故障应急处理存在滞后性。

当故障发生时,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确定故障位置和原因,从而影响运营恢复的速度。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扩展和技术更新,也使得运维管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

二、智能化运维管理的关键技术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智能化运维管理借助了一系列先进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其中的核心之一。

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自各个系统的海量数据,如列车运行数据、设备监测数据、乘客流量数据等,可以深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潜在问题。

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发现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关联关系,为运维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

传感器被广泛安装在轨道设施、车辆和关键部件上,实时采集各种运行参数,并将其传输至监控中心。

这样,运维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预测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训练模型,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准确地诊断原因。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则为运维人员提供了直观的培训和维修指导。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了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智能化运维管理的应用场景在设备维护方面,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维护计划。

“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轨道交通领域,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轨道交通的提升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可以在票务方面实现智能化。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乘客可以在网上购买车票,提前预订座位,避免了排队和拥挤的现象。

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车票的实时信息,提供乘客的行程推荐和座位选择,提高了乘坐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列车运行管理方面,互联网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对列车的运行状态、速度、位置等信息进行精确监测和分析,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

互联网可以实现列车的智能调度,根据实时运行情况和乘客需求,实现合理的列车间隔和调度,减少列车延误和拥堵。

互联网在安全防护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乘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和识别,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也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效率。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包括车辆调度、线路优化、人员管理等。

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优化运营计划,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还可以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智能化融合。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公共交通车辆和出租车的信息共享和智能合作,提高乘客的换乘体验和交通效率。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轨道交通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化融合,共同推动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输安全性、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交通系统的智能化转型。

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共同推动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

城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城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和竞争力。
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03
城轨交通运营单位应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乘客
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乘客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运营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 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逐步提升 ,为乘客提供更便捷、快速的出行 服务。
城轨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条地铁
伦敦地铁作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线路,开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先 河,为全球城轨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动化驾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动化驾 驶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应 用,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
CATALOGUE
城轨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01
02
03
投资巨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 模巨大,动辄数十亿甚至 上百亿,对政府的财政压 力非常大。
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 入和银行贷款,融资方式 相对单一。
投资回报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往 往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通 过多年的运营才能实现盈 利。
多元化经营策略:为应对市场竞争,城轨交通企业将采取多元化经营策 略,如开展广告业务、物业管理等,拓宽收入来源,增强企业抗风险能
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轨交通在未来发展中将呈现出智能化、 绿色环保、跨界合作等多元化趋势。这些趋势将为城轨交通带来前所未 有的机遇与挑战,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05
03
CATALOGUE
城轨技术现状及创新
现有城轨技术特点
成熟可靠
当前城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输服务。例如 ,列车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确保了列车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检查列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张育飞2007-11-5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国外轨道检查车技术 (4)2.1 日本East-i综合检测列车 (4)2.2 美国Ensco和ImageMap公司轨检车 (5)2.3 奥地利Plasser公司EM-250型轨检车 (5)2.4 德国OMWE和RAILAB轨检车 (5)2.5 意大利“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 (6)2.6 法国MGV综合检测列车 (7)第三章我国的轨道检测车 (8)3.1 GJ-3型轨检车 (8)3.2 GJ-4型轨检车 (8)3.2.1 GJ-5的原理及应用 (18)3.2.2 GJ-5型软件的自主研发 (19)3.3 轨检车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22)3.3.1 上海局的管理 (22)3.3.2 济南局的管理 (23)3.3.3 TQI指数的优缺点 (25)3.4 我国轨检车技术发展方向 (27)3.5 轨检车发展趋势 (29)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31)4.1 运用综合检测列车是必然选择 (31)4.2 提高检测可靠性是轨道动态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32)4.3 建立科学合理的轨道动态检测评价体系 (34)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绪论轨道检测的设备主要是轨检车。

我国XGJ-1准高速(140~160km/h)轨检车可检测13项内容,包括:左右轨的前后高低、左右轨的轨向、水平、左右轨的不平顺、曲线外轨超高、曲线半径、轨距、线路扭曲、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左右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等。

除检测轨道几何形位外,还可以从轮轨相互作用和行车平稳性等方面对轨道状态作出综合评价。

轨检车由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检测装置包括:惯性基准轨道不平顺测量装置、光点轨距测量装置和多功能振动测量装置等。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轨距检测采用光电式轨距测量装置,应用光学、磁学和电学原理,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把轨距几何量值的变化转换成电容、电感和电流或电压等电气参数的变化,实现动态条件下轨距的无接触测量,这种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常速轨检车,在高速轨检车上也普遍适用。

测量前后高低和左右水平时,采用惯性基准轨道不平顺测量装置。

该装置应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构成惯性基准,对轨道不平顺和水平进行测量。

车体和轴箱振动加速度检测采用多功能振动测量装置。

轨检车载数据处理系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实时处理。

由各检测装置测得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处理结果打印成图表,给出某段线路上各检测项目的平均值、标准值、各级超限峰值几最大超限值、累计超限罚分值等。

同时,模拟信号还被记录在波形记录仪或模拟磁带机上,供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用。

发达国家大多数拥有自己研制生产的中高速或高速轨检车。

在高速轨检车上,激光、数字滤波及图象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数据处理主体,对轨检信号进行模拟与数字混合处理,确保检测结果不受轨检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的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轨检车的性能和应用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尚没有高速轨检车,现有的准高速轨检车也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制造;部分关键传感器未能国产化;对轨检车的检测数据还不能充分利用。

这些都是急待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第二章国外轨道检查车技术2.1 日本East-i综合检测列车East-i是日本完全利用其国内技术开发的综合检测列车,由6辆检测车组成,可以检测轨道几何参数、接触网、通信信号、轮轨作用力、环境噪声等,最高检测速度可达 275km/h。

该轨道检测系统安装在列车的第3号车辆上,这个车辆采用了与实际运行车辆相同的两个二轴拖动转向架结构。

East-i综合检测列车可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实现对线路的综合检测功能,但各检测项目之间的检测数据并不综合到一个统一的中心,各检测单元有各自独立的数据显示、记录、转储和地面分析、处理、维护管理决策等系统,全系统仅有位置、时间和速度是统一的。

图2-1 日本East-i综合检测列车East-i综合检测列车是相对成熟的产品,在保障日本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轨道检测方法为弦测法,而目前国内轨检车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轨检车普遍采用惯性基准法,在测量原理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

一般认为,弦测法传递函数收敛性差,East-i采用了相应的修正方法。

由于弦测法不能全部真实反映轨道状况,在复原及逆滤波处理时仅能换算到40 m 波长的测值,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惯性基准法受速度影响较大,不适宜低速检测,在高速时更具优势。

另外,East-i整套设备及软件均为日本的品牌和自主开发的产品,与我国设备和软件的兼容性差,不利于系统的后续使用和二次开发。

2.2 美国Ensco和ImageMap公司轨检车美国各铁路公司均拥有自主研发的轨检车,美国联邦铁路署还委托Ensco 公司研制了技术先进的T10型轨检车,用于抽查各铁路公司的线路质量。

T10型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测量原理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应用光电、伺服、数字滤波、局域网技术,最近还增加了钢轨断面测量系统,使轨检车的功能更加齐全,检测速度可达192km/h。

ImageMap公司研制的Laserail轨道测量系统采用激光摄像、高速图像处理技术取代了光电伺服技术,体现了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它采用惯性基准原理、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系统包括两个光纤陀螺和两个加速度计及其模拟处理板,4个激光器、10台摄像机等,可测量轨距、左右轨向、左右高低、超高、水平、三角坑、曲率、钢轨顶磨和侧磨等。

检测速度可达300km/h。

2.3 奥地利Plasser公司EM-250型轨检车为适应奥地利高速铁路的检测需要,奥地利EM250型轨检车检测速度为250km/h,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惯性基准原理、光电转换技术和多处理技术等,除了测量轨道几何参数和车辆振动参数外,还能测量钢轨断面、轮轨作用力并记录环境图像EM250 型轨检车有两种途径评定轨道质量:1)采用ADA-Ⅱ程序来获得轨道质量系数,评定轨道区段的整体不平顺状态;2)采用ADA-Ⅲ程序来判断超过规定限界值的幅值大小,并对不同等级轨道病害进行分类和统计并能及时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轨道病害,又能评定单元区段的线路质量。

2.4 德国OMWE和RAILAB轨检车德国OMWE轨检车和RAILAB轨检车的技术特点是在车下建立测量框架,在车内安装与框架相连的三轴稳定性平台,采用3个陀螺和3个伺服加速度计组成了惯性导航系统,为轨道几何参数的测量构建了惯性平台,结合安装在测量框架上的光电传感器,测量相对平台的位移量,经计算机处理合成即可得出轨道的高低、水平、轨向值。

检测速度可达300km/h。

轨道质量状态的评定方法包括:摘取超限峰值,判断和统计超过A、B、C 三个等级的个数和长度,以及计算500m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TQI、起拨道指数和捣固指数。

2.5 意大利“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又称Roger2000,是MER MEC公司和TECNOGAMMA公司为意大利铁路设计制造的,检测速度可达220km/h。

检测项目包括轨道几何参数、钢轨断面、钢轨波浪磨耗、接触网及受流状态、通信和信号、车体和轴箱加速度、轮轨作用力等。

车上有57台计算机,每秒钟可处理30G数据,有24个激光器、43个光学摄像传感器、47个加速度计以及大量的强度速度、定位以及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航空电子领域的惯性平台。

图2-2 意大利“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意大利高速铁路使用“阿基米德号”综合检测列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检测和维修养护体制。

综合检测列车各子系统有独立的存储数据库,在速度、时间、空间上保持同步,所有子系统的检测数据集成到车载中央数据库,由中央数据库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地面的RFI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而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计划,指导养护维修。

其轨道检测在较低速度时采用弦测法,在较高速度时采用惯性基准法,较好地发挥了两种测量原理的优势。

2.6 法国MGV综合检测列车目前在法铁的线路上主要应用着三种检查车,分别为Mauzin、Helene和Melusine。

Mauzin主要用于轨道几何参数的检测,可以检测轨面高低、断面、方向、扭曲、轨距等项目,采用13m和65m弦,检测速度可以达到200km/h,目前在法铁的高速线上有5辆Mauzin,每年对线路检测2~3次。

Helene主要用于信号的检测,可以测量轨道电路中电流的强度、纵横向交叉对话、轨道的横向阻抗等,检测速度200km/h,每两个星期对线路检测一次。

Melusine主要用于检测列车的舒适度以及钢轨断面的绘制,可以测量列车的位置和速度、转向架和车体的加速度、受电弓、钢轨表面、接触网电流等到项目,检测速度300km/h,每15到30天对线路进行一次检测。

MGV是专为法国高速铁路研制的综合检测列车,该列车的主要特点是集成以上各系统,并实现检测速度达到320km/h,这样在正常运营(发车间隔3~4分)的情况下就可以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测,轨道几何的检测实现无接触化。

在MGV 检测列车中采用采用法国既有成熟的动力集中式TGV动车组,8节车辆的编组:Coach 1:用于测量车体、轴箱等加速度,测量钢轨断面并进一步计算轨道的几何形位;Coach 2:用于接触网检测,受电弓接收到的电流、弓网的动力学参数以及磨耗情况;Coach 3:用于信号检测,信号的传播、信号传播的速度、同轨道的固定接触;Coach 4:其它杂项,如列车与轨道的通话,GSM,列车定位、列车速度、风力等。

其它车辆分别由餐车、卧铺车等组成。

该车检测项目比较齐全,几乎包括了从接触网及受流状态、通信信号、轨道几何、钢轨断面、钢轨表面、线路环境数字图像、扣件、轨枕、道碴等各项基础设施和运行状态。

第三章我国的轨道检测车随着我国铁路提速战略的实施,对列车的安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运行速度的提高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的破坏作用加大,导致轨道状态的恶化加剧。

因此,加强轨道动态检测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正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铁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截至2004年底,中国铁路现役轨检车按检测系统类型划分为四类共计26辆:GJ-3型(7辆)、GJ-4型(12辆)、GJ-4G型(1辆)、GJ-5型(6辆);按车辆速度等级划分为:120km/h 等级(11辆)、140km/h 等级(12辆)、160km/h 等级(3辆)。

3.1 GJ-3型轨检车GJ-3型轨检车的技术特点是采用惯性基准原理、运用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直接以传感器电压信号作为不平顺超限根据,计算机直接采集超限等级和数量计算扣分,笔式绘图仪记录不平顺波形,可以检测高低、水平、三角坑、车体垂直和水平振动加速度,但轨距、轨向尚无法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